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就胃疼!中醫家傳方子送給你,三味藥,把胃氣補上去

2020-12-19 網易新聞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和你聊聊,一餓就胃疼,怎麼辦。

在我自己的小冊子裡頭,有這麼一個小方子。他是我有一年去北京參加中醫學術研討會的時候,無意中從同行那裡淘到的。

它的創製者,是我國河南的一位已故老中醫,姓李,是火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把它發揚光大的,是李師的師承弟子,姓郭。

圍繞這個小方子,還有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天,一個男性58歲患者來求治。什麼毛病呢?胃疼。

他這個胃疼,早在5年前就有了,時時發作,綿綿作痛。五年來,這個患者用了好多治療胃病的西藥,但效果都不甚理想。相反,症狀是越來越重。

重到什麼程度呢?不吃飯的時候,胃疼的厲害。但是你吃飯,還吃不多,胃脹。胃疼的同時,渾身乏力,上樓的時候沒力氣,爬不動樓梯,而且冒大汗。往哪兒一座,身體往下這麼一堆,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看舌脈,屬於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臉色很不好,缺少血色。

醫師看了看,說道,你就用中藥試試吧,一般的止痛西藥,你都用過了,事實證明沒效果。

於是,醫師就寫了一個小方子:熟地黃20克,白朮20克,生山藥50克,黃芪、茯苓各15克,黨參12克。一共三劑。

結果,患者再來的時候,自己描述疼痛大大減輕,身體開始有力氣了,尤其是飢餓時胃痛感消失了。只是目前胃口還不太好。

醫師遵上方,加入炒麥芽30克、神曲10克、雞內金10克。

就這樣,患者再用了10劑,所有症狀全部消失。

這裡面什麼門道啊?我告訴你,患者屬於胃腑氣血兩虛所致的胃痛。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由於各種因素導致胃氣不足,所以產生胃痛。怎麼知道胃氣不足?你看,他乏力,上樓都費勁,這不是氣虛嗎?愛出汗,這是氣虛不能固攝津液啊。胃氣虛弱而胃痛的人,有一個特點,這就是餓的時候胃痛明顯。因為什麼?你肚子裡沒食物,氣虛更加明顯啊。但是,由於胃氣虛,你又沒辦法多吃,否則就胃脹。這就是患者難受的地方。

就舌脈看,往往是舌淡苔白,脈細弱。

當然,此類人往往面色不好,便溏。這些都是脾氣不足、氣血虛弱不能濡養頭面所致。

這個時候怎麼辦?不得不說,上文裡的小方子是科學的。其中,熟地、白朮和生山藥,是河南李師的家傳小配伍。白朮和山藥補氣健脾養胃,熟地養血。這裡的精髓,是氣血同補,脾腎同補。至於說黃芪、黨參和茯苓,則是針對胃氣虛弱這個症候特意加上去的,以圖更好起效。黃芪和黨參,補脾益氣,茯苓健脾利溼。

總體來看,就是補脾胃之氣,兼顧養血生津。它很簡單,也比較實用。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呢?

很多人都想,這個胃疼,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還會有證屬胃腑虛弱的嗎?我告訴你,有,而且還不少。因為啥?你別看我們現在物質豐富,但很多人吃飯糊弄!早飯,糊弄,午飯,糊弄,晚上則大吃一頓。這是很不規律、很不科學的。還有的人,盲目追求減肥,或者飲食貪涼,結果更傷胃氣。胃,就希望能有規律的工作。你總打亂其規律,胃氣就會受傷。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孩子,慢慢胃氣變得虛弱的人,很常見。典型體檢,就是不吃的時候胃會疼,吃了也胃脹,渾身乏力,胃部隱隱作痛。

當然了,我寫這麼多,目的不是讓大家把文中的方子拿過來,直接應用了。因為有些人還可能夾雜肝鬱的問題啊,或者胃陰不足的問題啊,等等。所以普通人在借鑑之前,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我的主要目的,是讓大家了解中醫對胃腑虛弱所致的胃痛,用什麼視角來看待,用什麼思路來應對,以及基本的一些用藥理念。我覺得這些很重要。專業人士,不妨以此文為借鑑,供日後參考。

