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英雄下夕煙——「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六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題:遍地英雄下夕煙——「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六

  新華社記者塗洪長、吳晶、施雨岑、李代祥

  「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一段時間以來,美方推行霸凌主義,導致中美經貿摩擦不斷升級。面對風險挑戰,近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砥礪奮進,迸發出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今日之中國,億萬人民激揚家國情懷、凝聚奮鬥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奮力拼搏。放眼神州大地,一派「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壯闊景象。

  中國人民根植於心的愛國熱情,是我們跨越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

張富清在家裡看書學習(3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幾天前,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跡刷屏。新中國走過70年風風雨雨,從九死一生的突擊隊員到邊陲山城的普通幹部,張富清的崗位、身份一再改變,始終不變的,是他對祖國捧出的赤子之心。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新時代的神州大地英雄輩出。

黃大年(前排中)與學生外出徒步時合影(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黃大年,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歸國,為填補國內尖端技術空白燃盡生命。

鍾揚在復旦大學講課(2014年5月5日攝)。 新華社發

  鍾揚,用生命最後16年的高原跋涉,換來4000萬顆種子的「寶藏」,讓中國在進化生物學領域能夠與日本、歐美三足鼎立。

王繼才夫婦在歸家途中(2011年11月2日攝)。新華社發(沈鵬 攝)

  王繼才,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堅守32年,把最美好的年華全部獻給祖國的海防事業……

  每當國家召喚,熱血總會沸騰。

  38年前,當中國男排首次衝出亞洲,中國女排首次站上世界冠軍領獎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從青青校園傳遍大江南北。

  愛國,如熊熊燃燒的火炬,激勵我們在山河破碎時奮起抵禦外辱,在戰火硝煙中實現民族獨立。

  報國,似始終高擎的旗幟,指引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創造了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蹟,書寫了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

  強國,是生生不息的夢想,感召我們在原則和底線面前不容有失,在壓力和阻力面前絕不退縮。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人民是奇蹟的締造者,是歷史的書寫者,是挺立起這個偉大國家的真英雄!

  弘揚報國之志,投身強國之行,每一個人都是無愧於祖國的「真心英雄」,都是建功新時代的主角。

  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團結力量,是我們抵禦風險挑戰的銅牆鐵壁

  初夏時節,汶川縣綿虒鎮新睿大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標準化果園內,採摘正忙。藉助電商平臺和現代物流,全縣2.7萬畝甜櫻桃結出的果實,可以在24小時內銷往全國一線城市。

  時光倒流,2008年5月,這裡曾經遭受特大地震,滿目瘡痍。

  部隊官兵星夜馳援、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資金項目政策特殊支持、全社會愛心捐助源源不斷……這裡見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場景,銘記下中華民族感天動地的團結力量。

  沒有誰比中國人民更懂,什麼是眾志成城。

  列強入侵,哀鴻遍野……我們曾不屈唱響「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洪水肆虐、非典襲來……我們曾含淚帶笑,一路走過風風雨雨,跨過溝溝坎坎。

  今日之中國,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靠的是黨和人民始終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靠的是全國各族人民同氣連枝、守望相助。

C919國產大型客機103架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2018年12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腳步。中國夢,就蘊藏在工廠企業的車間內,在科技工作者的實驗室中,在「大國工匠」揮灑的汗水中,在莘莘學子朗朗的讀書聲中……

  今日之中國,有近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或有專業技能的人才,1億多戶市場主體、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人群,既是基礎雄厚的「世界工廠」,也是商機無限的「世界市場」。

  美中貿委會調查顯示,90%的美資企業認為中國是最重要的一個市場,95%的美資企業表示將保持或增加對華投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報告顯示,在日企對外出口、投資、跨境電商戰略中,中國市場均排名第一……

  中國人民昂揚向上的奮鬥姿態,是我們成就宏圖大業的信心底氣

  2019年5月7日,隨著最後兩個貧困縣延川、宜川脫貧摘帽,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曾將這裡描述為「我在中國見到的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延安大生產運動紀念碑上的八個大字,詮釋著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

