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通訊員 羅湘)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今年主題是「踐行綠色出行、建設美麗中國」。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出行方式,已融入長沙市民的日常生活。22日,哈囉出行公布長沙共享兩輪騎行大數據。過去一整年的時間裡,長沙人使用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行駛裡程超過了2.18億公裡。其中僅夜經濟消費一項,哈囉單車長沙深夜騎行量佔比近三成,位居中部城市第一,帶動了超過2500萬人次的消費。
通過騎行累計減少碳排放1.02萬噸
數據顯示,2019年9月21日至2020年9月20日,長沙人騎行總裡程達到2.18億公裡,可繞地球赤道5400多圈。
目前,長沙哈囉的註冊用戶數已經達到總人口的八成,共享兩輪出行已成為普遍接受的公共出行方式。值得指出的是,長沙16-25歲用戶佔比近四成,是全國年輕用戶佔比最高的城市,顯示出長沙的年輕人更傾向於低碳環保的騎行出行方式。
過去一年,長沙人通過騎行累計減少碳排放1.02萬噸。如果換算成支付寶的螞蟻森林能量,長沙人一年總共能攢超過2.6萬千克能量球,可以種植大約1500棵梭梭樹或者180棵樟子松,可打造一片面積可觀的「長沙林」。
晚上逛街騎單車,早晚通勤騎助力車
從騎行時段來看,共享兩輪早晚高峰期分別是早上7時至9時、傍晚5時至7時。同時,受益於共享出行高頻便利的特徵,共享兩輪在彌補城市深夜公共運輸空白也發揮著有力作用。具體到單車和助力車,又有各自特點,有著明顯的特徵:「晚上逛街騎單車,早晚通勤騎助力車」。
數據顯示,長沙助力車早晚通勤訂單佔到全天的近一半,上午7時至9時、下午5時至7時訂單佔比46.6%,遠高於夜間訂單佔比。而單車則恰恰相反,深夜訂單佔比三成,位居中部城市第一,早晚高峰通勤佔比僅佔20%。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非通勤出行」的騎行人次與往年同時期相比幾乎翻了一倍,進入6月份之後尤其明顯。這種場景的騎行集中在傍晚6時至晚上10時之間,出發地大多為寫字樓、居民小區、地鐵口等,而目的地則大多集中在商業綜合體及美食街等地。共享出行連結城市功能區塊作用明顯,逐漸與商業消費、休閒社交、騎行愛好等行為綁定,夜間經濟繁榮作用突出。
峰值超去年同期,長沙人越來越愛騎車
哈囉出行長沙地區負責人介紹,疫情後期以來,長沙的騎行量已遠遠超過去年同期,14分鐘的平均騎行時長也超過了去年的平均值,顯示出長沙人越來越喜愛共享兩輪出行方式。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社會正常秩序,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影響。隨著復工復產的穩步進行,使用共享兩輪的群眾也越來越多,這從哈囉出行發布的大數據中也可體現出來。
據大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5月,使用哈囉單車、助力車的市民呈穩步上升的趨勢,5月低基本恢復了去年同時期水平。而今年8月份,哈囉單車、助力車的峰值騎行量超過了去年同時期,創造了歷史最高點。共享兩輪騎行量的攀升,也側面反映出了復工復產在穩步進行,大家也都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