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美:牧神的午後丨最美詩歌·第42期

2021-02-08 周書

牧神的午後丨最美詩歌·第42期


▾  為你讀詩  ▾

(語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最美詩歌  ▾


牧神的午後

作者:馬拉美


牧神: 

林澤的仙女們,我願她們永生。 

多麼清楚 

她們輕而談的肉色在空氣中飛舞, 

空氣卻睡意叢生。 

莫非我愛的是個夢? 

我的疑問有如一堆古夜的黑影 

終結於無數細枝,而仍是真的樹林, 

證明孤獨的我獻給了我自身—— 

唉!一束祝捷玫瑰的理想的假象。 

讓咱們想想…… 


也許你品評的女性形象 

只不過活生生畫出了你虛妄的心願! 

牧神哪,幻象從最純淨的一位水仙 

又藍又冷的眼中象淚泉般湧流, 

與她對照的另一位卻嘆息不休, 

你覺得宛如夏日拂過你羊毛上的和風? 


不,沒有這事!在寂靜而睏倦的昏暈中, 

涼爽的清晨如欲抗拒,即被暑氣窒息, 

哪有什麼潺潺水聲?唯有我的蘆笛 

把和弦灑向樹叢;那僅有的風 

迅疾地從雙管蘆笛往外吹送, 

在它化作一場旱雨灑遍笛音之前, 

沿著連皺紋也不動彈的地平線, 

這股看得見的、人工的靈感之氣, 

這僅有的風,靜靜地重回天庭而去。

 

啊,西西里之岸,幽靜的澤國, 

被我的虛榮和驕陽之火爭先掠奪, 

你在盛開的火花下默認了,請你作證: 

「正當我在此地割取空心的蘆梗 

「並用天才把它馴化,遠方的青翠 

『閃耀著金碧光輝,把葡萄藤獻給泉水, 

「那兒波動著一片動物的白色,準備休息, 

一聽到蘆笛誕生的前奏曲悠然響起, 

驚飛了一群天鵝——不!是仙女們倉皇逃奔 

「或潛入水中……」 


一切都燒烤得昏昏沉沉, 

看不清追求者一心渴望了那麼多姻緣 

憑什麼本領,竟能全部逃散不見 

於是我只有品味初次的熱情,挺身站直, 

在古老的光流照耀下形單影隻, 

百合花呀!你們當中有最純真的一朵。 


除此甜味,她們的唇什麼也沒有傳播, 

除了那柔聲低語保證著背信的吻。 

我的胸口(作證的處女)可以證明: 

那兒有尊嚴的牙留下的神秘的傷處, 

可是,罷了!這樣的奧秘向誰傾訴? 


只有吐露給向天吹奏的雙管蘆笛, 

它把臉上的惶惑之情轉向它自己, 

在久久的獨奏中入夢,夢見咱倆一同 

假裝害羞來把周圍的美色逗弄, 

讓美和我們輕信的歌互相躲閃; 

讓曲調悠揚如同歌唱愛情一般, 

從慣常的夢中,那純潔的腰和背—— 

我閉著雙眼,眼神卻把它緊緊追隨—— 

讓那條響亮、虛幻、單調的線就此消逝。 


啊,狡詐的蘆笛,逃遁的樂器,試試! 

你快重新揚花,在你等待我的湖上! 

我以嘈雜而自豪,要把女神久久宣揚; 

還要用偶像崇拜的畫筆和色彩 

再次從她們的影子上除去裙帶。 

於是,當我把葡萄裡的光明吸乾, 

為了把我假裝排除的遺憾驅散, 

我嘲笑這夏日炎灸的天,向它舉起 

一串空葡萄,往發亮的葡萄皮裡吹氣, 

一心貪醉,我透視它們直到傍晚。 


哦,林澤的仙女,讓我們把變幻的回憶吹圓: 

「我的眼穿透葦叢,射向仙女的頸項, 

「當她們把自己的灼熱浸入波浪, 

「把一聲怒叫向森林的上空擲去, 

「於是她們秀髮如波的輝煌之浴 

「隱人了碧玉的顫慄和寶石的閃光! 

