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在冷庫裡分揀沙梨,準備供應春節市場
25日晚9點多,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支部大院裡一片寂靜。麻耀東像往常一樣用手機跟4歲的女兒視頻聊天,聽女兒講述當天在幼兒園發生的趣事。
「劉老師問我,你爸爸是做什麼工作的,怎麼沒見過你爸爸來接你?我說我爸爸是賣沙梨的!」只聽女兒奶聲奶氣地說。
麻耀東笑著說:「寶寶你說得對,爸爸就是幫助群眾賣沙梨的,沙梨賣好了,大家就有錢了!等明年春天,爸爸帶你到村裡看看,這裡到處都是梨花,白色的梨花鋪滿山坡,可好看了!」
掛了女兒的電話,麻耀東又翻開筆記本。這幾天,他忙著村裡新一年的規劃,已經好幾個晚上沒有睡過踏實覺了。
麻耀東的擔憂是有原因的。
麻耀東是市商務局駐關廟村第一書記。一年多的駐村工作,讓「賣沙梨」成了麻耀東工作的核心,「沙梨書記」也成了他生活中的標籤。
2020年,在金珠沙梨產業的帶動下,關廟村的164戶貧困戶766人全部脫貧,金珠沙梨發展到了3500多畝,村民人均收入接近1萬元。
錢袋子鼓了,村民的生活變好了,大家由衷地高興。可是,說起未來產業的發展,不少村民還是有些迷茫。
就拿去年沙梨銷售情況來說,村民們種植的沙梨品種不一,價格也不同,有的賣幾毛錢一斤,但有的批發價都能賣到4塊錢一斤,零售價高的能賣到10多元一斤。金珠沙梨的口感也差別很大,大多數農戶種植的沙梨口感酸澀,但有個別農戶種植的新品種甜度大,酸澀感極小。
這兩天是沙梨剪枝的關鍵時節,剪的好壞決定著來年的收成。有些農戶在果林裡忙得不可開交,有些農戶卻幹勁不足。
這不,這兩天,就有村民來找麻書記聊心事。
「麻書記,人家一斤沙梨的價錢是咱的好多倍,我們明年不想種了。」
「麻書記,俺家明年想換換品種,可是這梨樹拔了重栽,過兩年才能結果,我這心裡沒底呀!」
做群眾工作,麻耀東還是很有辦法的。他給大家講起了去年關廟村舉辦「梨花節」的事兒。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關廟村上下老小陷入了擔憂。往年,梨花盛開的三月,關廟村的「梨花節」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村民以此為契機宣傳推介金珠沙梨,提前對接採購商家。可是2020年疫情期間,「梨花節」還辦不辦?這是擺在村幹部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經過商議,大家認為「梨花節」是關廟村的一個品牌,也是村民們銷售沙梨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須辦。而如何舉辦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是擺在大伙兒面前的又一個難題。
經過駐村工作隊的商量,大家創新性提出「雲賞花、雲認養、雲幫扶」思路。藉助網際網路,關廟村辦了一場「雲上梨花節」,通過5G全網直播方式全面展現梨花的綻放過程。經過多方努力,有600餘名愛心網友幫助貧困戶提前鎖定超過8萬元的收益,這個活動還被央視新聞頻道報導,極大提升了關廟村金珠沙梨產業的知名度。
麻耀東一邊說著,村民們一邊不停地點頭。
從首屆洛寧「雲上梨花節」說到了「金珠沙梨熟了」採摘節,再到北京新發地金珠沙梨推介會,回顧一項項活動,麻耀東不僅給村民們算了一筆明白帳,也堅定了村民們的信心:去年,村裡的金珠沙梨在各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部消化,就連10萬斤小梨也被收購用於生產加工沙梨產品。這份信心必須有!
翻開麻耀東的筆記本,關廟村新一年的工作計劃已經逐漸清晰:探索「電商銷售+延伸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一方面與耕雲社、拼鮮團、嗨團等電商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擦亮金珠沙梨品牌;另一方面對接洛陽市全福食品有限公司,進一步發展延伸沙梨產業鏈,研發金珠沙梨餅、沙梨膏等沙梨深加工產品。在產業發展方面,關廟村將加強土地流轉,通過現代化種植手段提高畝產收益,打造金珠沙梨產業新的標杆。
來源:洛陽日報記者 李迎博 通訊員 金婷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