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在全球熱映,這部以太空穿梭和時空旅行為題材的科幻片被奉為「燒腦神作」,想要看懂這部影片,沒點基礎知識可不行哦,快來學習一下下面的知識吧。
1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克里斯多福·諾蘭是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1996年諾蘭拍攝了首部故事片《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放映並受到關注。2000年,諾蘭憑《記憶碎片》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2010年,憑《盜夢空間》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提名。他的代表作品還有《白夜追兇》《致命魔術》《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等。
2黑洞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在地球100億光年外,四周充斥著耀眼奪目的光暈,展示了黑洞扭曲周圍的光線和物質,利用CGI技術製作,基於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進行的計算,是迄今為止對黑洞描述最為精確的影片。黑洞1969年由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提·惠勒命名,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超高密度天體,任何物質只要超過黑洞外圍的「視界」,都將被吸入黑洞,並且有去無回。
3蟲洞
蟲洞(Wormhole)目前還只是一種理論假設,並未真正發現。蟲洞其實是1930年代,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因此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他們認為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同時它彎曲了空間,讓超遠距離旅行可以在瞬間完成。
4潮汐力
電影裡著陸的第一個星球是米勒星球,這裡水雖然很淺,卻形成了千米級巨浪,這是由於來自黑洞的潮汐力的作用。潮汐力的根源是萬有引力,它源於在一個星體的直徑上各點的引力場不相等。引力在星球不同部分的差,減去星球本身的加速度產生的慣性力之後,會在星球靠近和遠離黑洞的兩端之間產生拉伸的作用,這種作用就是潮汐力。
5時間膨脹效應
由於時間膨脹,《星際穿越》中的「堅韌」號船員衰老速度比地球上的人慢。這種現象符合愛因斯坦提出的時間膨脹理論,並且已經得到了科學家的實驗證實。在相對論中,空間和時間的尺度隨著觀察者速度的改變而改變,根據這一理論,當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時,時間便會變慢。
6引力彈弓效應
引力彈弓就是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場來給太空探測船加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利用引力彈弓人們能探測冥王星以內的所有行星。在航天動力學和宇宙空間動力學中,引力助推利用行星或其他天體的相對運動和引力來改變飛行器的軌道和速度,以此來節省燃料、時間和計劃成本,引力助推既可用於加速飛行器,也能用於降低飛行器速度。
7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是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普適的萬有引力定律是指任意兩個質點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由於這個規則,我們必須普遍承認,一切物體,不論是什麼,都被賦與了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8墨菲定理
片中男主角的女兒名為墨菲,而她總在抱怨自己的名字與不吉利的墨菲定律的聯繫。墨菲定律是一名美國空軍工程師愛德華·墨菲提出的,包含四條原則: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墨菲定律是一種對概率的詮釋,本身並不指代吉兇禍福。
9五維空間
上下、前後、左右三個線性方向組成三維空間,如果加入對時間的考量,就形成四維空間,一個四維空間包含三維空間的所有時間點,在那裡不同的時間點就像山峰洞穴一樣實質存在,可以供人穿行其間。每個人的不同選擇都會令世界產生變化,這無數多的可能性合在一起構成了五維空間。《星際穿越》高潮部分,主角墜入一個高級智慧生命為他打造的仿五維空間中,他可以通過這個空間與女兒達成溝通,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另一條時間線。
10拉撒路
拉撒路是《聖經·約翰福音》記載的人物,他病危時沒等到耶穌的救治就死了,但耶穌一口斷定他將復活,四天後拉撒路果然從山洞裡走出來,證明了耶穌的神跡。影片中宇航局會議室的牆上掛著拉撒路字樣,暗示老教授對地球人必死的命運早已心知肚明,之後男主角看過女兒的錄像後也領悟到了這一宿命,說出拉撒路一詞。然而來自高維空間的未來人類施展神跡,通過主角之手改變過去,令全人類死而復生,與聖經故事的對應絲絲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