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家庭劇場,《我的前半生》無疑是其中一部優秀的家庭劇場之一。在這部電視劇中,有看到羅子君從全職太太到職場女強人的逆襲,有羅子君和唐晶的閨蜜情,更多的還有賀涵在羅子君和唐晶之間的搖擺不定。
但這一些的甜蜜或者悲劇的根本原因就是羅子君在家當全職太太太久了,而陳俊生在結婚後喜歡上凌玲,把羅子君拋棄了,導致羅子君開始自力更生當女強人了。這一切的背後,是全職太太到職場女強人的轉變。
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而隨著觀念的不斷開放,婦女也能頂半邊天。那麼,直到現在,這種傳統的生活方式,還值得推崇嗎?
雖說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生活模式,但其實這種生活模式並不可以全盤否定,因為這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如同陳俊生和羅子君,陳俊生只需要在外面忙工作的事情,家裡的事情幾乎都是交給羅子君的。作為丈夫,在和羅子君結婚的這麼些年,他並不知道家裡每個月的開銷是多少,也不管孩子平兒的教育問題。
試想,如果陳俊生又要忙著工作賺錢,又要忙著照顧孩子和做家務,那麼我想他肯定不會做到現在的職位。其實,一個家庭分為兩部分,賺錢和照顧家裡。而傳統的生活模式來看,如果男人在外面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照顧孩子,其實就是做到了家庭資源的合理配置。每個人做好分內的工作就好。
可是,在現在許多年輕人看來,女生不應該成為誰的附屬,在現代社會中,對女性的保障太少了。如同羅子君一般,成為全職太太后,便把所有心思用在家庭。但一旦陳俊生拋棄她了,她便再沒有退路了。
而且,成為全職太太,並不容易。起碼夫妻雙方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丈夫或者妻子任意一方不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照顧一家三口,那麼就必須要兩個人一起工作。而這也是現在大部分家庭的狀況。
試想,如果陳俊生不是年薪百萬,他只有年薪5萬或者10萬,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他不僅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反而羅子君還要一起出去為家庭打拼。
所以,其實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情況。不管是從社會保障,還是經濟情況來說,男主外女主內的這種生活模式並不值得推崇。
既然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並不值得被推崇,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模式才值得被推崇呢?
1、合理分工,共同參與
在很多人眼裡看來,女生應該自覺承擔家裡的家務,不管這個女生是否成為職場媽媽。也因此,中國媽媽們被評為全世界最累的女性。因為她們既要賺錢養家,還要負責照顧家裡,最後還要負責貌美如花。
也因此,在這種偏見下,現在許多女生並不願意結婚生子。也因此,在這種長期「缺席父親」的生活模式中,會出現許多喪偶式婚姻和喪偶式育兒。
但是真正的家庭生活,不僅僅需要母親,更需要父親。所以,不管是家務還是孩子,應該夫妻雙方共同協商,共同參與。
2、多體諒,多理解
如果女生當了全職媽媽,那麼也要讓男生多去理解這一份工作的辛苦。在很多人眼裡看來,全職媽媽只需要照顧孩子的一日三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0到3歲的孩子並不能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只能用哭鬧來發洩。
所以,當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孩子的哭鬧,很多媽媽都會感到很焦慮。特別是當另一半對自己說:「你天天在家那麼舒服,我在外面拼死拼活」之類的話語,這就更讓全職媽媽感到難受。
所以,不要選擇責怪,多去體會和理解這一份工作的辛苦和勞累。
雖說,《我的前半生》早已完結。羅子君也終於成為了職場女強人,但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並不適用於所有家庭。
婚姻之路,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