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沒有邊界?這些問題我們仍然一無所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發展一定離不開對於宇宙的探索,但可惜的是,時至今日,圍繞宇宙的誕生和形成的問題,人類就連其中的百分之五都沒有解開。
在太空飛船還沒有被研究出來之前,很多人都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全部,萬事萬物都圍繞地球而存在,包括天上的星辰。
而在人類有機會走出地球後,人類本以為可以在太空知道宇宙的所有秘密,但當人類真正出到太空之後,才發現地球是多麼地渺小。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不在宇宙的中心,而是位於宇宙最偏僻的角落裡,因此,我們既無法找到地外生命,而外星人也無法得知人類的存在。
而據統計,在銀河系當中,就擁有著1000到4000億顆的恆星,就算僅有過半數的恆星擁有自己的恆星系統,那麼,在宇宙中的「地球」數量也已遠超人類的想像了。
但人類目前對於宇宙最科學的理解是,宇宙誕生於
138
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這場爆炸「炸出」了物質,還包括時間和空間。
而不少科學家認為,宇宙的爆炸僅僅是一個開端,物質由於在爆炸之後受到的向心力減少,因而不斷地在宇宙之外膨脹,而據科學家的猜測,目前,宇宙膨脹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光速。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為每秒
30
萬千米,但因為宇宙的膨脹效應,光速的絕對地位被輕易地動搖了。
科學家在利用普朗克衛星測量出來的宇宙爆炸餘波,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大約是每百萬秒差距每秒67.4千米,而1個百萬秒差距大約相當於326萬光年。
但在最近,在對比了此前普朗克衛星所測得的宇宙膨脹速度,科學家發現該數值發現了改變,目前的宇宙膨脹速度為每百萬秒差距每秒
74.03
千米,與此前的數據相差了整整十分之一。
在此期間,宇宙的時空究竟發生了何種變化,以至於宇宙膨脹的速度差距被突然拉開了呢?科學家還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人類不懈地探索,人類距離宇宙奧秘的就更近
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