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三藝術園林,佳作不斷、流派眾多。情色暴力、奇案犯罪,你爭我趕、各有千秋。今天的主題,是最為獵奇奪目的舞男題材。若論「香港舞男」的始作俑者,林德祿當之無愧。
林德祿是誰?不就是《反貪風暴》那堆破警匪片的導演嗎?也不盡然。此君乃無線電視臺電視編導出身,王天林門下大弟子,林嶺東和杜琪峯的師兄,曾在香港廉政公署任職。
1985年,林德祿接受曾志偉邀請,離開廉政公署,進入電影界發展。在諸多的不擅長之中,此君最擅長拍社會寫實題材,1988年執導的《應召女郎》,上映後叫好又叫座。
1990年,林德祿自組德祿電影公司,瞄準「舞男」題材,效仿《美國舞男》,邀請萬梓良、任達華、鄭浩南等三大猛男,開拍《香港舞男》,硬是在萬花叢中開墾出了兩畝綠洲。
該片中,當紅舞男任達華、過氣舞男萬梓良,和健美舞男鄭浩南,三人各有苦衷:任達華因不接男客而得罪了姐姐的上司,姐姐受累成為終身殘廢,自己亦遭群毆、險些被閹。
萬梓良則體虛發福、雄風不再,於他而言,在兒子面前維持父親的尊嚴,是活下去的唯一理由;鄭浩南年輕力壯,為了與女友移民國外而賣身賺錢,陰差陽錯捲入一宗謀殺案。
《香港舞男》雖然被列為三級片,但與《應召女郎》一樣,略微渲染色情,著重社會寫實。該片沒有太過張揚舞男職業的表面風騷,而是注重刻畫這個群體所面對的社會壓力。
「一生只重雞和鴨」的林德祿,將該片搞得情節跌宕、噱頭十足。上映後最終斬獲千萬票房,僅次於葉子楣的《聊齋豔譚》和邱月清的《三度誘惑》,成為當年的三級票房季軍。
《香港舞男》中的任達華,衣冠楚楚、風度翩翩,gay裡gay氣、鴨言鴨語,多情而不濫情,性感而不令人反感。憑藉著迷人的舞男形象,平平無奇任達華,一舉打響了知名度。
基於《香港舞男》的商業成功,1991年,林德祿和導演唐基明合作,再拍《雞鴨戀》。任達華再次塑造了優雅性感、討人歡喜的舞男形象,令觀眾恨不得走出影院直奔鴨店。
同年,內地發生華東水災。在全港矚目的賑災大片《豪門夜宴》中,任達華仍以舞男形象出現。由此可見,華哥的舞男形象已然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了黃金時代的標誌性符號。
由於《雞鴨戀》票房不俗,1992年,林德祿開拍續集《舞男情未了》。只可惜《雞鴨戀》的導演唐基明與他分道揚鑣,為別家公司開拍了另一部舞男電影——《與鴨共舞》。
有趣的是,《舞男情未了》和《與鴨共舞》兩部片,主角都是任達華和葉玉卿。舞男華對壘鴨王華的人間名場面,像極了《蜜桃成熟時》的李麗珍大戰《愛的精靈》的李麗珍。
不得不感嘆,香港電影人已經將姑蘇慕容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兩部電影在1992年上半年先後上映,票房成績半斤八兩,皆收得800多萬。
從90年開始,任達華先後主演了《香港舞男》、《雞鴨戀》、《舞男情未了》、《與鴨共舞》四部舞男片,票房成績相當可觀。與此同時,觀眾對這一題材也已心生厭倦。
在如斯背景下,92年年底,葉天行執導的《星期五之舞男》,成為了任達華的舞男收官之作。該片上映以後,票房慘敗、惡評如潮。此後,華哥激流勇退,不再接演舞男片。
對於舞男、鴨王、同性戀等等這類風塵男子的角色,任達華可謂輕車熟路、信手拈來。正因如此,雖然已經金盆洗手,但其超強的業務能力,還是吸引了許多導演的熾烈目光。
1993年,林德祿製作《兩廂情願》。任達華扮演的職業殺手,為了掩飾身份,需要偽裝舞男。華哥只好重操舊業、牛刀小試,隨隨便便就把鄭裕玲迷得七葷八素、意亂情迷。
同年,林嶺東執導火爆犯罪片《俠盜高飛》。片中,任達華飾演的大反派判官,溫柔似水、媚眼如絲,秒殺女主柏安妮,不僅令主角發哥渾身雞皮,也讓座下觀眾下體發涼。
1993年,香港影壇的舞男熱潮已過,儘管後來仍有《飛越謎情》、《追男仔》、《電影鴨》等片不斷問世,但該類型片已再難形成氣候。
(特別鳴謝:@是個低調的人 配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