  江西贛州,於都河畔。85年前,中央紅軍在這裡邁出萬裡長徵第一步;如今,這片蘊藏著豐富稀土資源的紅色大地,備受矚目。

  「通過十餘年的探索創新,我們運用新一代生態環保型工藝,可實現稀土永磁材料年產能逾七千噸,已成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核心應用材料的領先供應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中國的創新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搶,是中國人踏踏實實幹出來的。」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司長張志成說。

一列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在北京永定門城樓附近的京津城際鐵路上行駛(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從「東方紅」躍然於世到「墨子號」飛向太空,從「復興號」風馳電掣到C919大飛機划過長空,從北鬥系統服務全球,從「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到「嫦娥四號」傳回世界上第一張月背影像圖……一部新中國的科技發展史,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自強不息的奮鬥史。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改革開放40年間磨礪蛻變的中國,不斷劃出逆勢上揚的高質量發展曲線。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車間內工作(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走進大型鋼鐵企業敬業集團旗下的增材製造科技公司,看不到傳統鋼廠裡常見的生產場面,偌大車間裡,僅有幾名員工操控著智能化設備,生產微細金屬粉末。

  「兩公斤粉末的價值抵得上一噸鋼。」敬業集團負責人介紹,公司已掌握國際先進的微細金屬粉末成套製備技術,建立了雷射再製造、3D列印產品等多條智能製造生產線。

  在中美經貿摩擦形成的「倒逼」壓力下,中國企業直面挑戰、苦練內功,以提高核心技術能力為經濟轉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益助力。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各國工商界人士籤署640多億美元的項目合作協議。「世界工廠」搶抓機遇,「中國智造」邁向世界。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高級研究員安娜斯塔西亞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了相關國家的歡迎,中國產品逐漸打開了當地市場。

  在偉大復興的徵程中,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利益和國家尊嚴的信念高度一致、決心堅如磐石。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大業。

  新聞連結:

