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樂隊的夏天》第四期,滾君膽敢拍著胸脯說:
九連真人絕對是今年最強的黑馬樂隊。
前不久,這支樂隊的一首《莫欺少年窮》刷屏朋友圈,從中折射出小鎮青年的不甘、吶喊,不僅業界人分享,就連圈外人也在推崇。
而這一期,節目的賽制發生變化,16支樂隊來改編其他歌手的經典歌曲,實為不易。
滾君在節目上看到,刺蝟樂隊抽中張杰時的一臉無奈,石璐滿頭霧水,子健揮手說退賽。
別看之後在節目中,子健說自己對張杰的歌很熟悉,每次洗澡都愛聽張杰的歌。
但滾君心裡很清楚,站在臺上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子健,從來就不愛洗澡。
毫無疑問,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對於樂隊來說,把別人的東西改成自己的風格,很難。
而九連真人,大開大合的改編了李宗盛的《凡人歌》,出人意料的拿下了全場最高的票數。
要知道,九連真人是支新樂隊,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站在節目上,也才唱了兩首歌。
但這兩首歌,就像是唱進了無數平凡人的心坎,唱出了年輕人在平凡生活中,對於現實與理想的糾葛。
這種平凡來源於樂隊本身,來源無數小鎮青年心裡扭成一團的狠勁:不服輸。
在《莫欺少年窮》的歌曲評論中,有這麼一條留言:這首歌要是來個嗩吶就更牛逼了。
後來有人回覆:可能客家人不玩嗩吶,所以才用小號。
而今天,九連真人改編的《凡人歌》,嗩吶到了,與小號在舞臺上掀起了一場樂器爭霸。
如果說李宗盛大哥的原版,唱的是「凡人煩人」,唱出了人們在滾滾紅塵中的身不由己,唱出了抱怨過後繼續熱愛生活。
那么九連真人的改編版,唱的就是「市井小民」,唱出了小鎮人遭遇的勢利、粗野庸俗,唱出了普通人身上的不甘與希望。
在這首改編版中,九連真人把一個客家的戲曲山歌《三斤狗變三伯公》巧妙的融在一起。
這是個極具諷刺的故事:
李三雄,本是廣東偏遠山村中的一個普通人,卻因家貧潦倒,性子軟弱,遭到村裡的其他人輕視,更被冠以三斤狗的稱號。
在村裡,三斤狗處於最底層的人,窮困潦倒,四處賒帳、借錢,任人欺辱、誣賴,被全村人看不起。
直到有一天,外出打工的兒子阿發,帶著錢財、物資回到家,幾乎一夜之間傳遍全村,那些以往欺辱過他的人,親自上門送禮,親切的喊他三伯公,把它視為長輩。
三伯公笑哈哈地說:「去年年成好,狗仔也大的快,上夜才三斤,下夜就三伯了!」
這便是為什么九連真人在歌曲中加入嗩吶的原因。
作為流氓樂器,嗩吶就像是惡霸般,讓人不服都不行。
仔細聽,嗩吶幾乎貫穿全曲,代表故事中遭受的欺凌、絕望。而小號則出現在中後段,代表年輕人立志出人頭地的希望。
特別是嗩吶與小號對吹那一部分,一邊是嗩吶充滿的戲虐,一邊是小號鳴叫的不甘。直接把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即使隔著屏幕,都能感到現場的躁動。
最後的結尾部分,那句點睛之筆:
問你何時能看見
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
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
就像是對人生的捫心自問,讓人生起反抗的鬥志。
而九連真人樂隊的主唱阿龍、副主唱阿麥,兩人用客家方言喊出的「三斤狗想去哪」和「三伯公快醒來」,正是想突出一個道理:
「無人一世窮,無人一世富,切莫看衰人!」
九連真人,當之無愧的全場最佳。
用最平凡的客家方言,去吶喊不平凡,去訴說掙扎的燦爛,這正是這支新生樂隊的魅力。
