電影《八佰》到底是誰在護國?

2020-09-05 藍風漫雲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 3.2 分鐘。

前幾天我去看了《八佰》的首映,一直都難以平靜。

不談歷史,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談到歷史,卻又處處是漏洞。

八佰的宣傳非常完美,刪減 18 分鐘的名頭,愛國旋律的主題,幾個月的宣傳拉鋸戰,讓大眾對這部電影的好奇度頂上風口浪尖。

毫無疑問的是,八佰的營銷是成功的, 8 月 14 日八佰點映首日票房就有 1428 萬,平均票價超越當日總票房排名第一的《哈利波特》,排名第二,上映四天,總票房 8.48 億。

八佰講述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說是有八百位壯士,但實際上是謝晉元團長為了迷惑敵軍,故意對外宣稱有八百位士兵。

而為了宣傳這部電影表達對壯士的敬意,導演管虎特意去拜訪了國民革命軍第 88 師師長孫元良的兒子,但孫元良其實才是當初拋棄八百壯士,可以說被電影中所致敬的壯士憎恨的人。

無論哪方的記載,孫元良都是不折不扣的民族罪人。淞滬會戰戰敗後,為了避免國軍全軍覆沒,孫元良下令謝晉元手下的 400 多名士兵,固守四行倉庫陣地,自己卻跑了。

然而孫元良的惡行還不止這些,據時任第七十八軍軍長宋希濂回憶到,孫元良除了臨陣脫逃成性,還貪生怕死,身為一個軍人,脫掉軍服偽裝成難民,一點軍人該有的血性都沒有。

據時任第 88 師軍械處主任葛天回憶道,上海學生代表慰勞四行倉庫師部時,孫元良看到一個女學生眉清目秀,就實施了強姦,不僅不顧部下多次勸阻,還不要臉地說,自己在上海作戰有功。

不但如此,孫元良還在上海抗戰期間大發國難財。

當年上海人民滿腔熱血擁護抗戰,節衣縮食集資慰勞軍隊,與軍人們冒著槍林彈雨上前線作戰、搶修工事,共赴國難。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元良不僅將上海搶劫來的棉紗等偷運武漢出售,把慰勞物資變為現金。

還吞了財政部的一筆用來修建工事的款項,讓部下用當地倉庫裡的鋼材或無人居住的房屋拆下來修築工事,結果導致防禦工事質量嚴重不合格。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嶽飛廟前拜秦檜一樣,莫名其妙。而噁心、卑鄙、無恥、下賤這些詞都沒法形容孫元良這個人。

就這麼一個聲名狼藉的垃圾,我不知道身為導演的管虎有什麼好拜訪的,甚至將其當作電影的宣傳賣點。

拍了一部電影致敬八佰壯士,結果還沒致敬呢,就先拜訪了把他們拋棄的將領的子孫。就算人死了沒法追究,但那些護國的 400 位將士的後代該怎麼想。

居然還有人說導演不知道孫元良的卑劣行徑,作為一個導演,據其自己說準備了十年之久,況且現在網際網路隨便搜一下都能得出結論。

就算是真不知道孫元良的惡行,電影還曾在上海原址的四行倉庫紀念館舉辦過發布會,到了館內,解說員也會澄清這段歷史。

那八佰作為一部戰爭愛國電影,如果作為一位敬業的電影人,歷史都不知道,那是怎麼拍出見證歷史,致敬英雄的電影。

有人還說,電影本身是藝術,有加工修飾和誇大很正常。

但如果是作為一部基於歷史並且含有大量可以挑動群眾情緒因素的藝術,拍出來的內容並未基於事實,而是過度加工。

哪怕知道真實依然沿用流言,技巧過多,這難道不會掩蓋英雄真正慘烈之處嗎?

這部電影本身拍得不差,做到了畫面精良、故事動人。影片以蘇州河為界限,南北兩面形成鮮明對比。一面天堂,到處紅燈酒綠;一面地獄,充滿硝煙鮮血。

雖然能從電影發現不少 BUG ,有很多不合理之處,但電影本身就很難做到完美,不必苛責。

但如果是為了煽情而虛構歷史篡改事實,糊弄不了解這段歷史真相的人,那這部電影拍得有何意義?

