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網絡信息安全不容樂觀(下)

2021-01-17 中科信安

美國電信巨頭 Verizon 每年都會發布年度數據洩露報告(DBIR)。Verizon 不僅綜合了多個合作夥伴的數據分析,而且還採用了嚴格的數據驅動方法來分析安全漏洞和事件。連續發布10年來,DBIR 報告已經成為安全行業的重量級調查報告,值得安全從業者仔細研讀。

由於報告本身描述眾多,本文選取了其中最後的部分——年度信息安全事件,進行解讀、匯總,以供各位讀者參考。

之前已經給大家總結了上半年的每月重大信息安全漏洞事件,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半年的。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七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影響1億美國公民和600萬加拿大人的數據洩露事件。

7月29日,美國第一資本投資國際集團(Capital One)披露其數據遭洩露,影響了1億美國人和600萬加拿大人。

Capital One表示,2005年至2019年,用於申請信用卡的個人信息被洩露,包括客戶姓名、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和收入。但實際上,除信用卡申請信息外,部分信用卡客戶的數據也被洩露,包括客戶信用評分、信用額度、餘額、付款歷史、聯繫方式等。大約100萬個加拿大社會保險號碼、14萬個美國社會保險號碼和8萬個銀行帳號也可以被訪問。

該公司表示,此次數據洩露是由配置出現漏洞引起、由外部安全研究人員向其披露的。該公司已在7月19日獲悉並立即修復了配置漏洞。訪問這些數據的人現在已經被捕並拘留。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八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英國生物特徵資料庫洩露了數百萬條記錄。

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14日報導稱,研究人員在Suprema的Biostar 2生物識別鎖定系統中發現了一個安全漏洞,該系統允許他們訪問超過100萬個身份驗證數據。

這些數據包括指紋和面部識別數據,未加密的用戶名和密碼,甚至是員工個人信息。 Suprema生物識別認證系統擁有許多公司和公共機構客戶,包括英國大都會警察局,國防承包商和銀行,還有美國、巴基斯坦、芬蘭和印度尼西亞的跨國公司。

以色列研究人員Noam Rotem,Ran Locar和vpnmentor在Suprema中發現了一個安全漏洞,並獲得了訪問Biostar 2資料庫的權限。

最令人震驚的是,在獲得訪問權限後,安全研究人員發現資料庫缺乏應有的保護,並且大多數據處於未加密的存儲狀態,因此可以輕鬆訪問總數超過2780萬(超過23GB的數據)記錄。

除敏感信息外,安全研究人員還可以輕鬆監控存儲的生物識別數據的實際使用情況。例如,要實時查看哪個用戶通過特定安全門進入任何設施,甚至查看管理員帳戶的密碼。此外,研究人員可以編輯某人的帳戶並添加他們自己的指紋。

因此從理論上講,攻擊者可以突破所有需要被授權進入的地方。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九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近500萬DoorDash用戶在數據洩露中受到影響

DoorDash今天宣布,其安全漏洞影響了490萬用戶。據該公司稱,2019年5月4日,一個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獲取了2018年4月5日之前加入該平臺的DoorDash用戶的信息,包括消費者、送貨司機和商家。

黑客可訪問的信息包括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用於送貨的物理地址、訂單歷史記錄、電話號碼和密碼,這些本來都是使用哈希和鹽析技術加密的。該公司建議用戶重置密碼,並聲明沒有任何密碼被洩露。

DoorDash透露,一些消費者支付卡的後四位數字也受到了攻擊,但沒有訪問完整的支付信息,包括完整的卡號或CVV安全代碼。但是,大約10萬名DoorDash司機的完整駕照號碼被洩露。

DoorDash聲稱,為了應對這一事件,它增加了許多額外的安全層來保護用戶數據,並改進了允許訪問其系統的安全協議。該公司正在尋找受此次洩露影響的個人用戶,但該公司尚未披露受影響用戶目前需要採取的任何額外行動。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十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2000萬俄羅斯人的稅收和個人身份信息可公開訪問

8月據外媒報導,有研究人員披露,一個存有2000萬條俄羅斯公民納稅記錄的數據集群並未設置任何安全措施,所用訪問者均可通過公共網絡查看這些信息。此次事件中被暴露的信息包括納稅人姓名、地址、居留身份、護照號碼、電話號碼、稅號、僱主姓名及其電話號,以及納稅額等。

據了解,這個AWS Elasticsearch數據集群由多個資料庫組成,其中兩個資料庫存有俄羅斯公民的稅務及個人信息:一個資料庫存有2010年至2016年間的1400萬條納稅記錄,另一個則存有2009年至2015年間的600萬條納稅記錄。受影響的俄羅斯公民多居住在莫斯科及周邊地區。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十一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英國工黨系統遭受大規模DDoS網絡攻擊

