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掠影:一座古城的活色生香

2020-12-24 潮人遊紀

關於潮州,有很多說不盡的故事。

有些是家喻戶曉的,有些卻未必人盡皆知。

今天,我們嘗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窺探它,希望能有不一樣的啟示,如能引發一些思考和討論,那便再好不過了。

攝影師: John Thomson, 1870. 來源: Wellcome Images.

據說,這張照片是潮州有史以來的第一張照片。

三元塔又稱急水塔,位於潮州市潮安江東鎮,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1918年大地震時被震毀!目前已荒廢,沒有修繕,比較可惜。

當然,潮州還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蹟,這也是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原因,這一批名單裡總共38個城市,廣東有且僅有「潮州」一個。

而據有關專家所言,從另一個學術角度出發,目前我國保存完好的古城,第一梯隊是雲南麗江和山西平遙。第二梯隊是具有歷史風貌的古城,只有4個,潮州是其中一個。

來源:丁銓編著《舊影潮州》序言後所附

什麼是具有歷史風貌的古城,就是整體格局還是跟古時候一樣,沒有因時間推移而發生轉變。

打個比方,北京城除了故宮之外,真正保存完好的歷史街區在南銅鼓巷,元代的市井格局留存至今,所以有人說,如果去北京沒去南銅鼓巷,就「枉費走一遭」,這點與「到廣不到潮」有共同之處。

來源:《潮州市志》附錄資料

上:宋代潮州城區圖

下:清代潮州府城圖

潮州古城區至今還是原來的老樣子,雖然經歷了無數戰火紛飛的日子,歷史的車輪也未曾改變「舊城廓」的模樣。

曾經有人考究過潮州古城的格局,嚴整有序,經緯分明,非常符合堪輿學的規律。

堪輿學是中國傳統建築憑籍的依據,講究「冬背風向陽,夏迎風納涼。」

潮州古城北依金山,東臨韓水,北高南低,日照排水便利,從日照、風向等因素充分考慮了人居環境的需求,並作為潮州府的府城區延續數載。

攝影師:Staub, Emma (Ms) 來源:谷歌

Old gate in Tschautschufu. 約1928年左右

我們以清代的潮州府城圖來看,城內功能分區按傳統的職業劃分,具體為「北貴、南富、東財、西丁」。

北貴:古城的北面為歷代府衙縣署、學宮城隍所在,且位置又居全城之上方,統領全城。有些可以從巷道名稱得知一二,比如中山路與太平路交界處的官誥巷,就是古時傳政令的主要通道。「官誥」指皇帝賜爵或授官的詔令。

南富:南面多為豪富宅院,今從猷、灶、義井、興寧、甲第,傢伙、石牌、辜厝、鄭厝、庵等十大巷的民居建築規模尚可看出當年之繁盛。

東財:東面臨江,水陸交通便利,且東方主生,故行棧櫛比,商賈雲集,是閩、贛經水路貿易之地,這裡多為倉儲、客棧、酒樓,青樓。

西丁:因西面是作坊集聚之地,而工匠多為男性,故屬丁,如今尚從鐵巷、打銀街、裱畫街、膠柏巷、竹篾街等巷名,可想像當年古城西片手工業生產基地,工匠雲集的情景。

這樣,形成了動靜分明、功能齊全的城市劃分。

而新近挖掘的太平橋,更豐富了我們的歷史維度。太平橋始建於北宋,全長25.5米。

《永樂大典·潮州府》記載:州治,自太平橋直抵三陽門,橋之四維,舊有四塔;外疏兩渠,中為官街。歲月浸久,塔之僅存者二。居民遂侵官地以廣其廬,溝藏於堂坳之中。通渠湫隘,累政因循而莫革者,百有餘年。淳佑丙午(六年,即1246年),陳侯圭欲復舊觀。……而官街盡復。……自太平橋至三陽門,長五百單五丈八尺,東抵西闊二丈四尺,官溝在外街之兩旁,石刻丈尺為志。砥道軒豁,有中州之氣象焉。

