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可能真正愛上一個人,愛上的只是人的屬性。」這是帕斯卡爾的一句話。也是在《幕德家的一夜》中,被反覆提到的帕斯卡爾。
帕斯卡爾是法國人,也是一位思想家。侯麥在這部電影中對帕斯卡爾的一再提及,自然使得這部電影具有了一種哲學上的內涵。
看起來也如此。因為愛上的不是個體的人,而是人的屬性。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在天主教堂裡看到的金髮女郎,仿佛會比活色生香的幕德更被男主角認定。
即使是幕德首先進入他的生活,並極具吸引力,但屬性是否大於整體?幕德既然不具備男主角早就設定好的屬性,是否自然也就沒了機會?
我們愛上的屬性,又是些什麼呢?它是否還如外表那般的光鮮亮麗呢?還是僅不過是幾個空洞的詞彙。我們每個人都喜歡的那些個東西,是不是真的表裡如一,鮮活至今呢?這部如書一樣的電影等待你的開。
故事梗概
電影為侯麥《六個道德故事》系列之一。故事講述一個34歲的天主教徒讓-路易斯(簡-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飾)愛上了一個年輕的女大學生。他偶遇老朋友維塔爾(安東尼·維特茲 Antoine Vitez 飾),被邀請到一個性情豪放的女人慕德(弗蘭西絲·法比安 Françoise Fabian 飾)家中共進晚餐。飯桌上,持有不同道德思想的三人大談宗教、無神論、愛情、道德、以及哲學家帕斯卡爾的生活與哲學著作等話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期活動
活動時間:10月16日(周五)19:30
活動內容:電影賞析+映後自願交流+以影會友
活動名額:限14名 歡迎預約(進場須知:健康綠碼 )
沙龍門票:50元 /人 艾力會員 35元/人次扣卡(350元10次辦卡)
報名方式:在本公眾號預約或加微信 wushidaowz 預約通過 進臨時活動群
活動場地:艾力影音集成
Add: 市府路鹿城國際大廈2幢18F
關於導演
埃裡克·侯麥 Éric Rohmer相對於激烈自白的特呂弗或政治煽動的戈達爾,侯麥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唯一將真實的自我在影片中書寫終生的,他的嚴謹、理性、審美,更接近於18世紀的思想者,就像他常常在電影中引用的格言一樣。他用最深邃的浪漫和最真實的欲望溫暖激蕩著他的影迷,在侯麥電影雅致端莊的表面之下,是人類思想與情感最動人的突圍。
(1920年4月4日—2010年1月11日),出生於法國南錫,法國導演、編劇、製片人。1950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流氓日記》 。195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獅子星座》 。1967年,執導的劇情電影《女收藏家》獲得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69年,執導的劇情電影《慕德家一夜》入圍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第2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1976年,執導的劇情電影《O女侯爵》獲得第2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83年,憑藉愛情電影《沙灘上的寶蓮》獲得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86年,執導的劇情電影《綠光》獲得第4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
私人影院體驗(現場)
本周(其他)電影沙龍預告
10月17日(周六)19:30《特工》韓國
10月18日(周日)19:30《春天的故事》候麥導演
往期部分電影沙龍回顧
박하사탕 | 《薄荷糖》 | 今晚禦寒 | 的韓國辣湯| 艾力瓦客電影沙龍
不拘一格的眼光 | 你所不知道的侯孝賢 | 《童年往事》| 艾力瓦客電影沙龍
Babam ve Oğlum | 最像中國的土耳其片 | 10.4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艾力瓦客電影沙龍
關於walden小木屋
我們是一個喜歡自然、喜歡電影、主題分享、讀書交流的線上+線下的社群。我們的交流態度源自《瓦爾登湖》小木屋自然好客的理念。在如今物質趨於過剩的時代,社會的傳統經濟正在從「佔有物質」向「如何使用物質」轉變。追求「極簡生活」比追求「更奢更多的生活」難。瓦客社群2011年成立於中國溫州的瓦爾登客廳,聚集了一幫純影迷,2013年與艾力影音會館進行聯合定期進行電影沙龍,2015年正式升級為2.0的瓦客生活空間,2017-2018年初完成了瓦客硬體3.0的升級,2019年繼續推進電影沙龍4.0的升級回歸簡單的waden小木屋。2020年我們將繼續聯合各種社群場地舉辦電影沙龍、達人分享會、音樂、詩歌、戶外等沙龍活動
新浪微博:@瓦爾登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