好了。就說這麼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三味藥,橫掃風寒溼,源於本草綱目
    你來看一下。  準備中藥法半夏、細辛、天麻。這三味藥,原則上是等份的。但是我體會,不一定。就看你什麼症狀突出。如果沒有太突出的,就按照等份原則,研成粗末,混勻,給它裝入兩個紗布袋裡頭。這兩個藥袋,交替上鍋蒸熱,然後來外敷患處。這個在外敷,另一個就上鍋蒸熱。交替著來。  我體會,你要是局部重濁麻木多一點,其中半夏可以多放點,因為要考慮溼邪的因素。
  • 梔子豉湯幾個方子的學習體會.
    梔子豉湯組方嚴謹,思路很好,簡簡單單兩個藥卻變化無窮呀,我記得郝萬山的傷寒論裡有一個病案:說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首都五一還是七一要組織遊行,郊區的村民天不亮就出發,走到廣場就快中午了吧,也餓了包喝了,加上人多,就自己帶的乾糧,吃了,隨便在邊上接點涼的自來水大口的喝了,當時不覺得,後來回家後,感覺胸部就不舒服,還咳嗽,以後每年從五一開始咳嗽,一直咳嗽到十一左右,才好轉,經過多方治療沒有太大的療效
  • 重疾猛藥最傷胃氣,胃氣一敗,人難回天!艾灸補胃陽生胃氣,養病更養命
    中醫認為,胃氣衰敗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黃帝內經》曾提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這話該如何理解呢?胃氣為生命之本,不管是何種疾病,在治療過程中應時刻注意保護胃氣。有人認為,胃氣就是飢!餓!感!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臨證指南醫案》指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此百病之大綱也。故諸病若能食者,勢雖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勢雖輕而必致延劇。」
  • 三味藥,「烘乾」寒痰!懶中醫留下的小方子,攆走肺裏白痰
    以前,我剛剛入中醫這個行當的時候,就聽到前輩們說,中醫人往往是越來越懶。倒不是說工作倦怠,而是說隨著經驗的積累,在面對某些複雜病情的時候,常常簡單開了幾味藥,就能解決問題。這就是抓住主證,化繁為簡。中醫人,沒這個功夫,那就不是成功的。
  • 【特約專欄】你知道中醫是怎樣組方的嗎?
    有朋友問我:「趙博士,你說中藥與西方傳統藥相比,有什麼特色?」我常這樣回答:中醫用藥有兩大特色——複方與炮製。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複方。剖析幾個經方組成﹀﹀﹀我想,有一個方子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叫「十全大補」,如「十全大補湯」、「十全大補丸」。「十全大補」的組成究竟是哪些藥呢?今天我們就來剖析一下它的組成。十全,其實是取其完美之意。
  • 再俊的臉蛋長了痤瘡粉刺也毀了,中醫內調外治的方法送給所有的俊男靚女...
    今天分享的內容送給正在被痤瘡困擾的學生朋友,也送給曾經的自己。如果當時身邊有懂中醫的親人,或許可以幫助我一把,讓我不用自卑那麼多年。當然沒有如果,希望家長們好好學習今天的文章,幫助孩子走出這段最困難的時期。什麼是痤瘡呢?又叫粉刺,還叫酒刺,還叫暗瘡,還叫青春痘。現代醫學把這個問題弄得比較複雜,分成了很多類,我們先來稍微了解一下。
  • 三味藥,補心臟陽氣,改善心慌、胸痛、憋氣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心病診治學》、《實用中醫心血管病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聊,人活在這個世上的「本錢」。 人活著,需要什麼本錢? 我告訴你,這本錢,就是我們的心中的陽氣,即心陽。
  • 飛行員在用的增強視力法,明目最好的方子,都送給你,低頭族必看
    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到朋友圈裡有文小叔的文章,看到一個方子專門調理眼睛的,看著很對自己的症狀,於是對中醫不怎麼感興趣的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來吃了,這一吃發現還真不錯,吃了三天就感覺眼睛好舒服,最大的變化就是眼睛不酸了。 於是又買了一個月的藥,堅持吃,雷打不動,然後那些毀眼睛的習慣再也不做了。
