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肉的肉,明顯比牛排要更熟一些,矢水也就更多

2020-12-23 譁譁侃世娛

首先,我日常吃一塊200到300克的牛排,不管胃飽沒飽都是覺得沒吃爽還能繼續再吃等重量主食或者其他零食的。一塊牛排根本吃不飽。然後,肉類在烹煮過程中會矢水,燉肉的朋友都有經驗,一大塊肉煮熟了剩下不夠塞牙縫的一點點。尤其是受熱的初始階段縮水程度很大。

涮肉的肉明顯比牛排要更熟一些,矢水也就更多。烹飪前同重量的牛肉在涮火鍋之後也就自然比牛排更輕了(更瓷實了)最後,飲食習慣上,吃牛排前一般會吃主食,吃到半飽了才吃牛排,吃完當然就飽了。而火鍋不一樣,火鍋我吃只吃七八盤肉就不會繼續吃了,畢竟吃完肉之後還得涮點丸子,蘑菇,白菜,凍豆腐,雜麵。

因為火鍋的牛肉夠熱。看了一圈沒有人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嗎?我的胃是吃熱騰騰的東西比吃常溫的東西要多得多,不僅僅是西餐牛排,包括日料壽司也是,總是吃一點就有飽腹感,久而久之總結出這個規律,難道是我的胃熱脹冷縮。 我覺得飽了不是只有飽腹感,食物體積佔滿胃就會產生飽腹感,但是胃沒滿血糖血脂升高會產生另兩種滿足感。

不過這三種滿足感還是有區別,胃滿了就是單純地啥都不想吃,但不會產生別的感覺;血糖高了會滿足慵懶,但是想吃還是能吃的;血脂高了再吃脂肪就噁心了,但是吃不含脂肪的還能塞進去不管什麼樣的牛肉做法,我不吃主食的話,沒多久就餓了,哪怕一次吃兩斤,個人習慣吧。我很喜歡一家美式餐廳,那個分量讓我想起東北菜,牛排全是標的一磅。第一次去的時候沒注意那些小字,想著這情侶套餐怎麼只有一份牛排呢,再加一份。結果其他菜浪費好多,蘑菇湯都差不多一小盆了,最關鍵的是味道還很棒。

