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當中,我們經常聽到「八拜之交」這個詞,其實它最早見於宋代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是一種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那麼,「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拜的又是什麼呢?
知音之交──俞伯牙與鍾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俞伯牙的人,十分精通音律,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技藝無法演義自然的無窮奧妙,在老師的建議下,出東海,賞自然,觀滄海,琴藝日臻成熟。然而,卻沒人分享他的喜悅。
某夜,俞伯牙登船踏浪,對月撫琴,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傾聽他的琴聲,就看到岸邊站著一個樵夫,於是他請樵夫上船聽他撫琴。
當他用琴聲讚美高山時,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演繹波濤的洶湧時,樵夫又道:「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伯牙聽後非常高興,直呼:知音!後來俞伯牙經常請樵夫聽自己撫琴,而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後來鍾子期亡,俞伯牙知道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主要比喻知音難覓,知已難尋。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比喻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
故事發生在齊國,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管仲家裡窮,又要贍養老母,生活很是艱難。後來兩人合夥做生意,管仲沒拿什麼錢,基本上是鮑叔牙出的,但是賺了錢以後管仲分走了大部分,鮑叔牙的僕人就抱怨說:「這個管仲,拿錢的時候摳搜的,分錢的時候拿的挺多。」
鮑叔牙聽到後說:」你不要亂說話,因為管仲家裡窮,又要養母親,所以多分點沒啥。」有一次兩人去打仗,管仲總是躲在後面,大家都罵管仲是膽小鬼,貪生怕死,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
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者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鮑叔牙呀!」
後來,齊國國王死掉了,大王子繼位,但是個縱情聲色的傢伙,管仲和鮑叔牙預感將會發生內亂,於是管仲帶著「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帶著「小白」逃往了莒國,齊國果然不久發生了內亂,管仲想趁機殺掉小白讓糾坐上王位,但是沒殺死,後來小白當上的國君,要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不當,推薦管仲做宰相。小白一聽:「管仲那時可是要殺我,是我的仇人,怎麼能讓他做宰相!」
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當時各為其主,才這麼做的呀!」小白聽從了鮑叔牙的話,將管仲封為宰相,他果然將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
刎頸之交──廉頗與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話說,戰國時期的趙國,纓賢的門客藺相如憑藉勇敢和智慧完成了完璧歸趙的任務,受到趙王的重用封為上大夫。後秦國又藉口想逼迫趙王屈服。廉頗與藺相如文武配合,化解了這次危難。回去後,趙王又給藺相如升了官,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廉頗很是不服氣,認為藺相如沒啥本事,就是嘴皮子功夫。
於是廉頗就在各種場合刁難藺相如,藺相如也是能躲就躲。有一次,廉頗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人回府。
但是,藺相如的門客不幹了,認為很是沒面子,藺相如聽說後稱:」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會怕廉頗呢?秦國之所以現在不敢來侵犯,是有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的保護,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怎能因私人恩怨而不顧江山社稷?」
廉頗聽後親自負荊請罪,從此二人成為了好朋友,共同保護趙國的安全。
捨命之交──羊角哀與左伯桃
來自於「羊左」的典故。在戰國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個人,結識後決定共去楚國求見楚莊王,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去的路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當時兩人衣服非常淡薄,而且帶的吃的也非常的有限,根本不夠兩人吃的。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食物都給了羊角哀,自己躲進樹洞自殺了。
膠膝之交──陳重與雷義
事見《後漢書·獨行列傳》,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兩位品德高尚、捨己為人的君子。
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膠和漆自認為融為一體(如膠似漆),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
雞黍之交——元伯與巨卿
出自《後漢書·獨行列傳》。範式在少年時在太學讀書,與家在汝南的張劭成為了好友(張劭字元伯)。
二人讀書後,同歸鄉裡。臨別之時,範式對元伯說:「兩年之後,我將去你家拜見組合尊親,以及你的兒女。」並商量好了具體日期。
時間飛逝,一轉眼就快到了約定的日子,元伯就囑託自己的母親,要在當天準備好飯菜迎接好友。他母親說:「分別都兩年時間了,而且你們相距這麼遠的路程,他會趕過來嗎?「元伯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母親說:「要是果真如此,我要為你們釀酒。」到了約定之日,範式日期而至,兩人痛飲盡歡。(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三國時期,劉備、張飛和關羽相識,三人志向相投,遂約在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禮,三人焚香起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正是因為三人的關係,在關羽被殺後,諸葛亮也沒能勸住劉備為其報仇雪恨。(這一戰,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啊)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出處 《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孔融為孔子二十世孫,喜歡為學,博覽群書,是建安七子之一。禰衡,字正平,自以為有文才善言辯,桀驁不馴,喜歡諷刺時事,詆毀權貴,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愛他的才華。
而兩人的年紀卻相差很多,禰衡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孔融已經四十歲,但這並不是妨礙兩人之間的友誼。(孔融讓梨卻不自擔,感興趣的話,以後的文章會埋坑)
古代在結拜異性兄弟的時候,要祭祀天地和祖先,跪拜八方之神,後來這八個朋友間的故事更好的詮釋了什麼是友情,「八拜之交」表達了對他們的尊敬。
我們可以通過古代朋友之間的故事,了解真正的情誼,讓朋友間的感情更加穩固。
優加全腦開發(棋盤校區/城崗校區)持續招生!
推薦朋友關注公眾號「魔根教育」,立刻享受學費減免政策!
詳詢以下聯繫方式
校區地址:棋盤鎮郡王府最北側(優加全腦開發)
城崗中學對面三樓(優加全腦開發)
報名聯繫電話:顧老師18251799625(微信同號)
胡老師18761424142(微信同號)
您的關注是我們以及孩子前進的動力!
右下角點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