「我趕來了;啊,我看見在我腳旁 

「兩位仙女(因分身為二的憂戚而憔悴)

「在冒險的手臂互相交織間熟睡; 

「我沒解開她們的擁抱,一把攫取了她們, 

「奔進這被輕薄之影憎恨的灌木休, 

「這兒,玫瑰在太陽裡汲幹全部芳香, 

「這兒,我們的嬉戲能與燃燒的白晝相象。」 


我崇拜你,處女們的怒火,啊,歡樂—— 

羞怯的坎樂來自神聖而赤裸的重荷, 

她們滑脫,把我著火的嘴唇逃避, 

嘴唇如顫抖的閃電!痛飲肉體秘密的戰慄: 

從無情的她的腳,到羞怯的她的心, 

沾溼了的純潔同時拋棄了她們,—— 

不知那是狂熱的淚,還是無動於衷的露? 

「當我快活地徵服了背叛的恐怖, 

「我的罪孽是解開了兩位女神 。

糾纏得難分難解的叢叢的吻; 

「當我剛想要把一朵歡笑之火 

「藏進一位女神幸福的起伏之波, 

(同時用一個手指照看著另一位—— 

「那個沒泛起紅暈的天真的妹妹, 

「想讓姐組的激情也染紅她的白羽,) 

「誰料到,我的雙臂因昏暈之死而發虛, 

「我的獵獲物竟突然掙脫,不告而別, 

「薄情的,毫不憐憫我因之而醉的嗚咽。」 


隨她去吧!別人還會把我引向福氣, 

把她們的辮子和我頭上的羊角系在一起。 

你知道,我的激情已熟透而絳紅, 

每個石榴都會爆裂並作蜜蜂之嗡嗡, 

我們的血鍾情於那把它俘虜的人, 

為願望的永恆之蜂群而奔流滾滾。 

當這片森林染成了金色和灰色, 

枯葉之間升起一片節日的狂熱: 

埃特納火山!維納斯恰恰是來把你尋訪, 

她真誠的腳跟踏上你的火熱的巖漿, 

傷心的夢雷鳴不止,而其火焰漸漸消失。 

我捉住了仙后! 


逃不掉的懲罰…… 

不,只是, 

沉重的軀體和空無一語的心靈 

慢慢地屈服於中午高傲的寂靜。 

無能為力,咱該在焦渴的沙灘上躺下. 

趕快睡去,而忘卻褻瀆神明的蠢話, 

我還愛張著嘴,朝向葡萄酒的萬應之星! 


別了,仙女們;我還會看見你們化成的影。 

▎最美詩人


馬拉美畫像(馬奈畫)


斯特芳·馬拉美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和散文家。生於巴黎一個官員家庭。1876年作品《牧神的午後》在法國詩壇引起轟動。此後,斯特芳·馬拉美在家中舉辦的詩歌沙龍成為當時法國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龍,一些著名的詩人、音樂家、畫家都是這裡的常客,如魏爾倫、蘭波、德彪西、羅丹夫婦等等。因為沙龍在星期二舉行,被稱為「馬拉美的星期二」。與阿蒂爾·蘭波、保爾·魏爾倫同為早期象徵主義詩歌代表人物。