現在大家有空去看的時候會發現,「三陽門」指南門,當時鑲刻在城門牌匾上的三個字,這個是有講究的,宋宣和三年(1121年)潮州府,下轄海陽、潮陽、揭陽三縣,所以歷史就是如此有趣。後來為什麼海陽這個名字不見了呢?那是因為民國二年(1912年),全國覆核地名,發現有地方重名,所以把「海陽」改成了「潮安」。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鬧市中,求得一隅,亦得其樂,領略不盡的皆是潮州的古風古韻。

考究潮州的歷史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比如潮州的美食。

潮州地理位置不錯,背山靠海,自古物產豐饒,畲族文化、疍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融互匯,歷經千年,鍛造出了今天「食材講究、選料廣博、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的潮州菜,並被譽為「最好的中華料理」。

《豐收》攝影師:韓志光

潮州菜屬於清淡中又有濃鬱感和層次感的味道,細細回味方可知其特別之處。這其中不得不提各種「生」。清乾隆周碩勳《潮州府志》稱,在潮州「蠔生,蝦生,魚生之類,這為至味。」

攝影師:韓志光

作品時間為1964年, 來源:廣東美術館。

有條件的吃龍蝦生,蝦肉潔白,味鮮爽脆,讓食客優越感十足。

而一般大眾更多選擇的是蝦生和魚生,蝦以九節最好。吃的時候,夾一片蝦,蘸點秘制醬料,將各種配料加一點,然後一口全部吃下,你會發現每嚼一口味道都不一樣。

魚生有過之而無及,相比蝦生的甜美,魚生多了另外一層滋味。

潮州魚生自古有之,清代李調元《南越筆記》載:「粵俗嗜魚生,以鱸以鯉以白以黃魚以青鱭以雪魿以鯇為上。鯇又以白鯇為上。以初出水潑刺者,去其皮刺,洗其血腥,細膾之以為生,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兩兩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而鰣與嘉魚尤美。」

「晶瑩剔透,吹彈可破」是鑑別一個魚生師傅刀工的重要標準之一,切完鋪滿整個竹篩,讓好食者無不為之心動。

潮州魚生講究即點、即殺、即切、即食,這樣可以更加完美的保證其鮮度。吃的時候,搭配香菜、白蘿蔔絲、蘿蔔乾、鹹菜、榨菜、花生、辣椒、九層塔、楊桃、油柑等,再淋上麻油攪拌,毫不猶豫的一口悶,醬香、滑嫩、油潤、爽脆、清甜的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那是來自味蕾最直接的感受,讓人有著深層次的滿足感。

這就是潮州,一個活色生香的地方,有人曾說,它是傳統文化的「活櫥窗」,千百年來,未曾斷過的煙火氣,讓人傾心。

這裡有著人間風味與市井風情,有清晨暖胃的粥,有中午美味的粿麵餃,有盛大而隆重的牛肉火鍋,有深夜扎堆的燒烤和啤酒。

每個人都在這裡書寫著自己的故事,有人在夜市或小吃攤的喧囂中長歌縱酒,也有人眼波流轉迎面撞進冬夜冷風。

雖然萬千姿態,但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味蕾喜好都如數家珍。

白落梅曾說,「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

那麼,四方食事,也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我也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這碗煙火裡肯定少不了一個潮州古城。

