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7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圖為1942年重慶一位政府工作人員的家庭合照,照片右側的兩位中年女性是保姆。
1942年,菜販和苦力們通過重慶的南紀門。
1943年,重慶一處裁縫鋪。當時大量的國民黨官員和富商湧入重慶,帶動了重慶的經濟繁華。
1943年重慶朝天門,挑夫、行人們正在石臺階上行走。
1944年底,重慶一家廣東人開設的成衣廠前,賣衣服的小販。
一名男子騎著驢子爬臺階。
一艘江輪,停靠在江邊等待乘客上船。
重慶一家販賣雜貨日用品的小店鋪。
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政高官們乘坐飛機,飛回南京的景象。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一位女性帶著全部的家當,正在等待回上海的輪船。
1945年抗戰勝利,一對夫妻正在收拾行李準備返回南京。
1945年,重慶一處地道的川菜館,師傅們正在忙碌著。
1945年,重慶唯一大戲院前人們正在排隊。當時人的生活雖然清苦,但在閒暇時候還是會選擇跳舞和看戲作為主要的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