相關焦點

  • 京味涮肉小料到底怎麼調?
    其實在北京,冬天不僅僅是吃涮肉,還吃火鍋。也可能會有朋有問,你說的火鍋和涮肉不是一個東西嗎?如果往深了說,北京冬天吃的火鍋和涮肉那是完全不同的。用的鍋子雖也是銅鍋,也是點炭火,但火鍋的肚子大,這樣可以裝下很多料,把肉和菜碼放在銅鍋裡,比如酸菜和白肉什麼的,然後咕嘟著吃刷肉則是清湯涮羊肉,基本是以涮羊肉為主,吃菜為輔。配菜也不像如今吃的麻辣火鍋那樣豐富,多數時候就是白菜、粉絲、凍豆腐什麼的。用的鍋子也是碳火的銅鍋,但炭火膛大,鍋的肚子小。一來可以保證爐火旺,二來鍋內常涮常開。
  • 銀川這家涮肉館,滿滿高級感
    關於涮肉的傳統,《舊都百話》就提到,涮肉是: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清湯、精品好肉聽起來簡單,比起其他秘方炒制底料、秘制高湯的涮鍋來說,「泉水涮肉」可謂是簡單粗暴至極。但正是簡單的食物做到極致就是不凡,想要做到「極致」更是一種本事,而「百草灘羊」正是這樣!銀川市賀蘭縣沙海路公園華府1-201 1-301。
  • 老北京銅鍋涮肉,曾經的御膳房特供
    要說當下有什麼吃食最受人們的喜愛,那麼火鍋絕對榜上有名。但凡下雨或者下雪,朋友圈就會出現「下雨/下雪天和火鍋更配喲」的文案。過去,北京很少有人說火鍋這兩個字,那時候老北京人管吃火鍋叫涮肉,全稱叫老北京銅鍋涮羊肉。
  • 牛排要幾分熟的英文表達
    一分熟 (Rare) 125°:僅是牛排的表面煎熟呈褐色,裡面的肉微暖,呈血紅色。雙面有過火,封住血水,一刀切下, 應該還會有點血水流出;三分熟 (Medium-Rare)130-135°:牛排表面呈褐色,中間的肉溫暖且呈紅色。
  • 吃牛排被問牛排幾分熟,3分熟、5分熟、7分熟……你說對了嗎?
    牛排,是西方餐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像米飯在我們中國飲食中的地位一樣。現在很多情侶或朋友聚會都喜歡去餐廳點一份牛排、小吃、奶茶,服務員一般會在你點了牛排之後客氣地問:「先生/小姐,您的牛排要幾成熟?」。3分熟、5分熟、7分熟……你真的說對了嗎?
  • 到北海道札幌高CP值和牛「肉之彩 MURAYA」品超嫩和牛排
    大通地鐵站步行3分鐘就到的高CP值和牛專門店「肉之彩 MURAYA」可以用親民價就吃得到和牛壽喜燒吃到飽!還能一次過吃到至少7款不同產地的和牛!還有無酒精飲料可選,來札幌自由行一定要來這裡啊!▋來北海道吃和牛選擇「肉之彩 MURAYA」的三大原因!
  • 鄭州時尚烤肉店銅盤上做水煎肉,不含一滴油涮煎拌炒,飯比肉好吃
    關注我,帶你花更少錢吃更多更好的美食!分享地道美食,探索特色美味,吃喝玩樂跟我走!自從上次我帶大家吃了從開封火到鄭州的紅雲燒烤之後,有的網友給我留言說看我的探店日記寫得饞了,專門去嘗了嘗推薦的飯店,吃著味道確實不錯,我感到很欣慰。
  • 必須曝光合肥這家火鍋店,就連陳冠希都要坐飛的來涮肉~
    更是愛愛愛不完走走走,吃吃吃鴛鴦鍋分開的是鍋底,而九宮格分開的則是火候,每個格子的火候、溫度都不一樣,因而適合涮不同的食物。所以,吃九宮格火鍋講究更多。中間格火力旺,不適合久煮,適合放一些鴨腸、毛肚之類即燙即熟的菜品;旁邊格火力稍弱,但是均勻,適合放鮮肉、牛蛙等需要煮熟才能吃的菜品;格子的角上火力最小,比較適合燉煮時間長的菜品,例如黃辣丁、骨頭、鴨血、魷魚等菜品。看著這銅鍋裡滿滿的紅油,顏色黑亮,徜徉著顆顆辣感十足的幹紅椒。一盆火鍋底料,從牛油到辣椒,花椒等調味料,都源自川蜀,且用料十足,都是廚師親自製作,保證味道的正宗和不可複製性。
  • 「煎肉」與「涮肉」一體的「水煎肉」準備開吃!
    美食以備好,開吃小豬小牛家肉的吃法是「煎肉」與「涮肉」一體的也就是店名裡的「水煎肉」用特製的鍋將肉與汁料分離在爐盤上將海鮮與肉類先行煎至入味後再與調汁充分的融合這種味道,簡直讓人 欲罷不能~先涮後煎,分分鐘圈粉無數碩大又新鮮的章魚吃到就是掙到章魚全部都是新鮮的哦先將萌萌噠章魚剪成段
  • 「頤和南門」正宗老北京銅鍋涮肉,就藏在這裡
    當屬老北京銅鍋最地道熱氣騰騰的登場 拉風得不得了和麻辣的川渝火鍋不同老北京銅鍋的清湯鍋底只需「清水一盞 蔥姜二三」老北京涮肉講究韭花 香菜 蔥花 雪菜 羊油 糖蒜每一種都是不可錯過的點睛之筆純正滋味 肉嫩味道香讓你回味無窮吃老北京銅火鍋 一定要吃手切的鮮肉店內的鮮肉全部現點現切 要的就是新鮮
  • 女朋友要點全熟牛排怎麼辦?
    但當服務員問你說要幾分熟,什麼醬汁的時候,你才真的犯了難——一塊菲力要個五分熟真的好嗎?加點牛肝菌汁會般配嗎?最要命的是,即使你胡亂搭配的牛排能夠矇混過關,但面前那位可愛的女士突然說想點個全熟牛排,難保證服務員轉過身之前會投來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
