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在哪個國家當總統最危險,給大家三秒鐘的時間想一下,不用猜就是韓國總統,在歷史上能夠真正意義上衣錦還鄉安度晚年的韓國總統還沒有一個出現過,為什麼韓國總統的結局大多悲慘?為什麼歷史上的韓國總統都經歷著從光輝巔峰到低谷的轉變呢?當然很多人都認為是韓國財閥和美國的勢力在背後操縱了一切,但是韓國財閥與美國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韓國財閥到底如何將傀儡的呢?
這背後究竟是資本的力量,還是一張無形的網在控制著韓國的命運,本期視頻我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時間來到了,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被日本帝國主義掌控的朝鮮半島終於脫離其魔掌,結束了被蹂躪長達三十六年的歷史,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雀躍,但是這個時候朝鮮半島已經被劃分為兩個國家,朝鮮與韓國朝鮮半島的劃分。
最初是美國和蘇聯是這倆大佬妥協的產物,當初雅爾達會議美國和蘇聯劃分勢力範圍在歐洲蘇聯和美國各退一步,蘇聯放棄了法國,義大利,美國放棄東歐,亞洲雙方的勢力範圍劃到了朝鮮和韓國,所以韓國這個國家從最開始就是美國的小弟,至今都在美國軍事掌控之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這也是後來韓國被美國各種玩弄埋下了伏筆。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建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分裂國家,大韓民國,經常在電影裡面那個就他了,這個在很多人眼中是美國忠心不二的小弟,但事實上他可給美國惹了不少事兒,韓戰談判的時候,他就在後方各種鼓動搞事情的目的就是不想讓和談談成功,敢和美國人對著幹,李承晚個人權力太大,韓國最初建立的時候總統地位極高,類似於新加坡的總理基本上是無上權威,李承晚一人得道家族雞犬升天。
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就意識到了後期就要控制不住了,當年進行總統選舉那天韓國正好發生日食,李承晚緊接著就是一輪又一輪的投票,所以不少人乾脆就認為他是上天派來的暴君,李承晚的推出韓國憲法也是完全照搬德國魏瑪憲法,就是推動希特勒上臺那個憲法。要是沒有這個魏瑪憲法他也上不去。
所以可想而知美國對這個總統其實是不放心的,美國對付一般國家都是打和換,但是在韓國都不太好用,第一,韓國位置特殊,在朝鮮邊上,韓國要是搞得天下大亂,對面朝鮮的百萬大軍就殺過來了,到時候美國是人財兩空,丟了韓國日本就沒保障,要是在丟了日本,那亞太就沒美國什麼事了,所以韓國不能亂,第二,韓國總統好歹是老百姓選的,全部弄進去得出師有名,不能隨便拿下來,那樣對美國的形象是一種損害。
在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韓國無處不在的一股勢力就是四大財閥,說白了就是三星,現代,LG和sk,但是我們很多人都覺得三星這是個賣手機的,現在就是賣汽車,除了有錢之外還能幹嘛?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就提一下財閥這玩意到底咋來的,日本當年明治維新之初,由於國家實在是實力弱小,內部沒啥底子和大清都比不了,大清隨便一出手,輪船招商局和漢陽鐵廠這樣的大型企業就建了起來。
但是日本哪來的錢,所以日本就得搞集資,弄幾個龍頭企業出來,這就出現了日本最初的鈴木啊住友,三井這樣金融集團,這樣以銀行財團為後盾的工業巨頭就是財閥,不過這種情況雖然利於積累財富,但也讓貧富差距變得非常巨大,所以才有了那句歌詞,門閥只知誇財富。
當年日本對外侵略,甲午戰爭後逐漸控制了朝鮮。所以就把日本那一套財閥也照搬過來了,不過當時日本人在的時候,盤子都是日本大財團控制的,日本人走了。控制出現了真空期,本來搞外貿的三星商會,等財團迅速控制了韓國的經濟命脈,變成了當年的三井,住友了,國家經濟掌握在幾大家族手裡,這就是韓國最大的軟肋,也就成為了美國的突破口,當年韓國剛獨立的時候,經濟水平遠不如北面的朝鮮,畢竟當年日本殖民,工業都在朝鮮。南韓主要鍾糧食。
所以美國就直接砸錢幫韓國,根據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歐洲援助也就一百三十億美元,然而美國一九五三至一九六五年對韓國援助居然高達了一百二十億美元,當年韓國GDP才二十三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直接給韓國輸血了五年的這GDP。
