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項精神分裂的《何以》評論續集 作者:劉定堅

2021-02-22 八角文娛

 提示:點擊上方"電影製片人"↑免費訂閱本刊

『電影圈最大的商業社群』


  

  看《何以》的時候,在電影院發生了兩段小插曲,開場時突然後排傳來大聲喝罵:他媽的能安靜點嗎?整個影院立即所有人禁聲,這說明了甚呢?嗯,原來小冪是有一定叔叔伯伯粉絲的,那一群開場前不斷嘻哈高談的少男少女,是典型的新一代愛情片買單者,他們的人數比例上佔很多。到了完場字幕升起,那同一群年輕男女忍不住同時驚訝的道:不是吧?真的完了,這是結局嗎?

  劉定堅沒時間告訴他們,《何以笙簫默》是精神分裂的電影,這種狀態是會廣泛傳染的,所以觀眾也禁不住精神分裂起來,這是很合理的事。

  這電影共分五大項精神分裂,只要你是精神病人,一定樂在其中。從前我搞漫畫時碰到過太多精神分裂的所謂創作人、藝術家,他們都有一定的才華,但永遠活在自己痴迷的創作世界,對影自憐又自我膨脹。看他們展示作品,劉定堅例必先退後三步,因為最精彩的作品肯定不是他花了心血的東西,我退後三步,是因為最精彩的是他自己這精神分裂病人,他的言行舉止及態度、思維,是正常人不可能表現的。《何以》集合了搞畫面美術的車亮逸加個擅長人物、對白的楊文君,再加幕後操盤的樂視,精神大分裂一發不可收拾。

   楊冪是主動追求帥哥黃明的,導演為了要突出她的性格,在學院中初碰面的一場,花了一大段情節讓小冪表演,死纏不休與嘴巴總不停止的設計,把小冪塑造成可愛的小女生。但往後這種凸出性格沒了,算是跟黃明重修舊好,她作制服誘惑也是朋友建議的。該有的主動性格、小聰明、小佻皮完全失蹤,這些明明在劇本已可補救的人物精神分裂,唯一答案是項目負責人撒手不管,不負責任。

  黃曉明忽然愛死又忽然拒絕,人物超級精神分裂,利用殺父仇人這老死的舊橋段作解釋,在數碼時代的今天真笑死人。上一代的恩怨跟下一代的相愛有個屁關係嗎?這種事有個屁嚴重,請問是否中國人娶或嫁日本人,就應該害怕被視為漢奸呢?

  Angelababy出兩、三場就無釐頭失蹤,閏蜜謝依霖在後段也隱形了,為甚麼家中玩飲酒吐真情那場,不把謝這角色寫進去呢?人物那麼少還是弄得這麼爛,精神分裂電影真嚇人。

  利用現在發展的劇情對cut昔日的故事片段,這種混剪手法並不新穎,陳可辛在《合伙人》的同一表現,從未聽過有人吐槽。但電視劇導演楊文君明顯未夠班,他根本不懂掌握這種表現方式,節奏、連接劇情、鏡頭運動、聲效、畫面效果設計,楊導全一竅不通。但偏偏他主導剪輯的版本卻通過了樂視管理層,結果劇情大分裂醜態徹底呈現觀眾眼前,大家唯有付費看幼兒生剪輯的作品,頭昏腦漲自是必然了。

  楊冪把父親貪汙留給她的錢全送給慈善機構,導致她不能維持生活,天呀,有錢人捐錢聽得多,捐錢後自己變了窮光蛋真沒聽過。那麼偉大好應該回國向所有受害人叩頭認錯啊,對嘛?其實捐給慈善機構也不對,該向像黃明這些受害人賠款才合理,小姐,你捐了別人該拿到的錢,算甚麼意思啊?

