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長得像芋頭的東西,全身都有毒!很多餘姚人家裡都有

2021-03-04 餘姚新聞

「長的就跟芋艿頭一樣,沒想到這麼毒。」47歲的張女士躺在病床上,回想起昨天食物中毒仍心有餘悸。

昨天下了班,張女士匆匆趕回家便立即動手做晚飯。她發現灶頭上放著一隻「芋頭」,可能是家人買來的,於是就洗淨炒了起來。即將出鍋時,張女士往鍋裡放了點鹽,並用筷子夾了指甲大小的一塊放在嘴裡嘗味道,沒想到立馬整個嘴巴麻了,她連忙吐了出來。

「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這是隔壁鄰居給自家孩子的,孩子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

沒過2分鐘張女士整張嘴巴麻木,咽喉部開始疼痛,情況越來越嚴重,家人趕快將她送到李惠利醫院。

結合發病過程和症狀,醫生診斷為急性海芋中毒。「幸虧沒咽下去,沒有出現全身中毒症狀,也不需要洗胃。」急診科副主任醫生徐少博不禁為她捏了把汗。

但張女士的口腔黏膜表皮脫離,咽顎弓水腫。經過緊急治療,目她沒有生命危險,但嘴巴依然麻木,腫脹也還未完全消退,仍需觀察治療。

「張女士所說的芋艿其實是海芋。」徐少博醫生介紹說,除了顏色有點綠,海芋外觀長得跟芋頭極為相似,但誤食後會引起人體中毒。「海芋含有的皂毒甙,會導致神經麻痺,情況嚴重可發生窒息和心臟停跳。」

據介紹,海芋花產於我國華南、西南及臺灣,在寧波不少人把它養著當盆景,常常被誤認為馬蹄蓮。「海芋不僅根有毒,而且枝、葉、莖都有毒。」徐醫生介紹說,若舔舐該植物分泌的汁液、或接觸眼、口等敏感部位,會引起接觸部位腫脹麻木,甚者出現中樞神經中毒症狀。