這些錢大部分直接被那幾大財團給拿走了,他們拿了美國人的錢,自然要把美國人的眼中釘李承晚搞下來。李承晚在韓國的權威讓美國對韓國的操縱變得困難,李承晚對韓國財閥的重稅使得財閥和美國二者一拍即合。
一九五零年韓國總統大選,美國就開始經濟上收緊韓國經濟急轉直下,反對李承晚的團隊提出的口號是「活不下去就換」,表示韓國經濟已經玩完了,但是只要按照美國那種輸血法,韓國經濟不可能完,其實就是財閥膨脹太大了,普通老百姓吃不上飯,財閥拿出錢來支持反動派告訴一些人李承晚不行,可是李承晚提出了一個更加著名口號。「換了更活不下去」,雙方各有道理,結果事實證明還是李承晚的鐵拳更狠,動用軍隊贏得選舉,不過四年之後,李承晚想再次用軍隊控制選票時,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報導李承晚如何換選票箱,如何操作選舉,結果在財閥資金支持下,軍隊發動了四一九事件,他被迫逃到美國去了。
從對付李承晚開始,我們就可以得出韓國財閥對付總統絕技,先是經濟不行。然後就是上街遊行最後就是黑幕橫行,最後你滾蛋就行。
當然現在已經發展到你滾蛋也不行,李承晚可能還是幸運的,畢竟相比後繼者他雖然流落他鄉,但至少他還是安度晚年了,李承晚之後的總統是,之後的總統是易普善,這個人沒啥存在感,因為他沒幹幾年總統卻被後面的大佬樸正熙給推翻下臺了。因為李承晚走了之後,韓國是群龍無首。
所以當時情況可以說是黑暗透頂。雖然財閥是彈冠相慶,但是韓國人卻發現自己的情況李承晚在的時候更差了,這個時候軍人出身的樸正熙就橫空出世了。
一九六一年對現實極度不滿的韓國陸軍本部出身的樸正熙少將與金忠義為代表的少壯派進行聯合,於五月十六日發動軍事政變,成立了軍事革命委員會,佔領了當時韓國存在的幾個重要戰略據點,在全韓境內實行監控和管制,最終推翻了張勉政權,結束了第二共和國的黑暗統治,史稱五一六革命。
軍人出身的樸正熙,深知槍桿子才是硬道理,國家的獨立自主才有出路,所以樸正熙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屬於自己的超級情報網絡中央情報部。樸正熙建立的中央情報部全盛時期是世界第四大特務機關,總人數超過三十七萬人,就人數上來說,也就和克格勃和CIA有一拼。
這玩意兒最大作用不是對外而是對內,樸正熙知道當年李承晚被趕下臺就是韓國財閥弄的,可以說是背後最大黑手之一,而且他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不打算認輸和財閥同流合汙,而是努力抗爭財閥力抗到底。
而最關鍵的鬥爭就在媒體方面中央情報部成立之後,國家相繼頒發了革命裁判法,革命檢察部法,特殊懲罰犯罪法等相關法律,表面針對反國家,反民族的惡劣行為的法律。實質是對中央情報部工作的有效推行,提供了合法性的外衣,強有力的推動提供總統權力的集中和穩固。
也正是在這一系列的調整基礎之上,樸正熙政權大大的削弱財閥對新聞媒體的掌控同時,削弱了美國的滲透,韓國的自主權極大提升,樸正熙才得以大刀闊斧的改革韓國體制發展經濟,在樸正熙時期韓國的經濟部門是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團隊。
六名教授擔任總統的特別輔佐官,二十四名知名教授擔任政府長官的職位,教授擔任各專業秘書室首席秘書,其次樸正熙對專家學者的能力。和學識也非常看重。專門成立經濟企劃院來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專家都是經濟學家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可以對具體的經濟政策,進行自己的評價,和討論。以達到制定有效的決策效果。
這種專業的氛圍和極高的執行效率,造就了後來的漢江奇蹟的基礎,沒有這些專業人士對於韓國的規劃,韓國的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亞洲四小龍的神話更是不存在的,樸正熙曾經說過民主是課沒有光澤的鑽石。
對於那些正在遭受著絕望和痛苦的老百姓來說是毫無價值的,他認為只有填飽老百姓的肚子才有真正價值。他對韓國大企業徵收比李承晚時期更加高的稅收,而且壓制了企業財團對官員的獻金,韓國財閥被迫降低利潤來給國家提供福利,但是財閥真的會就此認輸嗎,樸正熙真的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嗎?韓國的命運為何會發展到今天這樣
看完請點讚,養成好習慣,關注名人檔案堂。下期接著談
韓國總統與財閥的世紀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