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的香港美食推薦發出了第一篇——方便遊客篇(沒看過的同學可以查看歷史消息),主動幫轉的朋友大概是我開公眾號以來最多的一次。說明了什麼問題?直白一點,民以食為天。小清新一點,惟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啊!
今天進入常客進階篇。以前好像覺得到香港玩是「出境遊」不方便,現在看看你周圍,每年多次來港的大有人在吧?從北方城市飛到香港和飛深圳時間沒區別,南方的朋友就更方便了,而大廣東地區的,估計周周來的都不在少數。來的次數多了,總歸想試試不一樣的美食,但也希望交通不要那麼難找,那麼今天這篇就是送給有這些要求的「訪港常客」的~
尖沙咀
雲來軒
地點:尖沙咀棉登徑17-23號華楓大廈1樓全層
菜式:粵菜
人均:港幣200-400
推薦:金磚豆腐、一口燒腩仔、生煎金沙龍皇帶子
注意事項:這家在樓上,有電梯,但是一般不開。有嬰兒車或輪椅的,請先派個人到樓上,請服務員幫忙開一下電梯。
要不要貢獻出這家,我很掙扎啊。畢竟這算是我在尖沙咀的秘密請客基地,在遊客如織的尖沙咀,地點卻隱秘的不像話。門臉也很低調,每次帶朋友走過去的時候,他們都一臉懷疑,直到上樓看到高朋滿座他們才終於放寬心。兩三筷入口,驚呼連連;酒足飯飽後,基本就給跪了。在八大菜系中,粵菜已經是以精緻而著稱了,這家則是精緻中的精緻。原材料、烹飪手法、調味、擺盤、創新性,樣樣考究。我發現每次同去的遊客朋友幾乎都會把剩菜打包,說是晚上當宵夜吃,我一看時間,都已經9點多了,您這宵夜是打算要幾點吃呀?不過我也理解,食物太美味,真是一口都不想浪費,晚上就算肥死也要把這剩的吃掉啊哈哈。
好時沙嗲
地點:尖沙咀麼地道63號好時中心144-148號鋪(近地鐵尖東站)
菜式:新加坡菜
人均:港幣200
推薦:叻沙、粉絲蝦煲、串燒、海南雞飯
好時沙嗲在尖東屹立33年不倒,近期曾短暫停業,後又戲劇性重開,對港人來講,除了口味,更有回憶在其中。我第一次吃還是在中文大學讀書時,和幾個同學一起去的。當時我們都不知道新加坡菜是怎樣的,只是覺得好吃。直到後來真的去過新加坡,再回來吃好時沙嗲,才更加佩服它的正宗。叻沙、海南雞飯等都屬常見了,特別要提的是他家的粉絲蝦煲,精髓都在粉絲裡,吸飽了蝦湯的汁,每一口都非常入味。
銅鑼灣
莆田
地點:銅鑼灣波斯富街99號利舞臺廣場7樓A鋪(其它多個地區亦有分店)
菜式:福建菜
人均:港幣200-400
推薦:椒鹽豬手、鹽焗蟶子、九轉小腸
今年開始大舉在香港開店的莆田,是新加坡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原諒我這個土鱉,以前說到福建菜就只知道「沙縣小吃」,直到我遇到莆田:椒鹽豬手的皮香脆無比,裡面的膠質又異常軟糯;鹽焗蟶子的做法最大化的保留了蟶子的鮮美,配啤酒極佳。
聰嫂星級甜品
地點:銅鑼灣耀華街11號地鋪(就在時代廣場附近,但是在小巷中不容易找,請用谷歌地圖導航)
菜式:港式甜品
人均:港幣50
推薦:龍眼椰果冰、榴槤水晶珠
曾幾何時,發記甜品是我在銅鑼灣的最愛。可惜後來分店開的越來越多,質素卻開始下降。好在銅鑼灣還有聰嫂,並且品質如一。其它各處都有的芒果或榴槤甜品,聰嫂這裡都有,並且用料實在、味道一流;別處少見的龍眼冰,算是聰嫂的特色。喜歡清爽口感的,推薦試試龍眼冰。
