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時代形容為舞臺,在任小慧看來,身處的時代更像是腳下的道路。「任青年馳騁的道路!」9月1日,這個25歲的河北崇禮姑娘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去年12月30日,作為北京冬奧會重要配套工程的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她的家鄉也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山連山、溝套溝」的崇禮雖然距首都北京僅200多公裡,自駕走京藏高速公路卻要4個多小時。「如果碰到堵車,六七個小時也正常。」而今從崇禮太子城高鐵站搭乘高鐵,到北京僅需1小時左右。
2015年7月31日,隨著冬奧會申辦成功,作為北京冬奧會大部分雪上項目比賽的舉辦地——崇禮建設大提速,任小慧和家鄉小夥伴的發展也駛上了快車道。
對他們而言,北京攜手河北張家口籌辦冬奧會釋放的紅利,不僅僅是出行的便捷,更是各種機遇的疊加。隨著國家「3億人上冰雪」的提出,滑雪被大眾所了解並喜愛。
「滑雪旺季,酒店常常一房難求!」作為冬奧會雪上項目舉辦地,崇禮也受到越來越多外地遊客的追捧,就業創業的機會因此「像雪花一樣紛紛飄落」。
就在上個月,作為當地「雪圈」知名滑雪愛好者、青年創客,任小慧和小姐妹一同開辦了「分寸酒吧」。今年10月中旬,崇禮將迎來京張高鐵開通後的第一個雪季。她相信,時尚活力的「分寸酒吧」到時一定會成為滑雪客的「新寵」。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青年:「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攜手河北張家口籌辦冬奧會,正是時下河北舉全省之力,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的「三件大事」。
24歲的雄安新區青年王朗正努力在夢想與大時代的同頻共振中,找尋著屬於自己事業的突破口。初中畢業後,他跟親戚在北京嶽各莊、家鄉安新縣的市場上賣過水產,還在小作坊中炸過辣椒。「能折騰的都折騰過,也都沒折騰成。」
2017年4月1日前,王朗正緊鑼密鼓地和朋友謀劃在雄縣開辦一家生產PVC管材的小工廠,因為這裡有發展塑料產業的基礎:當地一度是「中國塑料包裝產業基地」「中國氣球第一村」。
而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雄縣、安新縣等地設立雄安新區,考慮到未來產業規劃,王朗果斷放棄PVC管材小工廠計劃。
也是在這時,來自各地的遊客紛紛到雄安新區一睹為快,白洋澱自然成為必來的「打卡地」。隨著大量遊客的到來,王朗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
王朗家所在的安新縣邵莊子村正位於白洋澱中心,屬於湖水環繞的「純水村」,風光秀麗。隨著近年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成效,「華北明珠」又明亮起來。於是,在王朗的「攛掇」下,父親和他一起搞起了農家樂。
「魚必是澱裡的野生魚,玩一定能看到最好看的白洋澱,價位絕對是平民價。」6人組團即可選擇238元或400元兩種價位,包括吃飯、坐船、採摘,還能陪遊泳……王朗經常在朋友圈發送遊客吃飯、遊玩的現場視頻,配上他自帶喜感的安新普通話,效果自然「吸睛」。
「現在更多的是回頭客,遊客滿意了就加微信,回頭再來。」王朗的微信好友已加滿5000人,於是又「徵用」父親的微信號招呼新遊客。
今年8月,每到周末都會有200桌左右的客人在王朗的農家樂就餐,通過他租船暢遊白洋澱。
在河北舉全省之力推進「三件大事」的過程中,交通、產業、生態環保等紅利不斷釋放,也正成為青年共享發展成果的歷史機遇。
「納須彌於芥子,取萬象於一毫」,毗鄰京津的永清縣歷史上曾以核雕聞名,即在果核上雕刻。人教版初中課本《核舟記》讚嘆的就是核雕技藝。
當地的核雕技藝自古就受京城獨有的「百工千匠」文化氛圍影響。而近年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得益於京津冀互聯互通,永清核雕產業集聚效應更是迅速增強。
在北京的十裡河、潘家園和天津的瀋陽道等文玩市場都有永清核雕的一席之地。永清核雕年銷售額已超過20億元,我國北方文玩市場上的核雕藝術品、工藝品及原料,有8成來自這裡。
32歲的楊波是當地最大的核雕廠「五龍工藝」手藝最好的匠人。這位永清農家子弟在16歲初中畢業後開始進入核雕行業,一開始掙錢幹散工,三五百元「掙著不踏實」,甚至想過改行。「上下遊產業鏈穩定,我們才放心雕刻。」如今,基本來樣就能在核上雕出來,楊波月收入已達2萬多元。
目前永清域內共有各類核雕企業、工作室、個體作坊1500餘家;創作型微雕藝術人才數千人,相關從業人員達4萬餘人,和楊波一樣的年輕人實現了「守家在地」就業。
去年9月,30多公裡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運行,給河北永清核雕產業帶來產業升級的更大動能。在已建成冀廊藝寶文玩市場及培訓中心基礎上,永清接下來正在籌建核雕展覽館、核雕主題酒店等項目,要把核雕產業升級成更具文化特色的文化旅遊服務業態,以吸引京津乃至更遠的遊客。
依託家鄉的「大規劃」,楊波的「小目標」也明確而堅定:繼續拜師學藝,讓雕刻技法更上一層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江濤 耿學清 梁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