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
在本次大會的第一天,愛奇藝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曉暉以「未來的今天主義」為主題講述過去十年愛奇藝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的計劃。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
以下是王曉暉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
王曉暉:非常高興能參加36氪組織的這次峰會,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些對行業的思考。首先還是祝賀36氪的十周年生日快樂。
我認為長視頻無論從現在它自己本身的質量、內容的標準和水平,以及在未來可預見的老百姓對它的需求度而言,依然是被嚴重低估的。後面我會談到為什麼是這樣一個方向和趨勢。
為什麼起這題目?是因為今年夏天的一個綜藝節目帶來了一些思考。大家知道《樂隊的夏天》裡面有一個組合叫五條人,真的不是有意的去設計,確實是我們所有的用戶不斷打撈他們,他們不斷被救活,三起三落。為什麼我們說五條人這麼被用戶所喜歡?其實他身上表現的就是剛才我說的這個標題,對它的解釋在他們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就是「把不確定性的未來在今天樂觀地實現」。
大家可以看到,他們自己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是非常隨性的,也是非常自由的。他們基本上代表了我們現在很多很多的年輕人,他們是「想到就做」,而不是「想好才做」。他們雖然說很「土」,但是他們不會「俗不可耐」。他們自己的思想非常自由,而不是等著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才去做什麼,同時也不是對所有的東西熱愛、喜歡再表達,也不會等到自己有了社會地位,才去對這個社會的立場進行自己的表態。
所有的一切都是「把不確定性的未來在今天迅速樂觀地實現」,而不是非常頹地去實現,這是現在我們當下年輕用戶顯著的一個特點。
我們說策略、戰略,就是站在未來看現在所要採取的行動。如果我們不明白未來的用戶,尤其是娛樂大眾用戶,他們是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就很難做好內容。
我們可以看到,上半年儲蓄率越來越高,就業率在降低,三季度以後,GDP增長等等各項指標開始回暖,但是未來這些不確定性依然在增大。同時,對於每個行業而言,都是處於多寡頭的時期,近3、5年我們可以看到,創新的土壤是非常弱的。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行業產生一個新的挑戰者,也沒有看到一個新的獨角獸出現。這說明什麼?大家可以進行一些思考。
其實多寡頭在每個行業的統治治理,不能叫壟斷,多寡頭還是一個分散集中度比較高的形態,其實對於多寡頭而言,大家是很舒服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對於市場的活力是不夠的,這個市場需要新生的力量,在每個行業噴薄而出。
回過頭來看,其實愛奇藝和36氪一樣,也是正好十年。愛奇藝發展的十年,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我們都是從PC端起來的。愛奇藝抓住了風口,開始做移動端。現在我們發現,大屏在網際網路用戶使用的時長當中,現在已經佔據第一了,也就是說很多時長是花在了TV端,包括網際網路電視、手機投屏等等。
從用戶而言,剛開始的時候,是青少年,尤其是少年向的內容在提供,因為那個時候大部分用戶是比較年輕的。到今天,中國的大眾基本上都在網際網路上看長視頻。
隨之而來可以看到,我們整體商業模式也在改變,從廣告跟電視到訂閱到生態,也就是說,不僅僅滿足於在網際網路線上平臺的生意,而應該讓它形成巨大的IP群,在生態包括線下實現更多的收益,才能滿足現在整體成本的增長。
