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牛排一份就夠了,為什麼國人吃下兩三份,依然沒有飽腹感?

2021-01-18 食客老黑V

小編曾在網上看到過一種「吃肉減肥法」,基本上就是牛排為主、雞胸肉為輔,額外還會搭配一點水果和蔬菜,沒一頓都能吃飽還能吃好。如果體重基數較大,一個月瘦個十幾斤完全沒問題。其實這種減肥方式遠比什麼節食、減肥藥靠譜多了,既補充了營養也能讓體重下降。

那麼為何主食為牛排,雞胸肉只是輔料呢?原因很簡單,牛肉是「紅肉」,脂肪少卻高蛋白,還富含很多其他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比如煙酸、鈣、鐵、磷、維生素B1等等。而雞胸肉中的營養成分不夠豐富,所以只能和一些蔬菜瓜果搭配著吃。

小編嘗試後確實減了20多斤,不過我也很好奇:「為什麼電影中外國人吃牛排一份就夠了,而我有時吃兩三塊還依然沒有飽腹感?」畢竟以前不怎麼吃西餐,也不太了解西方飲食習慣,所以我還特意查詢了一些資料,終於搞明白了其中緣由。

外國人吃牛排基本都是五分熟到一分熟,連七分熟都很少,更不用說全熟牛排了。他們很喜歡將外面烤好之後,保留牛肉內部的肉汁,一口下去鮮嫩可口。咱們看著紅彤彤的半熟肉難以接受,可這東西在西方人眼中卻是「無上美食」。

牛排對肉質的要求非常高,必須得是谷飼或者草飼的小公牛,年齡要在三歲之內,不然肉就不嫩了。肉牛宰殺之後需要儘快熟成,然後是巴氏滅菌、真空包裝、核酸檢測才能進入銷售渠道。記住,原肉整切的牛排肉內部是無菌環境,因此老外只煎烤一下外面就能直接吃。

多吃牛排對身體好,補充營養、增強體質,倒是很適合冬天拿來調理身體。不管男女老少,平日多吃牛排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哦!購買牛排的時候儘量選擇「小牛凱西」品牌,因為它家是專門做牛排起家的,還是天貓生鮮排行榜冠軍,保證每一片牛排都是原肉整切。

外國人牛排一份就夠了,為什麼國人吃下兩三份,依然沒有飽腹感?

李佳琦、陳赫、老羅都為小牛凱西牛排開過專場,現場就和工作人員吃嗨了。這種原肉整切的牛排才是最佳選擇,並且它家的價格很親民,10片才賣148元,平均一片不到15塊錢。每天早晨給孩子煎一片牛排,提供了這一上午身體需要的能量之外,還能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和骨骼生長,不比花錢喝豆漿、吃油條強多了!