  • 胃疼怎麼緩解 胃疼吃什麼緩解胃疼的方法
    10、肉桂中醫認為,桂皮味辛甘,性大熱,歸腎、心、脾、肝經。具有補腎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通經脈之功效。對於因為脾胃虛寒出現的胃脘冷痛、腹痛腹瀉,桂皮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西方營養學認為,肉桂油還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肉桂還能對阿司匹林引起的胃潰瘍有保護作用。胃疼怎麼緩解1、精神勝利法胃痛發作時一定要穩住。
  • 化痰最徹底的方子來了,從根上把你的痰化掉,痰沒了很多怪病就會消失!
    這位大姐很喜歡學以致用,於是按照小叔文章中的方子開始為自己調理起來。大姐有一個毛病,也不算大病,就是特別煩,每天都要吐很多的痰,尤其是早上起來痰都堵在嘴巴了,太難受了。一直吐,隔一個小時就要吐一次,吐到下午才好一些。因為痰黏黏糊糊的,髒兮兮的,味道不好聞,以至於都不敢大聲正面對別人說話,生怕口裡的味道傳給別人。
  • 《四聖心源》的一個7味藥的方子有奇效
    中醫認為,吐血多因熱傷胃絡,或脾虛失攝,或胃絡瘀阻等導致血不循經,溢於脈外所致。在臨床上一般會有虛實的辨別,實證多由於胃熱及肝火,虛證多屬於脾氣虛弱。但是在臨床上一般屬熱者居多。所以在治療上一般多以清熱、瀉火、降逆、涼血止血,或益氣攝血為主要方法。一般不要使用升散燥熱的方法,以免血隨氣火上逆而加重出血。那麼,對於吐血這種疾病,黃元御是如何認為的呢?
  • 調經第一方加送子第一方加美容第一方,這個方子讓女人面若桃花豐滿動人
    桂枝不用說了,色紅入心,辛溫入肺,又是桂樹的最具生發力陽氣最旺的枝頭,又入肝,可以說桂枝一味藥可以強壯五臟六腑之陽氣,是張仲景驅寒要藥,幾乎所有寒氣導致的疾病張仲景都會用桂枝來搞定。 所以這裡張仲景用了他的脾三味來強壯脾胃,分別是黨參、甘草、生薑,就差大棗了。最後再加一點半夏解決胃氣不降的問題,解決脾胃痰溼的問題。 這就是張仲景的溫經湯。
  • 《延禧攻略》中的神藥送子丸、避子湯真有嗎?中醫名家告訴你真相
    張院判為太后開的方子中,有桃仁、紅花、川芎、地龍、赤芍、當歸尾、黃芪生這幾味中藥。但是葉天士看了藥方後,卻說這張方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按照這張方子用藥,只怕太后康復無望。起初張院判開的方子名為「補陽還五湯」,這是一張經典中醫藥方,出自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著的《醫林改錯》一書,該方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專門用於中風、半身不遂的患者。在現代,這張方子也依然在臨床廣泛應用,但適應證得到了擴大,像頸椎病、腰椎病等患者,也可以服用該方。
  • 【胡說中醫】「補土派」祖師爺李東垣:「富二代」的從醫之路
    在「金元四大家」中有這樣一位中醫高手,他出身富貴之家,卻並非紈絝子弟;他潛心學醫,只為破除難治之症;他窮盡畢生精力著書立說,為後世
  • 胃疼怎麼辦,產生的原因和治療辦法有哪些?
    可那畢竟是西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今天就從中醫角度介紹。裡面有一些中成藥,可以服用,對身體好些。保和丸我媽媽吃了十幾年,現在婆婆也在服用。飯後吃水果易引起胃脹特別是夏天我們都愛飯後吃點水果,一般食物4個小時就排空了,可是你飯後到水果的時間沒有四個小時,那麼水果就會在胃裡發酵。引起胃脹喝大麥茶緩解吃多胃疼一般我們主食、肉等吃多了會引起胃疼。
  • 逆天的龍眼,一顆就是三味藥
    大自然就是介麼神奇,一顆龍眼就是三味藥。中醫早就發現,龍眼殼是可以祛風噠,有的老人家或者孩子有時候吹了風就會頭暈,就可以用洗淨的龍眼殼加水煮湯煮20分鐘,可以驅風。夏天穿得比較少,有些人會起一些疹子,或者皮膚癢,也可以用龍眼殼水來擦洗。龍眼核就更神奇,龍眼肉補血,龍眼核則可以止血,小朋友玩耍有時會磕傷,把龍眼核磨成的粉末塗在上面很快就會止住血。龍眼核粉還能止痛,寒性的胃痛和疝氣引起的疼痛都可以。
  • 孫儷看中的這個藥堪稱時代的清道夫,祛溼化痰,消食通便,還減肥
    於是,不知不覺間你大腹便便了水桶腰了,昔日的玉樹臨風成為永遠的懷念,昨天的婀娜多姿一去不返;於是,你三高了,一輩子依賴者降壓藥降糖藥;於是你痛風了,關節炎了…… 所以,這個時代太需要保和丸這樣的清道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