這部電影是很好哭的,可人一旦哭泣,就會喪失理性變得感性,如果是為了賺錢騙取觀眾的眼淚,從而扭曲歷史,傳播錯誤的事實,那麼起碼我不會認同這部電影。

另外,這場戰爭的慘烈不是體現在戰爭的本身,而是戰爭背後的黑暗。

謝晉元和 400 多位壯士才是真正護國的人,他們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

只是在當時,中國內憂外患,他們不僅要對抗裝備與兵力懸殊的敵人,還要面對高層愚蠢的指揮,及只能接受炮灰的悲哀命運。

結果戰役的最後,沒被日本人瘋狂進攻打退的守軍,居然被國軍一紙命令調走了。

從 400 位抗日英雄的角度出發,他們確實是在保護人民群眾,保衛祖國,謝晉元在接到撤退命令後,仍然想留下來誓死抵抗,他們甚至修好了自己的墳墓。

但守護四行倉庫這場戰役,本身是國民黨為了博取帝國主義的同情,拿抗日英雄的鮮血去進行的一場慘烈的表演,這些勇士在國民黨眼裡就是一群可有可無的炮灰。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實力懸殊,註定失敗的戰役,是一場幾乎等同於送死的表演,這場表演的目的是為在九國公約會議上爭取到其他列強的支援。

