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獲進展

2020-12-23 蛋白質組學技術交流

(圖片來源於https://vo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from=osari_pc_3)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SARS-CoV-2)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截至7月31日18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8077例,現有確診病例2195例,境外輸入2063例;海外現有確診病例5867747例。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預防該病毒的疫苗。 2020年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魏霞蔚、逯光文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2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的研究論文,這也是Nature雜誌發表的第一篇新冠疫苗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質譜分析(並使用GPSeeker軟體分析完整的N-糖肽和聚糖)、表面等離振子共振、肺部組織的病理學分析等研究技術發現了SARS-CoV-2疫苗設計中S蛋白中RBD結構域的重要性,並為通過誘導針對RBD結構域的抗體開發保護性疫苗提供了依據。 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解讀下這篇研究論文。

(圖片來源於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726802/)

一、背景介紹SARS-CoV-2是2019年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到如今仍然在全球肆虐,給人們的健康以及全球的經濟發展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如何治療和預防這種疾病,成為了全世界最關心的事情之一。開發一種可行的疫苗,變得非常有必要,也是事在必行的事情。目前全球有很多醫療公司、科研院所都在致力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前面已經有大量的文章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SARS-CoV-2利用其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S-RBD)與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發生作用,從而侵染宿主細胞。 基於前面的研究和對病毒包膜蛋白的了解,作者假設受體結合域(RBD)是一種良好的免疫原,並可以觸發有效的功能性抗體反應,從而在體外中和SARS-CoV-2。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用S-RBD的319-545殘基組成的疫苗,在動物體內有很好的免疫應答,其產生的抗體在體外能阻斷RBD與細胞表面表達的ACE2結合,並中和了SARS-CoV-2假病毒和SARS-CoV-2活病毒的感染。這些發現凸顯了RBD結構域在SARS-CoV-2疫苗設計中的重要性,並為通過誘導針對RBD結構域的抗體開發保護性疫苗提供了依據。二、RBD蛋白表達及相關研究1、使用昆蟲細胞和Bac-to-Bac 杆狀病毒表達系統製備SARS-CoV-2刺突蛋白的重組受體結合結構域(RBD)。

2、從培養上清液中純化重組RBD蛋白,其純度超過98%(圖1b)。SDS-PAGE顯示純化的RBD蛋白的表觀分子量為34 kDa,比理論上的RBD胺基酸序列的分子量(約27 kDa)大約1/4,由於刺突蛋白是糖蛋白,故作者認為RBD區域可能存在密集的蛋白糖基化修飾。

3、通過質譜(MS),使用GPSeeker軟體分析完整的N-糖肽和聚糖。在天冬醯胺上鑑定出三個N-糖基化位點(圖1c),其中N331和N343兩個位點已有文獻報導;此外,還使用SEQUEST分析MS結果,來評估O-糖基化位點,總共鑑定出十個O-糖基化位點。

4、將這些鑑定出的糖基化位點進一步定位在與ACE2結合的SARS-CoV-2 RBD的結構上。結果表明大多數糖基化修飾位點位於RBD核心子域上,且所有位點都遠離結合的ACE2(圖1e),這表明修飾的聚糖可能不會干擾RBD蛋白與受體的識別與結合。

5、作者進一步通過表面等離振子共振技術驗證了重組RBD蛋白與ACE2的親和性,結果表明RBD以高親和力與ACE2結合,這很好地反映出了重組RBD蛋白有天然構象。

三、RBD蛋白免疫動物獲取抗血清並體外驗證重組表達抗體的效果1、採用明礬作為佐劑,用不同的免疫劑量(0.1至20μg)和免疫方案免疫小鼠。並採用ELISA技術檢測評估重組RBD誘導的體液免疫反應效果。2、接種後第7天獲得的血清已經顯示出對重組RBD的IgG和IgM應答升高(圖2a)。相反,來自免疫前的血清以及來自PBS和Alum免疫作為對照的血清僅具有背景水平的抗體反應。血清的抗體水平,隨著免疫的RBD蛋白劑量增加而增加,兩者在一定範圍類存在劑量依賴(圖b)

3、然後作者用SARS-CoV-2假病毒去測試血清抗體活性,同樣得到較好的結果。接著作者選取了20位健康和16位COVID-19患者的血清檢測重組RBD免疫得到的IgG和IgM,也顯示出RBD重組抗體對病毒RBD蛋白的高響應和親和性(圖e)。

四、進一步測試抗血清對RBD與ACE2結合的阻斷作用1、在添加或不添加免疫血清的Huh7細胞培養體系中 ,以1:5的稀釋度將重組SARS-CoV-2 RBD-Fc融合蛋白添加到ACE2陽性的Huh7細胞,發現免疫後的血清能大大減少RBD-ACE2陽性細胞的比率,抑制RBD與ACE2的結合。

