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延期、改名波折的&34;《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決定提前一周進入&34;。作為題材有&34;性質的作品,上映前雖人氣不低,但大家對票房的預期都相對保守。哪怕有《八佰》上映一個月,即奪得全球28億票房記錄的信心加持,片子上映前,各大專業平臺對《奪冠》的票房預測,大都在8-9億之間。
《奪冠》數據
可以說,沒人敢想像,它能夠上映17小時,便輕鬆拿下3800萬票房,進而取代《八佰》成為2020年新晉的單日票房冠軍。雖然現在說《奪冠》將會破掉《八佰》2020的票房記錄,為時尚早,但看到各大平臺的觀影人數投票,讓我們有理由對《奪冠》的未來票房保持樂觀。
情懷感人 故事熱血
《奪冠》海報
《奪冠》能擁有影院之外的巨大熱度,主要得益於觀眾對中國女排的情懷。在我們國家,中國女排所代表的,遠不止一個隊伍這麼簡單。中國女排可以說是所有中國人情緒G點,是中國不畏困難、拼搏精神、家國情懷的直接象徵。因此雖然影片從內容上無法做出懸念感,但國民度、觀眾共鳴度極高,加上比賽過程的緊張刺激、跌宕起伏,人物熱血故事的穿插推進,對所有有所經歷的成年人而言,該片的淚點低,非常容易調動起大家的觀影情緒。特別在歷經2020年各種疫情不易後,它在某種程度上為大家提供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情緒宣洩口。
主創專業 陣容強大
導演陳可辛的風格,整體人文收斂,故事推動又燃情迸發。非常符合電影本身的氣質。《奪冠》的整體節奏、故事發展、情緒牽引、高潮設定,都非常合理而有序,導致我們其實早早知道結果,仍然會為過程緊張、對人物垂淚、為結果大聲歡呼。
演員方面,《奪冠》是近年少見的人物還原度極高的作品。年輕時代的朗平,直接是她親生女兒擔演,而鞏俐所演的現在朗平,除了鞏皇無可挑剔的演技外,本身相貌神韻都有幾分相仿(現才現,朗指導其實長得挺好的)。而影帝黃渤塑造女排傳奇教練陳忠和,吳剛將塑造郎平恩師袁偉民,這些優秀影帝視帝級演員的加盟給這部電影增添了更多可看性,從預告片中就能看到每一個角色都幾乎做到了神還原。而鞏俐和黃渤、吳剛也沒有搶了女排姑娘們的戲,尤其是電影中幾場比賽全部是讓中國女排的專業運動員主演拍攝,還原度做到最大化。
《奪冠》海報
當然,雖然片子整體製作水平可謂精良,但大部分觀眾觀影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女排這個標籤。這是毫無疑問的。能夠在事隔多年之後,獲得如此高的社會關注度,這本身挺令人興奮也高興,這意味著,年輕的90、00一代,並沒有像某些公知所擔憂的那麼不堪,時代向前,我們希望能夠在女排姑娘的汗水與吶喊聲中,將中國女排的精神通過電影傳遞給年輕一代。這是願望,真正讓人高興的是,年輕的一代,並沒有像大家擔心那般,排斥、拒絕這種傳承,由票房數據折射出來的這層現象,對時代,對我們民族,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