《牧神的午後》是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的一首長詩,運用詩劇的方式描寫了希臘神話裡面的一個特殊的神——牧神潘。牧神潘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農業之神,羊角魚身,相貌非常醜陋,星座中的摩羯座就是他的化身。這首長詩是以牧神的第一人稱口吻展開內容,情節主線是牧神潘追求仙女西林克斯的故事,詩歌初一看很像古希臘神話題材抒情詩,情節是神話故事,線性敘述的手法,獨幕劇式的人物設定都使得作品呈現出濃厚的古典色彩。牧神潘因對仙女西林克斯懷著強烈的愛,但畏懼追求仙女會遭到神律處罰而畏畏縮縮,仙女西林克斯美貌異常,但對潘冷若冰霜,為了躲避潘的示愛不惜化作蘆葦,潘無法得到西林克斯的愛,只好吹起蘆笛。而潘的笛音在後世被認為是帶有極端美感的魅惑之音。但這首詩歌和古希臘神話題材抒情詩不同的是它要表現的並不是一個唯美的神話故事,詩歌主幹其實借用神話來表達作者的美學觀和借用是牧神潘的心理來表現人性,馬拉美透過牧神視角來表現其對仙女西林克斯的愛欲和其交織著愛,自卑,和恐懼的複雜心理。

這個故事描述的情節具有很強的象徵意味,它更像是把美的誕生用神話來詮釋,牧神之笛是美的象徵,而對愛的追求和矛盾是其誕生的原因。在表現美的誕生這個主題下,是馬拉美對牧神心理的深入刻畫,這首長詩同時也是一首出色的心理題材詩歌,馬拉美的牧神並不像中世紀的基督教神祗那樣神聖偉岸,而充滿了人性的缺點和猥瑣。牧神的自卑,對色慾的渴望,焦慮,對拒絕和懲罰的恐懼在詩歌中有深入表現。

馬拉美對心理的刻畫完全是現代心理學基礎上的,而毫無古典主義的崇神背景,而按照弗洛伊德性心理學的理論,藝術所追求的美,本身就源於人的性慾,這從現代心理學角度闡釋藝術本質的理論和馬拉美這首詩歌中對美的成因的看法不謀而合。因而這首詩歌從這個意義上也是一首披著古典外衣闡述現代美學思想,運用象徵主義技巧,而表現普遍人性和心理的大作。如此複雜而豐富的技巧集與一體形成的這首長詩,其在文化價值上的意義是巨大的。這首長詩寫於17世紀晚期,對於馬拉美而言也是他的晚期作品,這一時期是西方社會步入資本主義現代社會之初,歐洲文明突飛猛進,文藝復興的餘波造成了歐洲的文化界皆以熟識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榮,馬拉美這樣的文化人自然是引領時代潮流的,但和貴族們附庸風雅而學點希臘羅馬不同。

馬拉美是真正了解這些文化內容,和馬拉美同期的詩人葉芝,雪萊也是如此,葉芝的《麗達與天鵝》雖然也是取材希臘神話,但其實是描寫強姦和性行為,但英國上流社會的附庸風雅的人們也當作唯美抒情詩來欣賞,這是一種諷刺。馬拉美這首詩歌也一定程度上存在這樣的諷刺,馬拉美並不是寫一個唯美的故事,他雖然要用神話表現美學概念,但內容上卻是刻畫牧神的醜而非美,這種反神性而立足對真實人性的刻畫的手法其實是馬拉美人文主義思想的體現,但不出所料,這首詩歌一發表立即被推崇希臘文化而附庸風雅的上流社會人士們熱捧,有希臘,有神祗,有仙女,難道不是唯美故事嗎?這一點很難說清。不管怎麼說,它還是被誤讀而火爆起來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認為這首詩歌是一首表現神話題材的唯美詩,這是這首詩歌的幸運,也是它裡面隱藏的一個玩笑。他的創作者是聰明的,馬拉美知道,只有這種設置才能既迎合庸俗人們的愛美心理,而又不至於讓作品落入庸俗。

馬拉美在詩歌中大量使用了內心獨白,而這首詩歌的細節又非常之多,形成一種主觀視角,繁縟而豐富的文風,這是馬拉美在象徵主義手法上的一種創新,這種風格充滿了氛圍感,它所表現的空靈而夢幻的背景環境後來為印象主義音樂大師德彪西所推崇,因而創作了弦樂組曲《牧神的午後》。這首詩歌也因它豐富的內涵,表面的大量文藝元素的運用以及背後蘊含的深刻的美學思想而成為馬拉美的代表性作品。


