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門源回族自治縣三河小區的陳先生,從門源縣馨嘉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服務中,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關愛。
又到了交電費的日子,住在小區裡的陳先生拿著三十元錢去交電費。物業公司經理馬宗德看著他手中的錢,陷入了沉思。其他住戶每次交電費都是一二百元,而陳先生這幾年每次交電費,都是二三十元,是不是家裡有困難……
前幾年,陳先生和妻兒帶著母親以及生病的弟弟生活,妻子因腰疼,不能勞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陳先生的收入支撐。「師傅,我交個電費。」2019年8月,陳先生像往常一樣,到小區物業公司辦公室交電費。「陳師傅,以後你家的電費由我們物業公司來交。」了解到陳先生家的困難,物業公司經理馬宗德承諾,在陳先生家條件沒有好轉的情況下,物業公司將替他交電費。陳先生每次只需要充卡,不需要交錢。陳先生一家對物業公司的幫助,銘記在心。
在小區三號樓裡,住著一對老年夫妻,老兩口都年近八十歲,兒女不在身邊。「這老兩口家裡沒有電,你們能不能去看看。」聽到老人鄰居反映的情況,馬宗德趕快派人去檢查。經過檢查,發現兩天前老人家裡的電閘壞了,老人以為是停電。維修人員買來了同型號的電閘,免費給老人換上新電閘,很快老人家裡用電恢復如常了。
「老人家,今天天氣好,你們要不要去曬曬太陽?」「好啊,正想著下樓活動一下。」物業公司工作人員李瑛琦會經常看望老人。天氣好時,還會扶著老人們下樓曬曬太陽。「謝謝你啊,你們來,我就開心。」老人說著,緊緊抓著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的手。
去年年底,物業公司為小區裡三戶困難居民送去了米麵油。門源縣馨嘉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作為一家3A級物業公司,管理著8個小區,1500戶居民的物業。小區中老舊小區多,維修問題多。馬宗德說:「我們會用更多耐心與愛心,解決好業主反映的問題。」
本報記者 蘆舜
◇相關報導◇
門源住建部門:疫情防控不鬆勁
本報記者 蘆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門源回族自治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無外省人員返回,一切正常。」5月20日,「門源縣住建局工作聯繫群」中,工作人員靳魁、馬全貴等人發出疫情防控反饋信息。
疫情發生後,門源縣住建局第一時間安排部署,針對全縣居民小區的疫情防控,立即啟動物業管理應急機制。
黨員領導班子放棄休假,全員到崗,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宣傳教育、應急機動、入戶調查、督查、綜合保障、建築工地管控等一系列防控工作。
了解到物業公司人手少,小區防控經驗不足等問題,門源縣住建系統及時成立住宅小區督導小組。組織工作人員,下沉到全縣78個有物業小區和48個無物業小區,指導物業企業及業主委員會開展防控相關工作。
所有小區實行1個進出口管理,24小時值班,登記進出小區人員及車輛;樓梯、電梯及其他公共區域每日消毒3次;垃圾日產日清,無堆放垃圾情況;設立一次性口罩、手套垃圾投放處。為全縣所有住宅小區居民發放通行證,與各社區、物業企業及各業主委員會積極配合,開展防疫相關工作。
1月30日, 7名黨員組建起門源縣住建系統新冠疫情工作臨時黨支部。「我願意加入這場戰役,時刻待命,聽從組織安排。」黨員幹部主動請戰。「黨員抗疫先鋒隊」成立,形成督導、摸排、宣傳、消毒防控等先鋒小組。一支支先鋒小組入小區,進工地,走企業,做好宣傳、摸排、消殺等防疫工作,確保防疫工作無疏漏。
老黨員馬全貴從除夕下午就主動投入抗疫一線。張海龍的奶奶去世,但看到上班通知,第一時間返回單位投入工作,即便在繁忙的工作中,暈倒在崗位上,也沒有退卻。
5名黨員主動擔當,組建了「縣住建局黨支部愛心服務車隊」,扛著米袋子,提著菜籃子,往返在超市和各小區之間,為居家隔離人員採購、配送生活物資,當好居家隔離人員的「勤務兵」,讓返鄉人員安心居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