  我殺了你父母,搶了你們一千萬,後悔了就全捐給紅十字會,天呀,為甚麼不還我?這算是甚麼邏輯?精神分裂的劇本真讓人大開眼界,服了。

  車亮逸愛玩燈光,每個場景都努力把燈打得昏昏暗暗,模模糊糊,他認為愛情電影就該如此,這叫浪漫。但燈光究竟有甚麼作用?車亮逸會認為美就可以,因為他不懂劇情應用。打燈是為了營造氣氛,每一場戲的劇情起伏不一,打燈可以令氣氛洽到好處,令觀眾更容易投入劇情中。

  車亮逸這種愛炫技的技術控,那會懂得配合劇情的需要,他的腦袋中氣氛只有一種,所以整部電影燈光打得大費周張,觀眾卻寧願讚美打燈真不成的《左耳》。

  劉老師經營漫畫時,常指責愛瘋狂撇線的助理,別老是把人物的陰影線條打得密密麻麻,讀者追求這方向的只佔極少數,技術控應該先想想這些細緻以外,還有甚麼內涵表達。觀眾不只是用眼看電影的,他們還會用腦看片,用腦啊,懂不懂呀技術控?

  大量手提機器拍攝鏡頭,跟著人物前行,又或用搖臂大覆度轉動,垂直俯視鏡頭,這當然又是一種炫技手段。這其實沒甚麼了不起,絕對是正常攝影師應有的技能,但除此以外,必須明白應用的學問,就是因為車亮逸主導了製作,根本不懂劇情的他,愛搖便搖,他從前拍MTV就是如此嘛。既然《小時代》可以,怎麼《何以》不成。

  所以大家看到大量精神分裂的鏡頭,純為炫技而製作,鏡頭的安排沒有協助演員表達,反過來演員只能生硬演出。因為鏡頭編排重點只在美術,沒有襯託劇情內涵,所謂喧賓奪主就是如此。唉,超級失敗!

  樂視要拍《何以》,找大明星黃明壓陣,他為求保護個人利益,相信把部分片酬作為投資,因此掛上了監製名銜。但大家留意一下黃曉明的有關訪問,他笑說電影有這麼多槽點,顯然是中了埋伏。這句話可看出這位大明星絕對只是掛名監製,以電影這複雜權力平臺,明星當監製是為了保護自己在片中的演出,所以觀眾看到情緒起伏的演技,都發生在男一身上,女一楊冪嘛,只是儍儍的一般美少女戲。黃明要戲都堆在他身上,他得到了想要的,但結果卻給觀眾罵他演技爛,為甚麼呢?

  因為樂視讓車亮逸以攝影指導的權力,把電影徹底改成樂視創立的《小時代》風格,這種把電影當作MTV的幼稚表達,畫面迷幻柔和,演員怎演也像個小丑般在塗鴉,越用力表演,跟畫面的效果越是不相配,在車亮逸的鏡頭下,演技是沒意義的。

  大的投資方樂視要延續《小時代》風格,小的投資方黃曉明希望以演技感動觀眾,團隊渴望的目標南轅北轍,所以出來是團隊精神分裂的不協調混搭。

  掛名當導演的黃斌說一切槽點是預埋的,為的就是讓更多觀眾進場去。但事實又如何呢?周日的票房排片只18.53% 的《速度7》連續第二天反超前,拿了冠軍的3900萬,排片第一達29.41%的《何以》被壓下了,票房只3400萬,再往下看,排片17.69%的《左耳》票房是2200萬。《左耳》跟《何以》的每天票房收入比例,從相差一倍以上急跌,兩片收入不斷拉近。這證明了觀眾被超爛口碑嚇怕了、趕走了。大量吐槽肯定會令票房崩塌,被吸引入場的比嚇走的少得多。劉定堅大膽預計,第二周上映的《左耳》,走下去很快每天的票房會超越大爛片《何以》,我收回昨天的話,《左耳》的一群新人並不需要等到明年,今年這一戰已可以殺敗用數倍投資堆出來的《何以》,數千萬片酬的大明星被寂寂無明的新人擊倒。