▎聽你的話




在所有聲音當中,唯有你的聲音獨特而純粹,最美詩歌一直在尋找具有個性化高辨識度的嗓音。每晚十點至明晚五點之間,不妨將你的朗誦作品(請參照明日預告中給定的詩歌作品素材)發給我,傳遞最美朗誦的魅力,我想聽你的話活下去。


▎最美音樂


    《牧神的午後》是一首夢幻一般的交響詩,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義作品,可以認為,德彪西通過這一音詩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而此曲被後人譽為「德彪西的第一顆管弦樂定時炸彈」。從這個標題可以知道,他的音樂是受他的朋友史蒂芬·馬拉美的著名詩篇《牧神的午後》啟發而寫的。雖然這首短小的音詩以其異國情調的旋律和難以捉摸的和聲使許多聽眾困惑不解,但是,另人感到驚奇的是,它獲得了普遍的讚賞,始終是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管弦樂傑作之一。


    德彪西的世界充滿了朦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無言的激情、發人深思的象徵、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語還休的言詞,他的印象派音樂正如同一時代的印象派繪畫那樣,用鮮豔的色彩玩著光與影的遊戲。


    作品描述了夏日午後的森林中,牧神的突然出現使剛剛出浴的女神驚惶逃去。牧神捧著女神遺下的紗巾,綺思無限。

    樂曲的開始部分,簡單而無伴奏的長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畫布上刻畫得十分分明的線條(片段1),它顯然是表現了詩人馬拉美筆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調。牧神親自吹奏的那懶洋洋而變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溫暖的天鵝絨般的圓號與木管聲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豎琴聲中。樂隊的色彩纖麗而細膩,弦樂分聲部奏出輕輕顫動的震音。整個音樂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陽光明媚,暖氣襲人,微風吹拂,牧神昏昏欲睡,夢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氣之中。


    在劇場觀看演出,人們通常是用掌聲或沉默來表達自己的評判。可有一部作品,它在首演時,卻體驗到了「鴉雀無聲」、「高聲痛斥」、「掌聲雷動」、「憤然離席」的全部炎涼,這部作品就是《牧神的午後》(1894年,德彪西的管弦樂作品)。


  《牧神的午後》在巴黎首演。當長笛吹出開頭的主題後,全場便鴉雀無聲——直到全曲結束。可是樂曲剛一結束,人們便爆發出了難以形容的喧譁——掌聲、歡呼聲、抗議聲此伏彼起。


    樂曲不單音響效果朦朧飄忽,曲式結構上也因樂句與樂句間的交熾融匯難以銳意區分。德彪西有強烈的反古典主義思維,他曾在一音樂會中聽到奏鳴曲式發展部時因已知音樂的去向而毅然離開會場。全曲找不到古典手法中常用的整句或整段的重複及主題的發展和變奏,但我們著能感覺到主題的多個版本在沒有清晰陳述下不知不覺間出現了。具最少爭議性的分段法是以旋律性較強的五個位置作為參照點:第1、37、55、79及94小節,當中第37與55小節帶出了兩個較原主題有稍大起伏的旋律。


    為何法國作曲家德彪西的名字永遠與『印象派』一詞放在一起呢?那就要從他於1894年完成的化表作『牧神之午後』說起。首先德彪西在世的年代 (1862-1918)正是法國與德國在政治和軍事上衝突最深的時期,而且法國人因民族的自尊,普遍有抗衡德奧文化擴大其在歐洲影響圈子的趨勢。畫家莫奈 (ClaudeMonet)於1867年在巴黎展出的名畫『日出印象』引發出一系列被命名為『印象派』的創作潮流。印象派畫家丟棄浪漫主義所追求的浮誇,不再以繪畫人物作為中心思想,而是對光線、原始色調、大自然事物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平實的描繪。與此同時在文字藝術界中也出現了一批『象徵主義』詩人(Symbolist),他們以自由詩節格式抽象地將各樣事物或事件所代表的意思以提示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們也注重文字的聲音或從文字中誘發對聲音的聯想,並渴求語言能擁有本來只屬於音樂的抽象而不直接的特質。