喜歡吃牛排的小夥伴趕緊入手,這個冬天增強免疫力才是重中之重,10片僅售148元,抓緊下單購買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吃兩塊,而西餐廳一塊牛排就飽了?原因讓人意外
    為什麼國人需要吃兩塊,而外國人一塊牛排就飽了?原因讓人意外現如今西餐早已引入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牛排,作為國人最熟悉的西餐,牛排店也是隨處可見的多。我們對牛排的幾成熟都有了解,但是你不懂的就是為什麼看外國人吃牛排一份就夠吃了,而國人經常需要吃兩份才覺得飽呢?更有甚者,要兩份以上才夠吃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口味。外國人喜歡吃夾生的牛排,一般是5分熟或者是3成熟,這種熟度的牛排含水量較高,吃完一塊飽腹感就很強了。而國人不喜生食,往往點的都是8成以上的熟度,含水量大大減低,所以吃起來飽腹感沒有半生牛排那麼強。
  • 外國人吃一份牛排就能飽,而國內吃火鍋上3盤肉還不飽,為何?
    外國人吃一份牛排就能飽,而我們平時吃火鍋,最少都要點上3盤肉,況且還不一定吃得飽,這是為什麼呢?總不能說是外國人胃口比較小吧?而同樣都是牛肉,外國煎一下就能吃,我們卻要燉上好幾小時才能進肚子,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又是為什麼呢?接著往下看,就能明白其中緣由了。
  • 牛排本來就不是一頓飯的全部,只不過是主菜
    首先,牛排本來就不是一頓飯的全部,只不過是主菜。至少頭盤來一份番茄肉醬意面,之後再加一份重乳酪芝士蛋糕做甜點,飯後沒有一杯意式濃縮咖啡,恐怕就出不去門了吧?因為貴。而且外國人強調吃食物的原味,作料相對少,吃的肯定膩。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吃一塊牛排就飽,吃火鍋卻能涮下整頭牛?
    在外國通常都是做牛排食用。雖然近年來在中國很流行,但主要的吃法是火鍋。非常有趣的是,在西餐廳,一份牛排通常就足夠了。對於同樣的牛肉,當吃火鍋時,牛肉卷總是分三盤五盤,配菜一個接一個,就好像他們可以涮下一頭牛一樣。原因在哪裡?
  • 吃牛排為什麼旁邊有一個煎蛋?其實是餐廳有意放的,直接吃就錯了
    吃牛排為什麼旁邊放一個煎蛋?其實是餐廳有意放的,直接吃就錯了吃牛排為什麼旁邊放一個煎蛋?好多人弄錯了,還鬧了不少笑話牛排是歐美人最愛吃的一種美食,因為美味,所以引進到了國內,也深受國人的喜愛,但是牛排跟中餐不同,中餐點完菜就完了,牛排點了後,服務員往往還會問你牛排要幾分熟。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越來越多的人吃得起牛排,所以對於幾分熟的問題,大家都很了解了。
  • 為啥外國牛排一塊就飽,中國人吃一大鍋還不夠?難道牛肉有貓膩?
    不過有個問題,吃貨就會覺得萬分不解,為啥外國牛排吃一塊就飽了,而中國人做牛肉吃一大鍋還不夠,難道用的牛肉裡有貓膩嗎? 其實如果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原來非常簡單,首先外國人的牛排整塊煎熟吃的時候,速度肯定就會比較慢,需要仔細咀嚼才能夠咽下一塊。
  • 為什麼牛排在國內火不起來?這5個原因很真實
    提起西餐廳,我們就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而牛排又是西餐廳的標配。和外國人相比,牛排在中國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外國人把牛排作為日常飲食,在國內卻火不起來?這5個原因很現實。烹飪方式西方人喜歡吃新鮮的食物,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滋原味,他們吃牛肉普遍要求七分熟或者八分熟,有時甚至是五分熟,裡面帶些血絲的牛肉,他們感覺很美味。但國內牛排店會選擇合成牛肉,這讓人沒法放心吃,還有就是國人喜歡吃完全成熟的牛肉,擔心吃的不健康。
  • 涮肉的肉,明顯比牛排要更熟一些,矢水也就更多
    首先,我日常吃一塊200到300克的牛排,不管胃飽沒飽都是覺得沒吃爽還能繼續再吃等重量主食或者其他零食的。一塊牛排根本吃不飽。然後,肉類在烹煮過程中會矢水,燉肉的朋友都有經驗,一大塊肉煮熟了剩下不夠塞牙縫的一點點。尤其是受熱的初始階段縮水程度很大。
  • 什麼可以增加飽腹感減肥 減肥期間該吃哪些增加飽腹感的食物
    而減肥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飲食控制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多吃些低熱量、飽腹感強的食物很有幫助。對於肥胖過度的人來說,應該適當進食一些增加飽腹感的食物,既可以控制熱量的攝入,也可以減肥瘦身。 肥胖不僅會讓人的體型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巨大的風險損害,因此很多人開始想方設法來減肥瘦身。
  • 15元定金搶小鐵板牛排套餐,2份牛排+鐵板粉絲+大醬湯+草莓綿綿冰…全城兩店通用!
    (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際套餐為準)總價值:185元 沙朗牛排一份 西冷牛排一份 鐵板粉絲一份 韓國大醬湯一份 蔥油餅一份 鐵板牛肉的製作講究「快、準、狠」,180℃的高溫下,要夠快才能抓住牛肉的品質,翻面、淋醬,出品!牛排以鐵板的方式呈上,從180℃高溫到恆溫90℃,讓食材保持原有美味。小鐵板的優秀遠不止這一點,為了防止食客燙傷,邊上還圍了一圈保護罩,安全且貼心~牛排滋滋」作響,冒著熱氣,散發著濃濃香氣,胃裡的饞蟲被勾得上躥下跳,口水要忍不住啦!
