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0:14 來源:珠江環境報
由江門市向西遠眺,滾滾江水形成一條美麗的江岸線,那就是江門三區四市的生命河、母親河——潭江。
江門市以江為名,水資源豐富的同時,也意味著繁重的管水治水護水任務。2018年上半年,在省考以上斷面中,潭江牛灣斷面水質下降至Ⅳ類,部分月份甚至出現了劣Ⅴ類水質。
在經過近三年艱苦奮戰,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同心堅定治汙攻堅,潭江河水質出現了明顯改善,支流達標率出現大幅提高,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
今年以來,潭江牛灣斷面水質類別穩定達到Ⅲ類優良等級,此前唯一超標因子——溶解氧含量上升至5.18mg/L,較2018年同期提高1.35mg/L,改善幅度35%;化學需氧量13mg/L,較2018年同期下降5.3mg/L,下降幅度29%。除溶解氧為Ⅲ類外,其他考核因子均達到或優於Ⅱ類水質標準。
水汙染綜合治理還一江碧水
潭江上遊工農業較多,江中水質受其影響大。從2018年以來,江門在牛灣斷面涉及區域11個重點工業鎮推進工業汙水集中深度處理。截至目前,9個鎮已經配置集中式工業(或綜合型)汙水處理廠或應急汙水處理設施,2個鎮(街道)正抓緊推動集中式工業汙水處理廠建設。
為了進一步推進工業汙染防治,去年,江門市還按期完成區域內列入省整治清單的1697家「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任務,聚焦潭江流域,組織開展「尖兵」系列專項執法、牛灣國考斷面環境專項執法行動等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檢查工業企業423家,立案查處違法企業67家,責令整改63家。
同時,江門狠抓農業面源汙染,去年11月完成全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情況排查工作,規範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管理,並落實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生活汙染治理也是潭江河整治的一個重點。為了強化潭江流域的生活汙染治理,目前江門市已完成鎮級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江門市鎮級生活汙水處理廠61個,處理能力達到每日12.86萬噸。2018年至2019年,牛灣斷面涉及區域先後完成15項生活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區域內生活汙水處理廠出水均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019年,兩座日處理水量均為4萬噸的臺城第二汙水處理廠和新美汙水處理廠先後投入運行,全市已建成縣級以上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16個,處理能力達到每日109.3萬噸,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6.44%。
率先出臺並實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2016年9月,江門頒布《江門市潭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同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保護潭江流域從此有了「專法」可依。今年是《條例》實施的第4年,作為江門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後出臺的首部實體地方性法規,條例從誕生之初就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並被寄予厚望。
回看《條例》施行這幾年,江門市逐漸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潭江流域水質治理體系,落實了水質保護的責任主體,明確了市、縣級市(區)兩級政府及各相關部門對潭江流域水質保護的職責分工,建立了統一的協調機制,形成治理保護的合力。近年來,潭江流域水質總體質量穩步提升,為人們營造了安全的水環境。
此外,去年3月15日,江門市正式發布《江門市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因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而使經濟社會發展受到限制的地區給予適當補償,成為全省率先出臺實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地級市。
《辦法》以潭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遵循統籌兼顧、治水為主、獎補結合、績效考核四大原則,選取當前潭江水質保護中重要及汙染治理中影響大、改善難度高的指標權重納入核算,將各項指標按照合理權重相加後形成最終補償金額,2019年、2020年,分別安排補償資金為1500萬元和3000萬元。 (劉鈺芸)
【來源: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