 

    德彪西並不是以馬拉美的詩作為歌詞配上聲樂的演唱,而是用音樂自由地解說其美麗的詩意。這不是說樂曲就是這份『美』的總結,而是音樂把一幕接一幕的圖畫及牧神的夢幻帶到聽眾的思維中。馬拉美在聽完樂曲的首演後讚賞地寫道:『你對「牧神午後」的音樂圖解除了用技巧、微恙和豐饒延伸詩意到更具懷戀之情和更美的光線中外,沒有任何與原詩不協和之處。』


    德彪西對音色選擇和橫向的配搭也受到印象派繪畫風格中色彩隨光譜慢慢轉移的手法所影響:常把旋律線條或伴奏織體從一種樂器聲音慢慢過渡到另一種相類似的樂器音色中。此曲以豐富的木管樂線條為主,輔以兩架豎琴精緻的音色和弦樂居次要地位的襯託。最令人難忘的是樂曲起首長笛獨奏的主題 (例37.1),它除了有詩中字詞的聯繫外(詞中曾提及長笛和管子,而全詩首句為『那些仙女呀,真想她們能永遠這樣』),樂句在音域、調性和節奏上都別具新意。音樂學家 (PaulGriffiths) 曾斷言這樂句是二十世紀新音樂紀元的起點。


    德彪西所處的年代也是根深蒂固的『大小二調』調式基礎開始被動搖的時期,而德彪西也是刻意打破這種較為德國化格律的先鋒。音樂對他來說沒有大調與小調之分,因為和聲的選配全憑美的感覺而不是為了用和聲的功能來確立調性,而調號或調性的出現也只是一種給予別人特殊暗示的手段。自由應用平行和弦進行和全音音階的廣泛應用也成了德彪西印象手法的標記。全音音階把一個八度音程平均分為六節,當中因沒有半音的出現而避色傾向任何一調,而且三全音音程 (tritone)也輕易地藏身其中使調性更覺模糊。起首兩小節的旋律正是巧妙地用半音填滿了升C與G這個三全音音程的空間。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在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裡,形成了一種被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過一些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創作風格也有所改變。此時他已患癌症,於1918年德國進攻巴黎時去世。


▎為你寫詩




為了回饋更多投稿給最美詩歌朗誦作品的粉絲們,小編會在每周投遞的所有聲音中(郵箱535246575@qq.com,作品格式最好MP3,大小不超過30M)挑選最美最優質的聲音,以手寫信的形式,寫在明信片上,郵寄給我親愛的小夥伴,是你們讓最美詩歌的明天更美麗!另外,如有最美詩歌的小夥伴想把自己的原創詩歌投給最美詩歌,請加小編微信Vini17或直接發送郵箱。

▎明日預告 


明晚10點(8月11日),為你推薦保羅·策蘭的最美詩歌《花冠》。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最美詩歌」製作團隊

