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2020年已經進入到了12月份,昨天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我國北方的很多城市都會選擇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而南方的朋友則會選擇吃湯圓,這是飲食文化上的不同,但對於節日的慶祝心情是同樣的。對於我們來說,冬至也是一個標誌,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一意味著人類正式進入數九寒天了。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
在農村其實就一直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很多老人認為如果在冬至這一天不吃餃子的話,那麼耳朵就會被凍壞,所以冬至也成為了一個合家團圓的節日。除了美好的寓意外,農民也會根據節氣來安排農作物播種,隨著文明的發展,我們的老祖宗也留下了許多俗語,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冬至暖,冷到三月中」,這其實是經驗之談,很多人也會有疑問,今年的冬天究竟是寒冬還是暖冬呢?
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到了冬至這一天,氣溫比較高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比較暖和,但是到了明年春天就比較冷了。如果這一天比較冷,那麼今年冬天將會提前到來,過了春天之後,溫度就開始回升了。雖然這些俗語並沒有太大的科學依據,但小編覺得既然這些俗語能夠流傳至今,那麼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這些其實都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時間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
有人在冬至這一天發現,冬至當天的氣溫明顯要比往年冷得多,所以有很多人認為今年大概率是一個冷冬,此前網絡上就流傳著這樣的說法,2020年的冬天將會是近6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其實小編覺得,如果僅僅從一句俗語就判斷今年冬天的氣溫情況還是有些武斷的,畢竟影響氣溫的因素還是非常多的,特別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隨著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全球的溫度仍在持續升高,這些年來寒冬出現的概率越來越低,「路有凍死骨」也成為了詩句中才會出現的景象了。
拉尼娜的形勢
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拉尼娜已經成為了定局,並且還在持續發力,一般來說,拉尼娜一旦出現,往年的氣溫肯定是比較冷的,就像我國2018年的南方雪災,當時大量農作物被凍毀,極大的影響了人類生活。到了現在,我國有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明顯降溫,甚至有很多地方因為取暖耗費了太多電能而導致拉閘限電的現象。
所以有人認為,正是由於拉尼娜的影響,即使全球氣溫仍在升高,但是今年的氣溫恐怕也要比往年低出很多,當然這些也都是大家的猜測,今年的冬天究竟冷不冷,南方是否會下雪,仍然要看科學家的密切關注,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