可「弱國無外交」,哪怕四行倉庫戰役打得多漂亮,英法都從來沒有打算為了當時弱小的中國得罪日本。

英法只會勸國民黨撤退,叫謝晉元趕緊放棄無畏的抵抗,但他們不會叫日本人停手,因為這會殃及到他們在上海租界的生意。

電影最後也沒拍完,謝晉元接到撤退命令抵抗無果後,殘軍撤離到租界被要求全部繳械並且軟禁起來。

要知道沒有槍的軍人,相當於任人宰割的俘虜。謝晉元甚至想帶著壯士們重新衝回四行倉庫,寧可與日本人血戰到底,也不願繳槍當俘虜。

後來,英國人把剩下的士兵集中放在膠州路,四周被鐵絲網包圍的 15 畝大的空地裡,四角建有崗樓日夜監視,空地外還有士兵巡邏監視。

美名保護孤軍安全,實則就是把孤軍當作俘虜。

這些壯士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甚至連基本的人權也無法保障。

甚至在四年後,叛國後的汪精衛記恨謝晉元,派人刺死了他。

謝將軍年僅 37 歲,沒有如願以償戰死沙場,卻倒在了幾個民族敗類的手裡。

這才是最應該被記錄與重現的歷史與事實,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著它。

謝將軍和四百壯士就是那種真正的英雄主義,他們知道自己的結局,但依然熱愛祖國願意犧牲自己。所以,他們不需要刻意地拔高,也不需要虛構出來的情節煽情。

當這些英雄的事跡被真正記錄下來,當你真正認清了歷史背後的真相,反而會讓大家更加敬重他們。

向謝將軍和四百壯士致敬。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熱映,片名題字大有深意
    近期影片《八佰》上映引起熱烈反響據悉,該影片歷經8年籌劃處處謹慎,精益求精比如電影海報「八佰」兩字筆法與結構採擷自顏真卿據說影片在選字體上還是經過幾番掙扎剛開始電影片名題字並不是如今這樣「八佰」兩字以內擫用筆(如歐陽詢、宋徽宗是內紈用筆)還有點顫抖,顯得清瘦、孱弱、破敗
  • 《八佰》: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
    這便是「八百壯士」的由來。而此電影《八佰》的名稱也由此而來!《八佰》本劇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八佰》陳樹生片段在此之後,明知國旗升起將導致敵軍火力加重自身理解來看,趙雲護國指於國軍守國。白馬暗喻希望,白馬未亡,希望亦在!
  • 《八佰》片名題字,大有深意
    近期影片《八佰》上映引起熱烈反響據悉,該影片歷經8年籌劃處處謹慎,精益求精比如電影海報「八佰」兩字筆法與結構採擷自顏真卿可能是製片方意欲表現壯士的微弱困境與戰役殘酷《八佰以強勢外拓的顏體用筆中正雄渾、凝重有力去傳達本片的靈魂下面一起來看幾張海報感受顏體「八佰
  • 電影《八佰》爆火,片名兩字寫得怎麼樣?
    千呼萬喚始出來,備受期待的抗日戰爭電影《八佰》近日上映。但在此前一周,這部電影點映票房已逼近2億,刷新了中國電影點映票房最高紀錄。作為老影迷,筆者也帶著家人為該片奉獻了200元票房。電影片名「八佰」兩字(見下圖),筆法與結構採擷自顏真卿《東方畫贊碑》的格調,粗狂、渾厚而凝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八佰》中的白馬到底意味著什麼
    影片中租界的三教九流的人士都在觀察著河對岸的一舉一動,想盡辦法集中力量為河對岸的戰士們提供各種幫助,連戲班子都通過各種表演來鼓勵著河對岸的八佰壯士,讓他們知道身後還有許多在在乎著你們的安危但縱觀八佰這部電影在人物刻畫上,沒有看到明顯的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沒有主角來領導全局,可以說是群像式影片。
  • 八佰到底給誰看?
    電影之外的意義 首先想說的是,《八佰》上映不容易。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去年6月15,也就是2019年第22屆上海電影節的第一天,原定當天做開幕電影的《八佰》,被緊急下架。緊接著《八佰》原定的7月5日暑期公映,也取消了。
  • 電影《八佰》的導演是誰 《八佰》劇情介紹
    八佰誰導演的《八佰》導演是管虎。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有點陌生,但是提起吳亦凡參演的《老炮兒》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吧,這也是管虎導演的作品之一。管虎,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作品犀利、先鋒,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性,視聽技巧純熟並獨具特色。24歲執導處女作《頭髮亂了》,記錄了九十年代中國年輕人的迷茫與尋找;電影《西施眼》獲得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亞洲電影評審團獎(NETPAC)、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
  • 俞灝明笑談電影《八佰》沒有認出:是對自己演技的認可
    在小編眼中,印象深刻的是電影《八佰》。電影取材於 1937 年淞滬會戰的一役,主要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期間,駐守在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士兵抵抗日軍進犯上海、奮戰四日四夜的英勇事跡。電影《八佰》已於2020年8月21日在國內上映,9月26日突破30億票房大關,成為中國影史第10部破30億的影片。目前豆瓣評分高達7.7,算是一部好評電影。
  • 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昨天,佩戴口罩、掃健康碼、測量體溫,我和兒子今年第一次去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八佰」,影片根據抗戰史上真實戰例那廂因為是英國租界(電影「八佰」觀後感  真是悲哀,泱泱大國裡,竟然有國中之國),一派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猶如天堂
  •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電影《八佰》:有一種精神,叫向死而生
    電影《八佰》裡「八百壯士」,可能就是先生說的少數,他們身上有一種精神,叫向死而生。斯人已逝,精神永生!電影片名「八佰」用的是「顏體」,顏真卿是唐代書法大家,同時也是一位護國忠烈。電影《八佰》再現的是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國民黨中央正規軍為保存實力,實行戰略撤退,留下國民黨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
  • 被刪了13分鐘的《八佰》,還是成了院線復工後的首部爆款
    8月21日,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首日票房收入高達1.3億元,加上此前5天的點映票房,總票房已突破3.6億元,成為了院線復工後的首部票房爆款。觀看《八佰》這部電影,最先聯想到的一部經典便是梅爾·吉勃遜導演的《血戰鋼鋸嶺》,同樣慘烈、同樣悲壯,而且攝影風格也相似。
  • 電影《八佰》定檔8月21日!救市之作來了
    點擊查看影片詳情最後,讓我們來回顧下《八佰》的上映之路:2017年9月9日—電影《八佰》在蘇州正式開機;2018年4月27日—經過長達230天的拍攝,《八佰》宣告殺青;2018年6月15日—電影《八佰》亮相2018年華誼兄弟第六季H計劃發布會,並首曝概念海報;2019年3月6日—電影《八佰》首曝先導預告,播放破千萬,
  • 《八佰》到底哪裡賣國了?
    緊急撤檔對電影來說當然不算好事,但對《八佰》來說,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宣傳了。《八佰》為什麼會被突然取消放映,它的政治尺度有多大?什麼時候能定檔?我們還能看到160min的《八佰》嗎?在《八佰》「消失」的那些日子裡,關於它的討論和猜測從沒有停止過。《八佰》是一部註定充滿爭議的作品。
  • 電影《八佰》到底在給我們講述什麼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電影八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真正的抗戰神劇《八佰》。這電影也充分地讓所有人看到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守衛家園奮戰到底的信念。
  • 八佰:被批「歪曲歷史」​,《八佰》到底冤不冤?
    成為疫情後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強力推動國內電影市場回暖。但伴隨票房高漲的同時,對《八佰》的惡評同樣洶湧。早在電影上映之前,網上就有一波抵制的聲音。有人用「手撕鬼子」來形容《八佰》歪曲歷史,甚至還有人發出了「為何不禁?」的拷問。既然鬧的這麼嚴重,下面我們就以馬前卒這期視頻為例,一起來看看他到底有哪些理由。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八佰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
  • 《八佰》到底算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嗎?
    電影《八佰》一洗內地電影市場長達近半年陰霾,票房輕取10億。,關於電影的話題也同樣活人,網絡已經引起關於導演管虎個人行為以及電影是否「洗白」的罵戰,然而作為普通觀眾,《八佰》做到了戰爭場面、調色視效極佳,情感調動成功,演員表演深入等特色,著實是目前進入電影院的不二之選。
  • 八佰裡黃曉明出演的是誰 電影《八佰》歷史背景是什麼
    八佰裡黃曉明演的是誰黃曉明出演的是特派員。電影《八佰》歷史背景是什麼最近上映的電影《八佰》,再次聚焦了80多年前那場淞滬戰役。四行倉庫之戰,是70萬國民黨軍3個月被動挨打大背景下,唯一的亮點。
  • 《八佰》:從頭哭到尾是一種什麼體驗?
    八佰》,我終於知道,看電影從頭哭到尾是一種什麼體驗。這就是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而這場戰爭之所以受人關注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只有一河之隔的蘇州河南岸,跟炮火連天的戰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歌舞昇平的英美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