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其實某種意義上都挺適合拿出來當遊戲題材的。《三國演義》不用多說,海量人物和史詩一般的故事已經被各大遊戲廠商盯上,光榮更是將其當做招牌題材。《西遊記》的話師徒四人降妖除魔的故事很適合闖關遊戲,比如後來的《非常英雄》。《紅樓夢》的樂趣所在可能是樂趣所在與遊戲相性差點,作品較少,但也有國產 AVG 用這個題材。至於《水滸傳》,其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單八將的設定其實頗有點圖鑑收集的感覺,早前 Gameboy 上有個國產遊戲叫做《水滸神獸》,便是用了《水滸傳》題材的精靈寶可夢模仿作。不過要說名氣最大的,還得屬科樂美與哈德森攜手開發的《幻想水滸傳》系列。
男主穿的黑絲(緊身褲)讓很多人慾言又止,不愧女王國出身
正如標題所示,《幻想水滸傳 5》正是系列正統作品中的第五部,也是最後一部。該作於 2006 年 2 月 23 日於日本最先發售,平臺為 PS2。雖然遊戲名字寫著水滸傳(英文名就是簡單的 Suikoden V),但其實內容上除了引用 108 星的名號外內容與原小說完全無關,而且故事及背景設定上十分西化,走的是王國、騎士團、太陽曆、紋章這一套,所以你把它當成一個全新的題材也沒關係,畢竟有「幻想」兩個字在嘛。
主角的家鄉,怎麼看都很幻想
《幻想水滸傳》的這五部作品發生在同一個世界觀和時間線內,雖然情節不同,但故事和細節上也都有些聯繫。其中紋章在遊戲中是一個代表著強大力量的設定,而五代的劇情則與太陽紋章有關。主人公是法蕾娜女王國的王子(女王兒子),本來國家昌盛生活平靜,但由於女王被刺殺,王位被人篡奪,所以整個故事就有點王子復仇奪回王國的感覺。不過五代的劇情實在是太長了,隻言片語不好概括,詳細的故事大家不如看看實況。登場的 108 星角色全部可以被收集加入隊伍,且和劇情相關,而《幻想水滸傳》中王國、版塊、政治、紋章的秘密與力量等設定也給了整個系列一種史詩感。用兩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大氣。
戰鬥方面本作有多個模式,常規戰鬥就是帶陣型設計的回合制遊戲,玩家最多可以派出六名角色站在一個 6*4 的區域中戰鬥,陣型不同效果不同,除了紋章攻擊外,陣型技和連攜戰鬥顯得也很重要。1v1 模式的對決戰鬥有點石頭剪子布的意思,感覺主要是為了展示人物特寫和對話用。另外,本作號稱回歸原點,戰略戰又回來了。玩家需要操縱軍隊與對方軍隊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只有宏觀掌握戰局,熟悉兵種相剋的特點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遊戲整體素質不錯,尤其在王國、勢力之間的關係上刻畫得很精細,人設和音樂也相當優秀。不過大多批評集中在遊戲畫面表現不佳以及頻繁的讀盤時間上。遊戲在日本買了 20 萬份左右,比前作 30 萬份少了不少,並沒有讓科樂美滿意,不知道這是不是後來兩個外傳分別登錄 DS 和 PSP 的原因。《幻想水滸傳 6》遙遙無期,這一部好似本傳完結篇的作品大家且玩且珍惜。
建模立繪其實都很好,畫面問題主要體現在場景和戰鬥中
最後附上一張全人物圖,感受一下 108 個可加入角色及大量 NPC 帶來的震撼吧(點擊這裡查看大圖,需翻牆)。
歷史資料《NBA 爆灌王 巡迴版》Nintendo Power Issue 70 March 1995
《NBA 爆灌王 巡迴版》媒體報導:Nintendo Power Issue 70 March 1995 p.10
《NBA 爆灌王 巡迴版》雜誌廣告
《霸天開拓史 起源》雜誌廣告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