11月12日,據報導,英國工黨系統遭受大規模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網絡攻擊。工黨發言人稱,網絡攻擊影響了其網站以及在線競選平臺。

該攻擊使用受感染計算機殭屍網絡向伺服器發送請求,並使伺服器不堪重負。

網絡記錄顯示,工黨是Cloudflare公司的客戶,Cloudflare公司為工黨的大部分網絡提供了DDoS保護服務。該公司通過提供所需的額外容量、過濾流量以僅處理合法請求,並將網站的「緩存」版本存儲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從而保護客戶免受DDoS攻擊。該事件已上報至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十二月重大信息安全事件:2100 萬 Mixcloud 用戶數據在暗網出售

在線音樂流媒體服務 Mixcloud 最近遭到黑客的攻擊,用戶數據在暗網上出售。超過 2000 萬個用戶帳戶的數據遭到曝光。這些數據包括用戶名,電子郵件地址,SHA-2 哈希密碼,帳戶註冊日期和國家 / 地區,最近一次登錄日期,IP 地址以及個人資料照片的連結。

黑客以 0.27 比特幣(約合 2,000 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數據。Mixcloud 目前正在積極調查此事件,並且建議用戶將密碼重置。

2019年度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總結

政府行業數據洩漏事件、勒索病毒事件,幾乎每月、每周、每天都有發生,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究竟如何體系化、系統化進行數據安全防護建設?