中環
九記牛腩
地點:中環歌賦街21號地鋪(近港鐵上環站)
菜式:粉面
人均:港幣100
推薦:咖喱牛腩伊面
注意事項:星期日和公眾假期休息,就是這麼任性。不休息的日子永遠要排大隊。
九記牛腩不用多說了吧,幾乎每一個香港美食攻略都會提到。但是這個地方其實並不好找啊,不算是一個交通很方便的地方。咖喱牛腩伊面是我最推薦的,伊面真是神奇的東西,又軟又勁道,吸滿咖喱汁,別提多香了。我老妹來過香港多次,每次卻都只惦記這一碗咖喱牛腩伊面。而不少在港生活多年的朋友,要離開香港前,也都說想再吃一次九記牛腩。這正是九記牛腩的魅力所在吧。
Glasshouse
地點:中環港景街1號國際金融中心4樓4009號鋪
菜式:西餐cafe
人均:港幣100
推薦:黑松露薯條、下午茶甜點套餐
我有兩條友,我們仨都是平時很注意健身、練得很勤很猛的那種,但我們一旦聽說哪裡有好吃的薯條,就一定第一時間衝過去,根本不顧卡路裡這件事。這家Glasshouse就是這樣被發掘的,他家的黑松露薯條真的非常贊,炸的熱辣香脆,搭配的黑松露醬也是真的有黑松露香氣而不是那種香精味。加分項在於窗邊位可以看到中環的摩天輪,傍晚時華燈初上的感覺很好。
一樂燒鵝
地點:中環士丹利街34-38號地鋪
菜式:港式燒臘
人均:港幣100
推薦:燒鵝
以前一提到燒鵝,我就覺得一定得去深井吃。後來發現了一樂,就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去深井了。這家是米其林一星餐廳,茶餐廳的環境,米其林的享受。燒鵝肥而不膩,皮脆肉嫩,酸梅醬的清爽口感剛好可以突出脂肪的香味而去掉其油膩感,配白飯或湯瀨粉,是極滿足的一餐。
灣仔
築地·山貴水產市場
地點:灣仔碼頭2樓
菜式:日式料理
人均:港幣100
推薦:特上山貴丼
山貴水產是日本築地其中一家大型水產商,在香港灣仔碼頭開了這個迷你版築地,食材是每天新鮮空運到港的。市場裡有專門賣飯的、賣壽司的、賣燒物的、賣酒的等等。我最推薦的是賣丼的那家,有不同搭配的丼可以選擇,一定要選有海膽的!給的量非常實惠,海膽又新鮮至極,我們曾三個人吃兩份,吃完都飽到不行。
甘牌燒鵝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226號寶華商業中心地鋪
菜式:港式燒臘
人均:港幣100-200
推薦:各式燒味
又一家米其林一星的燒味餐廳。與大名鼎鼎的鏞記是同一家子,只是鏞記陷入爭產案,餐廳質素每下愈況飽受詬病,甘牌倒是蒸蒸日上。甘牌的用餐環境也比一般燒味餐廳寬敞、優雅些。叉燒、燒鵝、燒肉,都是百吃不厭的。
金鐘
KOKOMI
地點:金鐘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LG1樓002號鋪
菜式:日式料理
人均:港幣200
推薦:午市定食套餐
金鐘是多條港鐵線路的交匯處,再加上屬於金融中心區,地價高,餐廳的價格也隨之上漲。這家餐廳食材的新鮮度絕對是高檔餐廳的水準,因此晚餐價格很貴,但是畢竟也要照顧周圍的上班族,他們又不是個個都是金融大亨,所以午餐時來這裡吃定食套餐還是很划算的,性價比極高。
天后
華姐清湯腩
地點:天后電氣道13號A地鋪
菜式:港式粉面
人均:港幣50-100
推薦:清湯牛腩河
