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收官戰」興義:優先發展農業產業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2020-12-25 天眼新聞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衝鋒號已經吹響,興義市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決策部署,在紮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中,堅持把農業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在產業扶貧上下足功夫、精準發力,讓產業扶貧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徑。

貴州省興義市鴻鑫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興義市敬南鎮新坪村十裡坪

「每畝豇豆的產值有2噸多,每個務工人員每天能採摘500多斤,每斤按照0.2元的工時費計算,每天至少有100多元的收入。」「缸豆採摘後直接就進入了我們魯布格鎮引進的食品加工廠。」

時下,興義市魯布格鎮新土界村種植的缸豆進入收穫季,田間地頭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年來,該村以「工廠+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缸豆種植,推行訂單種植模式,形成了以缸豆種植、管理、銷售等為主的產業鏈,推動豇豆種植向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魯布格鎮新土界村駐村第一書記楊忠銀告訴記者,豇豆豐收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也讓當地種植戶鼓起了「錢袋子」,土豆變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豆」。

治貧之本,在於產業。近年來,興義市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始終堅持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累計帶動農戶13.46萬戶40萬人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685戶33982人),創造就業崗位1323個。

截止目前,興義市累計發展蔬菜種植23.88萬畝次、食用菌0.385萬畝、烤菸6.13萬畝、薏仁米3.228萬畝、生薑4.5152萬畝;新植精品水果1.26萬畝、茶葉0.513萬畝、道地中藥材0.279萬畝、優質牧草1.55萬畝;生態畜牧業實現生豬出欄11.81萬頭、牛出欄0.94萬頭、羊出欄1.18萬隻;生態家禽實現家禽出欄132.3萬羽、禽蛋產量達0.35噸;生態漁業實現產量1690噸。

興義市灑金街道辦鼓勵支持種植戶發展林下經濟

一大早,在興義市灑金街道辦灑金村雷打田組、大坪子組,記者看到500餘名村民們正背著背簍在山間栽種石斛、食用菌等,一派繁忙景象,給初夏的樹林增添了不少生機。

為有效拓寬增收渠道,近年來,興義市灑金街道辦依託轄區林地多的優勢,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發展立體農業,鼓勵支持種植戶發展林下經濟,主打菌藥產業,種植竹蓀、木耳、石斛等,為脫貧攻堅和群眾增收開闢了一條綠色之路。

興義市灑金街道辦事處主任文志華說:「在這裡工作的大部分是留守婦女和大齡勞動力,為了解決這部分群體的就業難題,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幫助指引下,在灑金村實施一千畝的林下菌藥項目,來帶動開發就業崗位。」

為充分發揮和利用森林覆蓋優勢,有效挖掘林下菌藥等產業潛力,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如期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興義市計劃發展林下菌藥產業10000畝,預計帶動項目實施地和灑金易地搬遷移民10000人通過參與產業發展、培訓就業實現穩定增收。截止目前,共勾畫了2萬畝產業圖斑145個(其中2020年106個,食用菌5200畝17個,中藥材4800畝89個),興義市福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已訂購紅託竹蓀200萬棒、灰樹花200萬棒、鐵皮石斛15萬叢、木耳130萬棒。已種植林下菌藥1910畝,佔上半年目標任務3900畝的48.97%。

興義市鴻鑫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種植的白菜廣受顧客好評

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在興義市敬南鎮鴻鑫農業公司得到很好的體現,走進公司十裡坪壩區種植基地,不僅感受到這裡綠水青山的原生態自然風光,也看到了長勢喜人的特色種植田園風光:「我們公司有4000餘畝的蔬菜基地,輻射帶動周邊蔬菜種植面積上萬畝,目前公司基地一線上有80多名工人進行蔬菜收割,可滿足興義市場三分之一的需求份額。」鴻鑫農業總經理秦永紅介紹說。

