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講述了歷史上淞滬戰役的其中一場名震中外的保衛戰。名為: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役中國國軍僅423人,而參戰軍所有人統一對外全部宣稱共800人。這便是「八百壯士」的由來。而此電影《八佰》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八佰》
本劇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通過對租界的燈紅酒綠與在此之外的炮火連天形成對比描繪出保衛戰的艱難與意義;通過對其餘人的貪生怕死與戰士的英勇犧牲形成對比表示對先烈的崇高敬意。
或許在看該劇前半部分時或許有想睡覺的衝動。但當看到以陳樹生為首,丟下一封家書,說了一句:給我媽時。便開始一個個悍不畏死以血肉之軀綁定炸藥往下跳入敵軍時後便聽到了那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時,不自覺淚目的同時卻又不自主地肅然起敬。這描寫的便是我們的革命先烈呀!是他們以他們的血肉之軀鑄就了我們現今的繁華盛世。
《八佰》陳樹生片段
在此之後,明知國旗升起將導致敵軍火力加重,從而造成更多傷亡,但所有人卻無一退縮,或許當看到所有人以自身血肉之軀堅護國旗不倒。這時可能有人認為無必要以此方式造成如此的傷亡。但仔細想想!這面升起的國旗不僅僅只代表的是一面國旗。而將代表的是我們的魂魄、我們的決定、我們的希望。
《八佰》:升國旗片段
影片最後的過橋片段也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行動。其中的所有都知道過橋的結局只會有一個,那便是無一生還。但始終還是毅然決然的行動。其中不是他們沒有智慧。而是他們想靠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行動以此來換取所有國人的血性與所有國人的希望。
這部劇中有兩細節或許不易被人發現。便是此劇開始沒多久便出現的白馬與劇中多次提及的三國趙雲。自身理解來看,趙雲護國指於國軍守國。白馬暗喻希望,白馬未亡,希望亦在!
《八佰》:趙雲片段
最後還是想在此說一句:生為國人,何其驕傲!生於盛世,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