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一張「史上最貴」電影票,卻讓影迷不惜排起長龍購票。這張「網紅」電影票,是影迷給予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期待。
11月11日,李安暌違四年之後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將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新片中,李安再度突破自我挑戰極限,使用超越現有電影技術的120幀/4K/3D格式拍攝。採用超過現有電影幀數5倍的120幀格式,突破了現有電影拍攝的技術極限,同時結合超清晰的4K和3D技術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將會在大銀幕上呈現「未來電影」畫面。
能夠放映這一超高規格的電影拷貝,全球只有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臺北五座城市中的各一家影院能滿足播放要求。
在上海,能夠擔此「重任」的是上海影城1號大廳的「東方巨幕」。相比於普通影廳50元左右看一場《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票價,在這個影廳裡看一場電影的票價直奔200元。
李安新片預售排起長龍
熱度不輸上海國際電影節開票
11月6日上午,上海影城開啟120幀/4K/3D最高放映格式版本預售。距離開票還有一個多小時,排隊購票的影迷早就排成了長龍,沿著上海影城,隊伍一直排到了附近的銀星皇冠假日酒店。這一熱度絲毫不遜色於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票勝景。
家住上海普陀區的郝先生排在隊伍的第一個。自稱李安迷的他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前一天晚上就來排隊了,但影城工作人員給了我一個號,讓我早上憑號來。我還將信將疑,今天早上7點半過來,已經排了不少人,但這號還挺管用的。我從家裡過來不遠,還有大老遠過來為了買到票昨天特意住附近賓館的。」
排隊購買用最新3D/4K/120幀全新放映設備放映《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隊伍。
10點整,預售正式啟動。郝先生率先買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票子,他一下子入手了103張,絕大部分是受朋友和同事所託。120幀/4K/3D幀最高放映格式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票價根據觀影不同時段分為150元、180元、200元三種,郝先生選擇的是200元那檔。他說:「全球只有五家電影院能夠看到,200元的最高票價還能承受。」
相比於北京放映這一版本的影廳288元票價相比,上海影城的票價已算優惠。上影股份影院管理分公司總經理凌瑞璟解釋:「和北京的相比,上海的這個影廳可以容納更多的觀眾,票價也更有優勢,我們希望能讓上海以及附近江浙滬地區的影迷可以欣賞到這部影片的最高規格版本。中間靠後的區域是欣賞這部電影的最佳位置,而觀影視覺體驗可能不佳的位置已經鎖定不出售。」
除了滿足120幀/4K/3D外,上海影城1號廳比起北京的放映廳,還多出了「全景聲」的放映優勢。這也意味著,上海的這張票將更值回票價。上影影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陸犇表示:「1號廳的這塊「東方巨幕」在2014年就率先在全國實現引進3P雷射放映,去年進一步升級到6P雷射。李安團隊帶來技術上突破的新片,正好我們也有準備,也能合力推進。」
劇照
容量相當於普通拷貝的63倍之巨
看到的畫面就好像透過一扇窗戶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放映周期為期一個月,上海影城1號廳將每天安排5個場次。上影影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洪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影片長度為兩個小時,兩個場次的間隔是15分鐘,差不多要從早上10點放映到晚上10點。」
放映前設備預熱
而身價以百萬美金計算專門用來放映最高規格拷貝的放映設備,也於一周前遠渡重洋來到了1號影廳的後臺工作間。乍一看,方方正正的黑色放映設備和普通拷貝的放映設備看起來並沒有太大區別。奧妙到底在哪裡?朱洪解釋:「普通電影的拷貝容量在300G左右,《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光一個通道的拷貝容量就有19T,已經相當於普通拷貝的63倍之巨,左右兩個通道各有19T,一起打開才能放映。」
由於容量太大,一旦出現故障,重啟放映的時間也將是普通電影的許多倍,因而設備方也一再建議,在一個月的放映周期裡,該放映設備將專門使用不間斷電源,以最大限度避免斷電重啟。
上海影城最新3D/4K/120幀全新放映設備
一秒120幀,是電影播放一秒24幀的五倍。業內人士解讀,多幀意味著運動模糊更少,動作更清晰。一秒內幀數越高,越會讓觀眾覺得看到的畫面就好像透過一扇窗戶。這就意味著當我們看電影畫面的時候,就像現實生活中用自己的肉眼觀察其他人。
當卡梅隆把2D電影變為真正3D,彼得·傑克遜的《霍比特人》使用了48幀/秒,如今,李安把24幀變為120幀。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為起點,李安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說自己「沒有瘋狂,這是可以做的,而且做出來真的很好看。」對於全新技術帶來的挑戰,李安表示:「120幀讓畫面沒有抖動,4K讓畫面更清晰,再加上3D,你會覺得離角色很近,未來電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信息量很充足,看的時候會更專注,看起來也會更舒服,而且親歷感會更強。」
觀影體驗是否如李安所說?11月11日,這部「未來電影」就將啟幕接受大眾評議。
圖片來源:蔣迪雯 攝 豆瓣 圖片編輯:徐佳敏 編輯郵箱:ljnj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