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流行拜把子,卻為何不敢結「八拜之交」?這八拜一般人學不來

2021-01-08 海佑講史

古人流行拜把子,一般而言,就是準備好果品香蠟,擺上案幾,對著天和地,喊出「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壯語,在天地的見證下,如此便結為了異姓兄弟,大家以後一起出生入死,吃香的喝辣的,快意人生。

歷史上最出名的拜把子兄弟應該是劉關張三人了,三人可真謂是兄弟情深,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關羽和張飛被殺以後,悲憤的劉備不惜舉全國之兵伐吳,最後兵敗猇亭,自己也身隕白帝城。

劉關張三人的結局令人唏噓,但從兄弟情的方面來說,他們都踐行了自己結拜時的諾言,生死與共,至死不渝,也著實讓人敬佩。

古代人流行拜把子,結為異姓兄弟,在拜把子的方式裡面,有一個拜法,那就是結為「八拜之交」,這個八拜之交,卻是古人輕易不敢結拜的。大家都聽說過很多次八拜之交這個詞語,卻少有人了解這八拜是哪八拜。

下面,筆者就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這八拜是哪八拜,知道了這八拜的來歷之後,也就能明白古人為何不輕易結「八拜之交」了。

一拜刎頸

「刎頸之交」形容的是廉頗和藺相如之間的友誼,這個大家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

藺相如憑藉自己高超的外交手段,立下了「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大功勳,維護了趙國的體面和利益,趙王非常器重他。

如此廉頗非常不服,認為藺相如只是動動嘴皮子,就得到了丞相的位子,自己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有如此功勳,一個動嘴皮子的憑什麼和自己平起平坐?

於是處處針對藺相如,但這些針對都被藺相如大度地化解了,廉頗後來發覺自己錯了,就去「負荊請罪」,兩人冰釋前嫌,廉頗主動承認:「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將相和」成為流傳千年的美談。

二拜忘年

「忘年交」形容的是孔融和禰衡的交情:「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兩個人的友情好到已經互相忘記了對方的年齡,在愛情裡面,我們有句話叫「年齡不是問題」,古人也用實際事例告訴我們,在友情裡面,年齡也不是問題!

禰衡比較有才,但他卻是個噴子,孔融曾專門向曹操上表舉薦禰衡,禰衡卻逮著曹操就是一頓臭罵,曹操怒了,但他比較愛才,最終還是沒有殺掉禰衡,而是把他遣送給了劉表。

禰衡到了劉表這裡,也是對著劉表一頓臭罵,劉表又把他送去給江夏太守黃祖,最後因為和黃祖言語衝突而被殺,時年二十六歲。

三拜雞黍

雞黍之交講的是東漢時期範式和張昭的故事。

範式年輕的時候在洛陽遊學,成為儒生,和汝南郡人張劭是好朋友,後來兩人一起告假回鄉,範式對張昭說:「兩年後我要回京城,我會去拜見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後就共同約定了日期。

兩年之後,約定的日期到了,張昭讓母親殺雞煮黍恭候範式的到來,張昭家人都不相信,說這不過是當時兩人興之所至隨口一說,而且範式家離這裡千裡,人會大老遠跑來嗎。

但是沒想到範式果然來了,二人升堂互拜對飲,喝得十分暢快後相互告別。這段故事也被世人傳為佳話,雖是萍水相逢,卻也有一諾千金之情。

四拜膠漆

膠漆之交形容的是東漢年間豫章郡兩位鄉賢陳重與雷義的故事,這兩人在當地皆有才名,且品德高尚,十裡八鄉人都稱頌。

當時還沒有考科舉這種制度,素人想做官,只能靠鄉裡舉薦,但他們那裡只有一個名額,那麼到底讓誰去做官呢?兩人互相謙讓,陳重讓給了雷義,雷義又假裝發瘋不去任職,後來他們兩的事跡被宣傳,官府幹脆一人給一個功名,兩人都去做官了。

陳重和雷義的事情也成為美談,古人用「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形容兩人情感之堅固。

五拜管鮑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人士,兩人是好朋友,管仲家裡比較窮,兩人合夥做生意,出錢的時候都是鮑叔牙出大頭管仲出小頭,而分利潤的時候則是鮑叔牙拿小頭,管仲拿大頭。

別人都說鮑叔牙傻,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窮,應該多拿些,自己有錢,拿多少無所謂。

後來兩人分別輔佐齊國的兩位公子,鮑叔牙輔助的公子最後登上了王位,論功行賞的時候,鮑叔牙卻把管仲推了上去,說他才能遠勝自己,管仲確實也有才,齊國在他的治理下,國力迅速提升,終成春秋一霸。

