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這話說得準嗎

2020-12-25 聚藝上品

《冬至吟》

宋·邵雍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

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許國安四條屏《梅蘭竹菊》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冬季中的一個大日子,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當然餃子更是冬至少不了的一份美食。

楊少英書法《春有百花秋有月》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冬至是一年最長的夜,陰極陽生,否極泰來。冬至過後,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春天也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常聽老人說,「冬至暖,冷在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這是老一輩人通過自身經驗總結的俗語,口口相傳,流傳至今,其中定有一些道理。

許宜錦花鳥畫《紅梅報春》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

這句話意思是,冬至當天如果比較暖和,冬至之後的冷空氣,會持續到來年三月中旬。

三月中旬是農作物返青的時候,這個時候天氣漸漸暖起來才是正常的,如果這個時間段天氣氣溫突降,對小麥幼穗穩定分化和孕穗較為不利,所以說「倒春寒」,可不是什麼好事。

許宜錦花鳥畫《梅花》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這句話意思是:冬至當天如果比較冷,開春後就會暖和的比較早。來年春暖花開,暖春更有利於地裡莊稼的長勢。

許宜錦花鳥畫《梅花》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今天是冬至,您那邊的冬至是暖還是冷?對於「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您有何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哦!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最近天氣下降得很快,對於氣溫相對高一些的南方地區目前溫度都下降到了個位數。而就連廣西不少地方高山上都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暖,冷到三月中人們通過平時長期農村勞作總結經驗認為,當冬至的時候天氣變暖,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是比較寒冷,並且冷的時間也比較久,會冷到明年三月中旬才結束。那麼這樣判斷今年將會是一個氣候偏冷的寒冬。
  •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這有科學依據嗎?科學家:今年是冷冬?
    如今2020年已經進入到了12月份,昨天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我國北方的很多城市都會選擇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而南方的朋友則會選擇吃湯圓,這是飲食文化上的不同,但對於節日的慶祝心情是同樣的。對於我們來說,冬至也是一個標誌,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一意味著人類正式進入數九寒天了。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 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年兜什麼意思?天氣還會冷嗎?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最近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冷,氣溫已經下降到零下十幾度,很多人都覺得這幾天冷得讓人受不了,但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還沒有到,那麼今年冬天什麼時候最冷?其實我們可以從民間的一些俗語中得出判斷。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今年冬季是冷凍已成定局了嗎?對於這個結論我個人覺得現在下還早了,冬季是冷冬或者暖冬,不是一天兩天的天氣來判斷的,只是說一個冷暖趨勢。我們知道,冬季真正的開始是要從冬至開始的,因為我們常說的數九寒冬就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的。俗話說「冬至不過不冷」,這句話說的就是如果沒有到冬至節氣就感受不到真正的冷。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番薯湯果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 今日冬至,記得告訴孩子這些知識(附小學生冬至手抄報)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在南半球的時間比在北半球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
    鄉村諺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嗎?光陰似箭,今天是二九的第四天,天氣也一天天變冷了。古人用九九來算寒天到春暖花開的日子,老人常說「三九寒,三伏熱」,三九天全年最冷,三伏天最熱。除了計算時間的方法外,數九還可以用於指導農民耕種。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關於冬至的俗語和老話也有很多,尤其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俗語認為是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有句俗語叫做:「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冬至將至,農諺「數九就屬暖,數伏就屬寒」是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地表中尚有餘熱,所以寒冷的冬天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在農村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開始進入到數九寒冬。
  • 立冬和冬至什麼區別 立冬冷還是冬至冷
    導語:雖然說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節氣,而且僅有一字之差,但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首先,從到來時間上,就有一定距離,立冬是在每年11月上旬到來,而冬至是在每年12月下旬到來。那麼,除此之外,立冬和冬至還有什麼區別呢?從氣候上來說,立冬冷還是冬至冷呢?一起來了解。
  • 【24節氣◎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 冬至,在最冷的日子看到最暖的一束光
    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被譽為「最冷的一天」,此時天地寒,露為霜,路途迷濛,行動笨拙,萬物和人皆進入遲緩和爬坎的狀態。冬至象徵著酷寒、冰凍、烈風、蒼白,標識著世界朦朧迷離、百物凋零,讓人不由生起落寞之感。
  • 【24節氣◎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 今日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要來了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要來了 2020-12-21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雖說是陽曆的12月21號,不過,農民們習慣用農曆來記事,今天按照農曆的時間來看的話是:冬月初七,戊子月,戊戌日,這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計算的,這裡也就是涉及到冬至日數九的問題。在以前有「冬至日逢壬數九」的說法,也就是冬至日開始,逢帶壬日的就數頭九。
  • 冬至(2019)
    所以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這是北極圈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之前工作的時候,在東北鶴崗地區出差,冬天下午四點左右天就黑了。②《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 冬至諺語!
    據清道夫環保網小編了解到現在已經有幾個省已經實施了「限電令」,這也引起了眾多網民的激烈探討。不得不承認這幾天確實有點冷。也有網民表示,是不是確實會出現60年一遇的「寒冬」。但村內的老人說不大可能。由於30年前冬天的雪有半個人高,河面覆蓋著很厚冰,連屋簷的冰都有一米多長。即便是08年的雪災,那時候也沒那麼冷,只是稍微長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