這是每個政府行業信息安全從業者都在思索和探究的問題。

相關焦點

  • 2017國內移動端十大安全事件:個人信息安全成關鍵詞
    回看2017年的網絡安全大事記,比起PC端WannaCry橫掃全球,NotPetya和BadRabbit攻擊歐洲等轟轟烈烈的重大安全事件,移動端安全威脅似乎更接地氣,與我們的生活更加息息相關。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年度國內移動端十大安全事件。
  • 華雲安亮相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
    12月22日,數字經濟與數據安全高峰論壇暨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在京召開。在全球數字融合的大背景下,數據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數據安全成為數字中國建設、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安全漏洞泛濫、攻擊門檻降低導致全球安全事件頻發,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為核心開展攻防演練,提高安全防禦能力成為全球主流。從今年我國的攻防演習情況來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行業的網絡安全情況不容樂觀。網絡安全的本質在對抗,對抗的本質在攻防兩端能力較量。過去的以合規為導向的安全建設,遠遠不能滿足真實的網絡安全需求,網絡安全建設的能力,將從合規驅動逐漸過渡到對抗驅動。
  • 時代新威參加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
    本次宣貫會旨在宣傳貫徹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研究和探討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如何服務好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及網絡安全領域引入保險的對策與機制等議題。
  • 百度2019年信息安全治理:處理有害信息531.5億餘條,拒絕不合規廣告...
    今天,百度發布2019年度信息安全綜合治理年報,向網民周知百度在2019年度處理網絡虛假有害信息、保護網民權益方面的相關行動和信息。12月,百度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2019年網絡犯罪防範治理研究報告》,系統梳理了網絡黑產的總體規模、特徵和治理建議。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也在2019年全面升級。
  • 網絡信息安全如何避免數據被盜用
    打開APP 網絡信息安全如何避免數據被盜用 GDCA數安時代 發表於 2020-05-17 10:42:54 如今已是網絡信息化時代
  • 2019年中國網絡安全大事評選揭曉
    2月25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19年中國網絡安全大事在京發布。此次活動通過對2019年重大網絡安全事件的梳理,採用專家組評選和網絡投票的方式,評選出2019年網絡安全大事件。
  • 安全守護夢想——安恆信息成為成都世界大運會網絡安全官方獨家...
    讓成都全面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面向未來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的重大機遇。而這背後,成熟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正如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大運會執委會副主席、運行總監韓軼所言,我們要在「中國網絡信息安全之城」的建設道路上,安全向未來!
  • 深度|《信息安全技術 政務信息共享 數據安全技術要求》標準解讀
    在電子政務外網網絡規劃、認證授權管理、統一接入和跨網數據安全交換等方面,國家信息中心都具備規劃級落地能力。 本標準的制定和發布,為政務數據在應用方面的安全保護提供借鑑,也為政務數據治理體系建設和政務大數據安全應用提供指導,對動態流轉場景下的政務數據應用具有普適性和指引性。
  • 關注 |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與國家安全
    谷歌的工程主管,被稱為「信息安全公主」的帕裡薩·塔布瑞茲評價該片是她所見過的「最為準確的有關信息安全的電影」。與高昂的投資相比,這部電影的票房並不好。故事情節不夠緊湊,被定義為了爛片,可這畢竟是首部以工業基礎設施與信息安全對抗為題材的商業電影。如果你是一名工業控制系統從業者,對電影中的PLC一定再熟悉不過了。而且,電影中模擬攻擊的目標—恰恰是我國的核電站!!!
  • 南通市信息網絡安全協會聘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評審專家
    2020年3月,我市組建了第一批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評審專家,運行近一年來,專家組在指導網絡運營單位科學準確定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糾正了以往一些信息系統「定級偏高或偏低的」情況。但隨著工控系統、物聯網、移動互聯的大量應用,現有的評審專家數量結構還不夠合理,為此,市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本協會,組織增聘一批行業專家,充實我市等保定級評審專家隊伍。
  • 2019年度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發布
    為充分總結和宣傳食品安全法治建設重要成果,秉持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理念,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美團點評食品安全辦公室共同評選、聯合發布2019年度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至此,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已經連續發布5年。
  • 人民直擊:堵住「池子事件」背後的信息安全池子漏洞
    如何避免發生下一個「池子事件」? 啟動立案調查,後續程序有哪些? 5月6日,「池子」在微博上稱,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未獲其本人授權,將其個人賬戶流水提供給糾紛相對方笑果文化公司。中信銀行隨後發微博向池子致歉,表示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涉事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 2020年隱私安全&信息洩露大事件回顧
    回望2020,我們梳理了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信息洩露事件,以史為鑑。川普指責蘋果疑犯手機都不願解鎖1月15日,川普指責蘋果:幫了你那麼多,連個疑犯手機都不願解鎖。FBI,為其提供了電話支持,並提供了 iCloud 備份、帳戶信息和多個帳戶的交易數據等相關信息 1 月 15 日,川普炮轟蘋果,要求蘋果配合 FBI 的調查10.8億次電信詐騙案抬頭1月16日,從工信部獲悉,2019年全國共攔截詐騙呼叫10.8億次,關停重點地區詐騙號碼88.8萬個。
  • 天喻信息:2019年年度報告
    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度報告2020 年 5 月第一節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 工業控制系統的信息安全問題
    根據控制系統的應用特性,可以分為安全相關的應用和非安全相關的應用。安全相關的應用一旦失效,可能會造成受控制的物理系統發生不可恢復的破壞。如果這類控制系統遭受破壞,將會對公共健康和安全產生重大影響,並導致經濟損失。
  • 安恆信息為三亞亞沙會信息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提供保障
    網絡安全是各大賽事重要的支撐,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以下簡稱「亞沙會」)網絡安全工作正在部署當中,亞沙會組委會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亞沙委」)高度重視網絡安全。據了解,安恆信息作為「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網絡安全技術服務支持單位」,為守護亞沙會網絡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面檢驗亞沙會信息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工作中已初顯成效。  經亞奧理事會、中國奧委會和三亞亞沙會組委會達成一致,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於2021年4月2日至10日舉辦,亞沙會與亞運會同為亞洲體壇盛會,均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風範的重要窗口。
  • 77.7%的網民遭遇過信息安全事件:拒做「透明人」
    不計其數的推銷電話、垃圾簡訊,層出不窮的網絡詐騙……中國消費者協會研究表明,85.2%的公民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情況。信息洩露不僅侵犯公民隱私權,往往還會導致名譽受損、經濟損失。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網民信息安全狀況研究報告》顯示,77.7%的被調查網民遭遇過信息安全事件,並且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總額大約為194億元。
  • 安芯網盾獲WitAwards 2020中國網絡安全年度創新產品
    12月29日,以「數字轉型,安全超頻」為主題的CIS 2020網絡安全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WitAwards頒獎盛典在主論壇揭曉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創新年度評選結果,安芯網盾作為內存安全的開拓者和領軍者,代表產品「安芯神甲智能內存保護系統」獲得2020年度創新產品獎。
  •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信息規則(徵求意見稿)
    發生以下情況應當立即報告民航局及地區管理局:(一)非法幹擾事件;(二)重要安全威脅信息;(三)重大空防安全隱患;(四)其他擾亂民航運營秩序、危害航空安全的重大安保事件。在事件先期處置後24小時內以及在處理完畢後15個工作日內,按照有關規定書面報告地區管理局。
  • 「刷臉」被濫用,生物信息安全如何捍衛?
    「購買火車票乘客查驗車票和身份證聯網查詢完全可以滿足查驗身份的需求,刷臉是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有重大的數據洩露安全隱患,不能因為抓住了少數犯罪嫌疑人就用全國火車乘客的人臉識別生物信息冒風險。」劉春泉表示。劉春泉認為,人臉識別信息屬於生物識別信息之一,屬於敏感信息,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帶來嚴重後續問題。一般進小區、地鐵進站等,都不符合「合法正當必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