如果有時間,歡迎你來我的城市。

我是潮人遊紀,我在潮州,每天筆耕不輟,記錄一切美好,只願與你分享。

如果你剛好看到,恰好需要,那便是我最大的慰藉,謝謝你的喜歡,請繼續期待。

相關焦點

  • 潮州:一座千年古城如何讓文化「潮」起來?
    這是10月13日拍攝的廣東潮州牌坊街。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新華社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詹奕嘉、毛鑫)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千年古城潮州迎來了近200萬名遊客。走廣濟橋、上廣濟樓、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嘗潮州菜……熬過了疫情的衝擊,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古文化正是最吸引遊客的「熱源」。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區內至今保留著大量獨具風格的明清古建築,潮繡、潮州木雕、潮劇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華文化瑰寶,飲譽海內外。
  • 【劇透社】《活色生香》VS《羋月傳》
    你看今天,《活色生香》與《羋月傳》片花撞車,後者霸佔一日頭版,搞得前者無人問津。所以,小奇只能好好整理整理,為看官們送上一些今日劇聞,以免大傢伙兒漏了。  首先說說這《活色生香》的新片花。老早以前,《活色生香》的長版片花已經在我大奇藝上線了,而今日的片花主打的是歌,算得上是主題曲MV。演藝海報配上《戀香》,那些個什麼顏控啊、古劍組啊、越蘇黨啊還不個個炸出來跪舔。
  • 潮州古城裡的「詩與遠方」
    百餘米外的鐵巷,一座三進兩天井約600平方米的老宅子正在修繕。廖奕銘要把這裡改造成餐飲空間,讓潮州菜的「香氣」傳得更遠。 10年前,廖奕銘在潮州古城辦起了第一家清代建築民宿客棧。如今,多家客棧茶館經營成了品牌。上個月,載陽客棧剛在2020中國民宿產業寧波博覽會上獲得「最佳全國民宿品牌」。
  • 電視劇活色生香什麼時候播?在哪個臺播
    觀看《活色生香》新劇情  播出時間+電視臺:  2015年4月19日 江西衛視  2月4日起周日至周四20:10,周五周六19:30 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  國民偶像拼命之作《活色生香》即將攜香歸來。
  • 廣東的古城—潮州古城,牌坊歷史悠久,被譽為「嶺海名邦」
    作為廣東省的港口城市,潮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少數用古風和韻味打造的旅遊城市。這裡人文科學遺址眾多,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潮州最具代表性的風景畫—潮州古城古建築群。最原始的潮州風情和文化在此匯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廣東有座「活著」的古城去發掘其最深處的韻味!
  • 《活色生香》活著的肉體,顫抖的欲望!
    點擊↑↑上方關注「kdyget」,最新、經典電影等著你活色生香的劇情簡介
  • 愛蓮娜的愛情《活色生香 》在線高清播放
    《活色生香 》豆瓣評分:7.7導演: 佩德羅·阿莫多瓦編劇: 佩德羅·阿莫多瓦 / Jorge Guerricaechevarría / Ray Loriga / 露絲·倫德爾一個大膽的跳躍把我們帶到了1990年,馬德裡已經成為一座繁榮的城市,而維克多也已經二十歲了。一次舞會過後,在衛生間裡,外交官放縱的女兒愛蓮娜讓他初嘗禁果。從此維克多開始對愛蓮娜魂牽夢縈。數日後,他的突然登門拜訪卻使正在等候毒販的愛蓮娜十分反感。愛蓮娜不但十分冷淡,甚至還用手槍嚇唬維克多。兩個聞訊趕來的警察,大衛和桑丘與緊張的維克多扭打在一起。
  • 這個半場,申花感覺像換了一支球隊,踢得活色生香。...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這個半場,申花感覺像換了一支球隊,踢得活色生香。... 這個半場,申花感覺像換了一支球隊,踢得活色生香。... 林本劍 10-23 20:26 這個半場,申花感覺像換了一支球隊,踢得活色生香。
  • 回訪潮州牌坊街:活化古城牌坊 延續城市文脈
    10月12日,潮州牌坊街上,遊客往來,尋味古城。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沿街步行,了解潮州市修復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優秀傳統文化集結地等情況。  這條位於潮州古城的牌坊街,迅速刷爆潮汕人的朋友圈。
