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騎行10本書

2021-02-10 做書

本文由跑步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與跑步學院微信聯繫。

「繼續騎。繼續走。就這樣持續,到不能支撐的時候。再踏出一步。你就算成功了。」

——《轉山:邊境流浪者》

近期熱映的電影《破風》,是難得一見的講述單車運動的體育電影,刨除劇情、演員、拍攝技法、影片營銷等各執一詞的探討,我們不妨花點時間關注這一項偏冷門的運動方式。

騎車是一項非常健康又很有樂趣的運動,既能滿足普通人的參與,又顯得時尚個性,尤其在能源緊缺、環境汙染等社會問題嚴峻的當今社會,提倡低碳、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共識。無論用於代步還是休閒健身,單車都是值得推薦的方式。

今天,跑步學院小編挑選了10本關於單車與騎行的書籍,涉及生活、指南、文學、心靈、等方面的知識、經驗與思想,它們能夠幫助你近距離了解單車運動。

本文由跑步學院原創,轉載請後臺聯繫我們,期待交流!


百科全書:《單車聖經》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想找一本權威、全面、清晰的單車入門手冊?小編首推《單車聖經》,它是國內第一部自行車完全寶典。

這本書內容很全面:自行車運動發展史、清晰的單車知識(支撐、輪組、制動、變速、避震、清潔),騎行實用技巧(裝備、安全、技巧、鍛鍊、戶外)……助你快速完成掃盲,掌握單車行業的方方面面。

十餘位作者是來自國內外的單車愛好者,從事專業車手、教練、技師等行業,歷時數年精心撰稿。由於他們的熱情與專業,你不用擔心它太「學術」或「呆板」,這本書容易理解、方便運用。推薦給初涉單車領域的朋友作為入門參考書。

騎行科普:《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任何運動都需要系統學習,騎單車也不例外。

作者謝正寬成立了臺灣第一所單車學校,現任KHS功學社單車董事長。他準備了豐富的課堂內容——正確的騎車姿勢、單車減肥、受傷應急措施、怎麼騎屁股不疼、帶小孩騎單車、選購合適的配件……那些曾困擾你的騎行煩惱,都能找到妙招化解。這本書適合不同生活狀態、各個年齡段的單車愛好者閱讀。

他還熱愛騎單車飽覽自然生態,書中推薦鳥、蝶、蟹、螢火蟲,吳哥窟,環島單旅,騎車去拉薩等經典線路,教你合理規劃單車旅行線路。

騎行科普:《單車手冊》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你的自行車是一種非常有用的便利工具,是一種樂趣,一個可能很貴的玩具,只有歡樂的騎行才是最好的。」

作者格蘭特·皮特森以輕鬆詼諧的語氣,與你談論自行車的技術、服裝、安全、保養。他曾任職於普利司通(Bridgestone)公司擔任營銷企劃及設計者,有豐富的自行車知識與比賽經驗。

這本書致力於顛覆關於單車的幾個誤區:

★ 6盎司(約170克)的自行車頭盔提供足夠的保護
★長距離的艱苦騎行很健康,並給生活帶來快樂
★賽車手都是騎車好榜樣
★碳水化合物是最好的能量
★騎行是減肥的絕好途徑
★當今的先進技術讓騎車更快樂、更高效

傳統的觀念因為信徒眾多而變得權威、難以顛覆,然而,作者想要做的,正是用實際經驗打破觀念的迷信,提供給你簡短實用的騎行知識。

單車文化:《鐵馬革命》



([臺]行人出版,2010)

傳媒領域的大家麥克盧漢曾提出「媒介即訊息」,媒介形式獲得了不曾企及的地位,意味著開啟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同理,當我們騎著腳踏車進入城市,一場革命也已經開啟,環境清新、生活節奏變慢、人們的情緒悠閒細緻,為城市帶來幸福……

從歐洲、美洲到日本,腳踏車革命正在進行中。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在書中講述戴維斯、波特蘭和紐約三個美國單車城的發展故事,提到:芝加哥政府預計8公裡以內的交通能有5%是以單車完成。曼哈頓率先嘗試一種全新型態的街道,讓單車族能夠平安地騎乘。路易維耳市(Louisville)努力改建馬路,因為他們相信,對單車友善的城市,也會吸引最厲害的創意青年,因而影響都市的發展。

