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許多國家靠出口礦產日子就可以過得很滋潤。位於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王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它以豐富的磷酸鹽資源聞名於世。據估計,摩洛哥磷酸鹽儲量有580億噸,佔全球蘊藏量的四分之三。按照目前每年3800萬噸的開採量,能夠開採1500年。摩洛哥的磷酸鹽不但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因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行銷全球。
中國是摩洛哥磷酸鹽的大客戶,在80年代時,最多一年從摩洛哥買了120萬噸,現在每年的採購量也在百萬噸左右。2019年摩洛哥磷酸鹽出口額50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靠著磷酸鹽的出口,在上世紀80年代末,摩洛哥人均GDP就突破了1000美元。1992年摩洛哥人均GDP達1300美元,是中國的3倍之多,是非洲少數幾個富國之一。
總部位於卡薩布蘭卡市的摩洛哥磷酸鹽集團(OCP)是世界最大的磷礦和磷酸生產商和出口商,也是世界最大的磷肥生產商之一。它是摩洛哥最大國有企業,擁有摩洛哥全部的磷礦資源開採權。下轄四大磷酸鹽礦區,總面積達88.4萬公頃。現有5個附屬公司,6個合資企業,每年為摩洛哥政府貢獻了大量的稅收。
摩洛哥的磷酸鹽資源主要集中於從阿特拉斯山西側到大西洋沿岸的廣大地區。在幾百萬年之前,這裡是一片海洋,成群的海洋動物在此繁殖、死亡,逐漸在海底形成一片骨架層。由於地殼的運動,海底慢慢上升露出地面,形成陸地,具備了開採條件。
在摩洛哥獨立之前,其磷酸鹽資源一直為西方資本所控制。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逐步收回了磷酸鹽的開採、運輸和銷售等權力。實現國有化後,摩洛哥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逐步提高機械化程度,迅速擴大了開採的能力。在擴大開採能力的同時,摩洛哥還注意發展磷酸鹽的化學工業,以改變長期以來單純把磷酸鹽作為初級原料出口的狀況。
除了磷酸鹽產業外,摩洛哥還把漁業、旅遊、化工、汽車、航空和電子產品作為經濟支柱產業。
摩洛哥人口以中東和歐洲的混血人為主,地理位置優越,擁有綿長的海岸線,還有撒哈拉沙漠、雪山、古堡、千年古城等,阿拉伯風情濃鬱,旅遊資源豐富。每年接待國際旅客超過2200萬人,每年創匯收入超過80億美元,是其第二大外匯來源。
長達1700多公裡的海岸線,近110萬平方公裡的可捕撈海域面積,使得摩洛哥擁有廣闊的漁場,是世界上漁業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非洲第一大產魚國。2016年摩洛哥漁業產量為140萬噸,其中沙丁魚、章魚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歐美超市裡的沙丁魚罐頭絕大部分產業摩洛哥。
自獨立以來,摩洛哥就致力於發展汽車工業,特別是雷諾丹吉爾工廠的投產運行後,成為非洲和阿拉伯地區最大的汽車組裝廠。2014年摩洛哥的汽車年產量超過40萬輛,產值首次超過磷酸鹽產業,成為出口創匯第一產品。
2019年摩洛哥GDP突破1200億美元,人均GDP達3300美元,雖然它不如海灣產業國富裕。但是摩洛哥人卻過的很平和,臉上充滿了滿足感。因為百姓的日子過得安逸,在多年前席捲中東北非一帶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中,摩洛哥是僅有的幾個沒有受到波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