近年來,鴻鑫農業突出區域優勢,提升規模質量,在保證城市人口蔬菜供應的同時,拓展以珠三角為核心,外銷市場,實現黔貨出山,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我家裡的土地都已流轉給公司,前段時間復工後就到基地來幹活了,一天最低能掙80塊錢。」敬南鎮新坪村村民王正碧告訴記者,她家有4畝地,按照每畝地1015元的租金,全部承包流轉給了貴州鴻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從去年開始她放棄外出打工而選擇就近到基地就業,一年掙了3萬多元。「現在離家近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掙錢也不比外面少,挺滿意的。」嘗到了甜頭的王正碧今年卯足了勁,接到公司復工通知後便第一時間趕來上班。

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能全面激活群眾的「造血」能力,十裡坪壩區積極發展產業僅僅是興義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興義市白碗窯鎮岔米壩區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最為關鍵的倒計時,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興義市圍繞壩區的特色產業,喚醒了壩區發展的活力、轉方式、調結構,打造農業經濟增長新「高地」,從培育新主體、轉變新模式、引進新技術、示範新品種著手,按照「高產、優質、特色」的工作思路,健全壩區「七率五覆蓋」,提升壩區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提質增效。2020上半年,興義市11個壩區實現畝產值4157.5元,農業總產值達5400萬元,戶均增收3160元。

截止目前,11個壩區有效灌溉率87.3%;田間道路通達度89.9%;土地流轉(入股)率95.15%;入駐企業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2家,新型經營主體覆蓋率95.15%;完成種植10822.49畝(其中蔬菜4630.68畝、西瓜110畝、火龍果160畝、中藥材327.05畝、烤菸2254.41畝、水稻3340.35畝,其餘土地準備種植水稻及蔬菜,目前正在育苗中);共涉及農戶6448戶29376人(其中貧困戶428戶1476人)。

在產業扶貧載體上,興義市發揮體制機製作用,引導企業、合作社良性聯動,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的思路,大力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狠抓基層「合作社」組織,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讓貧困戶對接產業、聯結企業,實現互利共贏,引導新建「村社合一」合作社19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35個(其中,「村社合一」合作社143個),累計帶動36528戶農戶實現產業發展。

興義市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打破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突出深化以「三變」為核心的農村綜合改革,盤活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技藝等資源要素,聚力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增強產業發展可持續性,切實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下一步,興義市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繼續抓好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搞好產銷對接,切實把當地特色資源、生態資源轉化為市場、品牌、經濟優勢,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延長產業鏈條,形成「強一產促二產帶三產」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楊雯

