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博爾赫斯遺作被挖掘,大師是怎麼看探戈的?

2021-01-10 騰訊網

對於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個秋天將會非常美妙。幾位已去世的作家都有遺作出版,其中包括博爾赫斯、羅貝託·波拉尼奧、大衛·福斯特·華萊士。已讓人等待了四年之久的,就是博爾赫斯的遺作《博爾赫斯論探戈 》(El tango: Cuatro Conferencias)。這本新書除了能讓讀者通過文字領略博爾赫斯的智慧,還可以聽到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博爾赫斯本人的聲音。

博爾赫斯(左)和歌手Edmundo Rivero(中)、音樂家皮爾佐拉(右)的合影。

剛剛過去的8月24日,要是博爾赫斯依然活著的話,他已經117歲了。那天,博爾赫斯的遺孀瑪麗亞·科達瑪(María Kodama)辦了一場小型的派對來緬懷作家,邀請了博爾赫斯生前好友以及文化界人士。切蛋糕的時候,瑪麗亞·科達瑪依照慣例,用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 的《 The Wall》來替代生日快樂歌。這是博爾赫斯非常喜歡的歌,尤其在他生命後階段,每年生日,他都要用這首歌來慶祝生日。

博爾赫斯不僅對文學滿腔熱情,對音樂也有自己的口味。比如他不喜歡貝多芬,但熱愛勃拉姆斯、巴赫。他聽古樂,中世紀音樂,也喜歡民謠,搖滾樂和流行音樂。尤其是披頭四,滾石樂隊,當然,還有平克·弗洛伊德.

瑪麗亞·科達瑪曾在接受BBC訪問時,談起過一樁軼事,有次他倆在馬德裡的皇宮酒店吃晚飯,被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看到了。搖滾巨星跑上前握住博爾赫斯的手說,大師,我是你的超級粉絲!博爾赫斯那時已視力衰退, 看不清對方是誰,就說,請問您是哪位?賈格爾說,我是米克·賈格爾。博爾赫斯說,哦,你是滾石樂隊的。賈格爾受寵若驚,天哪,大師,您居然知道我?博爾赫斯說,是的,要多謝我太太。

作為阿根廷文學巨匠,博爾赫斯與自己國家的音樂——探戈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探戈大師皮亞佐拉在1965年發行過一張專輯《El Tango》,以博爾赫斯的詩歌為歌詞,向他致敬。

同一年,1965年,博爾赫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了一個專題研討會,連續四個下午都在會上發言。他以探戈音樂為引,談了它的起源,城市,它的國家,以及舞者的生活。這番精彩的發言不僅充滿見地,飽含智慧,還相當幽默。

要不是發言無意間被錄下,這些講演也許就只能被與會者聆聽,然後被淡忘。幸運的是,2002年,巴斯克作家Bernardo Atxaga收到了朋友給他的磁帶。這些磁帶來自於另一個小時候就移居阿根廷的西班牙人Manuel Román Rivas。磁帶總長近5小時,分四段。雖然音質不夠清晰,但一聽就知道是博爾赫斯的聲音。Atxaga不知該如何處理,直到十年後的一天,他到牛津大學開會時,遇到博爾赫斯的傳記作者埃德溫·威廉森(Edwin Willliamson), 這位研究拉美文化的英國作家表示對錄音帶很感興趣。於是他們決定一起做些什麼。

2013年11月4日,博爾赫斯的遺孀瑪麗亞·科達瑪對這些磁帶的聲音進一步確認。於是,便有了這本由聲音記錄下來的書《博爾赫斯論探戈 》(El tango:Cuatro Conferencias),該書將於今年秋天由Lumen出版。讀者們除了能通過文字領略博爾赫斯的智慧,還有機會聽到博爾赫斯本人的聲音。

在這5小時的錄音裡,博爾赫斯的聲音緩慢而略顯疲憊。他通過講述探戈音樂的歷史來向世界介紹探戈,可以感受到大作家對於探戈和舞會的喜愛。

《博爾赫斯論探戈 》(El tango:Cuatro Conferencias)書封。

1. 探戈是男人與男人的舞蹈

博爾赫斯說,20世紀初,這是一種男人與男人的舞蹈,卡車司機,肉鋪老闆,少年,跟著街頭手風琴手的節奏,翩翩起舞。要是女人們跳探戈,則被看作傷風敗俗。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探戈是隱秘的,不被談論的。直到有一天,探戈被帶到了巴黎——一座始終被布宜諾斯艾利斯仰望的城市。第一批把探戈帶去巴黎的是阿根廷的拳擊手。就這樣,探戈在巴黎流行起來後,之後又相繼傳到了倫敦、柏林、維也納,甚至還到了聖彼得堡。