最後,從製作角度而言,過去基本上平臺就是一個播出平臺,就是買買買,一直買,然後定製,向優質的公司進行定製,最後自製,來把控成本。根據用戶的方向,根據大數據的驅動去掌握更熟悉用戶方向的內容。
然後從內容構成而言,大家知道在線視頻剛開始,尤其是專業的長視頻,剛開始都是從電影開始的,因為電影對用戶而言是有一個非常自然的付費習慣在的。所以說剛開始的時候,收費的模式最先是從電影開始的。大家知道會員的定價,現在行業對應的是每月19.8元,大部分時間有打折促銷。
19.8元的月費標準怎麼來的呢?其實跟電影密切相關,當時盜版嚴重的時候,中關村一張VCD的盜版光碟是5塊錢,我們根據用戶的觀影習慣,他一個月大概看四個電影,四張光碟,20塊錢,好,會員定價每個月19.8元。19.8元可以看到視頻庫裡的上萬部電影,上千部電視劇等等。
所以從電影開始到採購電視劇,因為電視劇是中國老百姓大眾最喜歡的一種居家的觀影內容,然後到劇集,包括短劇等等。
剛開始是短劇《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等等,這種短劇只是形式上時長的短,但是質量並不能跟長劇相比。後來開始做長劇,因為我們大多數製作公司都是做長劇出身的,都是電視劇傳統公司。長期做了以後,我們發現,網際網路用戶群時間非常稀缺,看長劇要巨大的耐心和巨大的心理建設才能去看。尤其是現在,一個手機上所有的APP在競爭時間,也就是說你的對手不是自己的同行,大部分都是其他更好玩的應用。所以你不把內容做到極致,你根本無法佔領用戶的時間。
所以短劇再次升級,在今年我們開始做大量精品短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用戶最高級的觀影享受。這是愛奇藝十年的發展歷程。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中國整個影視工作者這十年有巨大的進步。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製作的水平技能只要有時間就能趕上,但是最重要的是它的靈魂。我們的故事內容要表達什麼?未來什麼樣的內容最歡迎?我們今年拿這幾個例子來看。
首先,我們從兒童動畫來看,今年我們做了《無敵鹿戰隊》,上線以後確實是非常厲害,在本站熱播期超過了流量第一的《小豬佩奇》。在座的爸爸媽媽肯定知道孩子們是怎麼喜歡小豬佩奇的,在愛奇藝平臺上流量最大的不是我們的劇,流量最大的是《小豬佩奇》,孩子們在重複地看。
《無敵鹿戰隊》也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登錄美國維亞康姆旗下尼克兒童頻道的中國原創動畫片。在英國及澳大利亞首播當日,收視率均排名尼克頻道第一,超過《小豬佩奇》等熱播片。
兒童內容其實最適合國際化。因為兒童的語言是最相通的,後天的文化還沒有直接作用於這些兒童,所以如果你能夠夠得上國際的水平,就能夠在全球直播。
第二,我們做了一個動漫,今年也是直逼日漫《航海王》。中國的國漫確實進展速度很快。
第三,我們綜藝的質量,《青春有你》在東南亞掀起了很大的轟動。
第四,我們的短劇《隱秘的角落》也獲得了很多獎項,體現了內容上的極致追求。
第五,就是紀錄片。我們做了一個記錄電影《棒!少年》,在FIRST電影節獲得了最好紀錄片獎。
這裡所有的內容,第一還是立足年輕人,就是要展現年輕人的生活和態度,因為畢竟市場上最活躍的力量還是年輕人。
第二,我們要讓年輕人覺得更符合當下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以及有一定的對社會的思考,因為畢竟長視頻藝術水準需要有一定的標準。
從這個角度來講,未來我們的製作內容不僅質量要高,關鍵是講故事的能力和對人性的洞察力要符合當下剛剛我們說的「五條人的態度」。也就是「所有的文藝都是當下的文藝」。
今天拍一部清宮戲和前幾年拍一部清宮戲和後十年拍一部清宮戲,完全不一樣。你在十年之前拍一個哭哭啼啼的宮女,大家很能接受——忍辱負重,過了時機以後再反擊。現在年輕人不行,第一集我如果看到不公平,我就要反擊,也就是說所有的文藝都是當下的。要對當下的用戶有理解,你才能表現五千年的故事,讓大家喜歡。
迷霧劇場給了我們一個什麼樣的啟示?一個導演跟我說,「你們給了中國創作者一份尊嚴,讓別人知道中國創作者也能創作出很牛的劇集來。」