  直掛雲帆濟滄海——「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五

  天工人巧日爭新——「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四

  柳暗花明又一村——「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三

  屹然砥柱立中流——「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二

  大江奔流天地寬——「今日之中國」系列述評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系列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
    為凝聚扶貧力量,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六集系列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於今日(10月28日)起在綜合頻道每天21:00檔播出,農業農村頻道每天20:30檔播出。
  •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開播
    《人民日報》( 2020年10月29日 第 06 版)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系列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將於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總臺綜合頻道、農業農村頻道首播。該片記錄了一線扶貧幹部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創造富有地域特點扶貧措施的歷程。
  •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四集:對望青山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四集:對望青山 2020-11-17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四集:對望青山
    【關注】《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四集:對望青山 2020-11-16 2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開播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系列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將於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總臺綜合頻道、農業農村頻道首播。該片記錄了一線扶貧幹部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創造富有地域特點扶貧措施的歷程。
  • 遍地英雄下夕煙!央視紀錄片聚焦貴州這群人
    遍地英雄下夕煙! 11月2日晚,中央電視臺脫貧攻堅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
  •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 第四集 對望青山
    點擊圖片查看視頻為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奮鬥脫貧的感人故事,由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指導支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系列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10月31日晚播出第四集《對望青山》。
  •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二集 此心安處是我家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第二集 此心安處是我家 2021-01-12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 第五集 安身立本
    央視網消息:為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奮鬥脫貧的感人故事,由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指導支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系列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11月1日晚播出第五集《安身立本》。
  • 寧波1949-2019:遍地英雄下夕煙
    儘管任何一段歷史都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可是,1949-2019年的中國經濟歷程,卻是最不可能重複的,有陣痛,有悲憤,有跌宕,也有喜悅,有激情,有吶喊。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群小人物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讓他們為之激昂的祖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向現代商業社會轉軌、疾馳、騰飛。
  • 這群人,託起福建貧困孩子對明天的希望|遍地英雄下夕煙(92)
    陳瑞和如今,陳瑞和已經年近90,兒子陳建中也步入花甲之年。為了更好傳承接力,陳建中遠在美國的子女也追隨父輩的腳步,在達志中學設立 「楊鑫獎教金」,每年拿出20萬元鼓勵學子。那我也希望說,他們經過我們的教導,(學生)畢業以後可以自力更生。
  • 福建這位老人走過的扶貧路,可以繞地球7圈多|遍地英雄下夕煙(93)
    2020年,正逢脫貧攻堅收官之年,32年來,陳欠水所走過的扶貧路,總行程總計29.6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7圈多。 在他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青年志願者紛紛主動把陳欠水樂於助人的精神傳承下去。
  • 州商務局組織幹部職工收看紀錄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
    2020年11月2日州商務局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收看《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系列片記錄了一線扶貧幹部如何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創造富有地域特點的扶貧措施的歷程。幾十萬駐村第一書記是一支重要的扶貧力量。他們離開大城市,來到偏狹的鄉村,走進陌生的田野和人群。
  • 精神之光,閃現在脫貧攻堅徵程上
    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 精神之光,閃現在脫貧攻堅徵程上 ■馬  晶 「十三五」時期,5575 為凝聚扶貧力量,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6集系列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近日播出,以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為主要線索,展現一線脫貧攻堅帶頭人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創造富有地域特點扶貧措施的不凡歷程。
  • 「一點英雄氣,四顧浩無邊」10句豪邁的古詩詞 讚頌今日的英雄
    我很喜歡《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當中主持人龍洋在英雄主題當中說的一段話,把它作為今天文章的開場白。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時代的先鋒。古往今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歷史的轉折處,英雄常常橫刀立馬,力挽狂瀾。在命運的轉折點,英雄常常視死如歸,勇赴國難。
  • 《人民日報》稱讚福建這個地方「靠自己的骨頭長肉」∣遍地英雄下...
    正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打開了中國改革開放迅猛發展的廣闊空間。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中央電視臺熱播的《坐著高鐵看中國》欄目,就是這方面的真實生動寫照。高鐵開通,讓貧困地區有了更多與外界連接的機會,四通八達的交通,成了教育、就業流動之線,也是謀生致富之路。
  • 《南拳之英雄崛起》今日上映
    《南拳之英雄崛起》曝光了終極版預告,新增精彩劇情令人拍手叫絕。電影通過講述一代南拳宗師劉遠跋,遠赴廣州討教豬油街高手學習武術。並且始終堅持心中理想與正義,冒死銷毀鴉片,查出鴉片買賣的真相守護豬油街。在此過程中自創吞吐拳,揚名立萬的故事。電影創新的將武術精神和歷史背景結合,講述了「新虎門銷煙」的故事。
  • 軌跡系列最新續作《英雄傳說:星之軌跡》今日開啟測試
    就像《塞爾達》系列無與倫比的迷宮設計,《最終幻想》最初幾部狂發便當的反套路劇情那樣,直至今日仍有十分大的參考價值。而15年前發售的RPG遊戲」軌跡系列「也具有同樣的意義。「軌跡系列」作為Falcom的經典系列之一,其戰術性的系統和小說級的敘事方式一直被玩家津津樂道,多部作品的劇情連續相扣的緊湊感更是無人能出其左右。
  • 女英雄和聖母心——從《阿麗塔:戰鬥天使》和《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談起
    《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簡稱《朝花夕誓》),這兩部電影都有日本漫畫的血脈,大女主也都是清甜夢幻的美少女形象,但一個暴力,一個溫柔,卻代表了互為補充共同延伸的兩種女性觀傾向: 英雄夢和聖母心 。
  •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評之...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評之綠色發展篇  新華社記者高敬  這是中國越來越美的五年——藍天越來越多,江河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