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林家瑋《探戈印象:向皮亞佐拉致敬》

2021-02-18 古典吉他資訊與賞析

The Tango Impressions (to A. Piazzolla) Marek PASIECZNY - Chia-Wei Lin

這是波蘭青年吉他大師瑪瑞克2008年創作的一部吉他作品《探戈印象》,向皮亞佐拉致敬。由臺灣吉他手林家瑋在美國世界首演。本視頻則是林家瑋在2016年波蘭世界吉他大師比賽上的比賽視頻,運用了許多創新性的演奏手法,創造了各種打擊效果,非常帶勁。


SCORE: http://pasieczny.com/scores/ 

Chia-Wei Lin (Guitar) 

Marek Pasieczny: The Tango Impressions | Tribute to the Art of Asto Piazzolla (2008) 

composed by Marek PASIECZNY 

I was never a huge fan of Astor Piazzolla's music, but always admired his original style, faithfulness to the musical culture from which he descended, and possibility his sense of style. Besides his obvious huge influence from Argentinian Tango, Piazzolla's music is largely based on improvisation, which also appeals to jazz (including the element of spontaneous and continuous creating of music, often based on sophisticated harmony). His cycle 'Cinco Piezas' is originally written for solo guitar, and in my opinion it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compositions from the 20th century for this instrument. However, I did not decide to write 'Tribute to the Art...' because of the above elements. Contributed to the above are the following coincidences: Experiments from non-typical scordatura (in this case E 6th to F), exploring of innovatory techniques (at least relating to classical guitar) such as tapping, hammering, and percussive effects and their infinite scale of colours to outputs on the guitar. To summarise - widely comprehended 『sonorism』. Technical level, musical expression and ease, a necessity to perform this piece, creates great challenges for the instrumentalist. 