  這就是電影,花心血用心去做的能擊倒亂花錢的大爛片,挽救中國電影業的是觀眾,觀眾願意支持好電影、拒絕爛片,有心為電影服務的電影人就有未來。看清楚了,觀眾並不笨,市場越來越理智,精神分裂的電影走到頭了,《何以》後勁不繼,最終總票房不樂觀,樂視請檢討不知所謂的車亮逸風格,這肯定不是市場需要的爛東西。

— END —

微信號:dianyingzhipianren

投稿郵箱:563300769@qq.com(接收電影融資項目、文章投稿)

相關焦點

  • 影視評論 | 瘋狂的護衛者──美國恐怖電影中的精神分裂
    《驚魂記》《閃靈》《致命ID》等經典恐怖片中均出現了「護衛者」因精神分裂而化為「加害者」的敘事,這實則呈現著美國國家自身的精神分裂。經典恐怖電影《驅魔人》(The Exorcist,1973)告訴我們,要祛除對邪惡的恐懼、維護常態秩序,宗教的力量不可或缺。
  • 精神分裂並非人格分裂?
    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和追求,在撲朔迷離的故事背後,其實這11個人都是麥肯?瑞夫的子人格,這些子人格交替控制著他的身體。類似的電影還有《搏擊俱樂部》,講述了重壓之下的白領分裂出了一個強勢領導人格,《一級恐懼》則是一部雙重人格殺人片。但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所屬兩個不同範疇,分裂一詞容易讓二者產生混淆。
  •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狀?
    精神分裂的早期症狀?日常生活中,只要人們提到精神分裂這個詞,基本上都會投來怪異躲避的眼光。那麼這作為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在早期的一些症狀表現中,要儘早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治。比如早期會出現反覆的言語性幻聽,出現思維被插入的情況。還會出現幻覺妄想。
  • 《分裂》續集《玻璃先生》正式預告震撼來襲!
    「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在影片中共有著24重分裂人格,那演技簡直是出神入化令人驚悚萬分,雖然劇情上有點瑕疵,但仍充滿了吸引力。但大家是否還記得一個細節?《分裂》片尾才出現的布魯斯·威利斯這個懸念的出現當時讓不少觀眾百思不得其解。
  • 第三期劉定堅電影製片人訓練營啟動,現在開始報名中...
    2016年10月22、23日9:00~17:002016年10月29、30日9:00~17:00劉定堅簡介劉定堅參與製作的影視作品:作品名稱類別出品方職位1刀劍笑(劉德華、林青霞)電影猛鬼寃魂漫畫玉郎機構編劇26賭聖漫畫自由人出版集團編劇/出品人27六道天書漫畫自由人出版集團編劇/出品人28刀劍笑新傳小說自由人出版集團作者
  • 怎麼也沒想到,去年的《分裂》竟然是超級英雄電影!而且續集就要來了!
    該片當年上映時曾取得全球2億多美元的票房,但評論有褒有貶。導演沙亞馬蘭對此一直心有不甘,他說:「當《不死劫》剛開始上映時,我十分激動,這是一個漫畫英雄的故事,但以前沒人像我一樣以這樣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呈現。」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
    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也許你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人格分裂」或者「精神分裂」這兩個答案,但其實,主人公患有的精神疾病並不是所謂「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而是一種名為「多重人格」的疾病。
  • 分裂續集《玻璃》曝光劇照少女凱西再見到凱文
    38歲的蘇格蘭男演員詹姆斯·麥卡沃伊除了以二十世紀福斯的超級英雄「X 教授」廣為影迷所知以外,在去年初上映的電影《分裂》中,他飾演擁有23個人格的解離性人格疾患(DID)患者「凱文」,令影迷再度讚嘆於這位男演員的實力演技。
  • 精神分裂的陳光標,是一個方向標
    作者:陀飛輪1874來源:歪樓記 這個「緬懷」,是某個群體關於那個時代的經典表述:承認貧困和艱難,但這個承認,不過是為突出它的「平等」、「快樂」和「精神富有」等閃光點而服務。 如今,陳光標也旗幟鮮明地加入到這個群體,表明他已經精神分裂。 說他精神分裂的證據,十分充足。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下)
    昨天我們跟大家一起聊了聊人格分裂,今天我們來詳細地說一說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
  • 科普丨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
