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陽縣,白壁鎮梁固村,張、陳、候三個姓的鄰裡稱為梁固裡。(王建安 攝影)
梁固村乾淨整潔的街道。河南安陽縣白壁鎮梁固村,梁固村古代叫「梁固裡」,最初由張、陳候三姓形成三個自然村,以姓氏分別稱為張梁固裡、陳梁固裡、候梁固裡,新中國成立後,將三個自然村並為一個行政村,更名為梁固村。
梁固村一位村民與鄰居打招呼。古語云:「親仁善鄰,國之寶也」。人在社會當中,離不開與人交往,我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以道德和倫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中包括鄰裡關係。
一位村幹部義務清洗梁固村的傳統文化長廊。周朝,五家為鄰,五鄰為裡,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因稱同鄉人為「鄰裡鄉黨」。
施工人員在梁固村的街道改造現場測量。古語云:裡仁為美,睦乃四鄰,與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須有益於人,便是善人。
兩位村幹部幫助老年村民運輸磚頭。指出人們做事要以道義為衡量原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有仁愛之心,同情、關愛和幫助他人,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村民在體育廣場健身鍛鍊。古人認為,一個人選擇住處的時候,如果不選擇具有高尚品德的地方,這樣的人就不是聰明人。
梁固村便民服務中心。裡仁為美出自《論語》,孔子以「裡」為喻,提出「裡仁」一說,意在強調人之居處應是仁德風尚之地,或選擇與仁者比鄰。
梁固定村兩委亮身份,明職責,踐承諾。古者,三百步一裡,與 「市裡」長度不同,裡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裡特指一市裡,舊稱一華裡。用於計算路程、地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