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班後,張女士趕回家匆匆做起了晚飯。她發現灶頭上放著一隻「芋頭」。可能是家人買來的,於是就洗淨炒了起來。眼看著快熟了,張女士灑下鹽,拿了指甲大小的一塊放在嘴裡試試味道,沒想到立馬整個嘴巴麻掉了,她連忙吐了出來。
「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是隔壁鄰居給小孩的,小孩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沒過2分鐘張女士整個嘴巴麻木,咽喉部開始疼痛,情況越來越嚴重,於是趕到了醫院。
結合發病過程和症狀,醫生診斷為急性海芋中毒。「幸虧沒咽下去,沒有出現全身中毒症狀,也不需要洗胃。」但張女士的口腔黏膜表皮脫離,咽顎弓水腫。經過緊急治療,目她沒有生命危險,但嘴巴依然麻木,腫脹也還未完全消退,仍需觀察治療。
「張女士所說的芋艿其實是海芋。」除了顏色有點綠,海芋外觀長的跟芋頭極為相似,但誤食後會引起人體中毒。海芋含有的皂毒甙,會導致神經麻痺,情況嚴重可發生窒息和心臟停跳。
海芋花↑
記者了解到,海芋花產於我國華南、西南等地,不少人把它養著當盆景,常常被誤認為馬蹄蓮。「海芋不僅根有毒,而且枝、葉、莖都有毒。若舔舐該植物分泌的汁液、或接觸眼、口等敏感部位會引起接觸部位腫脹麻木,甚者有中樞神經中毒症狀。
海芋千萬不能食用,它分泌的汁液也不要徒手碰觸。「如果接觸後出現口麻、腫脹、瘙癢、腹痛要小心中毒,立即食醋涑口並就醫。」
海芋全株有毒,
莖毒性大,
有神經毒性和皮膚、黏膜刺激性,
具體中毒表現如下
👇👇👇
🔹 皮膚接觸汁液發生瘙癢或強烈刺激;
🔹 眼睛接觸汁液可引起嚴重結膜炎,甚至失明;
🔹 經口攝入中毒可引起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症狀,如口周及咽喉發癢、刺痛和腫脹,流涎、胃灼痛、噁心、嘔吐、腹瀉、出汗、驚厥等;
🔹 症狀嚴重者出現急性喉頭水腫,導致窒息,甚至心臟麻痺而死。
海芋,還被稱為「廣東狼毒」。「狼毒」是種劇毒藥材,稱海芋為廣東狼毒,意為毒性也如狼毒一樣猛烈。
在粵語地區,海芋稱作「痕芋頭」。「痕」在粵語中是「癢」的意思,這便是說海芋是種「讓人發癢」的植物。
作為藥,《本草綱目》中記載,海芋氣味辛,有大毒。主治瘴瘧、毒腫、風癲。
《中藥辭海》中有更詳細的介紹,海芋可內服,可外用,主治瘴瘧,急劇吐血,腸傷寒,風溼痛,疝氣,赤白帶下,癰疽腫毒,萎縮性鼻炎,疥癬,蛇、犬咬傷。還特別提到,不宜生食,否則中毒而致口舌腫脹,甚至窒息而死。看來,狼毒之名,名不虛傳。海芋是藥,但是一種有毒的藥。
海芋生命力頑強,野生者不在少數,處處有之。但海芋與食用芋頭長得很相似,因此常有誤把海芋當芋頭食用、致人中毒的新聞報導。
其實,
海芋中毒也早已不是新鮮事兒了
👇👇👇
預防海芋中毒,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在野外採摘芋頭食用,在正規市場購買人工種植的芋頭較安全;
2.家庭慎養海芋作為盆栽,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
3.不要讓小朋友觸碰室內或小區裡作觀賞用的海芋,尤其是不要接觸海芋汁液,以免接觸眼睛引起結膜炎甚至失明。
不是所有綠植都適合養在室內,
看看你家有這些植物嗎?
廣東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標語口號
1.黑惡必除,除惡務盡!
2.掃黑除惡,除暴安良!
3.黑惡不除,國無寧日!
4.重拳出擊,剷除黑惡勢力!
5.出重拳,掃黑惡,保平安。
6.掃黑惡,淨環境,促穩定,保平安。
7.強力掃黑,鐵腕懲惡,消除病灶,剷除土壤。
8.重拳出擊掃黑除惡,依法嚴懲違法犯罪。
9.嚴懲黑惡犯罪,弘揚社會正義。
10.掃黑除惡,利國利民,舉報黑惡,人人有責。
11.堅決剷除危害一方的黑惡勢力。
12.依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13.掃黑除惡工作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之基,是社會長治久安之道。
14.堅持依法嚴懲方針不動搖,堅決遏制黑惡勢力犯罪。
15.出重拳、下重手,切實形成對黑惡勢力的壓倒性態勢。
16.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掃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17.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仗。
18.全面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保障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