 出 品 人 :生為初陌

 總 編 輯 :尼   採


  本期責編:蘭   波   

  音樂編輯:笑   笑

  本期校對:潘   安

相關焦點

  • 繚繞於牧神蘆笛裡的夢境片段——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 1887法國文藝雜誌《今天的人》封面人物——被畫成牧神的馬拉美,1887年 《牧神的午後》(L'Après-midi d'un faune)是法國詩人斯特凡·馬拉美一首廣為人知的作品。馬拉美的詩和詩觀被視為法國象徵主義「純詩」傳統的開端,他注重的是一種對音樂結構的抽象理解,要求詩歌達到「靜穆音樂會」的效果。象徵派詩人在努力使詩向音樂靠攏。彼時,以華格納為代表的浪漫主義音樂已花開荼蘼,音樂藝術亟需尋求新的表達途徑。馬拉美詩作《牧神的午後》的發表,直接啟發了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
  • 牧神午後前奏曲
    烈日當空,半神半獸的牧神躺在樹蔭下休息。他似睡非睡,胡思亂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進入了埃特納山仙境。在那裡,他見到仙女在舞蹈,並且和愛神維納斯度過了魂消魄散的時刻。正當他因為褻瀆神明要受到懲罰的時候,他又昏昏沉沉睡著了。
  • 同志小說:牧神的午後(第七節)
    同志小說:牧神的午後  第五章  齊歌說:男人需要女人,就像魚兒需要腳踏車。  馬瀟瀟說:你敢對你的女朋友這樣說,我的馬字倒著寫。  孫琛說:不需要女人的男人,一定有病!  齊歌起身把《牧神的午後》放入音響,調低音量後坐回我身邊。  「你這孩子,越來越貧了!」母親在電話裡笑道,「平壤沒有北京汙染那麼嚴重,晚上星星特別多,一團一團跟白米飯似的,馬路乾淨得不象拿笤帚掃的,倒象用舌頭舔過……」  我和母親齊聲大笑起來。母親一向自命清高,從不曾說過這麼低格調的比喻,想必真是有錢買不到吃的,在進行精神安慰。  「您不會是餓了吧?」
  • 作品賞析——《牧神午後前奏曲 德彪西》
    "德彪西的第一顆管弦樂定時炸彈"。從這個標題可以知道,他的音樂是受他的朋友史蒂芬·馬拉美的著名詩篇《牧神午後》啟發而寫的。雖然這首短小的音詩以其異國情調的旋律和難以捉摸的和聲使許多聽眾困惑不解,但是,另人感到驚奇的是,它獲得了普遍的讚賞,始終是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管弦樂傑作之一。
  • 國旗與國歌(詩歌三首)【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第61期)
    -斧子(紀實情景詩四首)【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第16期)】三棵樹的詠嘆【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第17期)】草書(以史入詩)【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第18期)】【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第19期)】哭娘(詩歌四首)【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第22期)】想網住落日的人(詩歌三首)【名家風採·縴夫詩歌專欄
  • 《中西詩歌》2019年第3期總第74期
    深意非凡的詩歌,很多時候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卻又渴望釋放靈性的活力;「她吐出最後的詞在天花板上漂浮/像雲層,餐具櫃哭泣/圍裙在顫抖/像覆蓋著一個深淵」,米洛斯拉夫·赫魯伯對個別普通事物的描述就藏著秘密,那是不可企及的時刻,所以他的詩歌更勝一籌;」她向偉大的詩人作了朝拜/他的噴嚏打在她的臉上」,塞克斯頓的詩歌在矛盾性裡營造神秘學,吐出現實與虛幻一起構成的出離之光,在她的詩歌裡,我們看到世間最為神秘之事