在坊間,自古以來都流出著這麼一句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九連真人在這個舞臺上的第一首歌《莫欺少年窮》,講的正是不被理解,講的正是奮不顧身。
在他們登上這個舞臺前,幾乎沒有多少樂隊認識他們,也不知道這支樂隊什麼風格。
等到主唱阿龍,喊出第一句客家方言:
這是代表阿民對生活的固執與對父母抱歉,代表年輕人想要出去打拼的決心。
而副主唱阿麥,用念白念出的,正是小鎮人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
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鬥金
看唔起,放唔落,毛錢毛著落
唔史叫,涯有錢啊
屋卡人一定有出頭給日噶
兩句吶喊,一句念白,在電吉他的音色的鋪陳下,一個迷茫、卻想要外出打拼的小鎮青年,栩栩如生的浮現在我們腦海中。
而這首歌中,最讓人深陷其中的,就是那突然猛一下的搖滾勁,架子鼓、貝斯、吉他同時發力,統統咬合在一起。
那賦予靈魂的小號,吹響的正是對命運的不甘,還有年輕人獨自出去打拼的悲壯。
對於,這首歌主角阿民來說,外出打拼不可怕,害怕的是不被家人理解。
主唱阿龍,副主唱阿麥,兩人客家方言的對白,就是父與子之間的爭論。
一邊是父親擔心兒子的不作為,一邊是兒子希望父親的肯定。
伴隨著主唱阿龍的吶喊,關於父親的質問,到底如何上山,如何下山的問題?
九連真人在編曲上,等阿龍吶喊完,停頓了一會,用了五個字來回答:莫欺少年窮。
在這首歌的最後,阿龍若即若離的歌聲迴蕩,還有他們眼神中的狠勁,滾君聽到了憤怒:
一種少年離家打拼的憤怒,油然而生的悲壯。
這是屬於少年的鋒芒,屬於九連真人的初生牛犢不怕虎。
從《莫欺少年窮》到《凡人歌》,九連真人唱的這兩首歌,像極了他們自己。
這支樂隊來自廣東河源連平縣,一個極其普通的城鎮,沒有大城市的喧囂與浮躁。
主唱阿龍是一名美術老師,多年前走出小鎮,到四川音樂學院學中國畫,畢業後跑到深圳做設計。
他完成了故事主角阿民的夢想,也做了不一樣的選擇:回到平凡,回到連平小縣生活。
在這裡,他遇上了同樣境遇的音樂老師阿麥、搞演出的萬裡,三個走出山,又回到山裡的年輕人,機緣巧合的碰在了一起。
他們在一起玩音樂,就是因為在那個小地方,沒有其他選擇,只有這麼幾個人。
2018年5月4日,三個人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九連真人。在那個地方,想要演出,沒有其他選擇,只有往更小的鄉下去。
不久之後,他們參加了「滾石原創樂隊大賽」,憑藉《夜遊神》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才是真正的走了出來。
而這次《樂隊的夏天》後,他們直接火了,火的一塌糊塗。
可對於九連真人來說,他們反而更想平凡。
他們曾經在採訪中袒露心扉:「九連不會離開連平。」
這支樂隊還在期待回到鄉下,繼續幹著平凡的工作,繼續玩著音樂夢想。
不是為了出名,只是為了玩音樂。
這個時代存在太多浮躁的人,大多數人拼了命的想往大城市跑,自以為是的覺得,那才是自己應該要去的地方。
其實大家都被繁華蒙蔽了雙眼,他們似乎忘了一件事。
在這個世界上,也存在著這麼一種狠勁,平凡的生活,卻不甘平凡的腐爛。
有的時候,決定你一生是否絢麗的,不是你待著繁華都市,還是山野小鎮,而是你心裡對於夢想的堅持。
所以,不要害怕你會不會平凡,你要記得:
人要甘於平凡,但不能在平凡中沉淪。
本文封圖來源微博@樂隊的夏天
葉先森 | 策劃
葉先森 | 撰文
小糖人 | 排版
喜歡九連真人的朋友,點擊下方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