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只需226個胺基酸,華西醫院魏霞蔚等開發出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BioWorld Bio生物世界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呼吸道疾病——COVID-19,仍在全世界範圍內大流行,,目前已導致累計超過1600萬人感染,超過60萬人死亡,且目前尚無減退跡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預防這種病毒的疫苗。

SARS-CoV-2使用其Spike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與宿主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這是其感染人類細胞的最關鍵步驟。

7月29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提前上線了一篇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論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霞蔚、逯光文及澳門科技大學張康作為共同通訊作者,開發了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該疫苗已在鼠、兔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證實能夠強烈誘導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中和性抗體的產生。

該研究團隊龐大,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院、香港理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研究團隊中還包括魏於全院士、王福生院士等。

為儘量減少潛在副作用,研究團隊找到了新冠病毒Spike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中319-545的胺基酸序列,實驗結果表明,包含S-RBD胺基酸殘基319-545的重組疫苗可在免疫小鼠、兔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中,僅接受一次疫苗注射,在7天或14天即可誘導有效的功能性抗體反應。

注射疫苗免疫後動物的血清可以阻斷了新冠病毒RBD與細胞表面表達的ACE2受體的結合,並在體外中和SARS-CoV-2假病毒和SARS-CoV-2活病毒的感染。

更重要的是,該重組疫苗還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提供了體內SARS-CoV-2攻擊的保護。