    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是「人格分裂」?「精神分裂」?還是「多重人格」?
  • 當那些電影主角精神分裂了以後
    每到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準備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宣傳、拍攝促進精神健康的錄像片、開設24小時服務的心理支持熱線、播放專題片等等。今天,北青藝評分別邀請電影、美術、戲劇、文學等不同領域的作者,分別談談藝術與精神的那些事兒。翻開藝術史,總有一些繞不過去的偉大名字與精神疾患相關。在我們談論這些名字時,一個問題總是無解:究竟是藝術導致了藝術家的精神出離,還是精神問題成就了他們藝術?
  • 劉定堅:電腦特效十大重點
    其實要利用電腦特效,搞出色的VFX,是需要明白十大重點,劉定堅授課了,希望我的文章讓你更明白個中關鍵,別再糊裡糊塗搞出爛東西來。   有關電影的特效,首先肯定是內容創作,編劇和導演要理解CG,對技術、軟體及應用方法有請晰了解,才可能以合理的成本製作出精彩畫面效果。譬如一輛車爆散,用甚麼軟體做煙火出色呢?再往後退一步,場景該選甚麼地方呢?
  • 一位精神分裂患者的獨白
    先不告訴你我的名字,故事改編自真實我,我的肩膀上有個惡魔,他們總是跟我說,他們評論我責罵我嘲笑我,他們還會彼此爭論,吵架,問我的聲音好大。 症狀越發嚴重,鄰居議論紛紛,他們說我是瘋子是神經病是精神分裂,甚至認為我會攻擊傷害他們,殊不知我更害怕他們。
  • 讓人等到精神分裂的酸辣粉,怎麼可以這麼任性!
    讓人等到精神分裂的酸辣粉,怎麼可以這麼任性!記者:李雪瑩編輯:夢迪責編:馬毅原標題:《讓人等到精神分裂的酸辣粉,怎麼可以這麼任性!》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
  • 盤點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那些電影
    【四】 《致命ID》:分裂、分裂、還是TMD分裂【八】《美麗心靈》:力挽狂瀾的力量這是一部根據同名傳記改編的電影,主人公約翰-福布斯-納什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天分克服了精神幻覺,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獲得突破,並與其他兩位此領域的專家一同斬獲了1994
  • 上海治療精神分裂排名
    核心提示:上海新科腦康醫院自成立以來,從如何保障全國精神疾病患者都能在家門口順利看上名醫入手,把「看名醫難」的問題放到首要位置來對待。一直努力構建一個與上海經濟實力相適應的醫療資源體系。及時的引入名醫資源,為上海的精神疾病患者解決健康問題提供強力的保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電影女巫 | 分裂(Split)此片的評價或許也會很分裂
    《分裂》並非傳統的那種驚悚電影,沒有突如其來討人厭嚇人的巨大音效,也沒有過度誇大的逆轉性結局,更沒有妖魔鬼怪的駭人長相,而是很細緻很忠實的在描繪導演心中最新概念的人格分裂《分裂》中最新型態的人格分裂概念不僅限於精神及思想上的差異及不同,甚至連物理上的個體也會有所分裂有所區別,誇張一點比喻就有點類似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只不過這是變成24種完全不一樣的個性思想及外表的人
  • 「他」究竟是人格分裂還是精神分裂?
    張一山演技簡直炸裂,七重人格分裂的男主都被演活了,過癮!  其實小編也很好奇,究竟劇中的張一山是人格分裂還是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到底是不是同一種病?請看醫生帶來的專業分享!↓↓↓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在醫學上對應的分別是精神分裂症和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兩者都屬於精神障礙。  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也就是人格分裂,其實是一種人格障礙,「分裂」的是人格,患者所表現出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完整、擁有各自思考模式和記憶。
  • 心理知識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也許你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人格分裂」或者「精神分裂」這兩個答案,但其實,主人公患有的精神疾病並不是所謂「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而是一種名為「多重人格」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