1910年,探戈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流行,使得探戈的起源地布宜諾斯艾利斯,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2. 探戈是歡愉的

電影《聞香識女人》中對探戈的演繹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的配樂Por Una Cabeza 《一步之遙》輾轉深情,百轉千回,這首曲子也是探戈音樂流傳最廣的曲目。

博爾赫斯卻說,探戈才不悲傷,也絕非來自貧民窟。至少在它最初開始的時候,探戈是歡快的,它來自有閒階層。與三五好友相聚小酌,一邊玩牌喝酒,一邊看別人格鬥,所以,最初的探戈充滿了雄性荷爾蒙。

博爾赫斯還舉例說,「你看探戈用的樂器,最常見的是鋼琴、風笛和小提琴,後來加上了班多鈕手風琴,這種來自德國的樂器。從這些樂器就可以知道,探戈才不是出自貧民窟。要是探戈來自下層社會,那麼它的配器裡應該有流行音樂裡最常見的吉他。」

博爾赫斯的遺孀也說,「博爾赫斯喜歡傳統的探戈,雖然他聽的不多,但探戈音樂陪伴他度過了童年。」 和探戈幾乎同齡的博爾赫斯說,探戈的起源是從舞會開始的,一開始充滿了爭鬥與歡愉。悲涼與傷感都是探戈發展到後面才賦予的曲調。

《一步之遙》是全球流傳最廣的探戈音樂。這段音樂在電影《聞香識女人》中出現,被中國觀眾廣泛熟悉。這首愛情歌曲的歌名,其實是賽馬術語,如果逐字翻譯,就是「一個頭的距離」。歌詞講的是賭馬的事。也許有時候賭馬會輸,但是換一天,另一匹馬出現,那麼還是會去賭。就像樂天安逸的南美人,對待愛情的態度——世界上不存在百分百安穩的愛情,你總得不停地去嘗試,這就是愛情嘛。

博爾赫斯明確表示過不喜歡Carlos Gardel(電影 《聞香識女人》中探戈曲 《一步之遙》的作者),因為Gardel的探戈歌詞總是非常悲傷,不是男人被女人拋棄後的抱怨,就是義大利的移民在哭泣。這樣的設置雖然加強了探戈的表現張力,但在與最初的探戈相距甚遠。

3. 在音樂中尋找慰藉

1910年,恰逢阿根廷獨立一百周年,阿根廷經濟快速穩固的發展,已遠遠超過原先的宗主國西班牙。藝術方面,探戈的蓬勃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那時大家說,阿根廷真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雖然尚有窮人,但通過一代人的努力就能把問題解決。50年後,當博爾赫斯在1965年的研討會上談起探戈和它的國家時,他說,我們唯一可以欣慰的是,這個國家沒什麼變化,情況和問題都差不多。

所以博爾赫斯建議大家把探戈當成避難所,在音樂裡尋找慰藉——在探戈裡,你可以找到阿根廷消失的歷史,那段用音樂勾勒出的舊時光。用心聆聽,會發現在音樂裡留下的故事有時比文字更多。

就在西語世界再次出版博爾赫斯遺作之時,中文版的博爾赫斯全集的第二輯也於日前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第二輯是博爾赫斯詩歌作品合輯,共收12部作品,既包括1923年博爾赫斯自費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又依次收錄他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版的詩集《面前的月亮·聖馬丁札記》、《詩人》、《老虎的金黃》、《夜晚的故事》、《天數》等等。