  • (意)維瓦爾第《四季》十四行詩四首 (瑪特譯) | 紐約未名詩歌 · 第166期
    【作者舊作欣賞】:草原上沒有北極熊 | 紐約未名詩歌 · 第128期我在嘗試把自己當成一臺寫詩機 | 紐約未名詩歌 · 第96期【封面/插圖】 La Primaveraby Sandro Botticelli /標旗ELP-02 雷斯庇基合奏團《四季》黑膠封面【責任編輯/主編】楊光/李冬秀《紐約未名詩歌》為您推薦:船歌(為柴科夫斯基鋼琴曲《四季 · 六月船歌》填詞)| 紐約未名詩歌 ·
  • 2021盧溝詩歌獎第1期(總第146期)「一塊木雕」
    查鏡洲和雲小九的詩《2021華語詩人年選》十九:施影雷和朱興友的詩《2021華語詩人年選》二十二:王亞迪和程金玲的詩《2021華語詩人年選》二十一:秦駿和盧靜的詩《2021華語詩人年選》二十三:海城和張有為的詩《2021華語詩人年選》二十四 :楊啟文和李媛媛的詩《2021華語詩人年選》二十五:李新華和楊優的詩2020盧溝詩歌獎第
  • 「薦讀」語詞生涯丨柳宗宣
    英國詩人拉金的詩句讓我再次回味:他把詩歌的興奮點轉向他的日常生活,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當下場景:他身邊的車流和人流。窗臺上的鳥和四季變化的顏色的轉換。在詩中呈現出後現代的即時性和世俗性的特徵,把日常生活轉入詩歌的實踐之中,通過敞開與去蔽來抵達生命與事物的本真。
  • 原創作品 第64期 | 食在巴渝|長壽米粉
    第61期 | 新人新詩|父親事原創作品 第61期 | 發現之旅|走近美麗齊梁枇杷園分享野趣幽雅的意境原創作品 第60期 | 詩歌|醫院裡飄揚著鮮紅的黨旗原創作品 第60期 |新詩意濃 |日初原創作品 第60期 | 散文故事|杜鵑花茶香萬家原創作品 第59期
  • 春風得意馬蹄疾 || 馬幫詩歌第163期
    請跟著我們,去擁抱最美的春色。踏春徐學文(安徽)春山著色借東風,淺淺深深各不同。多少遊人迷月路,遲歸何必怨花紅。【徵稿啟事】本微刊第164期主題:方言律詩、絕句要求是平水韻,詞曲要求詞林正韻和中原音韻,如是新韻,請標明。
  • 《新年致辭》配樂詩朗誦 ♪ 楊 通詩歌「總第458期」
    好詩天天讀 ▏  總第458期在這個奮鬥與摔打的艱辛過程中,苦難的逆境練就了生活的強者,而又演變了生活的弱者
  • 【沃土文學】第10期||現代詩歌精品合輯(2)
    天問.原始生命.留涼扇.學海.王姐.雨葭古詩詞總編:許向陽、莊輝古詩詞編委:滄海長天.清風.傲雪詠梅.柳素芬.李啟福.一剪寒梅.藍紫貝風景線國際現代詩社社長:回向風景線國際研究與探索社社長:曹海燕沃土文學社社長:蘇美玲風景線國際古詩詞社社長:李啟福風景線國際詩歌交流社社長
  • 《荊楚消防》第一百一十七期丨 荊楚楷模·最美消防衛士(五)--蔡文...
    歡迎收看由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湖北電視綜合頻道共同打造的專欄《荊楚消防》荊楚楷模·最美消防衛士(五):蔡文:消防「蜘蛛俠」 16年初心不改節目開始,我們來認識一位最美消防衛士蔡文。在妻子眼裡,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
  • ​殺羊記(詩歌八首)【名家風採·貢才興專輯·第17期】
    >遇見遺忘中未被相識的事物漂浮塵中 天下眾生鳴響著彼此呼喚如此慈悲中矗立堅強清冷中更顯遼闊 一枝又一枝梅 正沿著茫茫雪陣撲息而來時光之酒的狂野 盛開出輕盈生命可以如此純粹 大地的胸腔泛起救贖的光芒越過陰霾 酷寒 霜雪 界線……隱逸在卑微低處彼此相融 冬日午後
  • 詩歌丨答案在風中飄揚
    這是為您推送的第2831篇文章詩 和遠 方答案在風中飄揚blowin' in the wind【 參與方式】如果您是詩歌愛好者或是朗讀愛好者都歡迎您聯繫我們我們期待您的加入……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