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選擇在健身對訓練效果有很大影響,很多新手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重量用的越大對肌肉刺激更好嗎?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首先我們要知道RM這個概念,RM 全稱是Repetition Maximum,是指選擇一個重量做一個動作,可以持續最多的次數。
根據研究發現:
1-4RM主要是訓練絕對肌力和體積;
6-12RM主要是訓練肌肉體積;
15-20RM主要是訓練小肌群體積和增強肌肉線條與彈性;
30RM及其以上主要是起到降低體脂、增強心肺功能的效果。
肌肉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不同的重量會刺激不同肌纖維類型,大重量主要刺激快肌纖維,而快肌纖維是對肌纖維肥大和力量增長貢獻最大的。
這麼說想要效果就要用大重量?
這是片面的說法,舉個例子:一個人用60kg臥推,另一個人用100kg臥推,前者動作標準,用很慢的速度臥推,胸肌發力更好,後者胸肌無法承受重量,三頭肌和肩前束過分代償,訓練效果可能不如前者。許多新手過分追求重量,動作不標準,沒有完整的動作行程,影響肌肉的形體以及線條,甚至導致傷病,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們來看看著名的增肌研究專家Brad Schoenfeld博士所做的研究。研究分別對比,高負荷組(1-4RM)和低負荷組(大於1-RM)。研究結果表明在肌肥大(肌肉增長)方面雖然大重量少次數在一定程度上效果更好,但是小重量多次數的訓練也有非常類似的積極效果。並且研究中並不只是普通意義的多次數,有的訓練次數多達30次以上,甚至有的每組100次。所以高次數的訓練同樣有很多的效果,兩種肌纖維都能刺激,動作能做的標準,目標肌群發力更好。
總結一下:
1、從生理以及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大重量對於肌肥大和力量增長效果確實更好。
2、大重量必須建立在標準的動作以及一定的訓練技術才能保證對目標肌群的精準刺激。
3、沒有訓練技術過分追求大重量,肌肉不一定能獲得相應的張力,其他肌群會代償,訓練效果不一定好。
4、高次數的訓練同樣有很多的效果,兩種肌纖維都能刺激(6-12RM),動作能做的標準,目標肌群發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