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正
倒立說(外二首)
文/李明正
把桌面的地球儀還給
地球,把蟻族的萬能方向
還給土地的掠食者,甚至眼中
繁雜的堆件,退縮到俗塵
倒立的行跡畫面,遠足
吸盤般自由蠕動。
手握江河湖海,是散落的
碩大水滴,超出想像的附著力
圈養看見的看不見的微物
衍生在時光的拋物面
層層疊疊的積沉命息
告訴碳的同位素。
投向心的相引相斥
來自參照體的各自仰望
不變的日月星辰,神的秘笈
當一切欲望太重時,身高的
平行線內,是可控的天空
虛無將觸手可及。
霜葉紅
文/李明正(陝西)
借杜牧的山行命題
試圖舔舐深秋的本色
你動用十萬寫手
也不匹敵大唐楓葉上
埋伏的寒露炯炯神光。
穿越書頁背面的時空
隧道,直擊現場的詩境
先祖的僻居如天堂
通向此刻的秘徑,是沒有
變種的樸素的心。
請愛紅者進入這片毀不滅
燒不燼的林子看情焰
看血源養育著根,看人民
怎樣填滿年輪,成杆成枝
成億億旗幟,無需每天升起。
立冬賦
文/李明正
霜葉原汁原味的本色
一層層積覆神壇的瓦脊
閃電背後的雷鳴
快速蟄居九鼎,雲伏地
水散空響成雪粒。
兩個奇數,從初步曲線
到頂峰,令冬佇立無悔
踏歌巨大的錦繡廣場
退下臺階的苦眾
尋求老年安居的溫暖。
旗幟從內心吼出
矩形的血跡,金粉的工具
閃爍的星座,被吹得
挺直而無折,擁有此位
矚望方可美容。
當陰影回歸枝頭
離別的傷口,虛實中
普遍的存命,統一背對
零度的界面,靜觀此時
幾場颱風的攪局。
原創首發
作者簡介:李明正,男,陝西漢中人。有詩刊發《星星》,《綠風》,《滇池》,《流派》,《中華詩魂》,《今日詩界》等十餘家紙媒及幾十個網絡微刊,現居東莞。
|文/瞭然|
秋之殤(組詩)
文/瞭然
1、
漫天雨霧
遲遲不肯罷休
秋色被敷衍成蕩腹心事
2、
讓記憶點燃秋天
那驚豔的風雨。和
永不熄滅的犬吠水聲
3、
江山如畫如美人
卻在雁唳鶴鳴中沉落
喧囂的浪遠了,岸仍在岸邊
4、
一笠雨,釣起了寒江
魚走完了生命的歷程
失蹤的自由追隨舟子開始遠遊
5、
在一萬英尺的海拔之上
我捕捉到思維的最佳方式
抵近胸口的卻是一片無敵的綠野
6、
了斷塵緣。所有的心
在虛空都是一片潔白
只有神在驅趕著失蹤的太陽和月亮
7、
愛情說,眼淚是財富
北風說,只有流幹了才是
風月無邊,在窗前守候千年
8、
在秋天,有人沉寂如月亮
冬天的雪風一吹
在春天爬起來卻是一輪紅日
9、
一年四季,每一天都是新的
秋天的霧霾纏不住腿
冬日的雪還能封住思維的嘴嗎
原創首發
作者簡介:(瞭然)郭同旭,作家、詩人、編劇,曾任綿陽《劍南文學》編輯,1979年《十月》第一期發表長詩《血與火》引起轟動。90年代初,離職北漂,擔任北京《現代影視報》總編輯、《當代電視》雜誌副主編、北京中北電視藝術中心宣傳創作部主任。在四川文藝出版社等出版多部長篇小說、長詩、報告文學、紀實文學、影視文學劇本《中國超人》、《雄魂金沙》、《狀元秘史》、《佛入東土》等26部,800餘萬字。
|文/五月天|
收藏家
文/五月天
銀杏樹的葉子
飄落
它的金黃的柔軟
鋪在橋面,鋪在林蔭道間
鋪在山坡的窪地,鋪在燈火的搖曳中
像一張無形的網
也像一張金黃的毛茸茸的地毯
我是剛下課放學的孩子
從人世間路過
繞過風閒夜淨的蘆葦林,繞過花園
繞過寺廟的鐘聲
在菜市場的拐角處
正好遇見
這飄飛的一季秋天落葉的繽紛
多彩紛呈
秋風吹起,我裹在風裡
一葉扁舟
裹著荷塘月色,馳向波光粼粼的河岸
在夜色深處,你會看見:一片燈火輝煌
躬身前來
疑是一位收藏家從他的窯洞裡走出來
原創首發
作者簡介:張社偉,筆名五月天,河南三門峽人,政府職員,曾任中詩網編輯,中華文藝現代詩歌版版主,在各大網站,報刊,共發表二千餘首詩歌,獲中華文藝2017年度十佳新銳版主稱號,詩歌作品:秉承樸素求真的創作風格。不圖名,不求利,但求,在詩歌領域,擁有一片純淨的天空,以真情真知,與讀者產生共鳴。
|文/天問|
時間老人(外一首)
文/天問(上海)
噓……
安靜些,再安靜些!