臺灣是自行車生產王國,單車活動也非常流行,《鐵馬革命》讓我們思考如何建立屬於當地的自行車文化,打造舒適、低汙染的城市環境。

長途旅行指南:《單車旅行》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自行車是最近幾年發展最為迅猛的戶外活動之一,長途騎行已經不再是一小撮人的偏好。這本書適合所有18-60歲,對戶外旅行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們。

如何計劃一趟自行車騎行之旅?我應該騎什麼樣的自行車?買些什麼裝備??騎行過程中如何應對麻煩與困難?如何讓騎車旅行成為享受而不是受苦??出國騎行有什麼注意事項?保險索賠該怎麼處理?半路上車子壞了怎麼辦?……自行車旅行涉及多方面的技巧,出行前需要充分的認知和準備,這本書集結了幾十萬車友的智慧,為你提供詳盡而專業的解答,

本書是美騎網打造《單車聖經》後的又一部自行車騎行寶典。第二部分「路書篇」推薦了全球20條精華路線騎行路書,喜愛旅行的朋友收入囊中吧!

騎行遊記:《臺灣單車環島筆記》


(中信出版社,2014)

還記得臺灣環島電影《練習曲》嗎?一個有聽力障礙的年輕人,騎著腳踏車、背著吉他環島,「有些事,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七天六夜,伴著太平洋吹來的風,我們透過年輕人的目光經歷不同樣態的人生。

作者葛磊,來自中原的八零後小夥子,十餘年間,以單車、徒步、背包的方式,環球中國,踏足世界五洲,成功將興趣發展為事業。九天八夜,他用車輪感受臺灣的土地,用心靈體會臺灣的人情,這片土地的城市、街道、鄉村、海角、形形色色的人,在他的筆下顯得有趣而真誠。

透過不同的眼睛與靈魂,欣賞到迥異的風景,這大概是遊記極度私人化卻富有魅力的地方這本書不僅關於旅遊,更是關於作者對於人生的探索與思考。

騎行遊記:《我的青春在路上》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23歲的大學生鄭盛,在畢業之際,為了夢想,騎上單車,橫跨歐亞大陸,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從上海去倫敦!一路經歷暴雪烈日、孤獨饑渴,翻山涉水走荒漠,遇狼遭劫被驅逐,135個日夜的奔波,穿越中國、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花費13000元,終於抵達倫敦大本鐘下。

「不想付出33歲你重走青春的代價,就要鼓起23歲實現夢想的勇氣。」

然而,夢想並非一次「說走就走」的衝動,背後承載的是作者將近一年的準備:花費三個月製作地圖,標註每日計劃走的公裡數和晚上的過夜地點;為了得到大使館對騎行的認同、順利拿到籤證,他準備了所有能證明個人身份及能力的資料;在途中,每天早晨發一條微博,讓朋友知道自己沒在荒野的夜裡被狼吃掉;借宿當地居民家、點最便宜的菜,留下路費應急……正是周密的籌備與不懈的努力,讓這段騎行夢想變成現實,也讓「說走就走」擁有了現實的價值。

今年8月,27歲的鄭盛完成了51天橫穿美國17州的騎行,他評價為「一次(23歲)激蕩了青春,一次豐富生命」。或許,「青春」不僅是人生的特定年齡段,更是一種飽滿、主動、豐富的生活狀態,這次穿越歐亞大陸的騎行經歷,會讓讀者對「夢想」重新界定。

騎行遊記:《轉山》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第二版)

2004年,24歲的謝旺霖入選 「雲門舞集流浪者計劃」,千裡單騎,重走西藏,4000 米的大山,2000 公裡的行程,60 多天的騎行,不足1500 塊人民幣的花費。

時隔4 年,他才正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轉山》,受到臺灣文壇的矚目。

轉山是藏族的一種祈福儀式,朝聖者繞著大山不間斷地行走、磕長頭,據說轉108圈,即可今世成佛。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謝旺霖將流浪之行視為對生命出路的找尋,他說,沒有痛感便沒有存在感,那樣的生活不是生活。途中的孤獨和貧窮都是練習曲,幾次生生死死,讓他仿佛經歷了重生。