上面說過的九記牛腩最出名的是咖喱牛腩伊面,但如果你要吃清湯牛腩,我推薦華姐。九記的清湯腩肥肉和筋較多,略顯肥膩,不愛吃牛的可能還會覺得有小小邪味,而華姐的清湯腩就絕對不會有這些問題。湯水清爽乾淨得很,牛肉也非常軟爛。
深水埗
劉森記面家
地點:深水埗桂林街48號地下
菜式:港式粉面
人均:港幣50
推薦:蝦籽撈麵、鮮蝦雲吞麵
一般遊客恐怕不太會來深水埗,這裡是香港的舊區,目前是3C產品集散地,手機殼之類賣的比某寶貴多了。但是本地人都知道,深水埗隱藏了許多市民美食。劉森記面家就是其中一間,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招牌是竹升面,用現在時髦的說法,叫匠心精神,也就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傳統。我覺得更感人的是他的真材實料,一份蝦籽撈麵,滿滿的蝦籽厚厚鋪了一層,幾十年來都是這樣以誠待客。雲吞麵、豬手面也都相當實惠。
(這裡還有一樁趣聞,當年看舌尖,看到劉森記這裡,我發現吃麵的人裡有一個好眼熟,不是香港的獨立音樂人黃靖嘛!趕緊讓共同的朋友發給他求證,結果還真是。黃靖說他長這麼大其實就吃過這麼一次劉森記,還就被這麼有名的節目拍到了,笑死了)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
地點:深水埗福榮街9-11號地鋪
菜式:點心
人均:港幣100
推薦:酥皮叉燒包
添好運分店眾多,但我個人認為只有深水埗的這家老店味道最好。看名字就知道,是專賣點心的餐廳。常見的鮮蝦餃、糯米雞、桂花糕、燒麥、流沙奶黃包自然少不了,而添好運最出名的其實是酥皮叉燒包。是一種中西結合的做法,皮很像是烤制的奶酥麵包,而裡面的叉燒餡又是傳統叉燒包的做法,有甜味又有鹹味,我是一個對甜麵包子接受無能的北方人,但我卻愛死這裡的酥皮叉燒包了。
綠林甜品
地點:深水埗元州街77-79號地下
菜式:甜品
人均:港幣50
推薦:南瓜馬蹄露
非常非常非常傳統的一家甜品店,沒什麼裝修,一家人在經營,主要服務街坊的感覺,但生意一直超旺,所有的傳統甜品都做得很好吃,分量也足,每一季也會很追流行的出一些紫薯球、抹茶甜品、刨冰等。我最愛的是他家的南瓜馬蹄露。港式甜品多以芒果榴槤為主,這個南瓜馬蹄露就顯得很清流了,冷熱都好吃,絕對沒有添加,是純南瓜做出來的,吃的時候仍可感受到南瓜的纖維感,再配上清爽的馬蹄,每一口都在激蕩著味蕾。提醒大家,一定要跟店家說清楚是「南瓜」馬蹄露,因為他家還有一個「蛋花」馬蹄露,我就有一次沒說清楚,好在後來掌柜又給我換了一碗。不過為了避免浪費,大家還是說清楚點好。
九龍城
昌發泰國粉面屋
地點:九龍城城南道25-27號地下
菜式:泰菜
人均:港幣100
推薦:冬陰功湯,燒鰂魚,炸酸腸,各式泰國湯河粉
注意事項:這裡的老闆娘是泰國人,會講粵語但是不會講普通話,菜單上的菜式都有編號,直接寫編號給她就好~
一條街之隔,九龍塘是豪宅區,住著各色名流;另一側的九龍城則是破舊老區,東南亞的新移民在此生根。有趣的是,九龍城卻是九龍最好的學區(是的香港也有學區概念)。看過周星馳電影《功夫》的朋友可能還記得裡面的豬籠城寨,正是以九龍寨城為原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九龍寨城公園去看看,追尋一下這裡以前的樣貌。