而鮑叔牙和管仲之間的友情,也成為了世人的美談。

六拜知音

知音我們現在都被用來形容一個人了解自己的內心,雙方三觀契合、同氣連枝。其實「知音」這個詞最開始是用來形容俞伯牙和鍾子期的友情的。

俞伯牙在高山上彈琴,世人都聽不懂他的琴音,只有鍾子期能夠欣賞得來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意境,兩人也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後來鍾子期死了,俞伯牙則一劍斬斷了琴弦,並言終生不再鼓琴,後來一直到死,俞伯牙的雙手真的在沒有碰過琴弦。

兩人的友情也著實讓人慨嘆,所以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七拜生死

生死之交形容的就是《三國演義》裡面劉關張之間的兄弟情,劉關張皆是一介平民,恰逢東漢末年的亂世,三人插香結拜,一路出生入死,建立蜀國。

可謂是男人熱血結拜的終極理想,什麼兩肋插刀、掏心掏肺,形容的都是這樣的生死之交。

八拜捨命

捨命之交形容的是西漢時期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之間的友情,已經達到了可以為對方捨命的程度。

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約去求見楚元王劉交,以期成為其門客。但兩人在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出發的時候兩人穿的衣服很單薄,帶的食物也不夠吃。

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樹林中自殺。

後世將這種朋友為了自己而死的都稱作「羊左」

總結

看完了這「八拜之交」,相信大家了解古人對於友情的慎重態度了,這八拜之交也成為了歷史上男人們友情的圖騰。

結八拜之交,首先,你必須誠實守信,凡事為朋友著想,捨去自我得失;其次,你還要對朋友忠心,不論什麼樣的事情都無法割裂你們的感情;最後,你還要時刻做好為朋友犧牲的準備,你要將他的生命視為你的生命一般,生死與共,義不容辭。

所以縱觀歷史,也沒有多少人的友情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所以古人雖然喜歡拜把子,但輕易不會結「八拜之交」,這就像一個小學生非要去做大學生的課題一樣,做出來會讓世人恥笑。