我們過去說短劇,時間那麼稀缺,在最短的時間怎麼看到最好的故事?我們已經嘗試過很多,《無證之罪》、《心理罪》等等,但是單個不行,必須集數攻擊。經濟學有個說法,供給創造需求。強供給能喚醒觀眾的強需求。
過去我們說製作模式不支持,做長劇一做好幾個月,利潤很高,但是覺得你做短劇,就是十幾集,耗時一兩個月,這個時間並不長,商業模式也不支持。過去我們電視劇的長劇模式是廣告,如果你只想著製作模式和商業模式不改變,把短劇做起來,是不可以的。所以還是要拿內容,只要內容有市場,製作模式和商業模式一定會改變。所以極速釋放出5部12集的內容,相當於60集的長劇,我們的商業模式無論是從會員還是從廣告來說,它拿一個劇場來投,而不是拿單劇來投,它釋放的商業周期也是很長的。
同時,對製作模式而言,我們應該迎合觀眾,觀眾需要的東西你就必須要改變製作模式,你從一年做一部60集,要變成一年做三部12集或者三部24集的內容。你必須調整自己的製作模式,去迎合當下觀眾的要求,不能讓觀眾迎合你。
從迷霧劇場我們可以看到,像各行各業消費升級一樣,消費匠心的高溢價時代步步走來。其實我們剛才說的訂閱模式也可以多樣化、分層化,極致的、優質的視頻內容完全可以另外進行高溢價,也解決了這個市場大家認為版權成本極高,同時還虧損,用戶還不滿意這種怪圈。
接下來怎麼做?我們覺得還是從年輕人入手。《唐人街探案》、《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心理罪》、《最好的我們》、《河神》這些導演第一部劇都是在愛奇藝上,他的處女作都是在愛奇藝上播放。我們認為應該找到這些年輕的力量去做年輕人喜歡看的劇集。
同時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創業行業裡面不分男女老少,不是說你經驗多創意就好。比如說《鐵達尼號》,你說《鐵達尼號》特別好,你跟導演說我再給你8個億,你再拍一個《鐵達尼號》出來,很難。你找另外一個人說給你十個億,你給我做出來,很難。它不能工業化複製。所以在網際網路時代,給了年輕人大量的機會,在院線是不會有機會的。
未來,我們每種題材比例要調控,數量要調控,符合國際形勢變化等等,會貫穿未來的5-10年。我們一直以來在按照百花齊放、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性的方針來指導整個內容創作生產。
未來對我們創作而言,有四個轉變:題材向當代轉變,過去我們古代偏多了,不是說古裝、年代戲不好,而是過去偏多了。結構上要調整、形式上要調整,長劇、短劇,創作也是。過去仙俠比較多,古偶比較多,偶像類的片子比較多,現在可能接地氣的更多。同時,表演過去更看重流量,更看重顏值,可能現在看演技。
所以我們要依靠的就是這幾大流派:TV、傳統電視劇派、網生派和學院派、海歸派。改革開放40年,我們中國送出去很多孩子,他們掌握了很多好萊塢先進的影視劇製作經驗,但是不能立即進入到西方主流社會當中,所以他們更容易在本土,用本土的故事加上先進的製作經驗製作出很好的作品。
綜藝我不詳說了,綜藝就三個詞:感性、潮流、快樂。用戶喜歡與否比你的內容是不是有意義更重要,大家就是為了輕鬆看綜藝的。
未來我們要做什麼?明星,娛樂行業的核心是明星IP;非真人,非真人是生命力最強的,但也是最難打造的;劇集,必須是長劇集,季播劇集;以及綜藝節目按照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表現形式來呈現。
中國的長視頻到底天花板能有多高?我們離韓劇和美劇有多遠,我們就有多遠的未來。
其實古裝劇在一段時間之內,已經在劇集市場上向韓劇、美劇發起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在東南亞,以黃種人東方文化為主的國家裡面,真的是非常非常厲害。《延禧攻略》是谷歌搜索全球第一,這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全球搜索榜第一的電視劇。
最後,請大家多多支持中國的娛樂行業。我還是挺相信一個馬戲團團長的一句話「帶給別人快樂是高貴的藝術。」
超時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