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幻想生活(北美),模擬人生 2 (主機/掌機) (10月24日)

2021-02-26 indienova
2012:《幻想生活》

《幻想生活》是由 Level-5 推出的幻想角色扮演遊戲;本作由之前擔任 Mother 3 的開發工作的 Brownie Brown 完成,因此最初公布的時候畫面與 Mother 3 有些類似,它首先被預訂在 DS 平臺發布,但隨後在長時間跳票之後轉移到了 3DS 平臺,畫面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進化。Level-5 為本作配備了相當豪華的班組,比如請到植松伸夫與天野喜孝分別負責音樂與主視覺設計等。但是,無論如何,《幻想生活》對於玩家的吸引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自身的概念設定:在一個幻想世界之中扮演十二種不同種類的職業,真正生活並且完成故事。

《幻想生活》帶有強烈的 Level-5 社風格,從題目開始就在宣揚核心體驗,目標受眾的定位也不可謂不清晰。在宣傳過程中,十二職業(王國兵士、採掘師、裁縫師、獵人、木工、鍛冶工匠、釣師、魔法使、樵夫、傭兵、料理人與鏈金術師)是 Level-5 重點強調的內容之一,如何將一般意義上的角色扮演與模擬經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也是玩家期待看到的解決方案。

實際體驗下來,《幻想生活》更像是輕鬆有趣的刷刷遊戲:因為不同職業的區別更多體現在迷你遊戲上,不同職業之間在玩法上的差別並沒有想像之中那麼大;任務是遊戲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和劇情故事多少相關,內容則涉及討伐怪物與收集材料不等。此時不同職業的區分倒是更多體現在產出材料的不一致之上。或許是為了更多體現生活模擬的感覺,遊戲之中提供了晝夜系統等設計,儘管任務通常沒有必須完成的時限要求。

《幻想生活》似乎並未真正提供它所承諾的幻想生活,在這一品類上也遠未達到諸如《動物之森》的高度,而是向下整合到了更為休閒的層級,可以看到《幻想生活》的玩法相當輕量,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它的續作《幻想生活 2》(後更名為《幻想生活 Online》)發布在移動端並且取得了遠遠超過本作的佳績。

2005:《模擬人生 2》(主機/掌機)

《模擬人生 2(The Sims 2)》由 Maxis 開發,EA 發行。是爆款遊戲《模擬人生》的續作,遊戲的概念與前作相同:玩家控制自己的模擬人生進行各種活動,並形成類似現實生活的關係。它最早發行於桌面系統(PC / Mac),歷史上的今天是其大規模登上主機/掌機平臺的日子。

這一作跟之前比起來有很大差別,不僅在引擎等技術層面有所提升,遊戲的玩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引入基因系統,這樣結婚和生育後產生的後代就會具有上一代的特性;人物可以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有的 DLC 還會擴展更多階段),從嬰兒一直到老年;人物也更加具有思想,可以為了某一事業進行終身奮鬥;結識異性和生育等也都變得更為現實;而一些人生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也會讓人物記憶深刻,這些記憶也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同時,隨著引擎的升級,遊戲中的設計平臺也變得非常容易使用,玩家可以自行進行設計工作,為遊戲的拓展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這一作的改進造成的影響可謂深遠,它基本奠定了《模擬人生》系列的整體形態,因此是系統中頗為重要的一個裡程碑。

《模擬人生 2》發售後得到媒體的好評,PC 版本甚至獲得了 90 分的綜合評分。它在商業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發售前十天就賣出了 100 萬份,創下了當時的記錄。到 2012 年 3 月,該遊戲在所有平臺上已經賣出了 1300 萬份,其中 PC 版超過 600 萬份,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 PC 遊戲之一。而在 2008 年 4 月,《模擬人生 2》網站就宣布《模擬人生》整個系列已經賣出了 1 億份。