這裡坐著一個
在時間上打盹的老人
風也莫來打攪
甚至陽光
只許你踮起腳尖來走,輕輕輕輕
別驚動那幾葉
樹下的影
他正在
聆聽自己的心跳
人生地鐵
文/天問
在地鐵站做餘生選擇
上行下行
都是我要去的方向
車廂鑽入地下——
人間和地獄使用同一個地下。我有
活著就被埋葬的默然平靜
苟且和遠方,同城,朦朧,清澈
城市,汗水的宮殿金碧輝煌
塵間,心在疲敝的懷裡失修多年
因此我一邊歡樂,一邊
失魂落魄
曾經,與無數陌路的生靈在地下
躋身一罐,互遞炎涼
命運顫動的視線稠密,而
語言疏短
許多次,記憶的暄暖來自紅塵
時間隧道中短暫的聚攏
然後,走出站囗,各自離散
或此生再無相遇,如滄海桑田
漠然閃現的,那一念
生命安好的普世祝願,對蒼天
原創首發
作者簡介:天問,熱衷詩歌創作,詩數千首。部分用紙媒刊用,多見於微信公眾平臺。崇尚無功利主義創作,在詩詞裡尋找心靈的微笑。若有緣,只一行文字,彼此便懂。
|文/賀豐|
不必煮酒只論英雄
文/賀豐
擺了酒席
客套到虛偽
酒杯被舉起或放下
左右逢源客隨主便
不屑飲酒
飲酒就會衝動上頭
十步一殺的欲望會被放大
不必煮酒只論英雄
在酒桌上爭高低
不如在戰場上見一次血
推杯換盞的吹捧
不如戰壕裡的情誼實在
沒有驚雷祝酒
也不必假意驚慌
我不舉杯也拿不起槍
只期望文字鑄就的傲骨
撐起不倒的身軀
原創首發
作者簡介:賀豐,1974年出生,詩人,作家,詞作者。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19歲開始在全國各大期刊發表作品。後從事廣告創意、劇本研發。詩歌作品在《詩刊》、《星星》、《青年詩人》、《延河》、《航天文藝》等大型文學期刊發表。出版過詩集《寂寞天使》,發表詞作一千餘首。詩歌詞作多次獲獎。2001年開始從事影視工作,現為編劇兼導演。
|文/譚昌永|
建國門(組詩)
文/譚昌永
1
人民公園
建國門的鴿子
被餵得越來越肥
閒庭信步的姿勢
優雅而又愜意
再也不抬頭
不展翅
不過問天空
2
一部分人民
在廣場上不停地舞蹈
另一部分
咿咿呀呀
扒手逮著警察
說五顏六色的情話
畫秋風的畫家
像個瘋子
3
在人民公園
作為人民的一員
我枯坐在人工草坪上
想寫一首
讚美生活的詩
卻一不小心
寫下了
屁股下
一隻隱翅蟲的悲傷
原創首發
作者簡介:譚昌永,網名痞子詩人,一個無藥可救的酗詩之徒,男,70後,李白故裡四川省江油市人,江油市作家協會會員,中詩網註冊認證詩人,《大西北詩人》籤約作家。16歲發表處女作《故鄉的淘沙漢》至今已堅持詩歌創作20餘年。作品散見於《詩刊》、《中國新詩》等各類文學及網絡刊物,有作品獲全國性徵文大獎。詩觀:每首詩都是寄予某一個靈魂的一封信!
|文/霍忠義|
曇花
文/霍忠義(內蒙古·烏海)
在月亮下
聽一夜琴音
茫茫夜色
在琴音中飄散
千裡無雲星光萬點
落盡繁華的天空月光如水
草叢裡的蟲兒睡了
曇花開了
清香氤氳了俗世
素顏傾倒了凡塵
我閉目於風中潛心參悟
你在今夜的清修中安然吐蕊
淡淡的浮出
在柔和的星空中渴望
那美妙的一瞬幻影
寶象莊嚴
純淨了
世間百態的困擾
嫋嫋的琴聲
漸漸遠去
繚繞了村舍的靜謐
少男少女的笑聲
遺落在了小溪岸邊
於是,曇花謝了
主審天問點評:像欣賞一曲淡淡的小夜曲。用文字寫出了音樂的旋律。詩就應該這樣美。詩歌不美不厚道。推薦賞讀。
作者簡介:霍忠義,男,50後,曾在企業工會工作,現已退休。為人熱情,熱愛文學、詩詞。有部分詩詞作品在區內外報紙、刊物上發表,現在是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烏海市詩詞協會副主席。時光在無序地消磨。
總裁:凌薇
常務總裁:郭宗社
副總裁:許向陽.莊輝.於根生
總裁助理:讀書讀報.異客.朔楓、
秘書長:捨得
宣傳部長:傲雪詠梅
宣傳副部長:回向.留涼扇.冰凝兒
管理部長:異客.藍紫貝
現代詩總編:凌薇
主審編委:郭宗社.於根生.天問.留涼扇.學海.婁山晨雪.原始生命
古詩詞總編:許向陽、莊輝
主審編委:滄海長天.清風.讀書讀報.傲雪詠梅.柳素芬.樂子.李啟福.一剪寒梅.藍紫貝
現代詩社社長:回向
研究與探索社社長:曹海燕
沃土文學社社長:蘇美玲
古詩詞社社長:李啟福
風景線國際詩歌交流社社長:留涼扇
顧問:芯尼
出版總審:曹海燕.回向.許向陽.莊輝
出版總監審:凌薇
製作:雨葭 冰
1.作品一周之內閱讀量100以上,讚賞15元以上(不包括15元),作者40%。
2.返賞次月15日結算,剩餘和一周之後的讚賞留作平臺運行。
3.本說明最終解釋權歸風景線國際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