博爾赫斯的詩裡,有濃墨重彩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它的清晨和黃昏,它的南區、北區以及破敗郊區的地平線;有曾經生活在這裡的祖輩、父輩;有決鬥和戰爭中的匕首、利劍,鮮血和死亡;有他學習過的語言、讀過的書;有他遊戲的紙牌、棋盤,有他鑽研的編年史、北歐神話;有他自童年起就莫名喜愛的虎、豹,有令他著迷又教他懼怕的鏡子、迷宮……詩人仿佛造物主,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文/唐奕奕)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卡爾維諾:博爾赫斯是一位簡潔大師
    在諸多動機之中,我願意把表達的精練放在首位:博爾赫斯是一位簡潔大師。他能夠把極其豐富的意念和詩歌魅力濃縮在通常只有幾頁長的篇幅裡:敘述或僅僅暗示的事件、對無限的令人目眩的瞥視,還有理念、理念、理念。我最想在這裡強調的,是博爾赫斯使我們看到文學的誕生可以說是被提升到了第二層次,與此同時文學又是源自它本身的平方根: 用後來法國流行的說法,就是一種"潛在文學"。但這種潛在文學的先驅們,全都可以在《虛構集》中找到;他們的作品的理念和方法,都有可能是博爾赫斯自己那位假想中的赫伯特·奎因寫的。
  • 7月31日探戈練習指導舞會 — Pancho公開課分享
    本次主題:Pancho公開課分享主講人:Alec Shen時間:2017年7月31
  • 探戈,孤獨者的三分鐘愛情
    在這三分鐘裡有多投入,現實生活中就必須有多抽離。正如阿根廷著名詩人博爾赫斯,在生平最後一首詩中寫下:「探戈,是孤獨者的三分鐘愛情。」對於探戈的最初印象,應該是王家衛導演的《春光乍洩》。何寶榮雙手包著紗布,不耐煩地要黎耀輝自己練好探戈舞步,盯著他笨拙的練習,又受不了站起來教他。
  • 【探戈傳奇】一代探戈舞王科佩斯,新冠病毒吞噬了他最後的探戈
    20年後,有著75年探戈藝術生涯的國寶級大師,舞臺探戈領軍人,探戈秀創始人胡安·卡洛斯·科佩斯在2020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在與新冠肺炎抗衡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於2021年1月15日23時30分病逝,享年89歲。一代探戈舞王隕落,阿根廷探戈界一片譁然。16日,阿根廷文化部官推發文稱,科佩斯是探戈歷史上最偉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讓百老匯的舞臺發光,在歐洲榮獲掌聲。
  • 《21世紀的探戈音樂會》向福田進一大師致敬
    《21世紀的探戈音樂會》向福田進一大師致敬
  • 羞澀的博爾赫斯
    ◎ 魏天無 (武漢 大學教授) 阿根廷詩人、作家博爾赫斯很喜歡旅行。有一次蘇珊·桑塔格好奇地問他:「你從旅行中得到什麼呀?」他回答:「我去的每一個地方,人們對我都那麼好。」在桑塔格印象中,博爾赫斯很可愛,而且相當的孩子氣,完全一副無助的樣子,「他從未真正有過成年人的生活。我覺得,他並未真正有過性生活」(《蘇珊·桑塔格談話錄》,姚君偉譯)。
  • 【星雲大師對你說】人我之間要跳探戈
    親子、朋友、同窗、上下之間,何嘗不是要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處,有進有退,才能恰到好處?總而言之,人我相處之道就是要彼此跳探戈。大師致贈《佛光大藏經‧禪藏》予國立編譯館,由館長趙麗雲代表接受。蠲除成見 思想終能相契佛門裡有一句話說:「啐啄同時。」人我初識有如剛學「探戈」,難免腳步不一,但只要我們肯蠲除成見,以誠相待,終有思想相契的一天。
  • 博爾赫斯的影子|何塞·多諾索
    我尾隨著他走進市中心的街道不知為什麼,我記得當時那些街道空寂無人,平平靜靜,因為我有一種癖好:我要是對什麼人感興趣,就不近不遠地跟著他,看他在不知道有人觀察他的時候表現如何。他不時和他的同伴停在一家的門前或窗前,用手杖指著高處的大陽臺或某一盞燈,對他的女伴做一番解釋,然後繼續往前走。他們走進地鐵口,我也跟了進去。他們坐在一條長凳上談起來,仿佛是在圖書館或客廳裡。
  • 博爾赫斯和他的迷宮
    博爾赫斯取得的文學成就是如此輝煌,以至文學青年們所熟悉的文學大牌幾乎都對博爾赫斯讚譽有加,這其中就有卡爾維諾、馬爾克斯、薩略、帕斯,埃科、桑塔格等,我認為卡爾維諾對博爾赫斯的評價最為準確:「在小說創作中,如果要我指出誰是最完美地體現了瓦萊裡關於幻想與語言的精確性這一美學理想並寫出符合結晶體的幾何結構與演繹推理的抽象性這類作品的人,那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博爾赫斯的名字……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
  • 詩歌散文小說集大成者,博爾赫斯十句經典語錄,有內涵,有深度!
    沒錯,百分之百是博爾赫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博眾家之所長,享譽世界的偉大作家筆下活靈活現的文字魅力。他是偉大的文學巨匠,又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創作大師,被絕大部分文壇學者及作家公認為20世紀中期顛覆小說世界的偉大作家。他的這種全新的小說寫作方法,被後輩作家一直模仿,被譽為「作家們的作家」。