說回美食,香港本地人都知道,九龍城是覓食聖地。這裡的每一條街都布滿了餐館,特別是各式東南亞菜,老闆都是東南亞來港的新移民,口味的正宗自不必說。這裡出名的泰菜有小曼谷、黃珍珍,而我卻獨愛這一家昌發。昌發的老闆老闆娘都是泰國人,而且是泰國東北部的,所以他家的菜式會更有泰國東北部特色,也就是更酸更辣。跟小曼谷和黃珍珍比起來,這家的裝修可謂是寒磣了,來的都是真正「識食」的熟客:一個人可以用一碗地道的遊船河填補空虛,一伙人可以叫上豐富的串燒拼盤、冬陰功湯、燒鰂魚,賓客盡歡。
潮州合成糖水
地點:九龍城龍崗道9號地下
菜式:甜品
人均:港幣30
推薦:清心丸
蓮子、綠豆、紅豆、馬蹄、銀耳、黑米、薏米、腐竹、百合...這些原材料進行各種排列組合,會有多少種甜品產生?沒錯,合成糖水就是這樣的,選擇困難症的人面對甜品單簡直要抓狂。我最推薦的是綠豆邊和清心丸,你可以再搭配一些蓮子、馬蹄之類,總之你一定能在單子上找到你想要的組合的,找不到也沒關係,可以跟老闆要求再另加某一味。綠豆邊是去了皮的綠豆,對於老人和小孩來說,省卻了綠豆皮可能會卡嗓子的煩惱;而清心丸雖然就是澱粉做的,但吃起來卻很Q彈,我也試過別家的清心丸,都沒有這家的有韌性,喜歡Q彈口感的一定不要錯過這裡的清心丸。
西貢
六福菜館
地點:西貢市場街49號地鋪
菜式:海鮮
人均:港幣400
推薦:椒鹽鮑魚、蒜蓉粉絲蒸蟶子、風沙雞、椒鹽豆腐
注意事項:一定要提前訂位!不接受walk in!訂位電話:(852)2792 9966
這兩年到香港旅遊的人也日漸開始注意起西貢(不是越南的西貢,是香港的西貢。香港的西貢在東邊,東湧在西邊)。到西貢玩可以坐船出海,也可以只是吹吹海風發發呆。這裡沒有什麼高樓大廈,多是老街與小鋪。很多外國人住在西貢,這裡的西餐都還蠻正宗的。
當然,大家到西貢都想一試海鮮。遊客一般會選擇海邊的勝記、全記,本地食客普遍則更偏愛老街裡的六福菜館。食材新鮮當然是首要的,再就是這家的做法和調味也都很贊,比如鮑魚,一般做法無外乎清蒸、高湯,這裡卻是椒鹽做法,香口到停不下來。風沙雞和椒鹽豆腐也都值得一試。
赤柱
King Ludwig Beerhall
地點:赤柱美利樓2樓202號鋪
菜式:德國菜
人均:港幣200-400
推薦:德國鹹豬手、農夫包
赤柱位於香港島南端海濱,也是著名的旅遊地。與西貢風情類似,但更「洋氣」一些。赤柱的這個美利樓也是頗為神奇,原本是建在中環的,要拆遷,但美利樓作為具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的建築,極具歷史價值,於是便被一磚一瓦地拆掉並記錄儲存,再一磚一瓦的在赤柱完整重建。如今的美利樓每一層都是食肆,也因為建築特色而成為小清新們必打卡拍照的地點。
在中文大學讀書時,我們的系主任是一個德國人,她相當推薦這一家,說明這家還是很正宗的。他家的鹹豬手、農夫包都做的不錯,而且這一家的環境也很好,晚上會有live band演出,再配上豐富的德國啤酒選擇,吹著海風聽著歌吃著豬手,快哉!
黑貓碎碎念
寫這一篇簡直用盡了洪荒之力,18家餐廳,好多是我一直很私心不打算大肆宣揚的,就怕到時候太多人跟我搶啊哈哈。可是我的損友卻說,你現在粉絲也不多,不會有太多人看到的。摔!我好氣啊!可是他說的沒錯...嗯,所以現在關注我的都是真愛,我願意與你們分享這些美食據點~
如果覺得本篇很精彩,歡迎分享到票圈~~再下一篇的「本地老饕篇」將會更加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