「海芋千萬不能食用,它分泌的汁液也不要徒手碰觸。」徐醫生強調說,「如果接觸後出現口麻、腫脹、瘙癢、腹痛要小心中毒,立即食醋漱口並就醫。」

來源:甬派

編輯:徐堅

相關焦點

  • 它神似芋頭卻被稱為「廣東狼毒」!很多人家裡有
    她發現灶頭上放著一隻「芋頭」。可能是家人買來的,於是就洗淨炒了起來。眼看著快熟了,張女士灑下鹽,拿了指甲大小的一塊放在嘴裡試試味道,沒想到立馬整個嘴巴麻掉了,她連忙吐了出來。「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是隔壁鄰居給小孩的,小孩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沒過2分鐘張女士整個嘴巴麻木,咽喉部開始疼痛,情況越來越嚴重,於是趕到了醫院。
  • 很多新會人家裡都有!
    「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是隔壁鄰居給小孩的,小孩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沒過2分鐘張女士整個嘴巴麻木,咽喉部開始疼痛,情況越來越嚴重,於是趕到了醫院。結合發病過程和症狀,醫生診斷為急性海芋中毒。「幸虧沒咽下去,沒有出現全身中毒症狀,也不需要洗胃。」
  • 這種「芋頭」幾乎全身帶毒,吃了會送命!
    她發現灶頭上放著一隻「芋頭」。可能是家人買來的,於是就洗淨炒了起來。眼看著快熟了,張女士灑下鹽,拿了指甲大小的一塊放在嘴裡試試味道,沒想到立馬整個嘴巴麻掉了,她連忙吐了出來。「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是隔壁鄰居給小孩的,小孩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
  • 這種「芋頭」碰一下就中毒,已有人中招!
    「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是隔壁鄰居給小孩的,小孩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沒過2分鐘張女士整個嘴巴麻木,咽喉部開始疼痛,情況越來越嚴重,於是趕到了醫院。結合發病過程和症狀,醫生診斷為急性海芋中毒。「幸虧沒咽下去,沒有出現全身中毒症狀,也不需要洗胃。」
  • 我不管,芋頭有毒也要吃
    但你知道你愛吃的芋頭,其實有毒嗎?關於芋頭,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小秘密(和吃法),請跟食帖君一起走進科學。\ 一身是寶的芋頭,其實有毒? /實際上芋頭所屬的天南星科,有許多物種都含有毒性,作為植物自我保護的防禦機制。處理生芋頭時易出現皮膚過敏發癢等症狀,也是由於這個緣故。幸好經過長期培育,我們現在所吃到的芋頭毒性已經很小,且可以通過煮熟或長期浸泡去除。因此芋頭不宜生吃,需烹熟食用。給芋頭削皮時,也需要避免直接接觸生芋肉。\ 芋頭,到底是啥部位?
  • 電視劇裡的「荔浦芋頭」有多好吃?
    相比普通芋頭,它的肉質更鬆軟,纖維結構更細密,澱粉化學鏈也更簡單。所以如王剛老師所說:「它甜若鮮蜜,鬆軟若美女之酥胸。」拿起一塊,徒手剝皮,也不用蘸調料,直接入口。鹹、甜、粉、糯,兼有蓮藕的輕靈,與地瓜的香甜。
  • 這種杯子少用來喝水,很多人家裡都有
    很多國家和地區,頒布限塑令不僅是從環保角度考慮,更是忌憚它對人身體的傷害。 那些不合格的紙杯一般杯身都很軟,倒入水後容易變形,有的紙杯則密封性差,杯底容易滲水,這都很容易讓熱水燙傷手;更有甚者,當你用手輕輕觸摸紙杯內側,能感覺到上面沾著細細的粉末,手指的觸摸處也會變成白色,這是典型的劣質紙杯。
  • 武進士跟芋頭有什麼關係?同安有什麼東西讓日本人不服不行?秘密都找到了!
    但村子裡的老人們說,這些人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愛吃褒美芋頭。吃褒美芋頭,能夠增進武功嗎?這個問題,本月16日或許會公布答案。  第二個秘密,這個村子當年還出產一種特別的東西,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內,讓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那些國家為之傾倒,尤其是在日本,當年那些皇族那些幕府將軍們,都瘋狂地喜愛這種東西,以至於日本國師級大和尚的名字都冠在這東西上了。這東西到底是什麼呢?是同安出產的青瓷,不過,當時,這青瓷還有一個特牛掰的專用名詞——珠光青瓷。
  • 巴掌大的布玩偶裡藏著曼陀羅種子 這種植物全身有毒 i.鮮聞