遊戲後來還發行了不同的 DLC 和物品包,這個傳統也延續了下來,使得《模擬人生》可以不停的有新內容讓人繼續玩下去。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大家的節奏天國(北美) (2月13日)
    2012:《大家的節奏天國》《節奏天國》是任天堂自己開發的一系列音樂遊戲,從 GBA 平臺上開始,幾乎覆蓋了後來任天堂所有主機和掌機平臺,而且一般會在平臺生命周期的中後期發售
  • 歷史上的今天:屍體派對,三款主機 (11月22日)
    在 1998 年,土星終於退出主機市場,將未來的主機市場交給了繼任者 Dreamcast。世嘉土星在日本銷量約 575 萬部、北美銷量約 180 萬部、歐洲銷量約 100 萬部、其他地區銷量約 53 萬部,總計約 926 萬部,在商業上相對失敗,但是也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是很多人至今懷念的一款主機。它的歷史最暢銷遊戲是:《VR 戰士 2》(193 萬份)。
  • 歷史上的今天:瘋狂計程車 (DC) (1月24日)
    1999 年,世嘉的子公司 Hitmaker 製作出了這款開計程車拉客賺錢的遊戲並放到了街機平臺上,並引起廣大玩家的熱烈關注。既然街機表現良好那家用機自然也不能落下嘛,當時正值世嘉在推 Dreamcast 主機,於是《瘋狂計程車》便在 2000 年 1 月 24 日順理成章地登陸了世嘉這個家用機平臺。
  • 歷史上的今天:最終幻想戰略版 Advance (2月14日)
    我們今天聊的便是後者。(日文名字是《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タクティクスアドバンス》,超長片假名有沒有!)FFTA 在日本於 2003 年 2 月 14 日情人節發售(今天你們都送巧克力了嗎),雖然後綴多了 Advance,但並沒有比前作高級,僅僅是對應 GBA 中的 Advance 而已。
  • 任天堂遊戲機設計迭代史——一覽 1985 年以來每款任天堂主機和掌機
    儘管我們還不知道所謂的「Switch Pro」和目前的 Switch 機型有多麼大的不同,但各種傳言讓我們不禁回想起,多年來任天堂在新主機設計上的一些改動是多麼激進。看起來,現在是個總結任天堂家用機和掌機設計迭代史的好時機。 編註:文中主機名稱、發售日期等信息均以北美地區為準。
  • 歷史上的今天:《樂克樂克》(北美),《無限試駕》(09-05)
    LocoRoco 是最早在 PSP 上發行的一款輕鬆愉快的遊戲,2006 年的 9 月 5 日登上北美 PSP 平臺銷售。在一顆遙遠的星球上,住著許多奇妙的生物,而其中跟星球最要好的,莫過於能幫助植物生長的奇妙生物樂克樂克。樂克樂克們每天的快樂地唱歌跳舞,日子過得非常愉快。而且它們的身體富有彈性,像果凍一樣,可以輕易的合體和分離。
  • 歷史上的今天:幻想水滸傳 5 (2月23日)
    至於《水滸傳》,其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單八將的設定其實頗有點圖鑑收集的感覺,早前 Gameboy 上有個國產遊戲叫做《水滸神獸》,便是用了《水滸傳》題材的精靈寶可夢模仿作。不過要說名氣最大的,還得屬科樂美與哈德森攜手開發的《幻想水滸傳》系列。
  • 歷史上的今天:勇者鬥惡龍怪獸篇 Joker (北美),光環 4 (11月6日)
    簡單來說,《Joker》再次集結到堀井雄二、鳥山明、椙山浩一,希望在 NDS 掌機上做出全新的突破,加入聯網功能,在魔法上做出了許多新的設計,畫面上也有大幅進化,超過 200 只怪獸足以令玩家沉迷許久。
  • 歷史上的今天:勇者鬥惡龍 VIII,新超級馬力歐兄弟 Wii(北美) (11月15日)
    首先,這部作品是第一款以 Dragon Quest 為名的系列作品,更重要的是,新的平臺使得遊戲性能以及畫面表現得到大幅提升,遊戲不但終於追上競爭對手《最終幻想》系列的腳步採用了全 3D 的畫面,而且並未因之喪失系列特色,也就是鳥山明老師筆下的人物與怪物設計。
  • 歷史上的今天:旺達與巨像,地牢守護者 (北美, PC) (10月18日)
    2005:《旺達與巨像》當我們回顧上田文人的三部作品時,我們必須承認在強烈的風格一致之中,它們各自也有不同的特點。