書中以第二人稱為口吻記述,隨處可見西藏騎行所引發的作者的哲思:

「大家覺得我是在找死,其實我是在找生命的出路。」

「勇於面對自己的軟弱,才是真正堅強的地方。」

「當跨過這一步,你或許就不是你,而是另一個真正可去冒險和犯難的人。」

騎行文學:《不去會死》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既然來到人間,就要看遍這世界,找出全世界最棒的東西。」

日本著名青年作家石田裕輔花了七年半的時間長途跋涉,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夢想,精選的散文集結成集。

石田在高中一年級騎自行車環遊和歌山縣一周後,開始憧憬旅行。高中二年級達成「環遊近畿一周」,大學時休學一年,完成「環遊日本一周」。在旅途各地寫下老套的歌詞,畫了風景和人物的素描,自我陶醉。1995年,他辭去食品製造企業的工作,踏上環遊世界之旅,選擇了最讓自己感動的方式——自行車旅行,用自己的雙腳抵達目標,與美好事物相遇時得到最大的喜悅。

「在路上」的哲學:《達摩流浪者》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傑克 ▪ 凱魯亞克,美國著名的「垮掉的一代」作家,以《在路上》一舉成名,有學人評為「背包革命」,即:以簡樸的生活條件進行近乎禪修式的漫遊,認識自我與世界,最終抵達對中產階級生活的獨立批判和生活準則。當傑克於1958年寫作自傳體小說《達摩流浪者》時,將這一想法打磨成一種生活哲學。

小說描寫一個沒有「悟性」的佛教追隨者、主人公雷蒙進行著近乎禪僧修業式的全國各地漫遊,途中他遇到先行者賈菲,便跟隨他漫遊險峻的山川。在此過程中他逐漸認識自我和世界,回到家鄉後他自願擔當一名孤獨的夏季火山觀望員。

賈菲第一次提到「達摩流浪者」時說,「想想看,如果整個世界到處都是背著背包的流浪漢,都是拒絕為消費而活的達摩流浪者的話,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我期待著一場偉大的背包革命的誕生!」

書中宣揚的自由上路、追求理想與愛的理念影響了六十年代整整一代的西方青年。

本文是跑步學院書單第二期。第一期關於跑步專題,《當我跑步時,我會推薦這本書給你看》,獲取請關注跑步學院後回復「跑步書單」

本文由跑步學院原創,轉載請聯繫跑步學院後臺

關於跑步學院

微信上最文藝範兒的跑步媒體。致力於推廣跑步文化,專注探討「姿勢跑法」的各種知識及訓練技巧,由「姿勢跑法」創立者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與臺灣知名鐵三運動員、跑步專家徐國峰提供專業支持。


長按關注


回復以下 關鍵詞 查看各欄目內容

關於做書|入行指南|經驗之談|書店|設計|書單|招聘|編輯手記|文案|數字出版|出版人|沈昌文|張立憲|劉瑞琳|黃明雨|王思迅|汪家明|劉景琳|安德列·西弗林|胡曉東|姜峰|設計|原研哉|朱贏椿|聶永真|楊林青|王志弘|佐藤可士和|誠品|PAGEONE|先鋒|彼岸|方所|吳清友|錢曉華|劉蘇裡|鍾芳玲|微信運營|微博運營|運營管理|大數據|kindle|豆瓣閱讀|知乎|眾籌出版|網際網路|電商|噹噹|亞馬遜|出版研究|出版觀察|行業數據|暢銷書案例|轉行案例|吐槽