    因為有過薰衣草小熊的案例,入境玩偶都是高危物品。  檢查人員打開包裹以後,裡面確實是一個異域風情的玩偶,只有一個手掌大小。產品信息顯示,這個玩偶為尼泊爾手工製作,是由市民個人通過網站在海外購買。  「我們用手摸了一下,從手感上判斷裡面的填充物有點像種子,不是一般的塑料粒子。」工作人員馬上將這個玩偶拿到X光機裡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們判斷的沒錯,裡面裝的就是植物種子。
  • 餘姚網友:同事這種行為,實在看不下去了
    單位裡有個扶弟魔,嫁的是本地高鐵的拆遷戶,二個孩子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然後自己媽媽說買菜不方便,她立馬買了一部新的電動車給媽媽騎,
  • 餘姚這些馬路充滿了文化味,你都有走過嗎
    這座美麗的山水小城,每一條街巷如同肌膚的紋理,它的起伏與交叉,它的清晰和朦朧,還有它的擁擠與空曠,每一個餘姚人,似乎都瞭然於胸。小時候,一直以為餘姚的地名沒文化,有一條路,竟然赤裸裸的叫做新建路,長大了才認識到不是餘姚的馬路沒文化,而是自己真不懂。關於新建路,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就是字面含義,新建路的前身虞宦街突遭大火,新建寓意這條路浴火重生;另一種說法與王陽明有關,因王陽明曾被朝廷敕封為「新建伯」,世人為紀念王陽明而把這條路改名為新建路。
  • 美麗的東西都有毒
    乍一聽,既像流水帳又像白話文。聽第一遍,你只是覺得開心樂呵;聽第二遍,你會覺得意味深長;聽第三遍,你會覺得的確如此。大張偉喜歡她全身是梗,楊天真看上她集智慧和逗逼於一身;觀眾圈粉她真實不做作,大家都說:「心煩只願看雪琴,煩惱憂愁自然消。」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吧。美貌固然重要,但豐滿有趣的靈魂更重要。
  • 【緊急提醒】它神似芋頭卻被稱「廣東狼毒」!碰一下就中毒
    她發現灶頭上放著一隻「芋頭」。可能是家人買來的,於是就洗淨炒了起來。眼看著快熟了,張女士灑下鹽,拿了指甲大小的一塊放在嘴裡試試味道,沒想到立馬整個嘴巴麻掉了,她連忙吐了出來。「是不是芋頭有毒?」張女士心裡懷疑,於是詢問了家人,原來是隔壁鄰居給小孩的,小孩以為是吃的就放在了廚房裡。
  • 【有理有據】狗狗可以吃芋頭嗎
    狗狗可以吃芋頭嗎?可以吃,儘量小吃,因為芋頭含有非溶性草酸鈣,狗狗身體難以消化。芋頭含有各種的營養素,特別是錳,維生素B6,維生素E 和鉀,作為一種幾個月一次的零食也是沒問題的。以下就來看看狗狗吃芋頭的好處,壞處,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餵飼吧。狗狗吃芋頭的好處問完「狗狗可以吃芋頭嗎」之後,你一定會問,狗狗吃芋頭有什麼好處呢?
  • 「芋頭葉」No 滴水觀音
    「哇,芋頭長得也太好了吧。」
  • 餘姚年糕,是餘姚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一大早,農村的大叔、大嬸們早已忙活開了,自家田裡剛收割上來的新米,經過數日的浸泡後,變得晶瑩圓潤,把米淘洗乾淨、瀝乾後,就可以送到村裡年糕作坊裡去做年糕。傳統的餘姚年糕從原料選用、製作工藝到烹飪食用,均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濃重的「姚味」。民諺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說法,因此,春節吃年糕討個好彩頭也自然成為餘姚新年的傳統。
  • 這種花有毒,別亂碰、別亂吃,家裡有小孩更要注意!
    最近看新聞,又有孩子誤食路邊的野果而中毒,看著真揪心。不禁感嘆,現在生活在高樓大廈,遠離了自然,很多人對身邊的植物都不了解,要是誤摘、誤食了,可是有生命危險!珊瑚櫻的名字很多,四季果、冬珊瑚、玉珊瑚、珊瑚豆、珊瑚子、野辣茄、吉慶果···它四季常青,果子變紅後很誘人,但是要小心,它全株都有毒。
  • 現在很少人養滴水觀音,還有人將它和芋頭混淆,看完你就明白了
    上面是芋頭葉子而滴水觀音的葉片則是革質的,葉脈特別清晰,葉子會比較有亮澤,如果葉子上有水,它們就無法凝結成水珠,這就是它們最大的差別了。上面是滴水觀音滴水觀音的葉子整體是呈心形的,葉面是真的可以看到光澤的,開出的花朵是有的米白色的穗狀花序,而外面會有綠色、淡綠色的佛焰狀苞片。小貼士:你們覺得花序像觀音嗎?
  • 這種蛇長得像有劇毒,實際上是人畜無害的無毒蛇
    無毒蛇和毒蛇的區別還是比較大,很多關注蛇類的兩腳獸也都耳熟能詳。
  • 我不是馬,我是芋頭
    「籲」,呼聲詞,我們的祖先見到驚奇的東西時就會喊「籲」。某天,一位古人見到一種葉子和塊根都很碩大的植物,不禁地「籲」!別人問他,這植物叫啥?他不負責任地告訴人家:「就叫籲!」。這就是芋頭名字的由來。芋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原產於印度,後由東南亞、華南地區及日本等地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