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特別喜歡研究中國人姓名的霸霸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我們熟知的一些明星,他們的姓氏變成英文之後,似乎看起來都有點「奇怪」。例如,劉德華——Andy Lau、成龍/陳港生——Jackie Chan、張曼玉——Maggie Cheung、周杰倫——Jay Chou、蔡依林——Jolin Tsai、羅志祥——Show Lo。這些中國人的姓氏為什麼翻譯成英文不是拼音,而是看起來很「奇怪」的英文?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一個東西——
威妥瑪-翟理斯式拼音法。威妥瑪–翟理斯式拼音法始於1867年,由英國人威妥瑪編制。簡單介紹一下威妥瑪: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英國外交官、著名漢學家,曾在中國生活四十餘年,因發明用羅馬字母標註漢語發音系統「威氏拼音法」,此方法在歐美被廣為使用。
他在1867年以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創立了威氏拼音法。此後翟理斯(H. A. Giles)予以修訂完善,合稱WG威氏拼音法(Wade-Giles System)。對威氏拼音法具體拼寫規則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百度或者維基百科搜索拼寫規則(實在太長,這裡就不列出來)。威妥瑪–翟理斯式拼音法問世之後,被世人廣泛應用於漢語人名地名的英譯,並且在當時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1958年公布漢語拼音方案之前(當年使用的中文拼音方案是「注音字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等),要想把中文的姓名,地名等名稱翻譯成英文,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威妥瑪–翟理斯式拼音法!有些人認為,中國姓氏的英文翻譯跟漢語拼音有些細微差別,主要由中西方人發音的不同特點來決定的。其實這裡有兩個誤解:「漢語拼音」是一個大的概念,而姓氏的英文翻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你可以用漢語拼音做姓氏的英文翻譯、地名的英文翻譯、食物(如豆腐)的英文翻譯、某一群體(如大媽)的英文翻譯等無數種翻譯。什麼是「姓氏的英文翻譯」?音譯還是意譯?例如,公孫這個姓,到底該音譯成「Gongsun」,還是意譯成「Duke’s Grandson」?所以,其實
中國的姓氏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英文翻譯!中文的姓名進入英文後是轉變為根據讀音而進行的字母拼寫。
很多人普遍認為「劉」姓對應的英文翻譯是「Lau」,但其實「Lau」不是所謂的英文翻譯,也不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威氏拼音,如果用威氏拼音和漢語拼音翻譯「劉」姓,都應該翻譯成Liu。劉德華的姓氏這樣「翻譯」,原因在於劉德華祖籍香港,1842年籤訂的《南京條約》條款中就包括割香港島給英國。在港英當局治下,劉姓自然需要翻譯成英文,而當時距威氏拼音法誕生(1867年)還有25年,所以只能用粵語發音譯成「Lau」。類似的還有姓氏「陳」,在粵語中讀作「殘」,由此再結合粵語的字母拼音規則,就拼寫為「Chan」;「張」寫為「Cheung」,直到現在被一部分人沿用下來。所以大家現在見到大部分那些看起來「很奇怪」的姓氏翻譯,其實大多都來自粵語拼音或者後來的威氏拼音。事實上,早在1979年6月15日聯合國秘書處就發出關於用漢語拼音取代威氏拼音的正式通知,要求從即日起,聯合國秘書處採用漢語拼音作為在各種拉丁字母文字中拼寫中國人名和地名的標準。1982 年漢語拼音進而通過 ISO 國際標準組織認定,成為中文音譯的世界標準。作為中國法定的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是世界文獻工作中拼寫有關中國的專用名詞和詞語的國際標準,也是聯合國明文規定用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專用詞語的國際標準。早在30多年前,漢語拼音相對於威氏拼音的優勢就已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認可,漢語拼音在中文音譯領域的權威地位即已確立。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的正式的場合,都當然而且必須使用漢語拼音進行中國的姓名等專用名詞的英文音譯。現在除了少數需要保持文化傳統的場合外,基本不用,除一些已成習用的專有名詞如I-ching(易經)、Tai-chi(太極)、Kong fu(功夫)...等仍保留威妥瑪拼音以外,大多數地名、人名已使用漢語拼音。
所以如果你想向外國人用英語介紹你的名字,最正確的方式就是用你名字的漢語拼音拼寫方式來告訴對方!今日互動
你的英文名叫什麼?
歡迎留言參與活動呀
抽一位點讚數最高的小可愛
送出鍾叔獨家暢銷書《英文觀止》!
The end
△ Angelababy又被罵了:「抄襲」她的臉,卻沒copy到精髓?
△ left是左邊,right是右邊,但left and right竟然不是左邊和右邊??
△ 李小璐PG One視頻被爆,她是怎麼從巔峰跌落cyberstar被全網罵?
△ 江一燕翻車,她的「英語文體」也被嘲出天際!
跟著18年英語老司機一起忙學習!
從語言邏輯出發妙解英文
一站式解決四大英語難題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體驗顛覆式英語輕鬆學習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