點擊閱讀往期推送

相關焦點

  • [騎行電影] 十七歲的單車......
    父親屢次三番將許下他一輛單車的承諾食言後,小堅為在同伴面前掙面子和泡馬子(高園園),從家裡偷來錢買了一輛二手車,不想此車正是阿貴所丟。阿貴發現他賴以生存的單車被小堅「盜」去後,開始不計代價拼命討回,兩個少年為守護自己的簡單夢想發生爭鬥。
  • 臺北 騎行在單車上的城市
    正如同電影《我的少女時代》裡,女主林真心在做夢時夢到的場景一般,暮色清風中的海濱騎行,撐起了不少女生關於浪漫的甜蜜想像。直至親臨臺灣,目睹公共自行車「YouBike微笑單車」風行大街小巷,令人驀然發覺,代步、通勤、休閒等功能,竟能如此和諧地統一。當然,騎行還有交際功能,甚至可以帶動一場狂歡。2月28日臺北自行車嘉年華,上千名騎行愛好者從臺北市政府出發,不計時騎行17公裡後返回起點。臺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在活動現場稱,此舉體現了臺北推動「自行車城市」建設的決心,臺北將不斷讓騎行環境更便捷和安全。
  • 【微關注】60歲西安「單車王」 王相賢騎行180天抵福鼎
    他就是被許多媒體廣為關注的「西安單車王」——年近6旬的的王相賢。 11月2日傍晚,記者看到騎行至福鼎城關的王相賢一身汙漬點點的秋衣,腳上穿著一雙棉拖鞋,單車車頭掛著幾隻破舊的馬夾袋,打開袋子,除了不多的幾件衣服,其餘都是日記本、照片、報紙、草稿等,這些都是他的「寶貝」。
  • 有種時髦叫「騎行」臺灣單車騎行8條經典線路
    騎行時間:1-2小時,視個人騎行速度而定。單車服務:福隆火車站周邊有多家商店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騎行攻略:自行車道小檔案:長度:12公裡騎行時間:環鎮輕鬆騎約車程1.5小時單車租賃:鎮內有許多自行車租賃服務
  • 男子騎行共享單車 刮蹭車輛逃逸
    共享電單車現在成了不少市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但是,騎行的時候,交警部門提醒,騎手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規。14日上午10點多,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英林中隊接到一位車主報警,自個車停在英林鎮龍英路路段,被不明車輛刮蹭。更讓他生氣的是,這肇事者還沒留下半點信息。
  • 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批量消毒!騎行時不妨再多備一副手套
    很多必須要出門的市民便選擇騎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出門。那麼,南京的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還能放心騎嗎?【公共自行車:重點區域150個站點的車輛每天消毒】江蘇臺記者田甜說:「2月5日上午的10點鐘,我們在南京奧體東站這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看到,有兩名工作人員相互配合。
  • 臺灣單車環島10日行程
    臺灣單車環島10日行程
  • 長沙人一年騎行總裡程可繞地球5400圈,晚上逛街愛騎單車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出行方式,已融入長沙市民的日常生活。22日,哈囉出行公布長沙共享兩輪騎行大數據。過去一整年的時間裡,長沙人使用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行駛裡程超過了2.18億公裡。其中僅夜經濟消費一項,哈囉單車長沙深夜騎行量佔比近三成,位居中部城市第一,帶動了超過2500萬人次的消費。
  • 【騎行召集】2017年9.30-10.11騎行臺灣--臺灣大環線(第5季)
    由上海R2+戶外策劃推廣的單車騎行寶島大環線,騎過最南端的墾丁,騎過最壯麗的蘇花,騎過北海岸,全程保姆維修車後勤,高檔碳纖公路車配置。您,只要帶上個人的裝備,享受一場豪無壓力的單車環島之旅吧!總天數/騎行天數:12/10天                      出發/結束地點:高雄市左營區騎行總裡程:1195公裡
  • 那些年看過的環臺騎行小電影、老書籍!
