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BioWorld Bio生物世界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呼吸道疾病——COVID-19,仍在全世界範圍內大流行,,目前已導致累計超過1600萬人感染,超過60萬人死亡,且目前尚無減退跡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預防這種病毒的疫苗。
SARS-CoV-2使用其Spike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與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這是其感染人類細胞的最關鍵步驟。
7月29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提前上線了一篇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論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霞蔚、逯光文及澳門科技大學張康作為共同通訊作者,開發了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該疫苗已在鼠、兔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證實能夠強烈誘導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中和性抗體的產生。
該研究團隊龐大,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院、香港理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研究團隊中還包括魏於全院士、王福生院士等。
為儘量減少潛在副作用,研究團隊找到了新冠病毒Spike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中319-545的胺基酸序列,實驗結果表明,包含S-RBD胺基酸殘基319-545的重組疫苗可在免疫小鼠、兔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中,僅接受一次疫苗注射,在7天或14天即可誘導有效的功能性抗體反應。
注射疫苗免疫後動物的血清可以阻斷了新冠病毒RBD與細胞表面表達的ACE2受體的結合,並在體外中和SARS-CoV-2假病毒和SARS-CoV-2活病毒的感染。
更重要的是,該重組疫苗還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提供了體內SARS-CoV-2攻擊的保護。
之前的研究在COVID-19患者的血清中也發現了升高的RBD特異性抗體。幾種免疫途徑和CD4 T淋巴細胞與疫苗抗體反應的誘導有關。
這些發現突出了RBD結構域在SARS-CoV-2疫苗設計中的重要性,並通過誘導針對RBD結構域的抗體為保護性疫苗的開發提供了依據。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599-8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