2、然後偽病毒中和實驗,在添加獼猴免疫血清的293T ACE2陽性細胞中,免疫血清可以完全阻止SARS-CoV-2假病毒的與細胞的結合。

3、接下來,測試了接種RBD免疫血清(疫苗)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是否可以阻斷活SARS-CoV-2的感染。研究發現,當接種RBD疫苗後,在對動物的肺組織、咽拭子、肛門拭子的檢測中,都未檢測到或者檢測到較低水平的病毒基因組RNA(gRNA)和病毒亞基因組RNA(sgRNA,指示病毒複製),而對照組(未接種RBD疫苗)檢測到比較高含量的gRNA和sgRNA。此外,通過對不同接種量的比較,研究者還發現,當接種疫苗量提高時,其檢測到的gRNA和sgRNA量會減少。

4、對肺部組織的病理學分析也表明,未接種RBD疫苗的肺組織出現明顯的COVID-19症狀,而接種RBD疫苗的肺組織則沒有顯現出明顯的病理學變化。

綜上所述,作者發現重組RBD蛋白具有良好的體液反應效果,像Alum這樣的簡單疫苗佐劑可以進一步增強免疫反應,其血清抗體與ACE2有共同結合表位;RBD疫苗具有很強的病毒中和活性,可以保護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免受SARS-CoV-2活病毒的攻擊;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的毒理學研究表明,該候選疫苗是安全的。另外,這種重組RBD疫苗方法在技術上和商業上都是能大規模生產和製造的。 所有這些特徵都支持該候選疫苗的在進一步開發方面具有極好的前景。總之,作者的發現突出了SARS-CoV-2疫苗設計中S蛋白中RBD結構域的重要性,並為通過誘導針對RBD結構域的抗體開發保護性疫苗提供了依據。糖基化修飾鑑定 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在蛋白質或脂質上附加糖類的過程,起始於內質網,結束於高爾基體。在糖基轉移酶作用下將糖轉移至蛋白質,和蛋白質上的胺基酸殘基形成糖苷鍵,並在糖基轉移酶和糖苷酶的剪切、加工下形成各種類型的糖鏈。 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的核心任務是利用組學的手段,從全局上去尋找發生糖基化修飾的位點,解析糖鏈的結構,鑑定完整的糖肽,探索糖蛋白在生命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和生物學功能。

基於GPSeeker軟體的糖基化修飾鑑定

(圖片引自Site- and Structure-Specifific QuantitativeN-Glycoproteomics UsingRPLC-pentaHILIC Separationand the Intact N-Glycopeptide SearchEngine GPSeeker)