  • 博爾赫斯的地圖冊: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和瑪麗亞·兒玉旅行攝影巡迴展開幕
    2019 年也是博爾赫斯誕辰 120 周年。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西班牙語文學大師近日,由阿根廷駐滬總領事館聯絡,在博爾赫斯國際基金會每個題目都獨立成章,既有形象,又有文字。發現前所未知的事物不是辛伯達、紅頭髮埃裡克或者哥白尼的專業,人人都是發現者。開始先發現苦、鹹、凹陷、光滑、粗糙、彩虹的七色和字母表上的二十幾個字母;接著發現面龐、地圖、動物、天體;最後發現懷疑、信仰和幾乎完全能確定的自己的無知。瑪麗亞· 兒玉和我一起驚喜地發現了各各不同、獨一無二的聲音、語言、晨昏、城市、花園和人們。
  • 抖音上的孤單探戈是怎麼火爆的?
    這個短視頻在抖音上的tag是#孤獨探戈#,就像野狼Disco 一樣,孤單探戈在抖音上也掀起了一陣模仿秀。孤獨探戈到目前的總播放次數超過了17億次,什麼概念?超過了中國人口總數。  那麼孤單探戈是怎麼火起來的
  • 《最後探戈》:探戈是孤獨者的三分鐘愛情
    而「最後探戈」指的就是他們在1997年東京的那一場演出,那是他們一起跳的最後一支舞。所以影片有一個很有趣的倒敘結構:80歲的瑪利亞回憶20年前的那場別離和自己的一生;導演用探戈舞重述他們的戀情。事實上,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也許正好合上了探戈舞的精神:左顧右盼、醋意大發、蟹行貓步、深沉哀愁,探戈舞就是一場男女用生命自願投入其中的戰爭或搏鬥。是在地獄中,用彼此的臂彎和足尖創造天堂的努力。所以,儘管合作後期他們咬牙切齒、疏離冷漠地共舞,卻不僅沒有失去其藝術性,反而有一種令人靈魂震顫的力量。
  • 七個半小時的《撒旦探戈》,奠定了貝拉·塔爾的大師地位
    不知怎麼的,你也能在銀幕上感受到。你成為了它的一部分。」《撒旦探戈》「我一個月前看了這部電影,說實話,我不會做出任何更改,」塔爾說「在1990年的柏林電影節上,有個傢伙走到我面前說,『匈牙利正在改變。你可以回來了。』我照做了,只有在那時我才能開始製作《撒旦探戈》。」
  • 博爾赫斯:現實是文學、藝術 以及我們孤寂童年回憶的羊皮紙
    突然間黃昏變得明亮因為此刻正有細雨在落下或曾經落下。下雨無疑是在過去發生的一件事by 博爾赫斯博爾赫斯:現實是文學、藝術以及我們孤寂童年回憶的羊皮紙「時間永遠分叉,通向無數未來」對於雙目失明的老年博爾赫斯而言,他不是什麼大師,只是一個亟待女人照顧的老翁。讀博爾赫斯最大的桎梏是,如何在現實和想像中,苟合那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文字泛起的波瀾。
  • 巴黎最後的探戈
    巴黎最後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馬龍·白蘭度 、瑪麗婭
  • 為博爾赫斯讀一首詩—保羅•瑟魯
    南方人勇敢,可是勇敢的人也許不會成為好戰士。你覺得呢?」單單勇敢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好戰士,我說,就跟單單有耐心不能讓你成為釣魚好手一樣。勇敢有可能讓一個人無視危險,而有勇無謀,則有可能讓人送命。「但是人們尊重戰士。」博爾赫斯說,「所以沒人真正覺得美國人有什麼了不起。如果美國是個軍事強國,而不是個商業帝國,人們會尊敬它。誰尊敬商人?
  • Trio MJC 爵士探戈三重 阿根廷 探戈 Tango from Argentina
    多次應邀前往荷蘭,中國,日本,埃及,哥倫比亞等國家舉辦巡演音樂會和大師班講座。在阿根廷CIRIACO探戈標準大樂團和「Damian Torres探戈六重奏樂團擔任鋼琴手,該六重奏專輯「Abriendo court」入圍阿根廷最高級別探戈音樂比賽Gardel獎提名。
  • 乏味的「天才之作」:電影《公民凱恩》|博爾赫斯
    ∞ 外灘TheBund 外灘畫報*文: Colin Marshall翻譯: 汽車大師編輯: Agne一部不可抵擋的電影《公民凱恩》(在阿根廷被譯作《大國民》The Citizen)至少有兩個劇情。*博爾赫斯這篇影評應該是來自博爾赫斯的隨筆集英譯本《Selected Non-fictions》(第1卷P258,Viking,1999)。該書的英譯者有Eliot Weinberger,Esther Allen,Suzanne Jill Levine三人,不清楚是哪一個人翻譯了這篇。
  • 【探戈傳奇】拉瓦連:八十歲之後還有夢想
    但他的老師並非自己的家人,而是埃拉迪奧·布蘭科(Eladio Blanco),後者是胡安·達裡恩佐(Juan D』Arienzo)傳統樂團的班多鈕手。更厲害的是,他手下有100多名學生!要知道那是歷史上樂團最多的年代,對樂手的需求量非常大。布蘭科的工作除了在最頂尖的樂團演奏和傳授學生之外,還要給不同樂團輸送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