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FIRST LAB FIRST青年電影展
今年夏天,FIRST在西寧,久違地和大家說:「好久不見,我們終於重回影院。」
到了冬天,FIRST橫渡至阿那亞,在海浪與細沙邊上,聯合阿那亞,再一次和心有所向的人們相聚。身處阿那亞獨特的觀看場域,我們在電影的回聲空間裡,延展對話,反觀電影本身。
FIRST實驗室電影周圍繞FIRST劇情片和紀錄片兩個實驗室展開,配備工坊、展映及論壇等系列活動,我們想要製造對行業有前瞻導向,對大眾有深度發酵的文化共同體。
以精緻、聚合、嚴肅、可延展的內容圍爐而坐,步入2021。以觀看、閱讀、傾聽、交流,起訖兩端,探索類型新聲。
展映單元
展映單元將圍繞紀錄片及劇情片實驗室的命題,甄選紀錄片實驗過往作品、具備創造性拍攝和敘事方式的紀錄電影、在類型創作圖景中具備探索價值的影像等,進行小型的主題展映。旨在透過觀看的行為,衍生影像之外的對話,引導紀錄片與劇情片的創作形態。
「FIRST紀錄片實驗室榮譽出品」
《羅長姐》導演 金行徵
《模樣》導演 姜紀傑
《曠野歌聲》導演 陳東楠
FIRST紀錄片實驗室將特別呈現三部往期實驗室入選作品,在漫長的陪伴與堅持之後,紀錄片實驗室與作者共同呈現紀實影像中新的美學探索。這也是FIRST紀錄片實驗室的榮譽出品影片第一次系統完整的呈現。
「空間與影像」
《哥倫布城》導演 郭共達
《書緣:紐約公立圖書館》導演 弗雷德裡克·懷斯曼
《新星》導演 曹斐
「空間與影像」單元的三部影片,涵蓋大師經典、獨立影像與當代藝術,鏡頭從不同維度、不同媒材、不同視角深入空間與敘事。身處阿那亞的建築空間中,我們感受不同類型的電影影像對於空間肌理的表達與重塑、建築設計與電影視聽作為不同美學語言對於空間感的體驗塑造通路。
「2020FIRST訓練營作品」
《孤島》
導演:陳筠、林秉翰、馬曉輝、梅儷瀠、周行、周璟豪、朱晨亮
導師:曹保平
《「孤島」中的電影夢》
訓練營幕後紀錄片
導演:黃宛露/FIGURE出品
在7月西寧極限拍攝製作完成的訓練營作品《孤島》,這部由曹保平導演擔任導師,與7位青年作者共同創作的影片,將在阿那亞開啟本次跨年電影周。
論壇單元
從電影本體進入泛文化對話,打開身份壁壘,代入多元、平等、多視角的共同探討和對話。針對具備當下性的議題,或關乎女性書寫,或關乎創作本體,創造觀念的輸出渠道與對話的場域。
「女性寫作論壇」
她的故事:從個人到公眾的女性寫作者
嘉賓:郭玉潔、何襪皮、劉露
12月30日 14:30-16:30
地點 孤獨圖書館
聚焦不同創作領域的女性寫作者,共同分享從筆尖紙面到公眾閱讀與觀看的創作經驗,探討書寫所具有的獨特力量。
劇情片實驗室·劇作工坊
FIRST劇情片實驗室生發新芽,嘗試在當下電影觀看環境和創作生態的前提下,進行更豐富的類型探索。為期一周的劇作工坊中,國內一線創作者將協同青年創作群體,在平等交流的氛圍中,進行緊張充實的創作體驗。
「劇作工坊」
12月25-31日
「實驗室分享課」
從經典類型到新的可能
嘉賓:陳建斌、高群書、劉浩良
12月28-30日 每晚19:30
地點 阿那亞影院
劇情片實驗室關於類型的探討也從電影本身走向更開放的討論與觀看,實驗室將邀請著名的類型片作者特別推介他們眼中的類型經典,與作者和觀眾一同觀看、討論。
紀錄片實驗室
FIRST紀錄片實驗室專注於發掘與鼓勵挖掘多樣文化議題、探索紀錄片藝術形式的作品。屆時將攜手在紀錄片領域持續耕耘的華語創作者,在項目發展初期,進行線上面談,並最終選出選出2個紀錄片項目,提供製作資金支持、長線製片與製作指導與支持,陪伴創作者共同探索紀錄影像領域新鮮的表達方式、藝術手法、製作與產業模式。
「項目面談會議」
12月28-29日
惜別酒會
跋涉過2020,情緒與能量日漸沉澱下來,在長久的蟄伏中,我們一齊走到它的句點,與舊友新朋,與所有的耕耘者,疇昔從前,暢敘未來。
即將度過完整的一年,我們仍在起伏的途中,求索與叩問。
我們將於12月18日公布完整的實驗室電影周日程內容,通過阿那亞官方APP開啟報名預約通道。
請關注FIRST和阿那亞官方平臺,了解即時訊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實驗室電影周 | 朋友們來相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