優勢小結基於GPSeeker軟體的糖基化修飾鑑定1、除了能夠確定蛋白發生糖基化修飾的位點外,還能依賴開發的」GPSeeker」搜庫軟體對該位點發生糖基化修飾的糖鏈結構進行分析;2、能知道發生糖基化修飾位點上的完整糖鏈信息;3、基於完整N-糖肽液-質聯用分析特徵所發展穩定同位素標記可實現疾病差異表達糖基化的相對和絕對定量。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8月22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了解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於8月21日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文,該疫苗的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教育部與省市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大力支持與合作。
  • 華西醫院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注入志願者體中 受試者感覺良好
    8月28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Sf9細胞)Ⅰ期臨床研究在位於江蘇的中國醫藥城啟動培訓工作,由江蘇省疾控中心的朱鳳才副主任與團隊負責該疫苗的臨床試驗。
  • 威斯克公司與華西醫院新冠疫苗進臨床二期 預計今年進入三期
    11月16日,由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威斯克公司/華西醫院新冠疫苗研發進入臨床二期暨威斯克公司投資籤約儀式在成都祥宇賓館舉行。微信公眾號@四川省醫促會 圖預計今年完成一、二期臨床試驗根據四川省醫促會以及天眼查,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成立於今年7月14日,法人代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該公司是由魏於全領銜華西醫院科學家團隊,以新冠疫苗研發為契機成立的一家研發生產疫苗和腫瘤創新藥的生物醫藥公司。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四川大學消息,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
  • Nature:只需226個胺基酸,華西醫院魏霞蔚等開發出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霞蔚、逯光文及澳門科技大學張康作為共同通訊作者,開發了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該疫苗已在鼠、兔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證實能夠強烈誘導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中和性抗體的產生。該研究團隊龐大,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院、香港理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研究團隊中還包括魏於全院士、王福生院士等。
  • Nature:只需226個胺基酸,華西醫院魏霞蔚等開發出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SARS-CoV-2使用其Spike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與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這是其感染人類細胞的最關鍵步驟。7月29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提前上線了一篇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論文。
  • Nature:華西醫院226個胺基酸研發出新冠疫苗!
    2020年7月29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顯示,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僅截取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226個胺基酸,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一種新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該疫苗除了能誘發免疫反應,還能為實驗動物提供保護,抵禦新冠病毒的攻擊。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魏霞蔚、逯光文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是該論文的署名作者之一。
  • 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疫先進集體 多名醫生獲得表彰
    據悉,在此次表彰大會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梁宗安教授、重症醫學科康焰教授、醫院感染管理部宗志勇教授、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於全院士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同時,梁宗安教授、康焰教授還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 香港:理大研新冠疫苗 800萬劑優先留港澳用
    (左起)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教授劉耀南醫生、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衞炳江教授、澳科大醫學院院長霍文遜教授介紹新冠疫苗研究進展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地正爭分奪秒研發有關疫苗,以做好預防工作。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及內地院校合作研發新冠病毒疫苗,透過重組蛋白受體結合域(RBD)疫苗,注射在多種動物身上,發現可以產生病毒抗體,帶來免疫力,且無太大副作用,預料下一階段將進行人體臨床測試。團隊研究人員表示,疫苗的大量生產或可令成本下降,「價錢絕對有優勢」,會優先預留800萬支疫苗予港澳市民使用。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華西醫院:四川即將擁有P3實驗室,還是兩個!
    20日當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透露:四川的兩個P3實驗室有望在一年內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意味著四川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將全面提升,一旦發現烈性傳染病,能夠更早地追根溯源、分離病毒株、研究抗體、生產疫苗。
  • 艾美疫苗集團:納米顆粒新冠疫苗研發獲重要進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艾美疫苗集團:納米顆粒新冠疫苗研發獲重要進展中證網訊(記者 郭新志)西藏艾美生物疫苗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艾美疫苗集團」)4月8日通過官方公號發布消息稱,集團與合作方浙江鼎持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 國產新冠疫苗目前進展如何?各家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情況怎樣?產能有...
    科興中維: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也在日前表示,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冠疫苗克爾來福,正在巴西開展三期臨床研究,預計將於12月初完成中期分析。「我們在不同國家選擇了優秀的科學家團隊,嚴格按照國際疫苗三期臨床規範推進,組建了沒有中國人,也沒有發起人的數據監察委員會,由他們對我們未來的結果做出判斷,這樣的判斷將是公正、科學的。」
  •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仁生——智飛重組新冠疫苗...
    就在英才大會開幕前3天,由蔣仁生領導研發的智飛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啟動了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在重組蛋白疫苗這條技術線路上,我們在世界範圍內也走在前列!」蔣仁生自豪地說。今年春節前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蔣仁生作出了一個大膽決策:籌劃研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要求公司疫苗研發基地——安徽智飛龍科馬立即著手準備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團隊合作,應用表達新冠病毒受體人ACE2的腺病毒轉導小鼠,快速建立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 中國第四個新冠疫苗獲臨床批件,離全民接種還差幾步?
    今早「中國第四個新冠疫苗獲臨床批件」衝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剛剛獲得臨床批件的新冠滅活疫苗於4月28日在河南正式啟動臨床試驗。據了解,這也是中國生物獲批臨床的第二個新冠滅活疫苗。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申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全球首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 聯合川大華西醫院!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
    聯合川大華西醫院!四川省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聯合政府投資平臺和精準醫學產業鏈上下龍頭企業共同發起組建,正會同成都高新區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正式授牌「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
  • 華蘭生物「A拆A」:核心板塊增速連年放緩新冠疫苗遲遲未有進展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若華蘭疫苗此次成功上市,未來其疫苗業務或有可能與血製品業務分庭抗禮。華蘭生物(002007.SZ)「A拆A」計劃又有新進展。12月4日,華蘭生物公告,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華蘭疫苗」)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根據華蘭疫苗招股書,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4001萬股,預計募資24.95億元。將用於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凍幹人用狂犬疫苗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新型肺炎疫苗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等5大項目。
  • 進展最快國產疫苗!國藥中生新冠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 明年產能...
    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國藥中生」)在該國提出了註冊申請。  實際上,從已公開的消息來看,國藥中生的新冠疫苗為目前國內進展最快的一款,早在11月25日,中國國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就對外表示,已向國家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華夏時報》記者向國藥中生相關負責人核實相關進展,截至發稿對方未回復。
  • 華山醫院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進展順利,首個劑量組受試者已...
    第一例受試者給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6月19日消息:全球首個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在華山醫院Ⅰ期臨床研究中心完成了首個劑量組給藥,第一組劑量的受試者目前已安全出院。6月7日早上7點,華山醫院Ⅰ期臨床研究中心,在華山醫院張菁教授、張文宏教授、重症醫學和心內科專家的現場保駕護航下,由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簡稱「JS016」)完成全球首例健康受試者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