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導師能修改嗎?

2020-12-28 小姐姐說教育

今天看到一篇博文《導師有權修改學生的畢業論文致謝部分嗎?》,如下:「

審閱畢業論文,最後總要看到致謝部分。這可能是最能反映學生的個性的篇章,每次我老人家都不會輕易放過。你會發現,有些平時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的學生,卻把畢業論文的致謝寫得豪放不羈、煽情無比,充分詮釋了一個人性格的兩面性。

我對自己的學生有一個明確的要求: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凡是涉及到我本人的文字,我保留要求作者修改的權利;凡是與我無關的部分,我絕不幹涉,但保留偷著樂的權利。

我的同事周老師與我持不同觀點。他覺得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是很私人的東西,只要不出現政治上不正確的文字,應該容許學生自由發揮,不必幹預。」

筆者非常贊同這個導師的做法。

論文致謝部分其實正好能把學生平時想在心裡,想說但是又不好意思說的東西,用文字永久地記錄下來,比如:學生非常仰慕導師,平時也不能天天對著導師說仰慕之類的話,只好通過論文致謝部分體現出來。

因此,導師其實沒有必要全部修改,只要沒有出現一些原則性的錯誤。

學生想感謝誰是學生自己的事,如果學生感謝別人的內容,甚至超過了感謝導師,那麼導師就應該檢討自己:是不是平時沒有對學生盡心盡力了?而不是去刪減掉學生感謝其他人的部分。

致謝部分,很能反應一個導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能反應導師在學生畢業論文過程中的指導程度。

因此,國內各大高校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權力來撰寫論文致謝部分,而不需要導師對其內容進行幹涉和修改。