編輯 彭芝莉劉義

編審陳俎宇

相關焦點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是核心之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扶貧戰略的轉折之年。
  • 決勝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 ——專訪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迭部...
    近年來,迭部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緊盯「鄉村振興」重大機遇,堅持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產業培育、兜底保障等多種措施協同聯動,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紮實開展。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縮小城鄉發展勢差是核心之舉 _中國經濟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扶貧戰略的轉折之年。
  • 【麗江發現】奉科鎮: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玉龍縣奉科鎮根據轄區立體氣候特徵,因地制宜,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花椒、魔芋、黃果、軟籽石榴、油橄欖等產業,逐漸實現轄區貧困家庭脫貧、增收、致富目標。
  • 南寧: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共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有力推動南寧市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市農民群眾過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鄉村振興的大幕已經拉開、藍圖正在繪就。為續寫首府鄉村振興新藍圖,南寧市專家學者、鄉村建設者在近日舉行的邕城鄉村振興論壇上積極建言獻策,為農業農村新發展勇於擔當、敢於作為。
  • 跑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接力賽
    【委員建議】吳定全:目前,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決定性成就,《我為扶貧攻堅做件事——阿壩政協履職風採錄》文史資料編撰出版,展現了我州政協委員們勇擔使命、情系民生的時代風採,講好了政協委員扶貧故事。下一步,我州將按照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做好職能轉變,做好工作調整,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層調研,進一步健全完善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把脫貧攻堅中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機制和政策統籌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
  • 雙橋鎮脫貧攻堅成色足 鄉村振興底色亮
    回首雙橋鎮脫貧攻堅歷程,該鎮始終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同步實施,努力推進有機結合、良性互動,從「有保障」到「更完善」,從「解決溫飽」到「產業發展」,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如今,雙橋鎮百姓的腰包鼓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勾勒出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譜寫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絢麗畫卷。
  • ...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交流會在審坡鎮賈寺院村...
    王成宗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首先明確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召開本次座談會共同探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非常及時
  • 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為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起航插上「東航之翼」
    今年10月19日,東航集團在全國第七個「扶貧日」的兩天之後,與定點幫扶地的臨滄市人民政府籤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開展「富腦袋」「富口袋」和「富代代」三大行動,全面開啟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 作者簡介: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要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研究制定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務必要瞄準產業發展的政策施力點,按照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內在要求,重點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拓展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
  • 話脫貧 感黨恩 謀振興,辰溪孝坪鎮開展脫貧攻堅感恩暖心懇談活動
    近日,辰溪孝坪鎮16個村分別舉辦脫貧攻堅感恩暖心懇談活動,村「四支隊伍」與群眾面對面宣傳政策、聽取民意,脫貧攻堅答卷由群眾把關評判,鄉村振興發展與群眾共同譜寫謀劃,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我不怎麼會說話,我最想說的是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村幹部、工作隊這麼多年對我的照顧和關心,現在我一家人已經穩定脫貧,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在古寨村懇談活動上,62歲的貧困戶代表胡菊蓮動情地說道。古寨村座談會現場「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在村幹部的領導下,創建一個欣欣向榮的新農村好家園!」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縣岑引村:建設美麗鄉村 加速鄉村振興
    黔東南州黎平縣龍額鎮岑引村由於人多地少、基礎設施落後、自然條件惡劣等成為深度貧困村,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村全體幹群勠力同心、齊力奮戰,紮實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真正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和真脫貧,使全村村貌煥然一新、產業得到蓬勃發展,還走上了發展鄉村旅遊的振興之路。
  • 和興鎮: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紅色引擎」賦能脫貧攻堅,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踐行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也是「黨建+金融」加速落地的成果。  黨建是金融發展的「根」和「魂」。近年來,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黨委班子成員深入一線、掛包幫扶。同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踐行普惠金融的堅強戰鬥堡壘,主要依託各級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為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持續注入「金融活水」。
  •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如何確保「戰必勝」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如何確保「戰必勝」——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3·6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這就註定了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6日中央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座談會上吹響了「總攻令」「衝鋒號」。
  • 劉非到雙峰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劉非到雙峰調研時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華學健參加紅網時刻婁底12月11日訊(通訊員 鄒武雄 彭敏)12月10日下午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長效機制,以壯大扶貧產業為抓手,大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委副書記華學健參加。
  • 深圳龍崗區對口幫扶海豐縣:確保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龍崗區還實施「農村電商」工程,推廣「直播+扶貧+產業」模式,組織農特產品推介會3次。利用「圳扶貧」「一畝田」等電商平臺協助銷售農特產品440萬元,致力於促進消費扶貧。產業幫扶增強「造血」機能產業幫扶以產業發展為槓桿,根植髮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
  • 振興鄉村產業 龍崗書寫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
    當下,上述龍崗區共建產業已搭上深圳「快班車」,產業發展駛入良性運行軌道。 「脫貧攻堅最為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拔掉窮根。」談起扶貧工作經歷,龍崗區對口辦副主任胡澤準有感而發。多年來,除了為貧困地區帶去真金白銀,引進特色產業,帶動當地脫貧,龍崗區還將深圳市、龍崗區招商引資的先進做法和經驗傳授給當地政府,幫助當地改善營商招商環境,助力產業扶貧。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