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諺語!

2020-12-24 釋源環保服務網

近幾天,我國南方大規模下雪和降溫天氣。由於氣溫低,用電採暖變成常態。也是由於這個原因,用電才會過載。據清道夫環保網小編了解到現在已經有幾個省已經實施了「限電令」,這也引起了眾多網民的激烈探討。

不得不承認這幾天確實有點冷。也有網民表示,是不是確實會出現60年一遇的「寒冬」。但村內的老人說不大可能。由於30年前冬天的雪有半個人高,河面覆蓋著很厚冰,連屋簷的冰都有一米多長。即便是08年的雪災,那時候也沒那麼冷,只是稍微長了一點。因此他們覺得今年不大可能出現60年一遇的「寒冬」。

很多人說最近天氣太冷,實際上是由於冬至快到了。古語有云「小雪關地,大雪關河,冬至入九」,意思是寒冬確實來了。冬至節氣過後,就開始數九,然後就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

12月21日將是冬至,也就是下周一。清道夫環保網小編將與大家分享3條關於冬至節氣的農業諺語,是古人的經驗,值得收藏。哦!

(1)冬至月初,大寒冷夜交;冬至在月中,天氣寒冷不結霜;冬至是月末,嚴寒是二月。(2)冬至黑,新年稀;冬至稀,新年黑。(3)冬至冷暖直到三月中旬;冬至寒,春暖早。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來歷、風俗和特點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的諺語和老話,關於冬至的農村俗語非常多,小時候也常常聽父輩們說起,心裡充滿了許多疑惑:冬至不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嗎,為什麼又是節日?還有那麼多的風俗和特點說法呢?
  • ...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除了舉家團聚吃湯圓,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來慶祝冬至到來。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
  • 「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對於我國人民來說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肉餡的餃子,在小編的老家有個說法就是,如果在冬至這天不吃餃子的話,那麼這個冬天是會凍耳朵的呦。關於冬至的習俗有很多,正所謂十裡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習俗,今天小編要說的呢是有關於冬至的一句諺語。據說這句諺語呢,是舊時上海的一句諺語。這句諺語就是——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那麼大家知道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嗎?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農村諺語,這些農村諺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是晴天好不好?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數九寒冬,在我們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 農村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說的是啥意思準確嗎
    古語有云;冬至過後,就是一年。冬至是24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到的時候,會開始幾天,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要來了,算上九九八十一天,每九天就是一九天,其中三九四九天是最冷的,也就是所謂的熱在三伏泠在三九。冬至過後,白天會一天天慢慢延長,也稱為白天會明顯感覺延長。
  • 臨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啥意思?
    導語:接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什麼意思?冬至是24個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它出現在每年陽曆的12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經度達到270度。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這一天,隨著太陽向南走向最末端,陽光最偏向北半球。
  • 丹丹看天氣|下周迎「冬至」 乾淨冬至未必邋遢年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下周將迎來二十四節氣裡的「冬至」,12月21日為今年「冬至日」。「冬至」過後,上海也將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在民間,有許多關於「冬至」的氣象諺語,其中大多用來預測來年春天天氣,比如:「晴冬至,爛年邊」「冬至有雨明春暖」等。百姓們最為耳熟能詳的一句莫過於「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那麼,今年的「冬至日」晴天概率極大,是否意味著牛年新春會雨綿綿雪霏霏?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清爽冬至邋遢年」又是個什麼梗?--上觀
    【冬至夜裡一塊肉】清上海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歲時》中講:冬至花糕更粉圓,分冬酒吃鬧年年。衣冠拜賀親朋後,肉塊堆盆夜祀先。作者原註:「冬至,治花糕、粉圓祀先,冠帶相賀,名分冬酒。俗語:『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
  • 冬至我想你最久的一天
    讀書時,就知道冬至是夜最長的一天,只是一直不明白諺語「冬至餃子不凍耳」,今天終於知道這個諺語原來和醫聖張仲景有關。
  • 廈門:今天冬至 風大天涼
    (記者 張江毅 攝)  今天是冬至節氣,數九寒天的第一天。冷空氣在鷺島逞威,我市氣溫依舊低迷。氣象部門預計,今天風大天涼,夜晨氣溫較低,早出晚歸的市民要注意防風保暖。明天白天將短暫回暖,不過好天氣不長久,新一股冷空氣已經發貨,後天起不僅降溫,雨水同時來襲,出行的市民要關注天氣變化。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
  • 今日冬至!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
    冬至起源由來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在歷史發展中,各地的人們也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象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歌謠和順口溜。「數九歌」在南北各地都有,不過歌詞版本略有不同。
  • 馬上就冬至了,關於冬至的這些風俗你都知道嗎?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 今日冬至!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今日冬至!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古語有云:「冬至大如年」,在古人心中,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它是農曆中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意味著這一年將要結束。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冬至時間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2020年冬至時間是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下面山東中公教育帶大家詳細了解冬至: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 冬至大過年,今晚早點回家吃飯
    冬至傍晚的江南大道上車水馬龍,許多行人提著沉甸甸的菜回家準備做晚飯。 「冬大過年」、「肥冬瘦年」,是廣州人打小聽到大的諺語。冬至似乎比春節還重要,陣仗比春節還要大。
  •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9: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是冬至了,都說冬至要吃餃子,那麼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