Marek Pasieczny


相關焦點

  • 奧森專欄 | 波蘭作曲家馬瑞克吉他作品《致敬湯斯曼》,一睹林家瑋風採
    Marek P - Hommage a Tansman臺灣青年吉他演奏家林家瑋是近年來最會得獎的吉他音樂家之一
  • 揮之不去的皮亞佐拉,探戈之父經典之作
    他的音樂具有高度藝術性,並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並由此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南美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期為大家挑選了十首皮亞佐拉的經典之作,我們一起走進探戈之父的音樂世界。《自由探戈》是皮亞佐拉為電影《探戈課》所作主題曲。
  • 音樂會 古典吉他之光林家瑋攜手交響樂團演出
    林家瑋在記者會現場小奏一曲,對從小就接觸吉他的林家瑋來說,一點也不難。林家瑋出生於高雄,受父親(啟)蒙學古典吉他,12歲時挑戰國際成人組的吉他公開賽獲獎;高中後赴德國深造,隨後便屢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佳績,年紀輕輕的他已經在歐洲嶄露頭角。林家瑋說,古典吉他的發源地是西班牙,剛好跟這次演出的特質很接近,都是很熱情的感覺,希望這次表演能讓非吉他圈子的樂迷認識吉他。
  • 皮亞佐拉《自由探戈》伊雷尼兄妹四人組 2150
    他創造性地把傳統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風格融為一體,將探戈音樂從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樂提升為可以單獨在舞臺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藝術性,並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並由此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在阿根廷,皮亞佐拉被尊稱為「探戈之父」及「阿根廷國寶」。
  • 他倆把皮亞佐拉的「大探戈舞曲」演繹的太「騷」了
    1982年,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 1921 - 1992)聽到羅斯託洛波維奇的演奏而大受感動,創作這首「大探戈舞曲」(Le Grand Tango,有作「華麗的探戈」、「輝煌的探戈」者)呈獻給羅斯託洛波維奇。這是由大提琴與鋼琴演奏的樂曲,因此在皮亞佐拉的作品當中,屬於較偏向古典風格的音樂。
  • ​如何演奏皮亞佐拉《四季》「夏」?
    巴赫的虔敬在這張專輯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他是「探戈音樂界的巴赫、貝多芬」皮亞佐拉的《四季》比維瓦爾第更迷人沒去過阿根廷,還沒聽過皮亞佐拉嗎?從探戈音樂看皮亞佐拉的創作生平「向偉大的探戈之父——皮亞佐拉致敬!」聶魯達、馬友友,如何評價皮亞佐拉?
  • 張浩天上演「時空旅行者」,紀念皮亞佐拉與李斯特誕辰
    張浩天前往南極的旅程中,張浩天在阿根廷停留了兩天,路過當地最大的圖書館,「一走進去就看到皮亞佐拉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而那本樂譜背後就是皮亞佐拉老師阿爾伯託·希納斯特拉的作品集。」張浩天喜歡希納斯特拉的作品,在阿根廷與他們相遇,讓他感覺似乎是一種命運的指引。
  • 40元起 | 探戈音樂界的巴赫《永遠的皮亞佐拉》專場音樂會5.27
    微店的所有售票都無法選座皮亞佐拉是阿根廷著名作曲家,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被稱為「探戈音樂界的巴赫」、「阿根廷探戈之父」本場音樂會,他們將以皮亞佐拉的拉丁、爵士風格精彩演繹世界著名的古典、現代音樂作品,為觀眾奉獻一臺美妙絕倫的音樂饕餮盛宴。
  • 牛年央視春晚為阿根廷探戈溯源正名
    央視春晚作為中國關注度最高的電視節目,以探戈的呈現紀念皮亞佐拉的百年誕辰,不僅是對皮亞佐拉的致敬,也是中國和阿根廷民心互通最有力的體現。對於中國廣大觀眾來說,探戈並非是廣為熟知的藝術,但西方各類歌劇並不陌生,特別是西方歌劇中的經典唱段更是耳熟能詳。所以,選擇一種又能代表阿根廷國粹,又是中國觀眾熟悉的劇中來呈現,皮亞佐拉這部享譽全球的探戈歌劇不應該在中國缺席。
  • 【雜文·小鎮記事】皮亞佐拉:贏得了世界,卻傷了阿根廷人的心
    阿根廷有廣大的平原,農業與畜牧業發達,向歐洲輸出大量穀物物與牛肉,因此布宜諾斯艾利斯自然就成為一個大港口。農業與畜牧業方面的就業機會也很多,因此,歐洲較窮國家或邊遠地帶的人力,遠到此地賺錢,甚至移民到此地者絡繹不絕。        當時,布宜諾斯艾利斯極為繁榮,因此大馬路兩邊排滿燦然的咖啡館與店舖,被譽為「南美的巴黎」。
  • 《21世紀的探戈音樂會》向福田進一大師致敬
    《21世紀的探戈音樂會》向福田進一大師致敬
  • 央視春晚上的阿根廷男男探戈,你看懂了嗎?
    央視春晚作為中國關注度最高的電視節目,以探戈的呈現紀念皮亞佐拉的百年誕辰,不僅是對皮亞佐拉的致敬,也是中國和阿根廷民心互通最有力的體現。 對於中國廣大觀眾來說,探戈並非是廣為熟知的藝術,但西方各類歌劇並不陌生,特別是西方歌劇中的經典唱段更是耳熟能詳。
  • 皮亞佐拉《遺忘》大提琴曲 豪瑟 1886
    皮亞佐拉《遺忘》大提琴曲
  • 鋼琴曲《自由探戈》賞析,帶你感受樂器的魅力
    指尖上的《自由探戈》,大師級鋼琴演繹,別具魅力!Anderson 與 Roe Piano Duo鋼琴演奏皮亞佐拉《自由探戈》
  • 從阿根廷的探戈到中國的茉莉花,一場浪漫的時空旅行帶你神遊異國
    說到阿根廷的音樂,有兩個關鍵詞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過的,那就是「探戈」和「皮亞佐拉」。
  • 【探戈傳奇】一代探戈舞王科佩斯,新冠病毒吞噬了他最後的探戈
    從本質上說,科佩斯和皮亞佐拉是一路人,都是對傳統探戈進行變革創新之人,他們的目標就都是將探戈搬上舞臺,用新探戈音樂和舞臺探戈為舞臺下觀眾呈現激情澎湃的視聽藝術效果。1959年,科佩斯和涅維斯跟隨皮亞佐拉到紐約演出,皮亞佐拉作為團長和音樂總監,在紐約嘗試地將探戈和阿根廷民間音樂進行融合,這部舞劇在紐約上演了 66場,好評如潮。這一年,皮亞佐拉的父親在阿根廷去世時,科佩斯正好跟隨皮亞佐拉在演出。
  • 145|皮亞佐拉、法雅等人的《民謠》之旅
    後來到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學院隨莫扎特作品演奏權威、匈牙利小提琴家桑多爾·維格他錄製過的舒伯特即興曲、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孟德爾頌的無詞歌、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等等都以演奏的多變來應對音樂的百變德奧作品的理性光輝和拉丁系作品的浪漫自由
  • 新片《民謠》,皮亞佐拉、法雅好聽的都在這裡
    後來到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學院隨莫扎特作品演奏權威、匈牙利小提琴家桑多爾·維格他錄製過的舒伯特即興曲、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孟德爾頌的無詞歌、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等等都以演奏的多變來應對音樂的百變德奧作品的理性光輝和拉丁系作品的浪漫自由
  • 又有博爾赫斯遺作被挖掘,大師是怎麼看探戈的?
    作為阿根廷文學巨匠,博爾赫斯與自己國家的音樂——探戈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在1965年發行過一張專輯《El Tango》,以博爾赫斯的詩歌為歌詞,向他致敬。同一年,1965年,博爾赫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了一個專題研討會,連續四個下午都在會上發言。他以探戈音樂為引,談了它的起源,城市,它的國家,以及舞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