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反映出當前政府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如對中國境內外國人的管理問題,最近發生的兩起事件,引起廣大國人憤慨,群眾的情緒可以用怒不可遏來形容。一起事件發生在青島,一外國人在醫院不排隊就去檢測,還惡狠狠地叫囂,「中國人滾出去」!另一發生在廣州,一黑人卑鄙無恥地,惡意咬傷了女護士,後經檢測,所幸並未被感染,這二起事件之所以會發生在中國,絕非偶然,是因為長期以來給予了外國人太多的、高出國人一等的特殊待遇,也就是說,是我們給慣出來的毛病。
幾十年前,改革開放初期,當時為了發展經濟、引進外資,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對於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其中也附帶的給予一些外商個人特殊待遇,但這一切都不過是權宜之計。現在時過境遷,中國已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地位日益提高,法律制度也日趨完善,按照法律規定,外國人在中國不享有任何特權。 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國家的一些有關部門,並無此法律意識,在許多方面仍然給予外國人以高出國人一等的特殊待遇,究其原因,與我們民族性格中,包容忍讓這一特點有關,而且不得不承認,中華民族性格中,儒雅有餘、剛強不足,正是由於這一性格弱點,讓外國人據此認為,中國人軟弱可欺、有機可乘。
疫情期間,不時從網上看到境外華人和留學生,被外國人在公眾場合公開打罵,甚至當面挑釁,叫囂:「滾回中國去」!海外華人為了生存,在國外安分守己,做守法公民,老老實實地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不問政治,很少有人參政,忍受著外國人對華裔的種族歧視,甘願做二等公民,然而這一切並不能換來他們應該得到的、應有的尊重。這與發生在廣州的,黑人聚眾暴力衝擊當地公安機關,要求成立黑人自治區的事件形成巨大反差。 這不由使我想起當年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魯迅年輕時曾在日本仙臺留學,學醫學專科,因為他看到當時舊中國缺醫少藥,而由此導致許多百姓喪失性命,於是想治病救人、以醫學報國。但在留學期間,一次在禮堂觀看電影,內容是反映日俄戰爭的,片中有一個情節,中國人為俄國人做間諜,被日本人抓住後被斬首,當時周圍中國留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人高呼萬歲!看到中國人的麻木,魯迅心靈受到震撼,學醫能診治人的身體,但不能拯救人的靈魂,他想用文字來喚醒中國人的靈魂,於是便從學校退學,轉而從事文學創作。
關於應如何對待外國人的問題,我們不妨看看新加坡是怎樣「優待」外國人的,1994年6月9日,美國18歲少年麥可費伊因違法在新加坡受到鞭刑處罰,在西方世界引起軒然大波,數十名美國人寫信給新加坡駐華盛頓使館要求改判,就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也為這位少年求情,但當時的新加坡總理吳作棟說:「看在美國總統的面子上,減去2鞭,但必須執行4鞭,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費伊只得乖乖接受4鞭,後來,他說:「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新加坡」。
綜上所述,我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需從二個方面入手。首先,從政府層面,應按照法律規定,對於所有來華的外國人,與中國人同等對待,全部一視同仁,取消所有一切外國人不應享有的特殊待遇。其次,從國人層面上,要增強國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要徹底摒棄一部分國民長期形成的,「外國人就應該高人一等,就應該享受特殊待遇」,的崇洋媚外、洋奴、奴化心理,徹底剷除滋生這種洋奴思想、洋奴文化的土壤,創造一個令外國人感到時時、處處、事事都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社會秩序、按照中國的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的社會氛圍。
當前,中國正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努力奮進,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作為龍的傳人,我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以實際行動,告訴一切在華生活、工作的外國人,你們在中國沒有任何特權!如果敢於超越中國法律的界限,去追求你想要的特權,那麼我們也只能以法律來伺候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