  • 所有看完《活色生香》這部劇的都是英雄!
    李易峰、陳偉霆、唐嫣和蘇暢充當顏值擔當的看臉神劇《活色生香》終於大結局了!看完後小夥伴們duang地一聲就炸了!@天真十年很心塞:數年後有人問我,你為你本命做過的最偉大的事情是什麼,我會說,我為他看完了活色生香。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潮州牌坊街上定期的文化巡遊活動,為古城的夜晚增加了活力。鄭堅 攝旅遊的東風為許多古老的街區帶來了湧動的人群。在古城裡,每一條街、每一座城自有其故事與密碼。潮州文史專家陳賢武考據了歷代的潮州地方志,寫就《潮州牌坊街》。書中記載昔日潮州府古牌坊共有570座,至多3.3公裡的府城範圍內有103座,平均每平方公裡內建有牌坊29座。昔日長僅1.6公裡的太平路上,有過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建牌坊不是潮州獨有的風氣,牌坊作為紀念性建築而存在的時間約從明清開始,此前,坊門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重要的功能性構築物。
  • 《活色生香》《千金女賊》等民國偶像劇的走紅之路 ▏▏芒果媽媽
    收視情況表明《活色生香》與《千金女賊》頗具優勢,昭示著新民國偶像劇的時代已經到來。part1 收視現狀:民偶劇成衛視新寵 在螢屏稱雄當下螢屏,民國偶像劇以燎原之勢成為衛視新寵,《活色生香》與《千金女賊》各有精彩,事實上,民偶劇的稱雄遠不止此一時,它將攻佔整個第一季度的螢屏。或許,還將更久。
  • 潮州是一座超越特色的山水園林宋城與獨一無二的府縣城隍廟
    爆料:czwj0666 潮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典雅古樸的都城活態形象,要彰顯潮州古城整體的精深、厚重、博大,一定要留住古城的高尚儀表,及古城的優良性格。本文要講的內容,只是與其有關的三個課題。
  • 教你《活色生香》男神們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男神」到「逗比」,從《古劍奇譚》到《活色生香》,李易峰和陳偉霆的人氣一發不可收拾。
  • 尋味·潮汕古韻,暢遊潮州古城、南澳島、攝影民國風情
    一座連接汕頭市澄海區和南澳縣的跨海大橋——南澳大橋是進島必經之路,不遠處的燈塔和大橋大海形成鮮明色彩對比,讓人忍不住在此停留上帝把最宜人的氣候、最清新的空氣、最和煦的陽光、最湛藍的海水、最柔和的沙灘、最純樸的島民、最美味的海鮮……都賜予了這座海島。
  • 《極品家丁》的肖青璇,曾出演《活色生香》,新劇搭檔黃軒和陳赫
    李溪芮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野蠻女友外傳》,在劇中和李先敏、劉妙、孫思萌等搭檔,飾演凌萱一角,該劇的畫風和《我的野蠻女友》很像,後來還在很多電視劇中擔任重要角色,比如《愛情睡醒了》的塔娜,《妻子的秘密》的黃蓉,《青春無極限》的劉音奇,《微時代》的康薇薇,《亂世梟雄之愛無痕》的陳婉兒,《活色生香》的寧佩珊,《你是我的姐妹》的楊佳,《納妾記》的秦芷若,《蜂鳥》的顧曼婷,《親愛的翻譯官》的吳嘉怡
  • 布衣歷史 從電視劇《活色生香》看清末民初服裝特點
  • 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南方網訊(記者/柯丹潔)潮州,一座具有獨特「潮文化」的城市。其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聞名遐邇。11月12日-14日,南方網記者跟隨「文化建設」主題採訪團來到潮州,體驗這座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 顏值 顏值劇《活色生香》接檔武媚娘 百變妝容開啟唐嫣季
    繼《武媚娘》之後,又一部顏值劇《活色生香》即將登陸湖南衛視,片中唐嫣、李易峰、陳偉霆等國民偶像輪番亮相,尤其是超人氣花旦唐嫣在劇中的妝容造型讓人印象深刻。電視劇:《活色生香》妝容關鍵詞:珠光眼影  斜劉海加上麻花辮,俏麗又甜美,黑色眼線稍稍拉長配合紫藍色少帶珠光的眼影
  • 潮州饒平縣稱為大城所的抗倭古城池,風雨六百年
    饒平縣所城鎮有一座歷經600多年的古城,它曾是粵東海防軍事重地,古時稱「大城守御千戶所」,當地人習慣把它叫做「大城所」。幾百年過去了,大城所風貌依舊,獨特的風俗流傳至今。至今,城內仍保留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眾多祠堂、寺廟、驛站錯落其間,古建築佔全城面積60%以上,是潮汕地區僅存的一座古城所。早在1981年,大城所就被列為饒平縣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