相關焦點

  • 畢業論文沒有「致謝」,能畢業嗎?
    此前,書評君的視頻欄目《羅東時間》跟著今年畢業季的節奏依次聊了聊:畢業論文裡大量出現的「文獻研究法」不是一種研究方法,以及令人抓狂的「改格式」、「查重」、「答辯」。轉眼到五月下旬,畢業論文也接近尾聲,不妨談一談「致謝」。「致謝」大概是一篇畢業論文中最浪漫的部分了。
  • 浙大醫學生發表SCI論文致謝偶像,導師回應亮了!
    導讀對於畢業生們而言,學位論文凝結了這些年來學習的成果、思考的結晶和長時間的辛勞。「致謝」也是論文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你還記得你最後感謝的是誰嗎?榜樣的力量!醫學生論文致謝林俊傑昨日,一條「醫學生論文致謝林俊傑」的話題被推上熱搜。
  • 畢業論文致謝該怎麼寫?
    各位可愛的同學們,你們的畢業論文寫到哪了呢?寫到自由發揮的部分了嗎?或者是,你看著還未完成的畢業論文,決定先謝為過?非正經篇你想獲得身邊人的關注嗎?你想改善論文枯燥乏味的風格嗎?你想在眾多致謝中脫穎而出嗎?只要你不怕被打,那麼,選它!你絕對是致謝中最矚目的那顆星!
  • 果然畢業論文的致謝才是最精彩的!
    又是一年畢業季,今年論文答辯順利嗎?要說畢業論文中原創率最高、引用率最低的部分,非致謝(acknowledgements)莫屬。當然這也就成了很多同(戲)學(精)們自我發揮、展現真我的部分……想當初,論文題目還沒想明白的時候,就已經打好致謝的腹稿了……最近,不少學生貢獻了一些別具一格的致謝。
  • 好看的論文千篇一律,有趣的致謝萬裡挑一
    感謝國家,感謝母校,感謝老師,感謝研究團隊的同事,感謝領導...但偶爾也會看到一些特別有個性的論文獲獎感言,甚至有的能把人笑的肚皮疼。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的胡江華同學在其人生中發的第一篇SCI論文致謝部分,感謝了歌手林俊傑,表示「在過去十年裡,林俊傑的歌曲給了我強大的精神支持。」
  • 「感謝導師,如果不是他,論文早完成了!」大學的戲精,全在論文致謝裡
    最近,很多同學留言表示畢業論文壓力「炒雞」大,deadline快到了,頭髮掉了一大堆,論文主體還沒寫完。有一位同學的留言很有趣:論文雖然沒寫好,但是「致謝部分」早就想好了。相比嚴謹的正文,論文致謝部分確實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和限制,審稿時,導師們一般也不會仔細查看,這也就成了很多同(戲)學(精)自我發揮、展現真我的部分。
  • 從畢業論文看出被綠:他與學長竟致謝了同一個女友
    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論文生涯進行的稍微順利一點,選一個好的課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也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如何在畢業論文環節中氣定神閒」的第一個重點——選題論文速成指南之開題篇就好比讓你端端正正坐在書桌前對著一套數學習題,三五個小時也不見得能憋出幾行字,但是讓你討論感興趣的籃球
  • 你很有可能不太會寫論文致謝
    馬上進入六月,要畢業的學霸們,絞盡腦汁寫好了論文正文部分,到了致謝這一部分卻覺得有點下不去手。隨便寫寫吧,怕對不起導師和同門的幫助;寫認真了吧,未免矯情。 To be, or not to be…… 為什麼要寫致謝?
  • 這些個性論文致謝,每條都值得一尊奧斯卡獎
    感謝國家,感謝母校,感謝老師,感謝研究團隊的同事,感謝領導...但偶爾也會看到一些特別有個性的論文獲獎感言,甚至有的能把人笑的肚皮疼。幾天前,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的胡江華同學在其人生中發的第一篇SCI論文致謝部分,感謝了歌手林俊傑,表示「在過去十年裡,林俊傑的歌曲給了我強大的精神支持。」
  • 對話|浙大醫學生SCI論文致謝偶像:成追星正面例子很開心
    近日,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的研二學生胡江華因在撰寫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致謝部分感謝了歌手林俊傑而「走紅」。同時,如此感謝偶像的方式也被網友稱為是「追星的正面例子」「粉絲對偶像的高級表白」。胡江華論文中致謝部分 網頁截圖 5月7日晚,胡江華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為自己能成為鼓勵粉絲正確追星的正面例子感到開心,也更多了一份責任。此前一日,她在微博中也寫下自己的感受,稱「真的是渺小的舉動,偉大的效應,讓我們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
  • @研究生畢業生 見到被你寫進論文致謝的他沒?
    @研究生畢業生 見到被你寫進論文致謝的他沒?精心打造的詞句還有一部分自由度高且柔軟那就是——致謝部分「感謝你最特別的方式,就是把你寫進我的畢業論文裡。」
  • 醫學生論文致謝林俊傑:「他的歌曲給我強大精神支持」
    導讀對於畢業生們而言,學位論文凝結了這些年來學習的成果 、思考的結晶和長時間的辛勞。「致謝」也是論文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你還記得你最後感謝的是誰嗎?榜樣的力量!醫學生論文致謝林俊傑昨日,一條「醫學生論文致謝林俊傑」的話題被推上熱搜。
  • 論文致謝也查重?結果顯示女朋友也和別人重了……
    聲明:本文創意來源於新浪微博圖片及公眾號BioWorld,轉載時語句上有所改動,文中描述事件未必真實,僅供科研之餘開心一笑,請勿對號入座;關於論文致謝是否查重近幾年論文致謝似乎快被人「玩壞」了,在論文致謝中感謝自己的女朋友、男朋友,感謝林俊傑,甚至在論文致謝中求婚的,有用文言文致謝還讓評委落淚的,小編隨手一翻就找到了以下幾篇:《博士生答辯文言文致謝,感情真摯評委潸然淚下!》
  • 畢業論文抄襲頻出 論文怎樣算抄襲?應如何正確引用?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東北師範大學2005屆和2006屆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兩名學生不僅是同一專業,還是由同一位導師指導。前後相差一年,同一師門抄襲,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  被媒體爆出抄襲的論文,是東北師範大學2006屆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張立明的畢業論文,題目是《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
  • 臨近畢業,可導師總是找不到人,畢業論文沒有一點頭緒怎麼辦?
    不知道是不是臨近畢業季的原因,最近總是能在某乎上看到類似的問題:"只有2周就要答辯,現在開始寫論文來得及嗎?""論文老師不管,我該怎麼調整心情?""碩士在讀,因沒心情寫論文所以想退學怎麼辦?""臨近畢業,可導師總是找不到人,畢業論文沒有一點頭緒怎麼辦?"
  • 一個月能寫好論文嗎?
    我的回答讓他很意外,我沒有體驗過這樣的生活,因為,我的博士論文修改了一年多時間。在我讀博士期間,原本想提前畢業。確實,在碩士第二年的時候,我已經超越了學校博士畢業的硬指標。也因此,只需要把工作做系統一些,內容更豐富一些,博士畢業是指日可待。也因此,很早,我就開始了博士論文的撰寫,在博士第二年,已經完成了博士論文的第一稿。
  • 26歲研究生凌晨猝死:導師學術不端被罰,他重寫論文、延期畢業
    在破解了高等級密碼保護的手機之後,姐姐發現了第三重「世界」:李源長期忍受老師的壓制教育;2019年9月,李源寫好的第一篇論文,因受導師學術不端事件影響而作廢;因導師功利化的學術思想,李源被迫在沒有項目數據的情況下,撰寫油氣勘探的「生產性」論文;2020年上半年,李源多次催促導師修改論文,均被冷落;2020年9月的多天裡,導師突擊式密集修改論文,迫使李源每天高強度工作
  • 論文作廢研究生重寫猝死家中:好學生幹不過賴導師
    12月18日鳳凰星報導,「我感覺我的導師好像不喜歡我」。2020年1月20日,寒假回家前,李源(化名)對自己的好友說。此後8個月,因為疫情、畢業延期,他一直待在湖北的家裡,拼命趕論文、改論文。直到2020年9月14日凌晨兩點半,猝死在湖北的家中。
  • 2019新學期論文防錯指南
    碩士研究生論文重複率<20%可直接申請答辯;<40%有一次不超過2天的修改機會,修改後檢測不通過延期答辯;>40%直接延期半年。本科論文重複率<30%可申請答辯;<15%可申請院優秀論文;<10%可申請校級優秀論文;>25%有一次不超過5天的修改機會,修改後檢測不通過延期答辯。
  • 不那麼「學術」的研究生:寫不好論文是因為志不在此嗎?
    這幾年,學位論文抄襲、作假事件從未遠離過網絡。比如,不同學校不同屆的學位論文雷同,連「致謝」部分也幾乎一樣。而更普遍的可能還是使用同義詞、改變句子結構等方法「打擦邊球」。只有通過培養方案的合理化,才能讓「以學術為志業」的學生和志在就業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除了關於「論文創新」的煩惱,「將學位論文作假作為信用記錄」話題下被熱議的還包括導師。評論紛紛表示:「難道不該管管老師嗎?下梁不正的根本原因是上梁歪」「導師論文造假同樣應該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