之前的研究在COVID-19患者的血清中也發現了升高的RBD特異性抗體。幾種免疫途徑和CD4 T淋巴細胞與疫苗抗體反應的誘導有關。

這些發現突出了RBD結構域在SARS-CoV-2疫苗設計中的重要性,並通過誘導針對RBD結構域的抗體為保護性疫苗的開發提供了依據。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599-8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ature:只需226個胺基酸,華西醫院魏霞蔚等開發出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魏霞蔚、逯光文及澳門科技大學張康作為共同通訊作者,開發了一款重組蛋白候選新冠疫苗。該疫苗已在鼠、兔以及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證實能夠強烈誘導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性免疫應答和中和性抗體的產生。該研究團隊龐大,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濟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院、香港理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研究團隊中還包括魏於全院士、王福生院士等。
  • Nature:華西醫院226個胺基酸研發出新冠疫苗!
    2020年7月29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顯示,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僅截取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226個胺基酸,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一種新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該疫苗除了能誘發免疫反應,還能為實驗動物提供保護,抵禦新冠病毒的攻擊。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魏霞蔚、逯光文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是該論文的署名作者之一。
  • 華西醫院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8月22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了解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於8月21日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文,該疫苗的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教育部與省市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大力支持與合作。
  • 川大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獲進展
    2020年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魏霞蔚、逯光文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2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的研究論文,
  • 華西醫院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注入志願者體中 受試者感覺良好
    8月28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Sf9細胞)Ⅰ期臨床研究在位於江蘇的中國醫藥城啟動培訓工作,由江蘇省疾控中心的朱鳳才副主任與團隊負責該疫苗的臨床試驗。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四川大學消息,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
  • 威斯克公司與華西醫院新冠疫苗進臨床二期 預計今年進入三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威斯克公司與華西醫院新冠疫苗進臨床二期,預計今年進入三期11月16日,澎湃新聞從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簡稱「四川省醫促會」)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獲悉,威斯克公司/華西醫院新冠疫苗研發進入臨床二期。
  • 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疫先進集體 多名醫生獲得表彰
    聯合清華大學自主研發國內首個快速檢測試劑盒,可在1.5小時一次性檢測新冠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生產並用於一線防控,該成果於2020年3月2日獲習近平總書記肯定。魏於全院士團隊牽頭研發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抗疫先進個人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原創 陳正權、陳禾君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自去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參與了防疫阻擊戰。一、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展疫情爆發初期,我國就已並行安排了五條技術路線,分別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含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除此之外,慢病毒載體修飾類細胞疫苗的相關研究也在開展,如慢病毒載體修飾樹突狀細胞疫苗等。
  • 香港:理大研新冠疫苗 800萬劑優先留港澳用
    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及內地院校合作研發新冠病毒疫苗,透過重組蛋白受體結合域(RBD)疫苗,注射在多種動物身上,發現可以產生病毒抗體,帶來免疫力,且無太大副作用,預料下一階段將進行人體臨床測試。團隊研究人員表示,疫苗的大量生產或可令成本下降,「價錢絕對有優勢」,會優先預留800萬支疫苗予港澳市民使用。
  • 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仁生——智飛重組新冠疫苗...
    就在英才大會開幕前3天,由蔣仁生領導研發的智飛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啟動了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在重組蛋白疫苗這條技術線路上,我們在世界範圍內也走在前列!」蔣仁生自豪地說。今年春節前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蔣仁生作出了一個大膽決策:籌劃研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要求公司疫苗研發基地——安徽智飛龍科馬立即著手準備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 10月內地高校Nature&Science統計!
    ., 2020, Science) 四川大學魏霞蔚研究員團隊發表新冠病毒疫苗研究成果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魏霞蔚研究員、逯光文教授和澳門科技大學張康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發表的文章「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 國產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
    國產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疫苗接種兩步走國產新冠疫苗來了!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舉行發布會。國產新冠疫苗能夠藉助現有全球疫苗冷鏈體系進行儲存和運輸截至12月2日,全球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共有14個,其中中國的有6個,包含4個滅活疫苗。「這本身就是我們國家多年來,在疫苗領域研發能力、技術和經驗積累的結果,體現了我國在疫苗研發方面具有比較好的技術優勢和制度優勢。」
  • 單位通知新冠疫苗報名,我要不要報?
    很多人告訴小編說:之前剛打了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接種到底要不要報名?今天小編幫助大家梳理一下關於新冠疫苗的那些事。疫苗研發的大體流程和周期第一個階段——疫苗前期研發過程拿到活病毒→分離→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獲得重組蛋白或者合成相關的DNA/RNA→免疫反應測試→動物保護測試→免疫原生產工藝(放大)優化→臨床前毒理研究等環節。
  • 艾美疫苗集團:納米顆粒新冠疫苗研發獲重要進展
    (下稱「浙江鼎持」)研發的納米顆粒新冠疫苗已獲得突破性的階段成果,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納米顆粒候選疫苗。該集團目前擁有B肝疫苗、A肝疫苗、狂犬疫苗、腮腺炎疫苗、出血熱疫苗、流腦疫苗等產品。艾美疫苗集團稱,納米顆粒新冠疫苗是一種亞單位蛋白疫苗,本身不包含新冠病毒,所以安全性高。同時,該疫苗能呈現出與新冠病毒類似、冠狀刺突蛋白整齊排列的病毒外殼結構,能高效誘導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攻擊新冠病毒的抗體,達到免疫目的。
  • 不同新冠疫苗儲存溫度不同,我國疫苗更具普世性
    來源:健康時報原標題:不同新冠疫苗儲存溫度不同,我國疫苗更具普世性《柳葉刀-感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中國的候選疫苗克爾來福(CoronaVac)具備安全性,且可儲存在2~8°C的標準冰箱中。
  • mRNA疫苗和滅活疫苗區別?新冠疫苗有效率排名對比
    我國已經有5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雖然還沒有獲批上市,但新冠疫苗近在咫尺。  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發布會上介紹,在冬春到來之季,我國對冷鏈物流、海關邊檢、醫療疾控等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這是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分步走」的第一步。
  • 我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招募168例健康志願者,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緊前部署應急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條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是該院繼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研製成功獲批臨床試驗的又一高技術疫苗品種。研究表明,這一新冠mRNA疫苗不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還可誘導保護性的T細胞免疫反應。
  • 新冠疫苗有這麼多種,哪一種更適合你
    新冠疫情暴發後,新冠疫苗就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從各種媒體的宣傳報導當中,我們了解到,新冠疫苗的種類不只一種。那麼,哪一種更適合自己接種呢?各類型疫苗之間又有哪些優劣勢呢?冠狀病毒是一類病毒的總稱,它們的蛋白質外殼上都有一個個刺突,形成了皇冠一樣的外表。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
    疫苗的工作原理是給予人體和致病病原體相關的刺激,通過激活免疫系統,使其學會如何識別、對抗和清除病原體以及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同時又不會對個體產生傷害。本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主要包含6個技術路線:減毒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以及D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