    這是一本介紹環島騎行的書,書中作者也是主人公,當時嚴然還是深圳大學一個年僅22歲的學生,受《單車環島日誌(又名練習曲)》電影的影響,逐漸萌生了單車浪跡環島的念頭。在一次與學長的交流中,學長告訴她單車環島騎行並不難,就這樣這個「執著「的姑娘與其他3個女生組成「痴呆少年團」。出發前她們只是簡單的在淘寶上淘了個坐墊、廉價的騎行手套及騎行頭巾等「簡易」騎行裝備後,就這樣她們在沒有專業地圖、GPS導航的情況下,匆匆忙忙的踏上了屬於她們自己人生的首次單車環島騎行之旅。
  • 新用戶免費騎行一個月!美團單車帶你成為福州街頭最靚的仔
    新用戶免費騎行一個月! 騎行體驗也是超讚的,小編親測,絕對靠譜 如此「炫酷炸」的美團單車,和美景更配哦!
  • 8000名騎士「世界裸體單車日」美國波特蘭市騎行
  • 單車騎行廣東廉江市,露營海邊景區,下午做燉營養餐補補
    單車騎行廣東廉江市,露營海邊景區,下午做燉營養餐補補 2020-11-30 21:
  • 單車電影單車環島:臺灣年輕人的成人禮
    大人小孩島內島外「齊上陣」  單車騎行在臺灣到底有多火暴?《環球時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多數臺灣年輕人把騎單車環島當做是非常寶貴的人生歷練,在畢業旅行或者成人典禮時,常會選擇環島騎行。  臺灣中華單車文化理事長陳守忠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剛剛帶桃園市高原小學的8個畢業生進行了一次環島旅行。
  • 【騎遊專題】臺灣騎行--最美的太平洋海岸線 (紀錄片拍攝)
    全程入住臺灣民宿&客棧。臺灣很小,臺灣也很大,從城市到鄉村,高山到大海,峽谷到湖潭,每個地方都散發著不同的風情,值得細細品味。享受臺北,品味臺南,領略高雄,漫步墾丁。後勤車費用(全程跟隨)3.維修耗件、緊急藥品、緊急補給用水等4.
  • 遊譜活動丨去亞洲最佳自行車城市來一次單車之旅,你還需要一件騎行服
    《破風》香港街區騎行拍攝竇驍雪山騎行IMAX《破風》騎行服(共4套)、IMAX《破風》主創籤名海報(共2張)公布時間:2015年8約20日。那麼亞洲有哪些地方值得騎單車去旅行一番呢?C-Bike從一開始50個租賃站,到目前已經增加到近120個租賃站,持高雄捷運一通卡的民眾在搭乘捷運後,30分鐘以內騎乘公共腳踏車,仍維持第1小時內免費,若逾1小時未足90分鐘費率為6元,之後仍維持每30分鐘10元。持信用卡者超過1小時,每30分鐘加收20元。如果你規劃在高雄進行2到4天的旅行,建議可騎到風景優美的墾丁或經南迴公路到臺東去玩。
  • 騎行一時爽,一直騎行一直爽!
    養成騎行習慣後,幾天不騎就會產生罪惡感,開始渾身不舒服,整個人也會沒精神。這其實是騎行時體內的多巴胺在分泌。多巴胺還會讓你「上癮」:從開始騎行,到習慣騎行,再到有「騎癮」;期望自己騎的速度更快,騎的裡程更多;騎完十公裡,想去騎五十,騎完一百公路,再想挑戰三百公裡……在騎行成癮的過程中,騎行的人會興奮、想要更多的刺激,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 「當時很想死,過後還想要」 。
  • 昆明擬提高共享單車準入標準,總量擬控制在10萬輛以內
    為迎接明年到來的COP15,為提升市容環境助力,10月30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邀請交警部門及美團、哈囉出行、青桔單車三家在昆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就昆明市共享單車管理的方向和措施進行了交流。據悉,下一步昆明擬提高共享單車車輛準入標準,再次下調昆明市共享單車總量,並實行無差別統一維護管理。
  • 騎行表白廣州美食的機會來了
    10月15日,此前在美食節發布會上「劇透」將於美食節期間舉辦的「Young城Yeah市·哈囉廣州美食」活動,正式確認將於10月18日啟動,屆時廣州市民可騎行打卡商圈獲取知名美食品牌獨家大禮包。10月15日,此前在美食節發布會上「劇透」將於美食節期間舉辦的「Young城Yeah市·哈囉廣州美食」活動,正式確認將於10月18日啟動,屆時廣州市民可騎行打卡商圈獲取知名美食品牌獨家大禮包。在此之前,市民可積極構思表白廣州美食的創意文案(15字以內),贏取豐厚大獎。
  • 2018哈羅單車怎麼找停車點
    信用免押金,正在成為共享經濟行業的大趨勢。自2017年11月28日哈羅單車首批在長沙、鄭州、南京等十個城市推行芝麻信用免押以來,騎行用戶有不降反升趨勢。哈羅單車上海總部發聲表示,1月17日起,哈羅單車再次對衡陽等10個城市用戶開放「芝麻信用免押騎行」,凡支付寶芝麻信用分達650分以上用戶,使用支付寶「掃一掃」車身的二維碼,選擇授權信用,便能輕鬆「解鎖」哈羅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