相關焦點

  • 古人愛結拜兄弟,為何不輕易結「八拜之交」?你看哪八拜就清楚了
    縱觀過去各種演義小說,就不難發現,總是缺不了拜把子的場景,原本身為異姓之人,結拜之後卻彼此稱兄道弟,當然,有不少也有很大的水分,比如孫悟空在花果山和牛魔王等人的結拜,事實證明後來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梁山好漢結拜後,最終也只能做魚鳥獸散。
  • 男的叫拜把子,女的叫金蘭結義,統稱八拜之交,八拜之交為哪八拜
    還有一句,則是比較功利的,為「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如今人們交友,已經不講結拜了,結拜的場景,更多的是見在拍古惑仔的港片中。古時候的結拜,男性結拜則成為拜把子,女性結拜,則被稱為金蘭之交,除此之外,人們聽得最多的,則是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怎麼來的呢?其中的八拜又指哪八拜呢?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八拜是什麼意思?
    那麼你們知道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嗎?八拜又是什麼意思?八拜之交,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姐妹關係。比喻關係極為密切。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古代世交子弟對長輩的禮節,後世將異姓結為兄弟亦稱八拜。交:友誼。
  • 「八拜之交」原來是這「八拜」,長見識了!
    我們在看書或者看電視時,總會看到「八拜之交」這個詞,相信大多數人也都懂得它所代表的含義,即結拜的兄弟姐妹,喻知己之情。但要問「八拜」具體指的是哪八拜,恐怕能答得上來的人並不多。今天,我們就來扒扒「八拜之交」這個詞,深入了解它背後的歷史小故事。
  • 八拜之交是哪「八拜」?快把這8個故事,告訴那些酒肉朋友
    後來,人們就把結拜兄弟之間的矯情,稱為八拜之交。八拜到底是哪八拜,典故從何而來,八拜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兄弟情、朋友義呢?八拜八拜的典故,出自宋代邵伯溫所著的《邵氏聞見錄》一書中,故事是這樣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
  • 「八拜之交」指的是異性兄弟結拜?典故出自北宋史料,猜你不知道
    然而在後來,突然對八拜之交裡的這個數字產生了好奇,難道說結拜異性兄弟需要互相拜八次嗎,感覺電視劇中好像也都不是這樣演的呀,於是去各個地方查找了一下史料,這才弄明白了八拜之交最初的含義。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文中提到的俄潞公通過八拜這樣一個方式挫了李稷的少年傲氣,實際上是出於好意,因為李稷的父親是俄潞公的門客而早死,以至於李稷不懂禮節,恃才傲物。俄潞公出於管教他的目的要求他八拜自己。
  • 「八拜之交」,你知道拜的是什麼嗎?
    那麼,「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拜的又是什麼呢?知音之交──俞伯牙與鍾子期故事出自《列子·湯問》。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俞伯牙的人,十分精通音律,但是他認為自己的技藝無法演義自然的無窮奧妙,在老師的建議下,出東海,賞自然,觀滄海,琴藝日臻成熟。然而,卻沒人分享他的喜悅。
  • 俗語:「不拜父母拜乾親,弟兄不和結外人」,古人的告誡讓人深思
    古往今來,人們通過觀察,總結出一些「人情世故」來,這些可謂是寶貴的經驗,往往一針見血,一語中的,讓人民受益匪淺。如果能夠善於從裡面吸取教訓,則不僅可以滌蕩心胸,還可以陶冶品性,指導生活。《增廣賢文》是明朝人寫的一本為人處世的寶典,裡面的箴言格句,往往區區十幾個字,就振聾發聵,會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今天帶大家欣賞一句:「不拜父母拜乾親,弟兄不和結外人」,這句話,其實通俗易懂,毫無文言文苦澀難懂的「毛病」。我想寫這句話的人,在600年前,一定看到了某些社會上的風氣,有感而發,寫了這句話。
  • 八拜之交第五拜:羊角哀與左伯桃,二鬼鬥荊軻之捨命之交
    將他們加在一起,便組成了我們今天口中常說的「八拜之交」。那八拜之交具體指的是哪八拜呢?頭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第二拜:廉頗相如刎頸之交,第三拜:陳重雷義膠漆之交,第四拜,元伯巨卿雞黍之交,第五拜:角哀伯桃捨命之交.第六拜:劉關張生死之交,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鮑之交,第八拜:孔融禰衡忘年之交。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八拜之交
    人生在世,誰也不會沒有朋友,在與朋友的交往之中,有一個詞,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那就是「八拜之交」;那麼,什麼是「八拜之交」,何為「八拜」呢? 首先,我們來看「八拜」一詞的來歷。
  • 八拜之交是什麼交?除了八卦方位,還有這16個人和8個故事
    八拜之交,語出《紫釵記·吹臺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軍之事。」元曲《凍蘇秦》:「你不知這張儀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俗稱結拜兄弟為八拜之交;按古無八拜的禮,以互相四拜算為八拜。關於八拜之交,到底是哪八拜?在周易八卦圖中,八種卦象對應八個方向,即震、離、兌、坎、巽、坤、乾、艮。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鍾子期。後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 古人為何要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拜天地的禮儀又是從何而來?
    洞房聽上去,讓人想著古代人是不是條件太簡陋,結婚的時候也只能住在山洞中,這樣解釋似乎也說得通,那麼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這還要從遠古的首領巢氏(又稱 「有巢氏「」)說起。但是到家也並不安全,於是人們就在外面一些地方挖一個山洞,讓在新婚夫妻在裡面躲上幾天,慢慢地這變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沿用下來。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可靠的史料來證明,畢竟太久遠了。
  • 結拜文化:只有夫妻才能拜天地、喝交杯酒嗎?古人一臉大寫的不服
    酒過三巡後,朋友打著嗝感慨道:「這一次真的是不虛此行啊,以前總以為只有夫妻才拜天地,喝交杯酒,萬萬沒想到兄弟結拜也能這樣做。」我當時聽了,哈哈一笑:「你真的以為只有成為夫妻才能拜天地、喝交杯酒嗎?我替'劉關張'三兄弟表示不服氣!」
  • 常說的「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鍾子期。
  • 三長兩短、七情六慾、八拜之交……有關數字的成語有哪些?
    棺木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合計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另一說與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劍有關。
  • 古人禮儀中的「拜」和「揖」 不是一回事
    有人說,《三國演義》插曲「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臺」是不準確的,因為在桃園三結義中,劉關張是跪不是拜。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為古時候所謂的拜,其實就是跪。 《說文解字》曰:「跪,拜也。」
  • 古人結婚,一拜天地之後,明明是拜父母,為何說是「二拜高堂」
    在眾多有關結婚的古代影視劇中,我們常看到婚禮上都有拜天地的習俗。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其實「二拜高堂」拜的就是父母長輩,那麼為什麼說是「二拜高堂」而不是「二拜父母」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高堂」指的是一種處所。
  • 何謂「八拜之交」?
    在古裝劇裡,經常聽到八拜之交、金蘭之交等,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編告訴你!
  •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中國人不能不懂!
    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鍾子期。後來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