  • 美食探店食驗丨「北門涮肉」,一家吃過還想來的老北京傳統涮肉!
    最近幾天裡,總有想吃涮肉的想法,正好今天和愛人外出辦事,辦完事已經過了中午飯口,有點「食」不我待,便選擇了就近的北門涮肉南鑼鼓巷店。傳統式的銅鍋,傳統式的清湯……還有這傳統式的麻醬小料,都是十足的老北京傳統涮肉特色。從表面上看,北門涮肉在經營方式和菜品種類上,似乎和其他老字號的涮肉門店沒有什麼不同,但在我看來,還是很有自己的特色。
  • 吃牛排必懂知識點!牛肉的乾式熟成與溼式熟成
    今天我們來深入了解有關牛排食材的另一個話題,「熟成牛排」。特別提醒,這個話題可能對資深牛排愛好者更合適,對於剛入門牛排的新手,後期吃的多以後,可以逐步去挖掘牛排更多的專業吃法。
  • 為什麼吃全熟的牛排會被嘲笑?牛排到底適合幾分熟,看完就明白了
    導讀:為什麼有人會嘲笑吃牛排要全熟的人?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自己第一次吃牛排,我不僅要了全熟的,把牛排切成一塊塊的小塊,還找服務員要了雙筷子,我就這樣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下尷尬的吃完了,我覺得我是來享受美食的,不是吃給別人看的,這樣吃舒服就這樣吃,我覺得那些會嘲笑吃牛排全熟的人,無非就兩種原因。
  • 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什麼比重慶火鍋好吃?秘密在這!
    要說火鍋,最好不過老式的北京銅鍋涮肉。曾有人說,面對老北京銅鍋涮羊肉,人對美食的欲望便大面積裸露。聽那咕嚕咕嚕的開水聲就在耳畔,看那炭火熊熊煙霧繚繞就在眼前。手切羊肉、白菜、凍豆腐、黑百葉上下三抖,拎出來蘸上麻醬滿口香脆。
  • 涮肉時, 第一件事一定不是放肉放菜!千萬注意了~
    起床:先排便→再刷牙→後喝水首先,早上睜開眼睛後,先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三五分鐘後再慢慢起來。涮火鍋順序:先喝湯→再涮豆製品→涮青菜→涮肉很多人吃火鍋時,習慣先涮肉後涮菜,但從營養上來說,順序應該顛倒過來。首先,我們可以先喝點火鍋清湯或菌菇湯。因為,火鍋中的麻和辣都是刺激性食物,開鍋先喝熱湯,可以起到暖胃功效,減少麻與辣對胃黏膜的刺激。
  • "澳洲牛排" 知識 360度詳解,你真的會吃牛排嗎?
    裡脊:肉質較肋條肉粗一點,但肉味鮮甜,適合作牛排。外脊:即牛前腰脊肉,肉質嫩滑,亦為牛排之上選。脖肉、肩肉: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肉質較堅實,適宜燉煮、燜調、炒涮。肋條:肉稍帶筋,肉味香濃,適宜燉湯、作咖喱、牛肉串燒。腹肉、胸肉:肉質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於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腱子肉:運動部位,含膠質多,帶筋,口味香濃,咬感十足,適宜長時間燉滷。臀肉: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適宜長時間燉煮,也可作牛排用。
  • 吃西餐必知:牛排要幾分熟英語怎麼說
    平時看美劇、看港劇的時候經常看到劇中角色去吃牛排,有些人喜歡三分熟的牛排,而有些人喜歡五分熟的牛排,但是似乎沒有人喜歡吃全熟的牛排?三、五、七分熟的牛排又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點擊最後「原文連結」收聽主播Sam走起的節目【西餐中牛排幾分熟該如何表達?】
  • 行業資訊 「牛排」「卡拉膠牛排」「重組肉」到底是什麼「鬼」?
    近日網上曝出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據說,不單單是澳洲,「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而這種「合成牛排」就是用卡拉膠製作而成。
  • 十二道風味 乾式熟成牛排
    ♨肉食與牛排的文明♨ 說起歐洲的美食,人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肉類,實際上,歐洲諸國的代表菜色,基本也都和肉脫不了關係:德國的香腸、義大利的肉丸子和肉醬、法國的牛排和鵝肝、英國的鹹肉和炸魚……但歐洲人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愛吃肉、有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