  • 歷史上的今天:《四狂神戰記 2》(02-24)
    1995:《四狂神戰記 2》我們不敢斷言 16 位機時代世嘉和任天堂誰取得了更大的勝利,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SFC 這個主機上誕生了太多經典的日式
  • 歷史上的今天:《大家的節奏天國》(02-13)
    2012:《大家的節奏天國》《節奏天國》是任天堂自己開發的一系列音樂遊戲,從 GBA 平臺上開始,幾乎覆蓋了後來任天堂所有主機和掌機平臺,而且一般會在平臺生命周期的中後期發售
  • 歷史上的今天: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北美),崛起 (10月2日)
    1997:《惡魔城 X 月下夜想曲》北美今天是《惡魔城(Castlevania)》系列最知名的《惡魔城 X
  • GB周年紀念(下)掌機王者編年史
    1994年3月:任天堂推出Super GAME BOY(SGB),售價6800日圓。這是支持掌機遊戲在家用機上運行的配件首次出現。1994年5月1日:GAME BOY迎來第2次降價,價格由9800降到8000日圓。1994年6月14日 :GB版《大金剛》發售,這是大金剛系列首次登上掌機平臺。
  • 歷史上的今天:勇者鬥惡龍 5:天空的新娘,暗影之心:契約 (北美) (9月27日)
    of the Heavenly Bride)》發行的日子, 1992 年 9 月 27 日首次登上超任主機。商業上可以說是相當成功。後來也推出了 DS 版和移動版,也很受歡迎。2004:《暗影之心:契約》Shadow Hearts: Covenant(暗影之心:契約)是由 Nautilus(Sacnoth)為 PS2 開發的角色扮演電子遊戲,是《暗影之心》系列的第二款作品(在日本就叫做《暗影之心 2》)。
  • NGC作為任天堂史上最為均衡完美的主機,為何敗的如此徹底?
    NGC作為熊叔最為喜歡的主機之一,卻在無重大失誤和缺陷的情況下遭遇了任天堂主機發售史上最為慘痛的失敗(除了wiiU)。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NGC商業上的完敗,其中有哪些經驗教訓,對任天堂今天的商業戰略帶來哪些影響,以下是本文的內容。回顧任天堂的歷代主機產品,除了開山之作FC,不管是SFC、N64還是後來的wii、wiiU、ns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唯獨NGC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 任天堂發布新主機Switch,這是分分鐘滅掉掌機的節奏
    北京時間 10 月 20 日 22 時,任天堂正式公布代號「NX」的新主機——Nintendo Switch!機子將於 2017 年 3 月發售。跟之前傳聞的一樣,掌機主機一體化!從首支預告片看,Switch 主要採用可拆卸的手柄+平板顯示屏的設計,既是主機也是掌機。畫面開始是一名坐在電視前玩遊戲的少年,他仿佛被禁錮在沙發,一臉的疲憊。
  • 舊電腦變身影音遊戲主機,支持70多個平臺上萬個遊戲
    (一)舊電腦變身影音遊戲主機,支持70多個平臺上萬個遊戲batocera是法國大神基於LINUX系統開發的一款模擬遊戲主機系統。因為基於LINUX所有,它對電腦配置的要求很低。這也使得它非常節約成本,且具有很更高的可玩性。
  • 歷史上賣得最火的十大遊戲機
    在遊戲機市場,幾乎伴隨每個80、90後童年的紅白機並不是賣的最火的,回顧遊戲機發展歷史,盤點出10個賣的最火的遊戲機產品。SONY公司2003年推出的多功能掌機,04年12月在日本正式發售,於05年3月登陸北美市場,售價250美金,取得了兩天五十萬部銷量的驕人成績。2014年6月,索尼宣布停售PSP。10年間,PSP共計售出8000萬臺。
  • 歷史上的今天:異形:隔離(北美),精英:危機四伏 (Xbox) (10月6日)
    2015:《精英:危機四伏》(Xbox)《精英》是 David Braben 和 Ian Bell 於 1984 年製作的的開放世界太空沙盒模擬遊戲系列,它以及它的續作《邊境:精英 2》(1993)和《邊境:第一遭遇》(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