  • 吃西餐牛排時,為何服務員會端上一份餐包,很多人都不明白!
    昨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同時小王很開心的約我一起吃午飯,雖然中午吃飯的時間非常緊張,但是小王還是開著車帶我去了一家比較遠的牛排店,我當然是比較好奇的,問她為什麼要來這麼遠的地方吃飯。小王告訴我說,這家牛排店的餐前麵包非常好吃。等到餐包上來的時候,我吃了一口覺得味道的確很不錯,但是這也引起了我更大的疑問,為什麼現在的西餐廳在上正餐之前都會先上一份麵包呢?麵包吃完之後不會影響吃牛排的食慾嘛?
  • 春天晚餐這樣吃,既有飽腹感,又不會長胖,大肚腩悄悄的就變小了
    春天晚餐這麼吃,既有飽腹感,又不會長胖,大肚腩悄悄的就變小了。每年到了換季節的時候,老是覺得自己沒有幾件合身的衣服,總想多買幾件漂亮的裙子掛到衣櫃裡。尤其像我這種只喝涼白開都能長膘的人而言,每年一到春天不是在長肉的路上,就是在減肥的路上,所以平時買回來的衣服不是太松就是太緊了,反正這小身板隔兩三個月就在縮小與放大之間自由更換。對於容易長胖的人來說,最讓人苦惱的事情就莫過於減肥了。平時有空的時候偶爾想出去跑跑步吧,一個人又感覺太無聊,晚上不吃晚餐又餓的難受,吃得半飽不飽的就更饞得慌。
  • 6.8折吃「爆汁」牛排!上桌還會噴火!
    作為海口人「牛排啟蒙西餐廳」的豪約客,6年來開遍布了海口4大區,就是為了讓吃貨們享受到童年吃牛排的那份快樂。這是什麼操作,牛排上加了白蘭地,還要點火!美酒炙燒過牛排的酥香的表面,這色相,美得我停不下快門~豪約客的經典款,儀式感十足的「約客火焰牛排」早就寫上了我的必點清單。上桌會「噴火」,還自帶讓人口水直流的BMG!新鮮烘烤出的牛排肉汁豐腴,輕輕一按,豐滿的肉慾就霸佔了我的視覺,這種充滿原始風味的肉慾特性,實在是太過癮了!!
  • 老外吃西餐大有講究,吃前送上來一份麵包,意義非凡!
    老外吃西餐大有講究,吃前送上來一份麵包,意義非凡! 如果經常去吃西餐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好多西餐店都會在用餐前給大家送上來一份麵包這份麵包吃完以後確實還有一定的飽腹感有沒有想過這塊麵包的作用是什麼呢?
  • 一份沙拉賣出40多萬份,這家輕食界的「元老」餐廳,又美又瘦的人都在吃!
    光是一份招牌沙拉就賣出40多萬份這家餐廳是「食草界」的神話開業3年,從福州火到廈門我坦白,因為ta我才知道什麼叫輕食平均一天就售出近400份,而且超貼心地分為單人份和雙人份。這也是一份讓你和「吃草感」say goodbye的沙拉,牛油果、小番茄、水煮蛋、培根、奶酪、雞胸肉和生菜拼配出沉甸甸的一大盆,飽腹感十足,據說不少歪果人都很喜愛
  • 外國人喜歡吃三分熟帶血水牛排 國人喜歡吃全熟 牛排幾分熟好吃?
    有次川普宴請馬克龍一行人吃牛排,在曼哈頓西餐廳,餐廳廚師不小心把牛排煎成全熟的,服務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端上來,沒想到川普吃的大呼過癮。布麗吉特很意外的問川普,總統先生,您能咬得動嗎?川普私人管家幽默的說,川普先生和中國人有同樣飲食習慣,喜歡吃全熟的牛排。吃牛排生熟程度其實根要據個人喜好,不過牛排三分五分熟比較新嫩,肉汁比較多,好多人看到牛排血水覺得不衛生其實是個誤區,因為生血是會凝固的,牛排的血水是肉汁叫肌紅蛋白營養很豐富。
  • 家常菜吃膩了,一份黑椒牛排帶來久違儀式感,這樣煎牛排汁水飽滿
    家常菜吃膩了,一份黑椒牛排帶來久違儀式感,這樣煎牛排汁水飽滿宅家2個多月後,從最開始的哼著小曲翻看各種網紅菜譜,然後戴上好看的圍裙鑽進廚房大顯身手一番,忙活出一桌子家常菜,到現在真的對各種家常菜都興趣不大了,每天總是唉聲嘆氣的不知道做點什麼吃的好
  • 吃牛排是一種知識交流
    於是,許多人便斷然認定牛排不是什麼菜、至少不是什麼複雜的菜因為做著簡單吃著粗狂,兩面烤烤就可以食用,無滋無味,因此其做法和食法都沒什麼學問。其實牛排學問挺大。綜上所述,牛排和豬排不是一個概念,我們說的豬排指的是成片排骨,而牛排則指排骨到脊背之間的大肉塊。其實,相當於豬排的是牛仔骨,這是真正的肋骨。西方人一味煎烤,不善於處理這部分的肉。其實這個位置的烹飪方式還是中國人做的出色,尤其是南方國人,他們能把牛仔骨做的色香味俱全,全熟卻依然很嫩。
  • 都是牛肉,為啥國外的牛肉可以用來煎牛排,而中國的普通牛肉不行
    推薦語:牛排也是這幾年才走入到中國平民家庭的餐桌上,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外國人的牛肉可以做成牛排,中國就下行下文轉載自作者:老李愛釣魚點擊關注,每天不斷更新精彩內容!而中國的牛肉大多是不能生吃的,必須得煎熟了才可以食用,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才不至於被寄生蟲破壞我們的身體的組織。那為什麼只能國外的牛肉可以用作牛排了?而我們本地的牛肉卻不行?很多朋友們一定都有這個疑問吧!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個中緣由。
  • 為何外國人不吃「全熟牛排」,中國人則「不熟不食」?
    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吃的追求,遠遠大於其它物質與事情上的索取,尤其追求食物的美味、口感、營養,不管美食便宜或昂貴,更注重美食好不好吃,而日常大部分肉類,中國人和外國人所追求的都是軟嫩多汁的口感,才能稱得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